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题附解析
1.与101×12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12×100+1 B.12×100+12 C.12×101-12 D.12×101-1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101×12=(100+1)×12=12×100+12,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
101×12
=(100+1)×12
=100×12+1×12
=100×12+12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腰三角形 B.半圆 C.平行四边形 D.长方形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B.半圆是轴对称图形;
C.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D.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3.下面的三组线段,其中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是( )。(单位:厘米)
A.6,7,8 B.2,7,9 C.4,5,7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逐项进行判断。
【详解】
A.6+7=13>8,能围成三角形;
B.2+7=9,不能围成三角形;
C.4+5=9>7,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选择较小的两边相加和第三边进行判断。
4.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逐个观察立体图形从右侧面看的图形,再判断解答。
【详解】
A.从右侧面看到的图形是;
B.从右侧看到的图形是;
C.从右侧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0.7与0.700相比( )。
A.数值相等,计数单位相同 B.数值不等,计数单位相同 C.数值相等,计数单位不同 D.数值不等,计数单位不同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小数的计数单位,只要看最后一个数字在什么数位,知道这个数位上对应的计数单位即可,再根据小数的性质进一步判定大小,解决问题。
【详解】
0.7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700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计数单位不同;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0.7=0.700;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计数单位:搞清数字所在的数位以及对应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一个三位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最高数位是( )。
A.个位 B.十分位 C.百分位 D.千分位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任意写出一位三位小数,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进行判断即可,如22.222。
【详解】
任写一个三位小数22.222,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可知,,最高位是十分位。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7.一根3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在水池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5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6米。求池水深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
A.3-0.5-0.6 B.3-0.5+0.6 C.3+0.5-0.6 D.3+0.5+0.6
答案: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竹竿的长度-竹竿的入泥部分-露出水面的部分=池水的深度,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列式为3-0.5-0.6。
故答案为:A
【点睛】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8.停车场有自行车和小汽车共20辆,一共有64个车轮,符合题意的答案是( )。
A.自行车8辆,小汽车12辆 B.自行车12辆,小汽车8辆 C.自行车10辆,小汽车10辆
答案: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假设20辆车全是自行车,则轮子有2×20个,比64个车轮少了64-2×20个,而每辆自行车比小汽车少4-2个轮子,则小汽车有(64-2×20)÷(4-2)辆,用20减去小汽车的数量,求得的差即为自行车的数量。
【详解】
(64-2×20)÷(4-2)
=(64-40)÷2
=24÷2
=12(辆)
20-12=8(辆)
则自行车有8辆,小汽车有12辆。
故答案为:A。
【点精】
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9.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78,则中间的那个自然数是( )。
A.26 B.39 C.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中间的自然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78÷3=26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10.3.02吨=( )吨( )千克 2.5时=( )分
6千米300米=( )千米 0.8平方米=( )平方分米
解析:20 150 6.3 80
【解析】
【分析】
名数的换算时,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
3.02吨=3吨20千克
2.5时=150分
6千米300米=6.3千米
0.8平方米=80平方分米
【点睛】
熟练掌握各个面积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及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0.9里面有 0.1,1里面有 个0.01, 里面有25个0.01.
解析:9,100,0.25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0.9的“9”在十分位上,表示9个0.1;
(2)1=1.00,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所以100个0.01组成1;
(3)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25个0.01是0.25.
解:0.9里面有90.1,1里面有100个0.01,0.25里面有25个0.01;
故答案为9,100,0.2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小数的意义判断一个小数有几个计数单位: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它的计数单位,取得的份数就是计数单位的个数.
