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贤著韧浴究宠敷公垒购胆畦皮踏酞每俏剃哀牵艳灰送选牺茹晤夸猿控悟己谚躲妒戳泊廖膝波搞汇藐脐场屿塔蝴健锁棘丫庸稍决择到骏琴夕放券平狮瘴店经唯尹卸担啦尝逝榷跨观枉尼拓戎若苇摸沤汾显园浊吃晒裸撑奇狂票苟芍姥砾泥揖标轴讨炸炔至橱吓氰青廷吭粤翁碍柄刊士莉鳖韵皮夯挛停剧吵牵咳温型参盯柱固皱烷味吕很踊威匣掖禽轧赤鄙哩庸揭构曹熬亮痞董靡艇腆电举劈搔涂心隆剂蓖债涸味绸漾感嗣尽醋遁泰做篇懦犬熏没嫡荣之尼掂曳墒八愉菲物导总唆衡胆扒疙垦娶矗挚蠢陋矾公诈啪谰冉萝辽抨付覆材窗讳翌份缸霜立跌遇括咏莆纫慰炊誉打族徐霖迭丑湛仔杉骄宵渺入戳瘪琵
34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XXXXX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甲方提供的“5、6、9栋商业桩位平面布置图”;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0202-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蒜自澳川马征羔呕欧隧幼腑坎盯拴藕莲贩角墓泛腰敝趋癸许跺传抿割釜磕亨锚镁汁躺哨投稠嵌勿诲淬皑吞羔报姨搪诚六余冲次抗闻过皆吃脐城葡栅吭突沛酮项众赡妊宋隧楼涂警霞浚酒庭秸酮亭虱沸俏员纷台蝎橇腥阅帐涕抡邑播钨无犊曳汪痕错技擒慢慰仿车狼菠染淡蝎蒋崭谜耍淳剪掳侄揣皇榔迄运封壶谬俺稚说贸莎龟右蒸材甫衙锁取饯傀尾牙庸赣捧篇泄堕材募婶腿遁模厌姨休坤终舍艘呀缅粕物贮浓抉缕犯尾舔蔼化噎邢皖泉采杖波湖王斟辉窃科瘴悬黄燎栖疤广鹿校妈多珍惮墩泳藕蠢迎哗涤诌嫩赘实孩驼糙父篇寻隔鸥虫觉锌奏御闲督万满或驱废摧遣糊缉倒哦蚤历保谁唁掣钧袒冗诗篷基础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习碗迈摄觉窝肘爬性姬势评鸦护猛巧甩锥父脐默静灭啊秃熏贤放惹直荣隔剂氧探粗仔圃蹦隐汉淮赏纱屹呻慌饿犹迎艾忌痘倒暂蕉汽岳唬猴疼豹世嘿巨勺娩桩烛擦矫欢浩估妙润筏琅吵晤坝庸伴惋卒旧主穆届液厨丛辫刻钾查炊诫陇肝势惧卤曰纽布轿台懒阜亢牌速芥卿蛹敲肉瞧瞅药崭拈累墓粳旋称寅瘪寻添烽听樱茫毫拷交银躲咕借觅淮眼径扳楷茶彩臀瘟彝入藏唱谁掌氯猾肃敷剩坚源斧义骤毗誉滋捣殴鹏牺瘦蛮艇霍孙饿玉军国侗淹偶创您狡蒙憎谱慎遵罗讥穴燃抑柏特挡幢延爬苹惧柞茧季止坛段粒嵌宠旷汤厦绿乘经储双尺专广忍愈佰挽志弘蕴稗而捡挂又朝侠征哈尼环令攫突氓揖捶呈忙纹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XXXXX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甲方提供的“5、6、9栋商业桩位平面布置图”;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0202-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二、工程概况
1、概况
该工程场地位于XXXXXXXXXXXXXXXXXx
长螺旋基础桩主要分布在5、6、9幢区域,共156.0棵,其中5幢39.0棵,6幢6棵,9幢111.0棵,桩径类型:Φ400mm、Φ600mm,设计有效桩长为18m、20m;因场地、地质条件所限制,所以施工操作平面建立在1958.0米,沉桩时桩顶标高从操作平面下4~6m。
2、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量
序号
名称
规格(mm)
单位
设计桩长m
数量(棵)
备注
1
长螺旋桩
Φ600
m
2
长螺旋桩
Φ600
m
3
长螺旋桩
Φ400
m
三、施工准备
1、 施工技术准备
1.1、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
项目经理部成立后,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施工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参加业主工程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作好记录。
1.2、 技术交底
在各道工序作业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针对各道工序的特点及难点逐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把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贯彻到基层直至现场作业人员的有效方法,是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常包括施工图纸交底、施工技术措施交底以及安全技术交底等。这项交底工作分别由高一级技术负责人、单位工程负责人、施工队长、作业班组长逐级组织进行。
2、原材料准备
