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真题模拟题目A卷及解析.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32639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真题模拟题目A卷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真题模拟题目A卷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真题模拟题目A卷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新款iPhone 12Pro Max的质量为0.21千克 B.一名普通中学生所受的重力大约为50牛 C.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一次约1分钟 D.上海某地铁列车的最高速度是25千米/小时 2.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两张图是(  ) A.ab B.ac C.ad D.bd 3.如图所示,一扫帚直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抗疫期间微信上它刷爆了屏,以下关于扫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扫帚不倒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对它的引力变小了 B.它受到支持力和它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C.如果给它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会改变 D.假设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它将倾倒在地面上 4.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B.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C.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D.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 5.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总是变大的 B.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大的 D.密度计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如图所示。若在杠杆支点两侧各增加一个钩码,则杠杆将(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8.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而,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 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N,读数为______N。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指在0.3N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测一个1.4N的力,测得的结果为______N。 10.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员争抢“头球”时的情景。用力顶球,球向外飞出,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被顶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足球落地后由于______还会继续向前滚动。 11.菜刀的刀刃要磨得很锋利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汽车轮胎上的花纹的作用是通过增大 ___________来增大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利用斜面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毛巾、木板、平板玻璃等表面上运动不同的距离后停止,其中在_______上对物体运动影响最小,此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W3,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 13.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盐水,则_________烧杯内是酒精.三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14.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这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其两侧空气流动速度___,气压___,人靠近时容易被压向列车而发生危险. 15.如图所示,已知撬棒AD=1m,CD=BC=0.15m,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N,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最小时,则必须___________(选填“B”,“C”或“D”)为支点时,施加在A点最小的力为___________。 16.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象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F1______F2;P1______P2(填“>”、“<”或“=”)。 三、解答题 17.重为6牛的小球漂浮在液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受到的浮力F浮。 18.在图中画出活塞式抽水机的摇杆的动力F1的力臂l1及阻力F2。 19.如图所示,画出用该滑轮组提升水桶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绕绳方法。 20.小刚同学通过查材料知道: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其大小表示为: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其大小等于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的比值。他马上对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弹簧进行研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弹簧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弹簧的长度L,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A弹簧上悬挂重为5N的物体时,弹簧A的伸长量为_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弹簧制成的弹簧测力计,则用弹簧______(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用弹簧______(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更大。 (3)有实验测得的数据可得,在弹性限度以内,本实验中B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______N/m。 21.小德学习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所用弹簧测力计如 A 图所示,所选若干个木块均相同(足够多),每个重力为 1N。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做______运动, 根据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其所受拉力大小。 (2)如图 B,在同一次实验中,小德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木块时,观察到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可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______无关。 (3)同组小强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强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的定量关系,在甲实验基础上,叠放的木块又分别增加至两个、三个,根据收集到的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对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绘制图像如 C 图所示。 ①依据图像及相关信息分析证据可得出结论:______。 ②在此实验中,可叠放木块数目最多为______块。 二 22.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聪将废弃的矿泉瓶装上水后分别放在海绵和砖块上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______两次实验(只填序号)。 (3)通过分析比较图中C、D、E三次实验。得出______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的结论。 (4)你认为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A、B两次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理由是______。 (5)同组的小丽在实验过程中又提出一个问题:在B、C两次实验中,瓶中的水对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相等吗?若在B、C两次实验中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B、FC,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B、pC,请你分析并比较:FB______FC,pB______pC(选填“>”、 “<”或“=”)。 二 23.请你和小智同学一起完成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1乙所示。然后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烧杯中(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58.4g),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1丙所示,为__g。