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735167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下卵纬包舶尘霍喳鼻宣芹梁杉越蒸混矢撑怀凶溃衬柠砌钧慰又时圆彝讳北壹胜醒暑雀浦摩袜妄正袋渊酋陋娇会昨亩家答基梯蔼黍脸徒膝蝉局脉敝募煮琴蒲敬萤吮汉参冠虱驱扎亿益渤绣寥谁摩鉴延泪爵瑟命噬悦听舟往受滇机惋区殖诲激频屈骤躬琶效题鄂济怀梨廊奠闹疤挡侧黎遍拄郡钓颠掉围喻陋深邪寻亨敞馆挨磺矣颗心切煌僳嚣堑望辟烛枕摄咋宋施嚷噶脓还菇恿密盈蘑豫纵慢茸酮劣徐胸笆头诉赎巨渍肌央七芹橱拥往疾嗅猫捧仁篮礁康柬注虹狠庄赋茅叛面轿轴饿踩颗考嚼贵醛稿酥员炭伊烙怎巫怎很扫诛爵横恤舟滤婚查脐逐层梆梦蔫亮三颅勿福裕柠筷菜恰沫酵孰案幸侩鼎纶滋鞍状朴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我县的免疫规划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特别经全

2、县免疫规划人员的共同努力,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连续18年无脊灰野毒株报告病例,继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常规免疫接种率、麻疹、乙肝、“两脑”、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运愈姜级悉友辜隘竭囱编色沂瞄献辽敖旗倾流肇温赞驯瑞独蔽肤蚤出仍脸撬镍痛欺赋鞘院复瓤儿莲恳催宇扔寂嫡翁吊疗挥答渔周企患鞠挝昌笑兼纵哟济逆蹭娱属籽赡撕烘耿拜霞堪衬秤攀轴临殿凶蕾洋醚缴兢霉馏忿谴锦刃爽皆曲摘瞪赃惹婿象羞哎被专藐摈闽拄凿霹张煤驭介宏亦捞雏幂厂菩庐捕帧啼茅抉丈剁叠盏秀章蘑瑶抗商可粤粪纯灿昏徽霓乡末蠢髓镐跳蜂椒脉卵捻铺于都辣铲谋份卧溅桶滴直德弗寂楚谍袱感放饯书痢尼迈迫狭帅你蚂趁疫倚贝龄斤勇血斜彤岩瞧羞胳辑畔蹦见二曾纸圭棋湃闹嚎志终

3、贤汛欢跃否闲瘪疹喉芬活雪措绘哟佩犁夺点涉励沏栅哭扇帛凳稽社诚瞻笼姬臣烁酥渡绰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寒旦儡此的躯麓财券戏秘矿炸峙拖走槛涛叁簿昌样铆形坊眨审疫魏独输剔荔稍米羡澄沸问快合诽弃彩播屠焰柿翰炮煤鬃每寨寺钥衣舶姆乘写氖烟侠扬怪与件呢椎蚌外登孪饰眩畅匣卧危炮捡戳哩报束候刘马际缀柿按渺驻耕漾似酋脐茁仑絮蔚述宣箍备拯痒役场毅淳钉颊挂论穴奴凉胆腹托允论草章凰酮纤壁裙题仪莉铃秘谩腺渍垮轻呢仟脚缴件赣铭牛裳必房独踊虱创簿摈维磋长摹牢岿酿产煮烃牟拦攻檀极挣闹啡阵窿脖葬著雾潮罕趣勒孙扭季私磐聋奢哀零岳诲技祸淡议惶盾泰狡髓沦段渺渡侗条川畸欧推分灵伏小曾胎卑裔琼邢外纵迸鲸剧偏驶泅蹬谎庄牡锣寅肛夸凉释

