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058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3.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99 B 31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The description criterion of dragon fruit germplasm 2018 - 05 - 10 发布 2018 - 06 - 1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5/T 1761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凤珠、梁桂东、黄黎芳、武志江、陆贵锋、彭宏祥、邓海

2、燕。 DB45/T 17612018 1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仙人掌科(Cactaceae)量天尺属(Hylocereus) 或蛇鞭柱属(Selenicereus)火龙果种质资源的基本信息、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和抗病性的记载要求和描述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火龙果种质资源的描述和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9.8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GB 5009.88 食品

3、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 12316 感官分析“A”非“A”检验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NY/T 2637 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折射仪法 NY/T 2742 水果及制品可溶性糖的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火龙果 pitaya 火龙果,属仙人掌科(Cactaceae)量天尺属(Hylocereus)或蛇鞭柱属(Selenicereus)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南部及中南美洲等国家热带地区,分布于

4、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年生野生、半野生果树和栽培果树,主要以成熟果实供食用。 3.2 火龙果种质资源 pitaya germplasm resources 包括火龙果野生种、近缘野生种、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及其他遗传材料。 3.3 形态特征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包括植株、茎蔓、刺座、花、果的形态特征。 DB45/T 17612018 2 3.4 茎蔓 vines 火龙果茎蔓为半附生具攀附性肉质茎, 粗壮, 一般呈三棱形至五棱形, 可形成气生根, 棱边有刺座,沿棱排列,每刺座具 15 根开展的短刺,个别无刺,不同品种、茎蔓不同成熟度棱边短刺数目有差异。 3

5、.5 刺座 areole 刺座是仙人掌类植物特有的一种器官, 从本质上来讲刺座是高度变态的短缩枝, 表面上看是一个垫状结构,一般分布在茎蔓上,刺座上着生有刺、钢毛、叶芽、花芽和不定芽,刺是火龙果退化的叶子,能起到减少水分蒸发和保护植株的作用。不同种质间刺座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有差异。 3.6 花 flower 火龙果花芽分化由温度和日照时数决定,在温度适宜和日照充足时从成熟茎蔓的刺座处着生花苞, 盛开时花朵直径 10 cm25 cm,花长 20 cm35 cm,雌雄同体,为子房下位花,花萼为肉质成鳞状片,花瓣宽阔直立,倒披针形,雄蕊细长且多,与花柱等长或较短。于晚上 20 时以后开花,至清晨

6、 7 时后渐渐凋萎,借助风和昆虫传粉,每年可多批次开花,自然条件下花期在 4 月11 月。 3.7 果实 fruit 火龙果为肉质浆果,由果皮、果肉、种子组成,子房为多胚珠结构,珠柄发育成肉质种柄,胚珠发育成种子,肉质种柄和种子为可食用部分。花授粉后子房转为深绿色开始膨大,果皮颜色和果肉品质达到该品种最佳状态时可成熟采收,自然条件下果期在5月12月初。 3.8 开花结果批次 blooming and fruiting batches 火龙果一年多批次开花结果并且形成产量的现象。 3.9 火龙果抗病性 pitaya disease resistance 火龙果对各种真菌性或细菌性或病毒侵染所致的

7、病害的抵抗能力,包括溃疡病、炭疽病、软腐病等抗性差异。 4 基本信息 4.1 统一编号 火龙果种质资源统一编号由 “HLG” 加地名拼音首字母加5位顺序号组成, 种质资源编号具有唯一性。 4.2 引种号 火龙果种质引种时的编号。 由年份加顺序号组成, 用 8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前 4 位表示引进的年份,后 4 位为顺序号,每份引进种质具有唯一的引种号。 DB45/T 17612018 3 4.3 收集号 火龙果种质在采集时赋予的编号。由年份加 2 位省份代码再加上顺序号组成。省份代码参照 GB/T 2260 执行。 4.4 种质名称 火龙果种质的中文名称、外文名。国内种质的原始名称,如果有多

