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T 2000—2020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275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2000—2020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7∕T 2000—2020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7∕T 2000—2020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7∕T 2000—2020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7∕T 2000—2020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20002020 代替 DB37/T 20002011 绿色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green food ginger 2020 - 04 - 26 发布 2020 - 05 - 26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2000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产地环境 . 1 4 栽培技术 . 1 5 病虫害防治 . 4 6 采收 . 6 7 废弃物处理 . 6 8

2、 生产档案 . 6 DB37/T 2000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T 20002011绿色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7/T 2001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4 生产技术”为“4 栽培技术”; 修改了栽培季节、浸种消毒、掰姜种、春季施肥整地、遮阴、幼苗期、追肥、选用生物药剂、 生姜病虫害、化学防治中的部分技术内容; 增加了壮芽标准、灌水设施、冬前整地冻垡、姜茎基腐病、根结线虫、蓟马; 删除了原“4.3.1 冬前施肥、整地”、“4.4.1 播种期”、“5.6.1.1 姜腐烂病”、“5.6.2.4 姜弄蝶

3、”。 增加了“7 废弃物处理”一章。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龙口市蔬菜技术推广站、莱州市平里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莱州市农业农村局种子服务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立芝、姚秀萍、孔凡克、李红娟、毕美光、王尧、王兰兴、董美芹、范崇慧、尹同萍、郑叶叶、韩启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7/T 20012011 DB37/T 20002020 1 绿色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生姜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废弃物处理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

4、适用于山东省绿色食品生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产地环境 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产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规定的要求。 4 栽培技术 4.1 栽培季节 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播种,在适宜的栽培季节内以适期早播为好。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霜降前收获。设施栽培,小拱棚

5、在3月中下旬播种,大棚在3月上中旬进行播种,可视长势延迟至11月中旬收获。设施栽培的嫩姜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收获。 4.2 姜种的选择和处理 4.2.1 姜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目标市场的需要,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宜选姜块肥大饱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的姜块做种。有条件的可选用脱毒姜种。 4.2.2 晒姜与选种 播种前30 d左右,选晴天,从窖中取出姜种,清水洗净后平摊在背风向阳处,于草席或干净的地面上晾晒1 d2 d。每天傍晚收进室内,中午若日光强烈,适当遮荫。晒姜过程中,随时剔除瘦弱干瘪、质软变褐、受冻、受病虫危害的劣质姜种。

6、4.2.3 浸种消毒 DB37/T 20002020 2 采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0 min,晾干后催芽。 4.2.4 催芽 将消毒后的种姜置于相对湿度80 %95 %,温度22 25 的条件下催芽,温度保持前期高后期低,催芽前期温度为25 ,后期温度在22 。 4.2.5 壮芽标准 壮芽芽身粗短、顶部钝圆,芽长0.5 cm2.0 cm,芽粗0.5 cm1.0 cm。 4.2.6 掰姜种 催好芽的姜块掰成50 g75 g重的小块,每块姜种保留一个壮芽(少数姜块也可保留两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伤口蘸草木灰(或石灰粉)后播种。 4.2.7 剔除病姜 若掰姜种过程中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掰开

7、姜块断面褐变,应严格剔除,淘汰无芽姜块。 4.3 种植田块的准备 4.3.1 灌水设施 采用节水灌溉设施。 4.3.2 冬前整地冻垡 秋后,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株烂叶,深翻土壤30 cm,冬天冻垡。 4.3.3 春季施基肥、整地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施肥量,或采用推荐的施肥量。推荐基肥的施用量为:有机肥施肥量每667 m2撒施5 m38 m3的优质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500 kg800 kg;推荐化学肥料的施用量为尿素25 kg、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30 kg,硼砂2 kg、硫酸锌3 kg、硫酸亚铁3.5 kg,硼砂可根据实际情况隔年施

8、用。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施基肥,将地块整平、耙细。 4.3.4 开种植沟 按60 cm70 cm行距开播种沟,沟深30 cm、宽40 cm。 4.4 播种 4.4.1 播种密度 山东多采用沟种扶垄的栽培方式,适宜种植密度为行距60 cm70 cm,株距20 cm22 cm,深度30 cm,每667 m2种植4 500株5 500株。高肥水田块密度小,低肥水田块适当加大。 4.4.2 播种方法 选择晴天的上午,种植沟内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将姜种按株距水平排放在沟内,东西行向的,姜芽一律向南;南北行向的,则姜芽一律向西,姜芽与土面持平。播种后随即覆土3 cm5 cm,喷洒除草剂,覆盖绿地膜。 DB3

9、7/T 20002020 3 4.5 田间管理 4.5.1 适时破膜引苗 当姜芽出土接近薄膜时,要及时破膜引苗。 4.5.2 遮荫 姜苗长出34片叶时,遮阳网遮阴。遮阳网全覆盖,透光率为70 %。在7月下旬到8月初,撤除遮阳网进行培土。 4.5.3 水分管理 4.5.3.1 播种到齐苗 播种时浇透底水,出苗前一般不浇水,苗出齐后视墒情,浇1次小水。待2 d3 d后再浇1次水,然后中耕保墒。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4.5.3.2 幼苗期 幼苗期生长缓慢,可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4.5.3.3 旺盛生长期 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 %为宜,视墒情一般每