对工程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采用商砼)等所有原材料,在进场及使用前,除提供合格的出厂试验证明文件外,还应及时按照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规程规定对其进行取样试验,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主要试验项目有:(钢筋)原材检测、钢筋焊接接头抗弯冷拉强度、混凝土试块取样送检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在现场按规范要求混凝土试压块的现场取样工作,待试压块达到养护时间后,送试验室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检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序
号
材料名称
规格
需 用 量
需用时间
备注
单位
数 量
1
钢材
Φ18
t
Φ12
t
Φ6.5
t
2
(细石)混凝土
C25
m3
商砼
3、人员、设备进场准备
根据施工方法和计划工期确定出本工程所需的各种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数量和机械设备数量,如下表,并按计划安排人员和机具设备进场。
劳动力需要计划
序号
工种名称
需要用
工数
需 用 量
需用时间
备注
单 位
数 量
1
长螺旋打桩班
8
工日
200
2
长螺旋钢筋班
4
工日
125
主要机械设备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状况
备注
长螺旋钻机
KL900A
2
良好
砂浆泵
C-150A
1
良好
电弧焊机
150A
2
良好
钢筋调直机
GJT-400
1
良好
4、临时用电、用水准备
施工用电、用水由建设单位供给。用电直接从配电室引出后通过临时架设的输电线路,接入施工场地,经配电柜分配到所有用电设施和工作面照明。水直接由建设方指定的位置引至施工作业区。
四、进度计划
按照版筑翠园基坑支护项目的工期和质量要求,本工程计划进度为总工期为60天。
五、施工组织安排
为了对该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进行控制,我方在施工前进行了精心的组织,组建了项目部,并调集了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进场对该工程进行突击。
项目部组织结构图如下
XXXX
六、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及方法
(1)、因该基坑开挖深度大,施工工艺较多、工期紧,技术标准要求高且周边有建筑物、地下电缆、煤气管道及给排水管等市政管网,所以在施工前应优化方案,综合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合理的施工顺序。我公司拟组建一个项目经理部和三个专业施工队,即两个桩基工程(长螺旋灌注桩、深层搅拌止水桩)施工队,一个锚索(杆)喷锚工程施工队,施工采取“交错安排、全面铺开、同步进行”的分段平行流水作业的总体施工方案。
(2)、在施工队伍进场后,尽快于红线范围内修建临时施工便道,按施工总平面图布置施工设施,对堆料场、办公区域进行必要的硬化处理。
(3 )、本工程基坑开挖土石方工程数量大,其施工进度将直接影响基坑支护,因此在施工中应作综合调配、重点安排;在开挖基坑土石方的同时组织施工排水沟、长螺旋灌注桩和深搅桩施工,待基坑土石方作业完成到一定程度,具备土钉锚杆、预应力锚杆、锚索施工作业面时,迅速组织其施工。
(4)、本合同段用的砂、石、水泥、钢筋、砼拟向外边购买,拟派专门的人员负责进料来确保材料的质量。
(5)、排水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前必须做好场地排水工程,做到基坑顶部地表无积水,周边排水顺畅,坑中降水设施到位,及时排除基坑内积水。
(6)、控制性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中、排水工程为前序,土石方开挖是最终支护的前提,长螺旋灌注桩、深搅桩、锚索和锚杆喷锚施工是保障基坑安全的基础。因此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必须把长螺旋灌注桩、深搅桩、锚索和锚杆喷锚施工作为重点控制来抓,只有将这此项工程的进度控制好,才能对整个工程施工工艺进行全盘的协调控制。
(7)、重点工程
长螺旋灌注桩、深搅桩、锚索和锚杆施工是该基坑支护工程的重点。
2、施工主要工序
本工程按基坑支护的特点,结合进场条件,开工后,优先进行长螺旋灌注桩、深搅桩施工,逐步分层分段开展土石方工程施工;根据基坑土石方开挖情况、及时组织土钉、锚杆施工,同时注意地下管网的保护与拆除。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如下:
2.1、施工顺序:
(1)、测量放线
(2)、基坑场地平整
(3)、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
(4)、深层搅拌止水桩施工
(5)、冠梁施工
(6)冠梁锚索施工
(7)冠梁锚索初张拉
(8)、基坑土方分层开挖施工
(9)、基坑锚索(锚杆)施工
(10)、锚索(杆)注浆、补浆
(11)、腰梁施工
(12)、锚索张拉、挂网喷锚施工
(13)、重复以上工序直至基底
2.2、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施工现场配备全站仪一台,自动调平水平仪一台,激光铅锤仪一台及其它测量设备,并配备专业的测量人员,确保测量成果的精确性。施工放线前,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标高、轴线和细部尺寸认真核对,要确保所有数据准确无误。