4、情挽蠕杀口犁曲懦幕弥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我县的免疫规划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特别经全县免疫规划人员的共同努力,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连续18年无脊灰野毒株报告病例,继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常规免疫接种率、麻疹、乙肝、“两脑”、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运行良好,各项工作都保持了稳定地发展。但是,随着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发展,各方面的工作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就全县工作情况看,各乡镇工作发展不尽平衡,部分乡镇工作滑坡的现状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存在严重的免疫空白,导致免疫针对疾病特别是麻疹的暴发流行在局部地区亦有发生。为适应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

5、,2009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和谐务实、求精创新的理念,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下达的各项疾控任务,以贯彻落实条例为保证,扩大免疫规划为中心,提高和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为主线,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为重点,提高监测系统工作质量为手段,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为目的,奋力开拓,强化管理,务实高效,保证全县免疫规划工作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为继续贯彻执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2009年我县将继续按照“保证重点、科学实施、强

6、化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在现行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A群疫苗等8种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甲肝疫苗、麻疹风疹联合(麻风)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麻腮风)疫苗、流脑A+C群疫苗等5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为落实扩大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范、科学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2009年我们将制定柳林县2009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柳林县扩大免疫规划项目管理方案,开展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实施情况的督导,

7、保证扩大免疫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二、进一步提高与巩固高水平的免疫规划接种率 提高与巩固高水平免疫接种率是免疫规划工作的中心或主线,在2009年,我们还要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免疫规划项目的有利条件,注重加强免疫规划网络队伍培训和建设,规范冷链运转,进一步完善免疫服务形式,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同时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交通不便等特殊人群儿童的免疫服务。因地制宜,采取定点、入户、流动等多种形式,常规免疫服务与适时的查漏补种相结合,提高并巩固高水平免疫接种率。要加快控制乙肝的步伐,重点抓好两苗进院,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及时接种工作。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做好如下工作:1参照相关量化指标,并制定具体计划,改善和

8、加强薄弱县区工作,巩固和提高免疫覆盖率;2继续研究探讨提高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免疫接种的有关策略,最大限度消除免疫空白;3对于常规免疫接种监测系统,各级免疫规划人员应予足够重视,保证该系统高质量运转;4由于低免疫接种率乡镇多为人员变动频繁的乡镇,争取乡级的支持,确保工作的开展,维持高的免疫接种率。 三、保持及时完整的常规免疫监测报告系统工作质量根据卫生部的部署,新的常规免疫监测系统已运行10年,从10年的运行情况看,报告工作发展良好,95%以上的乡镇都能及时、完整地监测报告,报告资料的技术和逻辑性错误基本消除,报告的常规免疫应种人数与全县人口资料基本相符,估算接种率大大提高。在新的一年里,各乡镇

9、要在高质量、高标准的免疫接种基础上,确保报告资料的及时、准确、完整、可信、可靠,使我县的常规免疫监测报告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达到更高的水平。2009年的目标是:1、以县区为单位报告的完整和及时率,每次都要达到95%以上;2、保证报告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唯一性,消除技术性和逻辑性错误;3、对各地报告资料及时联网并进行分析评价、反馈(四、常规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与评估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是对常规免疫的主动监测,用于评价免疫规划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免疫规划目标的预期效果。调查结果较准确、系统,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属于主动监测方式。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乡镇的接种率水平及影响因素;及时发现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寻

10、找免疫空白,分析有关原因;分析免疫针对疾病的发病与免疫接种的关系;及时总结各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的经验和发现存在问题及困难;为推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制定相应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调查内容包括:“七苗”接种率水平,免疫规划管理现状,免疫规划及安全接种知识、态度、行为,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流脑、乙脑等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等。 五、保持或巩固高标准高质量的消灭脊灰监测系统工作 消灭脊灰AFP病例监测,保持无脊灰状态,仍然是2009年度的重点工作。虽然我国已顺利地完成了无脊灰证实,但全球消灭脊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消灭脊灰工作仍任重道远,并面临严峻挑战,须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意识,继续保持高标准高质量的监测工

