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沈一石看大明王朝的官商关系.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731747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沈一石看大明王朝的官商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沈一石看大明王朝的官商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沈一石看大明王朝的官商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沈一石看大明王朝的官商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沈一石看大明王朝的官商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从沈一石看大明王朝的官商关系 中国几千年来“官本位”的思想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官员”手中的权力是一种垄断性资源,这种资源可以用来与商人进行交易 给我们讲了一个天才商人辉煌时的故事。一代丝绸巨商沈一石,在生意场上和政治斗争的旋涡里,练就了一身本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来往于官场、商场、情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尽显一时之风光。古语说得好,得胜于斯,必败于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在沈一石身上,我们看到了商人的智慧、商人的狂妄、商人的霸道、商人的无奈,以及商人在官场斗争中的最后下场。沈一石的命运无不与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息息相关。 “当官”不成直接“发财” 皇粮从法

2、理上是皇帝的私有财产,要侵犯私有产权从来就不大容易。由于皇粮有限,造成官场资源稀缺,官位的稀缺凸显了封建社会官职的高贵。这种高贵对于多数谋求当官的人来说,除了光宗耀祖之外,还与发财联系在一起。于是,当官成为一举两得、名利双收的事。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当官”与“发财”紧密相关。这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皇帝们既没有能力靠一己之力或一家之力打理江山,又必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统治江山,所以,不得不报出一个有诱惑力的市场价格,以便吸引普天下的“职业经理人”。 对于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抱负却又由于各种原因当不到官的人来说,既然“当官”是和“发财”联在一起的,那么,在当不到官的情况下,直接去“发财”也是

3、一条捷径。有一首打油诗说得好:“老天下雪不下雨,下雪之后变成雨,下雪变雨多费事,不如现在就下雨。”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之心,人皆有之,只是“道”不同而已。皇帝能够“忽悠”天下人才为己所用的一个绝招,就是为广大读书人提供取财之“正道”?当官。倘若没有机会走上当官的“正道”,尽管是一大不幸,但如果能退而求其次,通过经商来实现发财的愿望,也是挺好的。在从商的路上,中国并不缺乏人才。 背靠官府好做生意 沈一石是中国皇权专制制度下的典型商人。他很有商业嗅觉,也很有管理能力;他很会算账,也很懂官场潜规则。别看他挥金如土、花天酒地,但不忘在官员面前穿上粗布衣服,以示贫贱;他自己喝凉白开,把最好的茶递给

4、官人喝。在以挣钱为唯一目标的前提下,他什么事都想得出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敢在官人身上花钱,敢在女人身上花钱。在他看来,凭他的智慧和经济实力,在浙江省就没有什么搞不定的事。这一点他的确做到了。 丝绸的出口是宫里直接掌控的国有垄断项目。沈一石虽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他知道“一切利润都在垄断之中”的经济学道理。所以,他花重金从苏州买下芸娘,专门侍候江南织造局的监正杨公公,当了杨金水的“对食”。有了这个靠山,他才能成为江南织造局最大的织造商。并且在嘉靖三十七年,江南织造局报司礼监呈奏皇上特赏沈一石六品功名顶戴。 清朝的官帽是红顶,所以有“红顶商人”一说;在明朝,官帽是黑色的,叫乌纱帽,大概沈一石之流

5、可以被称为“乌纱商人”。红也好,黑也好,亦官亦商,总是好做生意。 中国古代的商人,尽管不在官场混,但他们都知道“天子”与“天下”的悖论。所以,他们往往会把商业智慧用到最不应该也是最应该的地方去,这就是勾结官府,权钱交易。不论是生存也好,还是发展也好,舍此别无做大做强的机会。商人们都深知两条规则:在商言商,千万不要与皇权作对,此其一;皇恩浩荡,粘上了就是巨额利润,此其二。事实上,对于多数商人来说,皇恩往往是通过各级官员的“跑冒滴漏”,间接地流入民间的。所以,为商之人都知道,没有官府的帮衬,生意根本就无法做强做大。 中国几千年来“官本位”的思想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皇权统治最终离不开官员,官员是统

6、治的手段。而被作为手段的“官员”,也知道手中的权力是一种垄断性资源,这种资源是可以用来与商人进行交易的,它不是经商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并能得到丰厚的收益。 商人, 官场之争的受害者 帝王们都知道,官商勾结的后果是把“皇家私有”变成“官家私有”,从本质上讲,是把社会财富从一家之“国有”变成千百家之“官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宫廷之争也好,官场之争也好,都可以说是国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斗争。中国的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天下”,一面坚决让有钱的商人没有社会地位,一面想法子抄官员的家。这也是“天子”们的政治智慧。 然而,最后他剩下了什么呢?在承受官府的盘剥加上自己的无度挥霍之后,净资产

7、已经所剩不多。于是,他把最后的流动资金都用于买粮,作最后一次豪赌,打算发一笔天灾人祸之财?借助官府的力量,低价收购灾民的土地。但因海瑞生扛硬顶,情况发生突变。他只好把用于买地的100多船粮食”奉旨赈灾”,最后血本无归。沈一石被迫走上了绝路,于是点上一把冬天里的火,把自己送上了西天。当然,他没有忘记把所有的经营账册拷贝了一份,分两个渠道送给了官府和朝廷,最终以自己的死点燃了烧向浙江官场更大的一把火。把官员烧得鸡飞狗跳,诚如他给高官的信中所言“沈某先行一步,俟诸公锒铛于九泉,此日不远”。 沈一石在他留给杨公公、郑泌昌、何茂才的信中写道:“我大明拥有四海,倘使朝廷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各级官员清廉自