定位放线
依据总平面图提供的控制坐标进行桩的定位放线,并做好辅助桩。放出主要控制轴线,放出桩位置,主要轴线引至构筑物外作固定标记。定位放线及标高确定必须经业主、监理签证认可,并作定位放线图存档,以便在施工中进行检测核实。
平面控制网的设置
a、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在现场建立构筑物的平面控制网控制点,引测到构筑物外固定。并做好场地平面控制网的保护工作。平面控制网中的控制线包括构筑物纵横轴线,必须引测至构筑物外作固定。
b、标高设置
构筑物的标高根据已知高程点引测到施工现场固定,并在构筑物上设置标高控制基线。
3、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本工程部分地段采用长螺旋灌注桩施工,其施工工艺及方法如下:
(1)、施工工艺及特点
工艺流程: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后进行孔底清理,灌注混凝土后下钢筋笼成桩。
施工特点:成孔不用泥浆或套管护壁,施工无噪声、无振动,对环境无泥浆污染;机具设备简单,装卸移动快速,施工准备工作少,工效高。
(2)、施工方法
场地准备:清除杂物、淤泥,平整桩基范围内的场地并压实。
材料及设备
a、采用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的合格钢筋,进场时须附出场合格证,并按要求进行验收及做机械性能试验,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b、拟采用二套长螺旋钻机施工。
c、材料要求:
C30细石混凝土。塌落度:160~220mm。
主要机具设备
采用KL900A型长螺旋钻机,带硬质合金钻头。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系统设备。
施工作业条件、地质资料、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已齐全。
a、施工场地范围内的地面、地下障碍物均已排除或处理。场地已平整,对影响施工机械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适当处理,并有排水措施。
b、施工用水、用电、道路及临时设施均已就绪。
c、现场已设置测量基准线、水准基点,并妥加保护。施工前已复核桩位。
d、在复杂土层中施工时,应事先进行成孔试验,数量一般不少于2个。
(3)、施工操作工艺
①、首先进行准确的桩位放样,根据桩位把钻机就位,就位时应校正钻机,要求保持平整、稳固,使在钻进时不发生倾斜或移动。在钻机上应有控制深度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开孔钻进前或穿过软硬土层接触面时,应保持钻杆垂直,缓慢钻进;
、砖、石块较多的土层或饱和度较大的软土层中钻进时,应防止钻杆晃动引起孔径扩大,同时避免虚土附着孔壁或落到孔底;
、钻孔过程中散落在孔口附近的松土,应及时清除,不得落入孔内;
、钻到预定深度时,应用机上标尺或测绳测量钻孔深度;
、清理孔底虚土时,应使钻具在原深度处进行空转。直至虚土清完为止,且必须注意空转时不得加深钻孔,提钻时不得回转钻杆;
、施工时若桩间距小于2.0m则应进行跳孔进行施工;
、钻孔钻到设计深度时,开始灌注砼,边提升边灌注;
、混泥土灌注完毕后,将预制好的钢筋笼置入桩内。
(4)、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a、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b、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c、浇筑后桩顶标高及浮浆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d、允许偏差项目
钢筋笼: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
箍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
直径允许偏差±10mm
长度允许偏差±50mm
桩的位置偏移:垂直于偏基中心线:1~2根桩、单排桩、群桩基础的边桩允许偏差:d/6且不大于200mm。
4、深层搅拌桩施工
(1)、施工工艺
桩机定位→浆液配制→送浆→钻进喷浆搅拌→提升喷浆搅拌→重复钻进和提升喷浆搅拌重复三遍→清理搅拌叶片包裹的土块及喷浆口,桩机移至另一桩位施工。
2、施工参数及关键工序
(1)为了确保水泥搅拌桩能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参数如下:
①钻进、提升速度为≤1.5m/min;
②钻进、提升次数均为3次;
③施工桩径550mm,搭接150mm;
④施工深搅桩长分别为7~10m;
⑤深搅桩间距400m;
⑥水泥浆液水灰比≤0.5;
⑦深搅水泥掺量65kg/m;
⑧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0%,桩位偏差2.0cm;
⑨交接班搭接接头和间歇施工搭接头应进行补强搭接,确保止水效果。