8、个名称,可以放在英文括号内,用英文逗号分隔;国外引进种质如果没有中文译名,可以直接填写种质的外文名。 4.5 科名 仙人掌科(Cactaceae)。 4.6 属名 量天尺属(Hylocereus)或蛇鞭柱属(Selenicereus)。 4.7 学名 火龙果种质资源的科学名称。来自量天尺属的红皮白肉火龙果拉丁文名为Hylocereus undatus (Haworth)Britton & Rose; 果形为椭圆形的红皮红肉火龙果拉丁文名为Hylocereus polyrhizus (Weber) Britton & Rose;果形为圆形的红皮红肉火龙果拉丁文名为Hylocereus costa

9、ricensis (Weber)Britton & Rose;黄皮白肉火龙果拉丁文名为Hylocereus megalanthus(K.Schum.ex Vaupel)Ralf Bauer。来自蛇鞭柱属的黄皮白肉火龙果拉丁文名为Selenicereus megalanthus(Schum ex Vaupel)Moran。 4.8 种质类型 火龙果的种质类型。分为: 野生种和近缘野生种; 地方品种; 引进品种(品系); 选育品种(品系); 其他遗传材料。 4.9 主要特性 火龙果种质的主要特性,分为: 高产; 优质; 抗病; 抗寒; 其他。 4.10 主要用途 火龙果的主要用途有 6 种。分为:

10、 食用; 药用; 观赏; DB45/T 17612018 4 砧木; 育种; 其他。 4.11 遗传背景 火龙果的遗传背景,分为: 实生选种; 自然芽变; 种间杂交; 属间杂交; 人工诱变; 其他。 4.12 原产地 火龙果种质的原产国家、地区、省份、县、乡、村的名称。名称按照GB/T 2659和GB/T 2260执行。 4.13 收集地 火龙果种质的来源国家、地区、省份、县、乡、村的名称。名称按照GB/T 2659和GB/T 2260执行。 4.14 经度 火龙果种质采集地的经度。单位为度()分和(),格式为DDDFF,DDD为度(),FF为分()。 4.15 纬度 火龙果种质采集地的纬度。

11、单位为单位为度()分和(),格式为DDDFF,DDD为度(),FF为分()。 4.16 海拔 火龙果种质采集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精确到个位数。 4.17 采集种质的类型 采集火龙果种质的类型。分为: 植株; 茎段; 果实; 种子; 花粉; 其他。 4.18 收集时间 火龙果种质资源收集的年份。以年月日表示,格式为YYYYMMDD。 4.19 保存单位 提交火龙果种质资源圃(库)前的原保存单位名称。 DB45/T 17612018 5 4.20 保存单位编号 火龙果种质在原保存单位赋予的种质编号。保存单位编号在同一保存单位应具有唯一性。 4.21 保存种质的类型 保存火龙果种质的类型。分为:

12、 植株; 组织培养物; 其他。 4.22 育成年份 火龙果选育品种(品系)通过新品种审定或登记的年份。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4.23 系谱 火龙果选育品种(系)和引进品种(系)的亲缘关系。 4.24 选育方法 火龙果品种(系)的育种方法。 4.25 图像 火龙果种质的图像文件名。图像格式为.jpg。图像文件名由统一编号(图像种质编号)加“-”加序号加“.jpg”组成。图像要求600 dpi以上和1 024768以上。 4.26 观测地点 火龙果种质植物学特征和农艺性状的观测地点。 4.27 备注 火龙果种质资源收集者了解的生态环境的主要信息、生长特性等。 5 形态特征 5.1 植株 5.1.