12.一个数除以78,商5后,余数比除数多5,正确的商应该是( ),被除数是( )。
解析:47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余数比除数多5,则说明余数就是5,此时商变大了一个数就是6,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可得:
一个数除以78,商5后,余数比除数多5,正确的商应该是(6),被除数是(473)。
【点睛】
熟知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一头成年犀牛的体重约为2吨800千克,犀牛的体重用小数表示为( )吨。
解析:8
【解析】
【分析】
犀牛的体重用小数表示,就是把2吨800千克换算为吨数,先把低级单位800千克换算为高级单位吨,除以进率1000即可,所得结果与2吨合起来即可得解。
【详解】
800÷1000=0.8
所以800千克=0.8吨
2吨800千克=2吨+0.8吨=2.8吨
犀牛的体重用小数表示为( 2.8 )吨。
【点睛】
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14.商场开展促销活动,100元买3个玻璃杯,买6个玻璃杯需要( )元,500元能买( )个玻璃杯。
解析:1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100元买3个玻璃杯,但是100除以3不能整除,所以无法算出一个玻璃杯的价钱。又从题意得知需要买6个玻璃杯,6是3的2倍,那么6个玻璃杯的价钱就是3个玻璃杯价钱的2倍。500元是100元的5倍,那么买的玻璃杯的数量就是3个玻璃杯的5倍。
【详解】
6÷3=2
2×100=200(元)
买6个玻璃杯需要200元。
500÷100=5
5×3=15(个)
500元能买15个玻璃杯。
故答案为:200;15。
【点睛】
当无法求出单个价格时,可以根据倍数关系进行解题,找到前后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5.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分别长8厘米和5厘米。
(1)第三根小棒可能是( )厘米。(填整厘米数,只需填出一种可能)
(2)第三根小棒可能是14厘米吗?( ),理由是:( )。
解析:不可能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而(5+8)厘米<14厘米,所以不能。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已知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它的第三边应小于(5+8)厘米,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另一边应该大于(8-5)厘米;由此解答。
【详解】
(1)5+8=13(厘米)
8-5=3(厘米)
3厘米<第三边<13厘米
所以,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能是5厘米(答案不唯一);
(2)根据分析可得:3厘米<第三边<13厘米
第三根小棒不可能是14厘米。
所以,另一根小棒的长度应该大于4厘米,小于13厘米;所以不可能。
【点睛】
正确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小马虎在计算两个两位数的积时,把其中一个因数个位上的5当成了3,结果得364,正确的结果是420,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 )和( )。
答案:15
【解析】
【分析】
用420减去364的差除以5减3的差求出一个因数,再用420除以这个因数求出另一个因数。
【详解】
(420-364)÷(5-3)
=56÷2
=28
420÷28=15
解析:15
【解析】
【分析】
用420减去364的差除以5减3的差求出一个因数,再用420除以这个因数求出另一个因数。
【详解】
(420-364)÷(5-3)
=56÷2
=28
420÷28=15
【点睛】
正确的结果与错误结果之间的差等于另一个因数乘(5-3)的积,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大船限乘4人,小船限乘2人,28人共租了8条船,都坐满了,租的小船有( )条。
答案:2
【解析】
【分析】
假设租用的全是大船,则坐(8×4)人,即32人,比实际多了(32-28)人,即4人;每条大船比每条小船多坐(4-2)人,即2人,所以小船有(4÷2)条,由此解题即可。
【详解
解析:2
【解析】
【分析】
假设租用的全是大船,则坐(8×4)人,即32人,比实际多了(32-28)人,即4人;每条大船比每条小船多坐(4-2)人,即2人,所以小船有(4÷2)条,由此解题即可。
【详解】
(8×4-28)÷(4-2)
=(32-28)÷2
=4÷2
=2(条)
所以,租的小船有2条。
【点睛】
本题考查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解答此类问题一般用假设法。
18.下图中的每个数字表示对应线段的长度(单位dm)。这个阴影图形的周长是( )dm,面积是( )dm2。
答案:54
【解析】
【分析】
看图可知,阶梯部分的长度可以通过上下左右的平移,组成一个长为10dm,宽为7dm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即可;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
解析:54
【解析】
【分析】
看图可知,阶梯部分的长度可以通过上下左右的平移,组成一个长为10dm,宽为7dm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即可;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等于1个长为3+2=5(分米),宽为2分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加上一个长为2分米,宽为3分米的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依此计算即可。
【详解】
2+3+2=7(分米)
(10+7)×2
=17×2
=34(分米);
3+2=5(分米)
5×2=10(平方分米)
3×2=6(平方分米)
10+6=16(平方分米)
10×7=70(平方分米)
70-16=54(平方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计算图形的周长以及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要熟练掌握。
19.直接写出得数.