则盐水的质量是__g,盐水的密度为__。用该实验方案得到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填“偏大”或“偏小”)。 (2)小智改进上述实验操作后,进行了如下步骤: ①将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体积为;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④盐水的密度表达式__。 (3)小智在学习完浮力后,想到了用浮力的知识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他利用一个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系着细线的物块、一个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方案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图2甲、乙、丙是小智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物块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①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N。 ②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可知物块的密度__。 ③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可知待测液体的密度__。 24.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1)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来显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2)若要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图___________(选填“甲”、“乙”)进行实验。 (3)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若杠杆左端下沉,可调节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甲图所示,在杠杆右边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 (3)如乙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____; (4)另外一个小组同学设计了这个装置(如图丁)进行实验,使用轻质杠杆和小桶(重力忽略不计),两小桶装入质量为、的沙粒,如图杠杆水平平衡,已知。若将两桶的悬挂点向点移近相同的距离,则杠杆______端下沉,要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桶加入沙粒,加入沙粒的质量为______(请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6.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且大小为0.12牛保持不变,若下降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84牛。求: (1)小球的重力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 27.一方形水槽放在水平地面上,空水槽重是200N,水槽的底面积是0.4m2,向槽中加水至水的深度是0.3m,如图甲如示。将体积为0.008m3、重为60N的物块轻轻放入水中,当其静止时用力F垂直向下作用在物块的上表面,使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并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g取10N/kg)试求: (1)空水槽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未放入木块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3)当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并保持静止时,物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8.已知斜面的长为4m,高为2m,小明同学沿斜面用大小为300N的拉力,将重为4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绳重不计)。求: (1)小明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到0.1%); (3)斜面对木箱施加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A.新款iPhone Max的质量约为200g,即0.2千克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重力约为500N,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0.8s,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常识可知,上海某地铁列车的最高速度是250千米/小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解析:B 【详解】 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大因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点;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必须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力的大小、作用点均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方向的不同。 A.图a和图b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F1>F2)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ab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图a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F1向左,F3向右)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故B符合题意; C.图a和图d的实验中,力的方向、大小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ad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图b和图d的实验中,力的方向、相同,而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都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bd不能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解析:C 【详解】 A.扫帚直立静止与扫帚平放相比,地球对扫帚的引力没有变化,故A错误; B.它受到支持力和它对地球的引力两个力的受力物体不是同一个,不是一对平衡力,它受到支持力和地球对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如果给它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地面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摩擦力,有可能两个力大小相等,扫帚仍然受力平衡,保持静止,所以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会改变,故C正确; D.假设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保持原来竖直静止的状态,不会倾倒在地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B 【详解】 A.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这些细钢丝减小了钢丝与鸡蛋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解析:B 【详解】 A.因为潜水艇在水中上浮过程中,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即 V排=V艇 因为V艇不变、所以V排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 F浮=ρ液V排g 所以潜水艇没露出水面之前的浮力不变;当潜水艇露出水面直至漂浮在水面的过程中,由于其排开水的体积在不断变小,所以所受浮力也在不断变小,漂浮在水面以后不再变化,故A错误; B.气球是利用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当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才可以升空,故B正确; CD.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不论在哪种液体中所受浮力都等于本身的重力,大小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如果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即越往上浮一些,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值越大,故C、D错误。 故选B。 6.A 解析:A 【详解】 设横梁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每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为。若在杠杆支点两侧各增加一个钩码,左边距离支点的距离为,右边距离支点的距离为;左边钩码受到的总重力为,左边钩码受到的总重力为。根据杠杆平衡原理 可见,杠杆左端下降。 故选A。 7.D 解析:D 【详解】 设 4 个容器中的液体分别为甲、乙、丙、丁,小球在甲中悬浮,说明小球的密度等于液体甲的密度;小球在丙中沉底,说明小球的密度大于液体丙的密度,小球在乙、丁中漂浮,说明小球的密度小于液体乙、丁的密度,并且小球在液体丁中浸入的体积小于在液体乙中浸入的体积,根据 F浮=G 球=ρ液gV排 可知ρ丁>ρ乙;所以可以判断出丁液体的密度最大;还知道四个容器中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即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知,丁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即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D图。 