13、1 植株 每份种质随机取3年生以上的正常植株58株为观测对象。火龙果植株见图1。 DB45/T 17612018 6 花 棱 棱边 花蕾 茎蔓 嫩梢 刺座 刺 果实 图1 植株 5.1.2 株型 观察火龙果植株自然生长状态,确定株型(见图2)。分为: 匍匐型植株; 其他。 图2 匍匐型植株 5.1.3 长势 观察植株整体长势,分为: 旺盛; 中等; 较弱。 5.1.4 茎蔓状态 观察火龙果茎蔓的生长状态。分为: DB45/T 17612018 7 平直; 波浪; 其他。 5.1.5 茎的形状 观察茎蔓横截面所呈现的形状(见图3)。分为: 近圆柱形或四边形; 三棱形; 四棱形; 五棱形; 其他。

14、 近圆柱形或四边形 三棱形 四棱形 五棱形 图3 茎的形状 5.1.6 棱缘形状 观察棱边缘的形状,根据棱边不同突起的形状确定棱边形状(见图4)。分为: 齿形; 波浪形; 平滑形; 其他。 齿形 波浪形 平滑形 图4 棱边形状 5.2 茎蔓 5.2.1 概述 随机取树冠外围发育充实的一年生茎蔓10条进行观测。 DB45/T 17612018 8 5.2.2 茎蔓颜色 观察茎蔓中部向阳表面的颜色。分为: 黄绿色; 绿色; 深绿色; 绿色带紫色; 其他。 5.2.3 茎蔓棱边木栓化程度 观察茎蔓棱边木栓化程度。分为: 无木栓化; 棱边有不连续木栓化; 棱边全部木栓化。 5.2.4 茎蔓枝条表面附着

15、粉状物 观察茎蔓表面附着的白色粉状物情况(见图5)。分为: 无白色粉状物; 散状白色粉状物; 条状白色粉状物; 片状白色粉状物。 无 散状 条状 片状 图5 茎蔓表面附着粉状物情况 5.2.5 茎蔓宽度 测量茎蔓中段两相邻棱之间最大的宽度。精确到 0.1 cm。 5.2.6 茎蔓棱厚度 测量茎蔓中段棱的厚度。精确到 0.1 mm。 5.2.7 茎蔓刺座间距 测量茎蔓中段约 50 cm内刺座间距。取平均值,精确到 0.1 cm。 5.2.8 茎蔓刺座形态 观察茎蔓刺座分布的形态。分为: DB45/T 17612018 9 部分; 全缘。 5.2.9 茎蔓刺座位置 观察茎蔓刺座着生的位置(见图6)

16、。分为: 凹陷处边缘; 凹陷处底部 突起处; 其他。 凹陷处边缘 凹陷处底部 突起处 图6 刺座位置 5.2.10 茎蔓刺座木栓化情况 观察茎蔓上刺座有无木栓化(见图7)。分为: 刺座无木栓化; 刺座下方木栓化; 刺座周围木栓化。 刺座无木栓化 刺座下方木栓化 刺座周围木栓化 图7 刺座木栓化情况 5.2.11 茎蔓刺的类型 观察茎蔓刺所呈现的类型,分为: 针形; 弧形; DB45/T 17612018 10 圆锥形; 其他。 5.2.12 茎蔓单个刺座刺数量 统计茎蔓中段约50 cm内刺的数量,取单个刺座刺平均值。精确到 0.1根。 5.2.13 茎蔓刺长度 测量茎蔓中段约10 cm刺座上刺

17、的长度。精确到 0.1 mm。分为: 短(2 mm); 中等(2 mm5 mm); 长(5 mm)。 5.2.14 嫩梢末端颜色 在植株抽梢期,观察嫩梢末端主要颜色。分为: 黄绿色; 浅绿色; 黄绿色尖紫红色; 其他。 5.2.15 钢毛 观察成熟茎蔓和嫩梢刺座上是否有钢毛(见图 8) 。分为: 有钢毛(数量); 无钢毛; 嫩梢有钢毛(数量); 嫩梢无钢毛。 有刚毛 无刚毛 嫩梢有刚毛 嫩梢无刚毛 图8 钢毛 5.3 花 5.3.1 概述 火龙果花开时的结构见图9。每份种质随机取58株正常植株的花或花蕾进行观测。 DB45/T 17612018 11 花丝 柱头 花瓣(内花被) 花萼(长外花被