8、守,开丝绸、瓷器、茶叶通商之路,仅此三项即可富甲天下,何至于今日之国库亏空!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沈某今日之结局皆意料中事。然以沈某数十年备受盘剥所剩之家财,果能填国库之亏空否?” 优秀党员事迹材料:他用山歌唱响主旋律记共产党员、宁明县山歌协会主席甘绍耿周贻刚 “根植花山红土壤,民族文化志弘扬。矢志不移四十载,党是雨露和阳光。先进文化党指引,群文事业更辉煌。唱支山歌给党听,诗以言志诉衷肠。”这首简短欢快、主题鲜明的山歌的歌唱者,是来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山脚下一位远近闻名的“山歌王”。他,就是具有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现年58岁的宁明县文化体育局副主任科员、办公室主任、

9、宁明县山歌协会主席甘绍耿。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甘绍耿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在文艺战线上所做的点点滴滴都是不平凡的。他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这种特殊文艺形式,热情地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社会主义,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和良好形象,在党员中体现了先锋模范作用。“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位文艺老战士总是孜孜不倦地埋头苦干,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上级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学习是我的第一需要”。甘绍耿经常这么说的,他也一直坚持做一名学习型的“文艺兵”。身为宁明县山歌协会主席,甘绍耿平时注意带领协会150多名会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政策和文艺创作的专业理论

10、知识,自己还注重用理论来指导和解决文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文艺理论在实践中有了进一步升华。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甘绍耿始终努力使自己成为“四个模范”,即自觉学习的模范,执行党的政策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他对山歌事业情有独钟,经常四处走访,虚心向民间老歌手学习不同风格的山歌创作和演唱的方法技巧,并深入乡镇村寨采风和调研,认真采集整理优秀的壮族山歌,努力使花山脚下的民间文化精髓得以完好保存和传承发扬。“要做一名爱民助民的文化人”。爱岗敬业的甘绍耿不仅喜欢文化事业,还喜欢演好自己担任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这一角色。他所挂任的那堪乡南执村,村屯偏远,群众疏散。为加快和谐

11、新农村建设步伐,他充分利用驻村时间,协助当地党委加强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对村干部、党员进行学习培训和辅导,并亲自主讲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等课题,参与学习培训的党员和群众达500多人次。针对南执村文体活动场所严重缺乏的现状,为解决农民群众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和健身难的问题,他通过自己良好的人脉关系和影响力,争取到上级投资3万元在南执村建成了一个标准的“农家书屋”,书屋里配置有2万多元的书籍和阅览设备,书籍内容大多为实用的科学种养知识等,为当地农民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他千方百计发动有关单位援助2.5万元,在

12、村中央建成了一个水泥硬化篮球场,为农民在闲暇之余提供了文体活动场所。为了搭建干群联系的桥梁,甘绍耿还注意通过“问、察、访、听”等方式深入农户家中,积极宣传中央和自治区、崇左市关于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了解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热心帮助群众制定致富规划,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努力当好文艺队伍的领头羊”,这是甘绍耿开展文艺工作的座右铭。他曾经担任县文化局副局长近,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人,哪怕如今担任非领导职务后,他还是那么热心文艺事业,经常深入乡镇农村中组织辅导业余文艺团队开展工作。“甘主席经常前来指导我们排练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

13、近社会的文艺节目巡回演出”,现年70多岁的浪花艺术团团长甘树春对此感触颇深。每年甘绍耿都深入 “浪花”、“明江河”、“荷城”、“花山”、“同乐”等17个业余文艺队和北江乡下间、林芬、百乐3个采茶表演队,组织辅导他们排练节目,并带领这些业余文艺团体巡回乡村演出,这样既提高了演员们的演技,也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促进了乡村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甘绍耿用群众喜爱的山歌形式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唱响了新时代的主旋律,也唱出了一位老文艺工作者对党的文艺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情怀。因成绩显著,他被吸收为广西山歌学会会员和崇左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先后被评为崇左市优秀群众文化工作者、广西群众文化服务先进工作者、

14、广西先进文化工作者等,并多次被县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戴文澜,你是一个聪慧伶俐的小姑娘,会拉小提琴,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会篆刻,在今年的校艺术节上你真是满载而归,用“多才多艺”来形容你再合适不过了。这个学期你还被评为鹿城区“优秀学生”,真是可喜可贺!当然,在新的学年里,你要给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前进。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出色的戴文澜。缪姁烨,这个学期你进步很快:学习,上课发言积极了,思考问题更深刻了,习作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而且书写也在不断进步;在生活中,丢三落四的小毛病也不常犯了。我相信在新的学年里能看到一个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的缪姁烨,让我们一起期待吧!加油,孩子!徐斯迦,你是

15、个很招人喜欢的女孩子。课堂上,你专心听讲;课后,你认真完成作业;课余,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你在篮球场上的飒爽英姿丝毫不亚于男生。另外这个学期你改掉了“上课迟到”这个小毛病,老师真为你高兴。在新学年里,你准备给自己定下什么新目标呢?我相信在新目标的引领下,你一定能更加出色,更加全面。林舒,你是我们五(6)班的班长,是老师的好助手、同学的好伙伴。平时你不但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同学们的榜样,还能主动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最可喜可贺的是这个学期你战胜了自己,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每次看到你高高举起的小手,老师真为你高兴!加油,孩子!陈佳妮,这个学期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状态也渐入佳境,各方面表现都可圈可点:上课发言积极了,声音响亮了,习作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知道所有进步的背后是你付出的辛勤努力。相信自己,孩子!只要你再接再厉,一定能变得更加出色,更加优秀!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历史考古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