故选D。 8.D 解析:D 【详解】 A.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小球被释放后沿竖直方向加速向上运动,故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小于弹簧弹力,故B错误; CD.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从A点向上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弹力,开始向上运动时,弹力大于重力,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向上,速度不断增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当弹力小于重力时,其所受合力方向向下,速度不断变小,当离开O点后,小球只受重力作用,力的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速度继续减小,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故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9.2 3.4 1.7 【详解】 [1][2]由图示知,该弹簧测力计0~1N中有5个小格,则每一小格为0.2N,即分度值为0.2N,其读数为3.4N。 [3]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指在0.3N刻度上,那么一个1.4N的力,用该弹簧测力计测得的结果为1.4N+0.3N=1.7N 10.运动状态 不平衡 惯性 【详解】 [1]运动员用力顶球,球向外飞出,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力是平衡的,被顶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沿弧线在空中做变速运动,其受力是不平衡的。 [3]足球落地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会继续向前滚动。 11.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接触面粗糙程度 摩擦力/摩擦 【详解】 [1]刀要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3]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12.平板玻璃 W1=W2=W3 【详解】 [1]平板玻璃的接触面最光滑,阻力最小,对物体运动影响最小。 [2]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始终不变,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小车具有的动能相同,也就是说,小车的做功能力是相同的,最终克服阻力做的功也是相等的;即 W1=W2=W3 13.丙 相等 【详解】 第一空.由题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 可知: 所以,丙烧杯内是酒精; 第二空.因为甲、乙、丙是相同的烧杯,是圆柱形容器,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因为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三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由题知,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14.快 小 【详解】 人离火车太近,火车开动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从而造成危险. 15.D 63N 【分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的变形公式可得,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l1越大,动力F1越小。 【详解】 [1]要使施加在撬棒A点的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l 解析:D 63N 【分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的变形公式可得,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l1越大,动力F1越小。 【详解】 [1]要使施加在撬棒A点的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l1最大;当以D为支点,在A点施加垂直AD向上的动力时,动力臂 l1=AD=1m 即动力臂为最大值,则动力为最小。 [2]当以D为支点时,此时阻力 F2=420N 阻力臂 l2=CD=0.15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 16.= <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到,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那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从图甲可看到,物体在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推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析:= <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到,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那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从图甲可看到,物体在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推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从图乙可看到,速度大小不变,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推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这两种情况下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那么。 [2]甲图中速度大小 乙图中速度大小,根据可知,。 三、解答题 17.【详解】 因为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由题可知,重力为6N,所以浮力大小是6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设定标度为3N,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的图示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因为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由题可知,重力为6N,所以浮力大小是6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设定标度为3N,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的图示如下图所示: 18.【详解】 先延长F1的作用线,从支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为动力臂l1;将抽水机的摇杆看成杠杆,由图知,O为支点,动力F1使杠杆逆时针转动,作用在B点的力阻碍杠杆的转动,方向竖直向上,由此画 解析: 【详解】 先延长F1的作用线,从支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为动力臂l1;将抽水机的摇杆看成杠杆,由图知,O为支点,动力F1使杠杆逆时针转动,作用在B点的力阻碍杠杆的转动,方向竖直向上,由此画出阻力F2;如图所示: 19.【详解】 由题意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的下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下面的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的下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下面的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 20.A B 100 【详解】 (1)[1]由图乙可知,A弹簧的原长为5cm,当在A弹簧上悬挂重力为5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5cm,弹簧A的伸长量为10cm。 (2)[2]测力计是根 解析:A B 100 【详解】 (1)[1]由图乙可知,A弹簧的原长为5cm,当在A弹簧上悬挂重力为5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5cm,弹簧A的伸长量为10cm。 (2)[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弹簧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弹簧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弹簧A制成的测力測量的精确程度高。 [3]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弹簧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4)钩码对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对钩码的拉力(即弹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当F=10N时,弹簧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即当拉力F为10N时,即x=0.1m,将数据代入F=kx,得k=100N/m。 2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速度 压力相同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7 【详解】 (1)[1][2]只有物体沿水平做匀速 解析: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速度 压力相同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7 【详解】 (1)[1][2]只有物体沿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为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其所受拉力大小。 (2)[3]如图 B,在同一次实验中,小德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木块时,观察到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故可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3)[4]如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同一木块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相同,木板粗糙程度最小,毛巾粗糙程度最大,物体在毛巾表面时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①[5]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对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②[6]故由A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根据C图可知,当压力为3N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1N,因测力计最大能测量5N的拉力,故此时对应的压力大小 F= 因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而一个木块的重力为1N,根据去尾法,在此实验中,可叠放木块数目最多为7块。 二 22.海绵凹陷(或形变)程度 B、C 受力面积 压力大小 不能 受压物体材料不同 > = 【详解】 (1)[1]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作用 解析:海绵凹陷(或形变)程度 B、C 受力面积 压力大小 不能 受压物体材料不同 > = 【详解】 (1)[1]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不同质量的瓶子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不相同。 (2)[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可以选用BC两次实验。 (3)[3][4]图中C、D、E三次实验,受力面积相同,C中压力最大,作用效果最明显,故可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4)[5][6]不能通过A、B两次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理由是受压面材料不同。 (5)[7][8]若在B、C两次实验中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B、pC,根据p=ρgh,因深度相同,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pB=pC,根据F=pS,SB>SC,故FB>FC。 二 23.4 54 偏小 1 【详解】 (1)[1][2][3][4]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量筒在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由于 解析:4 54 偏小 1 【详解】 (1)[1][2][3][4]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量筒在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由于量筒中的盐水不能全部倒入烧杯,导致质量测量值偏小,密度测量值偏小。 (2)[5]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盐水的密度 (3)①[6]由图2甲知,物块的重力是3N,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是2N,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②[7]物块的质量 物块浸没在水中,物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则物块的体积 物块的密度 ③[8]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则 即 解得液体的密度 24.木块移动的距离 乙 不变 变小 【详解】 (1)[1]实验时,小球从斜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使小木块向前移动,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显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2)[2] 解析:木块移动的距离 乙 不变 变小 【详解】 (1)[1]实验时,小球从斜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使小木块向前移动,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显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2)[2]若要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则应控制质量不变,故应选择图乙进行实验。 (3)[3][4]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故与水平面之间的压力不变,又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木块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不变,因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速度变小,摩擦力不变,故由P=fv可知,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变小。 25.右 4 变大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 左 右 【详解】 (1)[1]杠杆左低右高,说明重心偏左,所以平衡螺母应往右调。 (2)[2]假设每一个钩码的重 解析:右 4 变大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 左 右 【详解】 (1)[1]杠杆左低右高,说明重心偏左,所以平衡螺母应往右调。 (2)[2]假设每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满足 可得n=4,即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4个相同的钩码。 (3)[3][4]如乙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此时拉力的动力臂变小,而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变大。 (4)[5]图丁中,因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且 若将两桶的悬挂点向点移近相同的距离,则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因为 , 则 所以若将两桶的悬挂点向点移近相同的距离,则杠杆左端下沉。 [6]要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需要增大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右侧力臂一定时,应增大右侧的力,所以应往右侧桶内加沙子。 [7]若向右侧加入沙子的质量为,则加入沙子后满足 ① 又因为 ② 结合①②可得 26.答:(1) 1.96N; (2) 0.2kg。 【详解】 (1)小球在下降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二力方向相同反, 则有 , 所以,小球所受的重力: ; (2)小球的质量: 。 答 解析:答:(1) 1.96N; (2) 0.2kg。 【详解】 (1)小球在下降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二力方向相同反, 则有 , 所以,小球所受的重力: ; (2)小球的质量: 。 答:(1)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1.96N。 (2)小球的质量为0.2kg。 27.(1)500Pa;(2)3000Pa;(3)80N 【详解】 解:(1)空水槽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200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未放入木块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 p′=ρ水gh=1.0× 解析:(1)500Pa;(2)3000Pa;(3)80N 【详解】 解:(1)空水槽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200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未放入木块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3m=3000Pa (3)当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并保持静止时,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物块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0.008m3=80N 答:(1)空水槽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500Pa; (2)未放入木块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是3000Pa; (3)当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并保持静止时,物块所受的浮力是80N。 28.(1)800J;(2)66.7%;(3)100N 【详解】 解:(1)小明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2m=800J (2)拉力F做的总功 W总=Fs=300N×4m=1200J 斜面的 解析:(1)800J;(2)66.7%;(3)100N 【详解】 解:(1)小明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2m=800J (2)拉力F做的总功 W总=Fs=300N×4m=12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66.7% (3)额外功 W额=W总﹣W有=1200J﹣800J=400J 由W额=fs可得,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f===100N 答:(1)小明对木箱做的有用功800J;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6.7%; (3)斜面对木箱施加的摩擦力为100N。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