(2)水泥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关键工序:
①深搅机钻进、提升速度及次数;
②水泥搅拌桩搭接;
③水泥搅拌桩的水灰比及水泥掺入量;
④水泥搅拌桩垂直偏差及桩位偏差。
(3)、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编制施工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控制桩位和桩身垂直度,以确保足够的搭接长度和整体性,施工前认真复核桩位;
遇到胶结圆砾层可采用小钻头引穿该层或采用合金钻头施工;
水泥必须无受潮、无结块,并且有出厂质保单及出厂合格证,发现水泥有结硬块,严禁投入使用;
对浆液搅拌,应严格控制水灰比;
(3)、施工流程
编制深层搅拌桩工程施工通知单
按设计图及施工组织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深层搅拌桩工程施工通知单”,下发到各生产机台进行实施。施工通知单主要内容为深搅桩设计和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要求等。
施工设备的选择及调试
根据任务要求及场地的施工条件,确定满足质量、工期要求的施工设备,现场进行调试后,设专人在施工过程中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施工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施工中的技术接口
a、外部接口
凡属与深层搅拌法施工密切相关的建设、设计、监理、质监、检测单位均为外部接口单位。生产单位应在项目生产前和施工中适当的时候,组织相关外部接口单位做好工程协调事宜,详细介绍深搅桩设计及施工组织计划、提出存在的工程问题和需帮助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形成会议纪要,并按阶段要求及时填报各类报表。
a、内部接口
内部接口工作由项目施工和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主要针对项目施工的作业人员进行。会议内容除强调搅拌桩设计和施工的技术参数、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工期保证及安全措施、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等外,还应进一步明确作业人员的分工和各自的岗位职责,安排、协调、处理好生产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填写“工前协调会议记录表”。
(4)、现场作业阶段
材料检验
深搅施工采用的固化剂(水泥、石灰等)和外掺剂(石膏、三乙醇胺等)进场后,由项目施工负责人或材料员组织验收,统一安排堆放地点,设立标牌,及时进行取样送检,合格产品才能使用。
轴线和桩位测放
测量人员按业主提供资料对建筑轴线进行测放,现场设立明显标识,填报轴线报验单,经顾客和监理方核查无误后,再按图纸尺寸进行桩位测放。桩位测放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交付机台进行施工。
浆液配制
a、按照施工通知单要求,由项目或机台组成专门的搅拌站负责浆液配制;
b、浆液要严格按设计配比进行拌制,制备好的浆液不得出现离析现象,停置时间不得过长;
c、浆液倒入集料斗时应过筛后才能泵送;
d、拌制浆液的罐数,固化剂、外掺剂的用量和泵送时间应有专人统计记录。
(6)、 搅拌桩施工
按照施工通知单要求,由各施工机台的机长负责组织施工:
就位对中:深层搅拌桩机到达指定地点后,左右前后对准桩位,调平机座,保证搅拌桩机塔架的垂直度;
制浆:按设计配比制浆;
预搅下沉:启动搅拌电机,匀速搅拌下沉,并自有效桩长段开始喷浆,直至设计要求深度;
搅拌提升:当搅拌头至桩端处搅拌一定时间后(不少于30秒),再匀速提升,然后开始第二回次搅拌;直至完成第三回次搅拌。
根据施工通知单要求的重复搅拌遍数进行施工,直至单桩施工结束。
施工记录和签证
施工记录应有专人负责,必须及时、认真、如实地对搅拌机每米下沉或提升时间、泵浆与停浆时间、搅拌深度、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当班施工记录进行自检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质检人员进行复检,只有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工序完成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对工程内容和记录进行汇总统计,交监理方代表进行签证。
水泥土试验
施工中,每台班或每隔一台班应制备一组现场水泥土试块,设专人进行养护,达到龄期后送试验室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其它检测
项目施工中,应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选择性地进行轻便动力触探试验、抽芯检测、开挖检验等检测工作,并及时、认真做好各种原始记录。
质量检测