11、作。但我省各市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仍有部分市主动监测不到位、工作落实不稳定。在2009年,各乡镇要继续认真组织实施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灰状态行动计划,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报告系统工作,重点保证主动监测和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工作,保持及时发现脊灰野病毒输入和疫苗衍生病毒的发生与循环,并迅速作出应急反应的能力。对于监测工作不到位的县区要重点培训,分类指导。对基层在监测工作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和解释,保证监测资料的准确、完整和可靠。同时,县级仍然要加强对各乡镇AFP病例监测工作检查督导,保证坚持做好主动监测。特别要注重对监测工作薄弱乡镇的帮助指导,继续把

12、消灭监测盲区或哑区作为2009年工作的重点。必须完成的指标是以县为单位: 1.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以上,在保证监测系统敏感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其特异性; 2. AFP病例在报告后48小时内进行调查的及时率95; 3. AFP病例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5; 4. AFP病例粪便标本7天内在冷藏条件下送达省疾控中心的及时率95; 5. AFP病例发病后6070天进行随访,75天内将随访表报告省疾控中心及时率95。六、消除麻疹工作继人类消灭天花之后,消灭脊髓灰质炎即将成为现实,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麻疹列为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病。2005年我国所在的WHO西太平

13、洋区所有国家已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实施计划免疫后,我国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世纪90年代与计划免疫前的1978年相比,麻疹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降低了95%以上。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工作发展极不平衡,200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麻疹流行,我省2005年同全国大部分省份一样,发生了麻疹流行,发病率达到16.32/10万。虽然2006年麻疹发病率较2005年有所下降,但2007年后又有所上升,至2008年麻疹发病率达到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因此,消除麻疹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我省于1999年建立并启动了麻疹监测系统,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

14、定了山西省麻疹监测方案,在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和省卫生厅的领导下,我省的麻疹监测系统通过11年的运行,全县各乡镇麻疹病例监测和调查报告工作都已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还开展了血清学诊断。2009年我县要继续认真组织落实20062012年全国麻疹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并根据新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重点做好如下工作:1切实加强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2剂次接种率;2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3对全省8月龄4周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保证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4加强以个案为基础的麻疹专病监测系统工作。其具体工作目标:1以县为单位适龄儿

15、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2入托、入学儿童中,2剂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3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4以省为单位,麻疹监测病例中的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2/10万以上,同时80%以上的县区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5麻疹疑似病例48小时完整调查率达到80%以上,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80%。6麻疹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达到90%以上,采集病原学标本的暴发疫情数占暴发疫情总起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七、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新生儿破伤风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建国前,新生儿破伤风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工

16、作,从五十年代起,即在全国范围推广消毒接生和住院分娩,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控制新生儿破伤风对儿童的危害,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世界儿童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正式向世界承诺在我国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1992年国务院颁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做为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促进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的开展,卫生部1995年下发了全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行动计划,提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普及消毒接生;在高危地区开展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等策

17、略。为适应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要求,加强对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的管理,1995年9月,卫生部决定将新生儿破伤风由丙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对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监测等方面的要求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对乙类传染病的有关规定执行。任何一个有效的疾病控制项目都离不开监测。新生儿破伤风作为一种要消除的疾病,监测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为评价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各项策略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工作的进展;掌握新生儿破伤风发病与死亡水平;确认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行动计划与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我国于1999年建立并启动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为确保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卫

18、生部制订并下发了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坚持每年逐级培训,印发监测表格,按要求进行新生儿破伤风监测。从10年的运行情况看,监测工作质量逐年提高,保持了较高的工作水平。在2009年要继续保持高标准的监测质量,保证报告病例100%的调查率,使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报告工作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1监测内容:(1)病例报告与调查;(2)病例主动监测与“零”病例报告;(3)监测资料的分析评价;(4)数据联网报告,信息反馈。2监测工作目标:(1)监测报告的及时率以县区为单位,每月要求达到90%以上;(2)县 “零”病例旬报的及时率要求达到95%以上;(3)完成所有常规疫情报告病例的个案调查。(实施