10、4 d6 d浇1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 4.5.3.4 收获前 收获前3 d4 d需浇1次水,以便收获时姜块带潮湿泥土,有利下窖贮藏。 4.5.3.5 排水 整个生长期间若遇雨涝,应及时排水。 4.5.4 追肥 4.5.4.1 第一次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在苗高30 cm左右,植株具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称“壮苗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15 kg,或结合灌水追施。 4.5.4.2 第二次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三股杈”后,应进行第二次追肥,又称“大追肥”,每667 m2可施氮磷钾(15-15-15)复合肥50 kg,于姜苗一侧

11、距植株15 cm20 cm处开沟施入,然后覆土封沟;或结合灌水追施。 4.5.4.3 第三次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当植株具68个分枝时, 正值根茎膨大期进行第三次追肥。 每667 m2可追尿素、硫酸钾各20 kg25 kg。 4.5.5 中耕除草 DB37/T 20002020 4 植株封垄前要进行及时中耕划锄,防除杂草。 4.5.6 培土 在姜生育过程中须进行多次培土,一般于立秋前结合撤除遮阴材料和第二次追肥进行第一次培土,变沟为垄。以后结合施肥,进行第二、第三次培土,逐渐使垄面加厚加宽。 5 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

12、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措施,辅以化学防治。 5.2 病虫害种类 5.2.1 主要病害 姜茎基腐病、姜瘟病、姜斑点病、姜炭疽病。 5.2.2 主要虫害 姜螟、小地老虎、异形眼蕈蚊、根结线虫、蓟马。 5.3 农业防治 5.3.1 轮作倒茬 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连作。 5.3.2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的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精选无病害姜种,有条件的可选用脱毒姜种。 5.3.3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叶,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田间清洁。 5.4 生物防治 5.4.1 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 应用药剂防治时,尽量使用对害虫选择性强的药剂,避免或减轻对天敌的杀伤作用。 5.4

13、.2 释放天敌 在姜螟虫等产卵始盛期和盛期释放赤眼蜂。 5.4.3 选用生物源药剂 在姜螟虫卵孵盛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孢子含量大于100亿ml)23次,每次间隔5 d7 d。 姜瘟病发病初期用3 %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药液喷淋或灌根,每株灌药液250 mL500 mL。 5.5 物理防治 DB37/T 20002020 5 采取频振式杀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使用防虫网阻隔害虫进入。田间张挂黄、蓝板,防治蚜虫和蓟马等昆虫。 5.6 化学防治 5.6.1 防治原则 化学防治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严格控制施药种类、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5.6.2 病害防治 5.6.2.1 姜茎基腐病

14、可在生姜定植前,每667 m2撒施55 %敌磺钠2.5 kg3.5 kg,或每667 m2随水冲施55 %敌磺钠2.5 kg3.5 kg,或用1 000倍30 %恶霉灵喷洒土壤,或每667 m2用2.5 kg3 kg恶霉灵拌肥沟施。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用55 %敌磺钠300倍液灌根,每穴灌1 L药液。 5.6.2.2 姜瘟病 整地前每667 m2施77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5 kg3 kg,也可出苗后随水冲施。发病初期,叶面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 %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 m2喷75 L100 L。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并在病株周围用5 %硫酸铜

15、, 或5 %次氯酸钙3 0004 000倍液灌根, 每穴灌0.5 L1 L。 5.6.2.3 姜斑点病 发病初期喷施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7 m2 50 g60 g,或2.5 %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喷雾防治。 5.6.2.4 姜炭疽病 炭疽病多发期到来前,用25 %嘧菌酯悬浮剂30 g兑水50 kg60 kg喷雾防治。发病初期用64 %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5.6.3 虫害防治 5.6.3.1 姜螟 姜螟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在卵孵后蚁螟钻蛀前,叶面喷施2.5 %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50 %虱螨脲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每667 m2用

16、15 %茚虫威悬浮剂20 mL兑水50 kg60 kg,喷雾防治。 5.6.3.2 小地老虎 用50 %辛硫磷乳油500600倍液灌根,兼治姜蛆、蝼蛄等地下害虫。 5.6.3.3 异形眼蕈蚊 贮藏时,5 000 kg姜用10 %的除虫菊酯苦参碱微囊悬浮剂400 mL,加助剂100 mL与细砂混匀,放一层姜撒一层砂。 5.6.3.4 根结线虫 DB37/T 20002020 6 每667 m2用10 %的噻唑膦颗粒剂1.5 kg2 kg混土沟施。 5.6.3.5 蓟马 每667 m2用70 %吡虫啉水分散剂3 g兑水30 kg,或每667 m2用20 %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 g兑水30 kg,喷雾防治。 6 采收 6.1 嫩姜收获 嫩姜应在根茎生长盛期采收。 6.2 鲜姜收获 初霜后植株顶部叶片枯黄时,是鲜姜的收获适期。收前3 d4 d先浇小水使土壤充分湿润,收获时抓住茎叶整株拔出,轻轻抖掉泥土,保留茎杆基部2 cm3 cm,削去其它茎叶,将带少量潮湿泥土的根茎入窖贮藏。 7 废弃物处理 及时将生姜田间的残枝、病叶、老化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使用药剂防治的瓶或袋也一并收集分类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8 生产档案 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投入品、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检测及相关溯源资料,并保存3年以上。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