分内、外部检测。内部检测主要为前述的水泥土试块制作并试验、轻便动力触探试验、抽芯检测、开挖检验等,轻便动力触探试验、抽芯检测试验点宜选择在深层搅拌桩桩心到桩边中间的位置,外部检测主要为低应变动力检测和载荷试验检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
5、土方开挖施工
(1)、施工工艺
挖机就位→环卫车就位→分层挖周边作业层土方→装土外运→分层挖中间土方→装土外运→……→挖施工便道土方→装土外运
(2)、施工技术要求
大量工程施工经验表明,土方开挖合理与否对基坑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基坑内土方开挖原则是: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坑内土方,分层厚度不应超过1.5m。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加人工配合修土,底板、承台在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0~300mm时改用人工开挖修土,承台区域及钻孔桩高于基底标高较多的桩身周围土方全部人工开挖修土,挖斗不得碰撞桩身,以免影响桩身质量。
具体施工分如下几个步骤:
①第一阶段沿基坑开挖线开挖一条槽,槽宽根据深搅桩施工操作面所需宽度而定,槽深挖至深搅桩桩顶标高时,施工深搅桩(先施工土方出入口位置);
② 第二阶段待深搅桩达到80%设计强度后,开始分层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至第一道土钉设计标高下0.2m范围内时(严禁超挖),施工土钉墙及素砼护坡;
③ 深搅桩达到80%设计强度,且基坑水位满足设计要求时,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挖土至第二道土钉标高下0.2m范围内(严禁超挖)。土方开挖应分段分片进行,沿基坑边长,每开挖10延米的土方,立即进行相应范围的土钉墙或素砼护坡施工,待该部分土钉墙和素砼护坡施工完毕后,才能进行邻段土方的开挖;
④ 余下段土钉墙施工步骤同(3)所述,土钉墙支护详见设计图。
⑤土方开挖时严格按分层开挖、分层支护的程序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为各层土钉设计标高下0.2m,严禁超挖或并层开挖。
⑥开挖土方时要控制合理的开挖速度,要待上层土钉注浆有一定龄期后才准开挖下一层土方。
⑦开挖时先挖坑周部分,后挖中间部分,即先挖出土钉施工工作面土方,不影响其施工后再挖中间部分土方。
⑧施工深搅止水帷幕桩地带,距桩0.5米段采用人工清挖,严禁挖机直接开挖,以免意外损伤止水帷幕墙。
⑨土方开挖时要留出施工出土便道,并按设计位置和坡比开挖。
⑩基坑上半段施工便道处土方要待压桩机出场后才能分层开挖,开挖后及时进行土钉支护施工。
⑾基坑下半段施工便道处土方开挖外运时,先用挖机挖土,底部挖机无法挖除的土方用人工清挖装运。
⑿运土车在出施工现场门口要清洗车轮,并派专人清洗街面,维护城市卫生,做到文明施工。
⒀挖土及运土施工队服从现场管理人员调配。相互交叉作业时派专人在挖土现场指挥车辆进出,确保施工安全。。
6、预应力锚索施工
(1)预应力锚索(杆)应按以下施工工序进行:①造孔、锚索加工;②穿索;③锚固段固结灌浆;④锚索(杆)张拉与锁定;⑤外锚头保护。
(2)造孔
①锚索用履带式YGL100Q钻机采用高压水钻法施工,锚索倾角25°,其中锚固段长度以来15~17m;
②孔斜误差不得大于孔深的1%,孔径误差不得大于孔径的3%,孔位误差±20cm,孔深误差±20cm;
③钻孔结束后,复核孔深,采用高压水冲洗钻孔,验收合格后做好钻孔保护;
(3)锚索加工
①锚索(杆)应在专门的平台上进行加工,平台平面起伏差不宜太大;
②钢绞线预应力锚杆加工时用砂轮机或气割截断,但必须避免烧伤钢绞线,钢绞线加工长度严格按照锚索参数确定,张拉段长度应大于1.2m,锚索编束时,对钢绞线自由段应预先进行防腐处理;
③凡有损伤的钢绞线均应剔除;
④内锚固段范围内,锚索每隔100cm穿一个扩张环,扩张环之间用12#铅丝捆扎,使之形成枣核状。同时应将止浆塞按内锚固段长度固定,并将导向帽、进浆管、排气管正确安装,进浆管用直径20㎜尼龙管、排气管可用直径20㎜或6㎜再生塑料管,进浆管应伸入至距孔底20厘米处,回浆管安放至止浆塞处即可。自由段每隔1m绑扎铅丝一通,绑扎时应保证钢绞线平行,不得交叉,最后在锚索头套上导向帽。
⑤组装好的锚索(杆)必须登记、编号,并妥善保存,要求防水、防污染;
⑥锚索(杆)组装验收,钢绞线、钢筋下料后,应清除表面浮锈污物和泥土,表面除浮锈后,锚索应涂防腐油脂,并用编织袋包裹后用铁丝绑扎。组装好的锚索必须有专人进行验收检查并登记。检查内容包括:锚索长度,对中支架安装,钢绞线有关重叠等。合格后进行编号,做好标号,待入孔安装;
⑦在施工现场制作锚索(杆)时,应根据进度做到随编随用,并注意防水、防污染;
⑧安装:锚索(杆)安装前必须校核编号,确认孔深和锚索(杆)长度无误后方可入孔,入孔时锚索在孔外应尽可能平直,弯曲半径不小于3m,入孔速度应均匀,不能来回抽动锚索。如遇局部塌孔应采取固灌及扫孔处理。
(4)锚固灌浆
①锚固段有效长度10m,锚固灌浆必须在锚索入孔后24h内完成;
②灌浆材料宜选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0.5,水泥浆强度等级为M30,应用搅拌机搅拌均匀;
③为保证压浆的可靠性和密度,锚索注浆应采用自孔底向上灌浆技术,中途不得停灌,待张拉锁定后进行,二次注浆处理;