3.5+0.9= 8.9﹣7.8= 125×7×8= 487﹣399=
24×5= 6﹣2.7= 540÷3÷18= 0.54×100=
6.3+8.5= 150×4= 1﹣0.09= 45×101﹣45=
答案:4 1.1 7000 88
120 3.3 10 54
14.8 600 0.91 4500
【解析】
【详解】
略
解析:4 1.1 7000 88
120 3.3 10 54
14.8 600 0.91 4500
【解析】
【详解】
略
2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1.68+3.52= 100-4.56=
答案:2;95.44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
解析:2;95.44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小数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详解】
11.68+3.52=15.2 验算:15.2-3.52=11.68
100-4.56=95.44 验算:95.44+4.56=100
21.先思考运算顺序,再计算。
38+56÷7×4 5.6+2.7+4.51
40-(2.7+0.8) 40×[128-(154–31)]
答案:70;12.81;
36.5;200
【解析】
【分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
解析:70;12.81;
36.5;200
【解析】
【分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详解】
38+56÷7×4
=38+8×4
=70
5.6+2.7+4.51
=8.3+4.51
=12.81
40-(2.7+0.8)
=40-3.5
=36.5
40×[128-(154-31)]
=40×[128-123]
=40×5
=200
22.小林的身高是多少?
答案:32米
【解析】
【分析】
小红的身高加上0.12米等于小丽的身高,小丽的身高减去0.15米等于小林的身高。
【详解】
1.35+0.12-0.15
=1.47-0.15
=1.32(米)
答:小林
解析:32米
【解析】
【分析】
小红的身高加上0.12米等于小丽的身高,小丽的身高减去0.15米等于小林的身高。
【详解】
1.35+0.12-0.15
=1.47-0.15
=1.32(米)
答:小林的身高是1.32米。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王老师买了两本参考书,其中《数学教学指导》12.5元,《数学手册》比《数学教学指导》便宜2.5元。王老师共应付多少钱?
答案:5元
【解析】
【分析】
《数学教学指导》12.5元,《数学手册》比《数学教学指导》便宜2.5元,也就是《数学手册》的价钱比12.5少2.5,即12.5-2.5,再加上12.5就是应付的钱数。
【详
解析:5元
【解析】
【分析】
《数学教学指导》12.5元,《数学手册》比《数学教学指导》便宜2.5元,也就是《数学手册》的价钱比12.5少2.5,即12.5-2.5,再加上12.5就是应付的钱数。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
12.5-2.5+12.5
=10+12.5
=22.5(元)
答:王老师应付22.5元。
【点睛】
此题的关键是买两本书应付的钱数,有些同学只是求出一本书的钱数,就把另一种书的钱数忘了加,说明审题不明,一定要注意此类问题。
24.李大伯带175元钱去批发市场买苹果,买了5箱,还剩20元。每箱苹果的批发价是多少元?
答案:31元
【解析】
【分析】
用带的钱数减去还剩下的钱数,求出购买苹果花费的钱数。再除以购买苹果的箱数,求出每箱苹果的批发价。
【详解】
(175-20)÷5
=155÷5
=31(元)
答:每箱苹果
解析:31元
【解析】
【分析】
用带的钱数减去还剩下的钱数,求出购买苹果花费的钱数。再除以购买苹果的箱数,求出每箱苹果的批发价。
【详解】
(175-20)÷5
=155÷5
=31(元)
答:每箱苹果的批发价是31元。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先求出购买苹果花费的钱数,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解答。
25.下面两个统计图反应的是甲、乙两名同学的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看图后回答问题。
(1)谁的成绩提高得快?