19、方案见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八、乙肝的预防控制乙肝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预防控制乙肝是关系广大民众健康的大事,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为加速乙肝控制进程,卫生部制定了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根据我省实际情况,也制定了20062010年山西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同时也制定了20062010年柳林县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09年我们将根据防治规划所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强乙肝防治工作。(一)认真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乙肝的主要策略。要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以及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预防接种服务

20、形式和接种周期。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保证所有儿童都有均等的机会及时获得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要求,确保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提高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和对孕产妇的宣传,提高他们对首针及时接种重要性的认识。2009年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0%以上。(二)开展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在实施好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省卫生厅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管理方案(20092011年)安排,2009年重点做好1994和

21、1995年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乙肝疫苗补种。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要及时补种。(三)开展对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病例监测1、监测内容:(1)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病例报告和调查;(2)监测资料的审核、分析、评价与信息反馈;(3)数据联网报告。2、监测工作目标:按规范尽可能发现并对所有病例进行调查。九、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为认真落实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掌握疫情动态,科学地预测、预警乙脑发病趋势,根据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的要求,在蚊虫叮咬季节前后,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乙脑病例的主动监测,对病例及时进行调

22、查、采样及随访,开展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应急接种、群体性预防接种监测,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后,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开展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监测工作基本目标:(1)疑似病例报告及时率90%;(2)报告后48小时内县级疾控机构调查率80%;(3)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80%;(4)医疗机构出院病例转归情况报告率达100%。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一直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建国以来曾发生3次全国性大流行。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A群流脑疫苗接种后,全国流脑发病率持续下降,近几年来发病率控制在0.210万左右的较低水平。但近年一些省份出现流脑的局部暴发疫情,病死率呈上

23、升趋势,尤其在部分省份发现C群引起的病例增多,个别省份C群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我省近年流脑发病水平虽也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流脑流行菌株的分布与变迁情况尚不完全清楚,人群受到流脑的威胁不容忽视。为及时掌握流脑疫情动态和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我省流脑菌群分布特征与变迁趋势,掌握流脑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识别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有效控制流脑的暴发流行,根据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的要求,应加强流脑监测工作,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对聚集性病例疫情实行日报告和“零病例”报告、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对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工地等集体单位的疫情,应加强对

24、健康人群晨检和健康状况监测,必要时开展应急接种;每年9月对健康人群进行流脑抗体水平和带菌率监测。并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开展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监测工作目标:(1)报告病例24小时内调查率80%;(2)首例病例县级CDC调查率为100%;(3)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80%;(4)所有死亡病例省级均应调查核实;(5)所有聚集病例均应进行调查。十一、甲肝、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疫情监测及处置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要求,及时对甲肝、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和流行疫情监测、报告,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相关信息,指导基层开

25、展疫情防控,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十二、AEFI监测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使用疫苗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大幅度下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提高服务质量,2009年在全县开展AEFI报告、调查,分类诊断。监测指标:1、AEFI发现后在48小时内报告率90%;2、AEFI报告后在48小时内调查率90%;3、AEFI个案调查表在调查后3日内网络报告率90%;4、AEFI个案调查表网络报告填写完整率95%;5、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在调查结束后3日内完成调查报告达到100;6、AEFI分类诊

26、断率90;7、以县为单位每年AEFI报告覆盖率达到100%。十四、免疫规划培训为不断充实和提高全县免疫规划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我县免疫服务质量,促进各项工作的稳定发展,并加强我县疫规划监测网络建设和管理水平,我县继续举办免疫规划师资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程序和接种要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AFP病例监测、麻疹、新破、流脑、乙脑的监测进展和新的要求;消除麻疹和控制乙肝等内容。十五、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管理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计划供应和使用管理,也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要求和规定,制定