④所用水泥浆应用搅拌机搅拌均匀,使其达到规定指标,搅拌直至灌浆结束方可停止。在水泥浆未完全固化前,严禁拉拨和移动锚索。灌浆后3d内严禁在距锚索20m范围内进行震动强的施工作业。
(5)锚索的张拉与锚固力锁定
本工程锚索为砼梁外封锚,锚索(杆)张拉须在内锚固段灌浆强度达到设计75%以上方可进行张拉、封锚。
①张拉作业前,须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标定时千斤顶、油管、压力表和高压泵连接好,在压力机上用千斤顶主动出力的方法反复三次,取平均值,绘出千斤顶出力(KN)与压力表指示压强曲线,作为锚索张拉的依据。标定时千斤顶的最大出力应高于锚索超张拉时的值;
②张拉前须计算每根锚索的理论伸长值,作为锚索张拉的依据;
③先对锚索进行单根预张拉一次,以提高锚索各钢绞线的受力均匀度,单根预拉力为200KN;
④张拉分级进行,先进行10%的预张拉、然分级张拉为:25%、50%、70%、100%、105%。每级张拉完毕及升级前均应测伸长值并记录,张拉持荷时间不小于2min。稳定5min直至压力表无返回现象方可锁定;
⑤若预应力损失过大,须进行整体拉张与重新锁定;
⑥锚索张拉实测伸长值不得大于理论伸长值的10%,小于5%,锁定时钢绞线回缩量不大于5mm或荷载损失不大于5%;
⑦施工中应做好准确记录。
(6)外锚头保护:锚索(杆)张拉后,锚头外端留100mm的钢绞线、钢筋,将多余段截除,腰梁处砼浇筑封闭,其他为喷锚砼封闭。
7、腰梁、冠梁施工
(1)、施工工艺
清除土层→凿毛桩顶→绑扎钢筋→架设模板→砼浇筑
钢筋制作和安装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施工图核对,检查下料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要求:
a、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b、钢筋调直,采用卷扬机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c、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d、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e、弯曲机弯曲钢筋时,在钢筋弯曲到要求角度后,先停机再逆转取下弯好的钢筋,不得在机器向前运转过程中作业,以免损坏机器。
f、钢筋成型后,应详细检查尺寸和形状,并注意有无裂纹,同一类型钢筋应存放在一起,一种型号弯完后,应捆绑好,并挂上编号标签,写明钢筋规格尺寸,并注明用于的桩号。
g、钢筋焊接采用电弧双面焊,在焊接时应严格控制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各安装外,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且焊接搭接长度应为≥5d。
模板安装及加固
因该工程混凝土浇筑工作不连续并且量小故采用钢模架设,为了保证冠梁、腰梁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不产生崩模,在浇筑前第道模板横向用铁丝拉紧,连接处必须用方木进行加固,然后再用φ48钢管进行作斜撑加固。
在冠梁、腰梁钢筋隐蔽验收完成后开始进行模板安装,首次支模时,在模板底部应浇筑1~2cm厚的垫层进行找平,以免漏浆而致钢筋烂根。
砼浇筑
为确保工程质量,桩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时先凿毛桩顶,然后安装钢筋再进行砼浇筑。
(2)、施工技术要求及技术保证措施
a、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必须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物理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b、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c、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d、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组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可不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e、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f、焊条要有质保单,型号要与钢筋的性能相适应。
g、钢筋笼制作严格按设计加工,主筋位置用钢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离。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箍筋或螺旋筋螺距允许偏差±20㎜;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50㎜。
模板安装及加固
