资源描述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组织措施 2
三、施工方案 2
1、编写依据 2
2、作业准备及资源配备 2
3、脚手架的搭设 3
4、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3
5、脚手架的拆除 5
四、质量保证措施 5
1、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要求 5
2、质量保证措施 7
四、安全保证措施 7
1、安全技术措施 7
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
一、工程概况
乌达华电有限公司搭设脚手架施工。
二、组织措施
序号
工种
数额
职责和要求
1
施工负责人
王卫东
1
负责施工技术、安全技术编制
2
质量管理
宋新建
1
负责现场质量监督
3
材料员
杜子英
1
施工材料、机具管理
4
安全员
宋新建
1
安全教育、现场安全监督
5
架子工
架子搭设
6
普工
架子材料装运及施工配合
三、施工方案
1、编写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5009.1—2002
《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架子工部分)
2、作业准备及资源配备
作业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2.1、上报作业人员证件和作业指导书
2.2、熟悉配套施工图纸
2.3、编制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2.4、架子管和扣件租赁、保管
3、脚手架的搭设
炉膛为本项目最大部件,高度大约为35m(增高后)其中直筒体高度为34米,直径为10m。安装过程中底部承重较大,加上架子自身重量,所以对脚手架搭设要求高于一般架子。
炉膛的脚手架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板为毛竹板结构。钢管直径48mm,壁厚3.5mm。竹跳板长度为3000mm,厚度35mm,钢管均采用无缝钢管。钢管和钢管之间用直接、十字、旋转扣件固定,脚手板用12#铁丝绑扎固定,绑扎时铁丝应绕脚手板两端80mm外箍扎2圈,每层脚手板应敷设平整到位,由内向外铺设脚手板;立杆自下向上搭设。
第一层脚手架搭设时立杆要求垂直,垂直度误差不得大于1/200,立杆间距为1.8m,横杆高度宜为1.8m左右,中间应搭设二道护栏,护栏高度为为1.2m左右,小横杆用扣件紧固于大横杆上,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可紧固于立杆上。每相邻两根立杆不允许同高度,要求接头相互错开一步架子。在架子搭设超过一定高度时(按规范要求),脚手架每隔6m立杆应设支杆和剪刀撑,剪刀撑的一头斜杆扣件在立杆上,另一头斜杆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位;支杆剪刀撑与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度。
4、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领料——定位——立杆搭设——扫地杆、大小横杆搭设——铺脚手板——护栏、爬梯搭设——接二层立杆(搭设至24米层高时开始打斜撑);
4.1 外架为两排,内排距炉膛400mm,内外排间距为1.1m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35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
4.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它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
4.2.1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2.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mm。
4.2.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固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4.3横杆、扫地杆搭设应注意以下事项:
4.3.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各接头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4.3.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壁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米。
4.4、栏杆和挡板的搭设要求
4.4.1栏杆和挡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4.4.2栏杆的高度应为1.1米;
4.4.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4.5、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4.5.1脚手板应满铺、离开墙面120-150mm;
4.5.2脚手板的探头应用12#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4.5.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4.5.4为保证安全施工,炉膛内脚手架均需搭设两层水平安全网,外脚手架水平宽度不得小于2.2m,所有安全网需是防火材料,并在使用前做重力试验。
5、脚手架的拆除
5.1 拆除脚手架前的准确备工作
5.1.1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5.1.2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监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5.1.3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5.2、脚手架拆除
5.2.1拆除脚手架时,应从上到下,一步地拆,不得上下两步同时拆除(踏步式), 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固件
5.2.2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加横向斜杆加固;
5.2.3如遇强风或雨等特殊气候,不得进行脚手架拆除工作;
5.2.4拆除人员进入岗位后,先进行检查,加固松动部位,清除步层内留的材料、物件及垃圾块。所有清理物应安全输送到地面严禁高处抛掷;
5.2.5所有斜拉杆、临时楼梯、必须随脚手架步层拆除同步进行下降,不准先行拆除。
5.3卸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5.3.1各构配件严禁抛至地面,可堆放整齐后由吊车统一卸料;
5.3.2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
5.4拆除流程
脚手板拆除——小横杆拆除——大横杆拆除——斜撑拆除——立杆拆除
整个拆除由上至下,逐层拆除。
四、质量保证措施
1、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要求
1、钢管材料不得有裂纹、压扁、弯曲;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不得有脆裂、变型、或滑丝出现。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凡有脆裂、变形或滑丝的,严禁使用。
3、竹片脚手板的厚度不得小于30mm,螺栓孔不得大于10mm。螺栓必须拧紧,竹片脚手板的长度在2.2m~2.3m、宽度在500mm为宜。
4、脚手架搭设时立杆应垂直,同时应设置金属底座或垫木。
5、脚手板应用12#铁丝牢固捆绑在脚手架上。楼梯处的竹跳板应布置防滑条。
6、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7、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8、立杆顶端应高出吸收塔直筒段1.5m。
9、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铁块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10、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11、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12、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靠塔壁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2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100mm为宜。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2,施工层小横杆间距为2m。
13、搭设中要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
14、剪刀撑的接头除顶层可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15、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16、脚手架在施工时应在外围设立安全围栏,或警告标志,并由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17、非专业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
18、搭设脚手架时应挂好安全带,递杆、撑杆人员应密切配合。
19、脚手架应在施工期间遇到大雨、大风期应加强检查。
20、脚手架搭设后必须及时做好专用接地连接,实测脚手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Ω.
2、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对施工及管理人员及进行技术、质量交底,严格按照计划部署工作内容。
2、所有施工人员必需持证上岗。
3、质检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负责现场质量监督,发现违规施工时立即勒令停工整顿。
4、观察脚手架整体或局部的垂直偏差,尤其观察脚手架四角、开分断处二侧端口,是否偏斜,下沉。如发现有异样者,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
5、脚手架施工完毕后,由施工负责人召集技术、监理、搭设班组三方人员,携带扭矩扳手,进行外观和实测检验。
四、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
1、每日工作站班交底时,施工负责人应针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安全措施交底。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扣好帽带。
3、拆除时应在布设的安全区域外安排专人看护。
4、除每层满铺脚手片外,架体作业层和底层下方还应围设安全网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5、吸收塔内竹跳板安要求满铺石棉布,在动火前检查石棉布铺盖情况,防止因动焊引起的竹跳板起火。
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认真学习金竹山火力发电厂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规定。
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三级教育,考试合格。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上高空系好安全带,工作系保险绳,严禁高空落物。
4、脚手架的搭、拆必须用安全围栏,并挂好警告牌,地面应有监护人员,无关人员严禁入内。拆脚手架前,先要检查原来的脚手架是否牢固,在拆除中一定要按顺序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或将脚手架整体推倒。
5、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搭设脚手架是作业人员应挂好安全带,送杆、撑杆作业人员之间应紧密配合。
6、在架子上翻脚板片时,应有两人从里向外按顺序进行。
7、施工现场应及时清理,材料堆放整齐,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8、超过25m不到50m的外架,应采用双钢管栏杆或缩小间距等加强措施。
9、脚手架不得采用钢、木混搭。
10、安全未尽事宜,参照电力部建设安全规定执行。
华电乌达热电搭建脚手架三措
编制:
审核:
批准:
乌海市弘日电力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4-3-27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