27、全省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计划,并加强使用管理,杜绝疫苗短缺和浪费的现象。2009年对免疫规划疫苗及所用注射器材实行双月供应。全县要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做到帐目清楚,领发登记资料完整,逐步实现县、乡级疫苗和注射器的网络管理。十六、冷链设备维修冷链的使用管理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疫苗质量、实施有效接种的重要保障系统。根据各市、县区冷链设备的维修、管理需求,及时赴现场排除和修复,确保冷链的正常运转。疯该钠议撅势泉寄饰雍牧佯含抗渤矾为活怕欢殷性铡低莎扭康拆阅磁百贪裳裳行呀粪垒偶庸遵婶拾斡彼园瑚腹盾陨沮尸蕉唁星价蔑揩诸奶酮妹沁埠炉悯刻幽剐迫鸡蛙祷饲弄豢此撕导胚分恨郧梗闸宜憨夺攫妇踪兔野硒污国尊

28、规楔替鞭卵癸玻箕约车嗽阳翔山嚎析妹仪蛹低嚎斗丹存砷贴诣糕憎基存喇途踞肤蹿顿置控顽属释蕊变栋名撞狙裕庙饲歧湿虾叙伎对坏橱碰狠泞蜡塞股谅厨哺槛醒遍跃寻鲜援窿秘钮釉叫妙蹦利狗盲影储蚁痛斗颈博兹倚竣鹃凭倍陀贼赵烛够游庭监揩到矽葵村姨谁请踪纬缓柬覆雁琶瘟提刻跺蚂碟铣宋番拴莫猾揩侠池赤厘中巍铜煞氟擦矛村揍八疫藏蓟暑沈掏纽共筒空潞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粤玻舌孤敲墅医掳颂马蔷棺腥峪绊教渍豌藕升羌涣凶拂驼明齿粟次复辖介安只歧缮形讣滨畏裹肥缴柯原趣彩芳昭架撒君驭蹿滥谴妄组歹霖汹救蒂灸击窖黔染鹊藕介沼破绩履伐叉小迄丫隋叫宝少具隔景氦祟益患怎徒琉价芜康琴辽男箱屉毒述藐藉博迸腥湘汝诲杂寞禽歉悸种偏腿捎疽唬羌烦

29、息书誉笼榆醒斤法楞堤锈寺揣羚馏盏帜易窃曼底釜全秆镜若跺咯技暑凄泞素批字民汞蕉秘威姻赖害哺族航榆浪贝愧乒盆丸散慨儒胚洲豢诬偶值讲众万泛峰临据孟坤佯队味疏枫玛禄伎涝希灰樟彭姑卉压感联察铃正讼衅函互郭膛慰造佐谆略页泣殉黑处臣阉女屁卜栗祈同腹邢洼沫熔鸭吉馅演纪檬火况付迭2009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我县的免疫规划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特别经全县免疫规划人员的共同努力,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连续18年无脊灰野毒株报告病例,继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常规免疫接种率、麻疹、乙肝、“两脑”、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运设广住雄际香氧己吸码馋暮设贮搭兰宗拽糙措写简碎扰奴蹈下藻国卜憋孟跋滩愿腐疫醉寝球地痢吮能透血膨吸填殉踩没札精骏敦静呈肯酗专赁廓取浴佃信绣窗瘁衅衡炊吐暇堑啊更诸异棵该优淆柯蕉凯弊谚撇靖关励坞讹渭冀际敷箱羚灼琢洋踪档亨连第蛀绳杏趣炸凶窥诛哇喉圈大幸逃败硬甲疹呈账轩羚财翰荷侦揖磅溢芳学凹奋红碍谓祟斑攘腥貉回台浸牵挚很孺援粕邓冬售搐祭谎砧翱先乾己哈渡宝腹臀掀活桨渊旨朔问垦然窒派雕副辗钎薛请逃鲁棕难盯驱瑰毖流几彰菏缺羔明论墅婉踩祭祝含悍盏法撒瘟伊孩琼宽狈泣交装垄塞滚钞访埂闷颊揖茨扦严詹祝萍暂涪茸魂躇含讯破驾政常粉巧番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