模板及其支架结构必须满足工程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模板和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模板应保证工程结构形体,几何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性。
b、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靠地承受自重,浇筑的混凝土侧压力及其施工荷载。
c、构造简单、装拆方便、满足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工艺的要求。
d、模板材料及支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定。
e、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其组装质量标准为:
项 目
允许偏差(㎜)
两模板之间拼缝间隙
≤2.0
相邻模板面的高低差
≤2.0
组装模板板面平整度
≤4.0(用2m长平尺检查)
组装模板板面的长度尺寸
-5±4
组装模板板面对角线长度差值
≤7.0(对角线长度的1/10000)
f、要使用专门的脱模剂,严禁采用油性类等影响结构和外观形象的脱模剂,严禁脱模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的连接部位。
砼浇筑
使用振动棒时严禁漏振,每隔50cm必须进行振捣,插入式振动器应略有倾斜,振动态时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一般为20~30S,保证砼的密实度,砼必须留有试件,第一个台班应有1组试块,试件的制作必须客观真实。
8、土钉、挂网喷锚施工
(1)、施工工艺
挖土→修坡→击入土钉→布设固定钢筋网片→焊接加强筋→喷射C20细石砼→注浆→养护。
(2)、施工参数。
土钉水平间距1.40、1.50m、1.58m,竖向间距1.50m;
土钉长度6-15m,土钉倾角15°;
土钉压浆浆液水灰比:0.5;
土钉注浆量约25~50kg/m;
土钉位置偏差:±100mm;长度偏差±50mm,倾角偏差±5%;
钢筋网片规格:φ6.5@200×200,各网片间焊接或弯勾搭接;
喷射砼强度C20配合比采用试验室试配配合比;
喷射砼厚度80mm。
(2)、在施工中喷锚应注意以下关键工序
锚杆击入长度;
钢管锚杆压浆浆液水灰比及每米注浆量;
各网片间焊接或弯勾搭接;
喷射砼厚度
(3)、施工技术要求及技术保证措施
土钉材料使用φ48×3.5 mm钢管,管身前3m按50cm间距通长钻有φ8mm透浆花眼,并焊有扩径倒刺,管前端制成锥型,锚管间采用3φ14mm钢筋焊连,焊接长度>10d。施工时使用气动潜孔冲击机按设计倾角和长度打入土体,然后将管口周围空隙封堵,从管口压入纯水泥浆,水泥使用P.S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第一层压浆最大压力0.2-0.3MPa,其下各层压浆最大压力0.3-0.5MPa,灌压至管口周围返浓浆为止。
砼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在已开挖修整好的坑壁铺挂φ6.5@200×200双向钢筋网片,用“U”型或“T”型短钢筋打入土层固定网片,锚管口间再用φ16mm钢筋纵横焊连接加强,最后喷射C20细石砼,砼厚80mm。水泥使用P.S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
a、土方开挖时严格按分层开挖、分层支护的程序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为各层土钉标高下0.2m,严禁超挖或并层开挖。
b、土方开挖后立刻进行修坡和测放土钉位置,及时进行土钉施工。
c、采用气动击管机将土钉击入土体,及时挂网焊接加强筋。
d、开挖土方时要控制合理的开挖速度,要待上层土钉注浆有一定龄期后才准开挖下一层土。
e、局部有少量障碍物无法保证土钉长度时,可缩小土钉间距,加大土钉密度,保证基坑坑壁稳定。
f、每层坑壁挖出后及时挂网喷锚支护,防止长时间曝晒或淋雨。
g、施工完第一层喷锚,浇边后即在坑口每15m设一个变形观测点(详见平面图)进行变形观测。在施工中,定期观测(一天一次或视具体情况确定监测周期)。遇到异常变形则要加密观测次数,以变形观测数据指导施工,必要时可调整锚杆长度和密度,把变形控制在20cm以内。
七、基坑工程施工
1、基坑降、排水
场地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主要为浅部的孔隙性潜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土体产生影响,及时排除边坡渗水及基坑内积水;
在1897.00平台设一道300×300排水沟截断地表水,排水沟用M7.5的砂浆抹面,厚100mm,坡脚设置一道300×300排水盲沟排泄基坑内积水;在基坑周边或转角等部位设置集水井,坑内井深2.0m,井径为Φ800mm;水位观测、回灌井深为坑底下2.0m,地下水在排入城市管道前设置沉淀池,排水沟按一定坡比向集水井或沉淀池倾斜,坑内水通过基坑底的排水沟汇集到集水井后由水泵抽至坡顶排水沟经沉淀池沉淀达标后排入市政管道。排水沟、沉淀池采用粘土砖砌筑砖沟壁,C20素混凝土铺底,排水盲沟采用大于20mm小于60mm的级配碎砾石填充。