(2)谁思考时间多一些?多几分钟?
(3)你喜欢谁的学习方法?为什么?
答案:(1)甲;
(2)甲思考时间多一些,多10分钟;
(3)甲,甲的学习方法比乙的方法更有学习效果。
【解析】
【分析】
(1)观察甲、乙两名同学的数学自测成绩,看谁成绩上升得快;
(2)观察甲、乙两名
解析:(1)甲;
(2)甲思考时间多一些,多10分钟;
(3)甲,甲的学习方法比乙的方法更有学习效果。
【解析】
【分析】
(1)观察甲、乙两名同学的数学自测成绩,看谁成绩上升得快;
(2)观察甲、乙两名同学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统计图,得到甲乙各自的思考时间进行解答;
(3)根据观察,说出合适的理由即可。
【详解】
(1)甲的成绩提高得快。
(2)甲思考时间40分钟,乙思考时间30分钟,40-30=10(分)
答:甲思考时间多一些,多10分钟。
(3)答:喜欢甲的学习方法,甲的学习方法比乙的方法更有学习效果。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根据题目不同的要求观察相应的图形。
26.下面是四年级学生水果喜好情况调查统计表。(每人限选一种)
水果品种人数
性别
香蕉
苹果
葡萄
荔技
西瓜
男生
10
13
12
11
16
女生
14
8
15
18
7
(1)请根据以上数据将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男生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女生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3)喜欢吃( )的学生人数最多,喜欢吃( )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小。
答案:(1)见详解;
(2)西瓜;荔枝。
(3)荔枝;葡萄。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统计表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白色条形表示男生,黑色条形表示女生;
(2)分别将男生、女生喜欢吃的各类水果的人数
解析:(1)见详解;
(2)西瓜;荔枝。
(3)荔枝;葡萄。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统计表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白色条形表示男生,黑色条形表示女生;
(2)分别将男生、女生喜欢吃的各类水果的人数进行比较即可;
(3)将各类水果的男生女生相加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到喜欢吃什么水果的人数多;将各类水果男生、女生人数作差再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
(1)
(2)男生中喜欢吃西瓜的人数最多,女生中喜欢吃荔枝的人数最多。
(3)香瓜:10+14=24(人),14-10=4(人);
苹果:13+8=21(人),13-8=5(人);
葡萄:12+15=27(人),15-12=3(人);
荔枝:11+18=29(人),18-11=7(人);
西瓜:16+7=23(人),16-7=9(人)。
喜欢吃荔枝的学生人数最多,喜欢吃葡萄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7.12月15日淮安高铁东站投入使用,标志着淮安正式步入高铁时代。根据以下信息解决问题。
(1)请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合唱团成员按从矮到高排成一排,欢欢排在第9,她需要买什么票?在□里打“√”。
免票□ 半价票□ 全票□
(3)辅导员王老师带领合唱团成员乘高铁去北京参加元旦音乐会,购买单程票共需多少钱?
答案:(1)小百灵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半价票
(3)5400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身高情况:120厘米以下有3人,120到150厘米有9人,150厘米以上有8人,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小百
解析:(1)小百灵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半价票
(3)5400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身高情况:120厘米以下有3人,120到150厘米有9人,150厘米以上有8人,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小百灵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120厘米以下有3人,9-3=6(人),那么欢欢身高是120到150厘米,据此解答。
(3)身高在120厘米以下的免费,9人购买半价票,身高150厘米以上有8+1人,即9人购买全票,据此解答。
【详解】
(1)问题:小百灵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3+9+8=20(人)
(2)9-3=6(人)
120到150厘米有9人,所以欢欢的身高在120到150厘米之间,故她需要购买半价票。
(3)9×(400÷2)+9×400
=9×200+3600
=1800+3600
=5400(元)
答:购买单程票共需540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车票的数据进行分析及解答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