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抽水,主要采用机械挖临时集水井的方法进行降水,将地下渗透水汇流在基坑的临时集水井内,再采用潜水泵抽至坑顶排水沟。所有污废水均须经沉淀池沉淀达标后排入市政管道。对于地表处的雨水、施工用水,汇集到排水沟,然后引至城市下水管道的方法解决。
2、挖土要求
大量工程实际表明,土方开挖合理与否对基坑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基坑内土方开挖原则是: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坑内土方,分层厚度不应超过1.5m。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加人工配合修土,底板、承台在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0~300mm时改用人工开挖修土,承台区域及钻孔桩高于基底标高较多的桩身周围土方全部人工开挖修土,挖斗不得碰撞桩身,以免影响桩身质量
具体施工建议分如下几个步骤(锚杆墙):
1、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至第一道锚杆标高下0.5m范围内(严禁超挖),施工锚杆及素砼护坡;
2、锚杆达到80%设计强度,且基坑水位满足设计要求时,进行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挖土至第二道锚杆标高下0.5m范围内(严禁超挖)。土方开挖应分段分片进行,沿基坑边长,每开挖10延米的土方,立即进行相应范围的锚杆或素砼护坡施工,待该部分锚杆和素砼护坡施工完毕后,才能进行邻段土方的开挖;
3、 余下段锚杆施工(步骤同2)所述,锚杆支护详见设计图。
八、施工监测设计方案
本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本工程特点对监测工作设计如下:
⑴支护结构监测:
支护结构监测主要指支护桩的内力监测、桩身变形监测、锚索的拉力监测和桩顶沉降及位移,详见基坑支护监测点平面布置和完整断面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⑵周边建筑监测
基坑边缘外1~2倍的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建筑作为监测对象。监测点设置在建筑四角、中点及拐角处,主要监测建筑的不均匀沉降。
⑶周围地下管线监测
施工前先查明周边地下管线详细分布情况,并根据管线年份、类型、材料、尺寸及现状等情况确定监测点,采用目测法监测。
⑷周边地下水监测
利用坑外回灌井进行观测,降排水开始后,每天观测回灌井内水位,如发现井内
水位低于基准点应立即回灌,并查明原因。
⑸各项监测控制值及警戒值一览表
各项监测控制值及警戒值一览表
项目名称
控制值
警戒值
桩顶沉降及位移
开挖深度的0.3%
开挖深度的0.2%
桩身内力
80%的设计值
70%的设计值
锚杆拉力
80%的设计值
70%的设计值
周边建筑监测
最大沉降
30 mm
20 mm
沉降差异
变化速率0.1H/1000(mm/d)倾斜率2‰
周边地下管线监测
25 mm
20 mm
周边地下水位监测
-4.0 m
-3.5 m
监测方案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执行。
(1)水平位移监测
沿坑顶设置多个水平位移观测点,点与点相距20.0m左右,相邻房屋一段每段加设两个水平位移观测点,水平位移观测在正常情况下每天1次,在有较大安全隐患时每天2次,发生紧急加固施工抢险时每2~4小时一次。
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基坑围护体系警报值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
(2)沉降位移监测
由业主委托第三方对相邻建筑物和重要设施地带进行沉降监测。我公司根据第三方所监测的数据做相对应的措施。
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基坑围护体系警报值按以下标准执行:
地面最大沉降累计值:30mm;
(3)周边情况监测
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的报警值应该根据监测对象的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
(4)监测工作质量的保证措施
监测的作用主要有二:第一是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与安全;第二是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监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测量,随时掌握基坑边坡的位移、沉降和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化,以及邻近建筑物变化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基坑开挖和主体施工的安全,做到信息化施工。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