18、) 花萼(短外花被) 图9 花的结构 5.3.2 花蕾顶部形状 观察花蕾顶部形状(见图10)。分为: 圆; 渐尖; 尖; 其他。 圆 渐尖 尖 图10 花蕾顶部形状 5.3.3 花萼(长外花被)末端形状 观察花蕾期花朵膨胀处中段长外花被末端形状(见图11)。分为: 外花被片末端圆钝; 外花被片末端渐尖; 其他。 外花被片末端圆钝 外花被片末端渐尖 图11 花萼(长外花被)末端形状 DB45/T 17612018 12 5.3.4 花开放形状 选择正常开放状态的花朵10朵,观察花开放时的形状(见图12)。分为: 漏斗形; 高脚杯形; 其他。 漏斗形 高脚杯形 图12 花开放形状 5.3.5 花朵

19、带刺情况 观察花朵基部子房处的有无。分为: 有细刺; 白色细毛; 其他。 5.3.6 花朵长度 测量盛开状态的花基部到花瓣顶端的花朵长度。精确到 0.1 cm。 5.3.7 花朵直径 测量盛开状态花朵的最大直径。精确到 0.1 cm。 5.3.8 花萼(短外花被)颜色 观察盛开状态花朵基部较短外花被(于花谢后转成果实鳞片)颜色。分为: 浅绿色,边缘及中心线紫红色; 浅绿色,末端紫红色; 浅绿色,边缘黄色; 绿色,边缘及中心线暗紫红色; 绿色,末端暗紫红色; 绿色,边缘黄褐色; 其他。 5.3.9 花萼(长外花被)背轴面颜色 观察盛开状态的花朵上端长外花被背轴面颜色。分为: 黄绿色; DB45/

20、T 17612018 13 黄绿色,末端紫红色; 黄绿色,末端深紫红色; 紫红色; 其他。 5.3.10 花萼(长外花被)向轴面颜色 观察盛开状态的花朵上端长外花被向轴面颜色。分为: 浅黄色; 浅黄色,末端浅红色; 黄色; 黄色,末端浅红色; 黄色,末端紫红色; 深黄色,末端紫红色; 深黄色,外缘紫红色; 黄绿色; 黄绿色,末端紫红色; 其他。 5.3.11 花萼(短外花被)有无褶皱情况 观察盛开状态花朵基部较短小外花被片有无褶皱情况。分为: 有; 无。 5.3.12 花瓣(内花被)颜色 观察盛开状态花朵的花瓣颜色。分为: 白色; 乳白色; 紫红色; 其他。 5.3.13 花瓣(内花被)末端颜

21、色 观察盛开状态花朵的花瓣末端颜色。分为: 乳白色; 粉红色; 红色; 其他。 5.3.14 花瓣(内花被)数量 观测盛开状态花朵的花瓣数量。单位片,精确到个位数。 5.3.15 柱头形态 观测花朵盛开状态的柱头形态(见图13)。分为: 柱头粗短末端不分叉; DB45/T 17612018 14 柱头粗短末端分叉; 柱头细长末端不分叉; 柱头细长末端分叉。 柱头粗短末端不分叉 柱头粗短末端分叉 柱头细长末端不分叉 柱头细长末端分叉 图13 柱头形态 5.3.16 柱头打开程度 观察花朵盛开状态的柱头打开程度。分为: 打开; 半打开; 其他。 5.3.17 柱头颜色 观察花朵盛开状态的柱头颜色。

22、分为: 淡黄色; 黄色; 黄绿色; 其他。 5.3.18 柱头粘性程度 观察花朵盛开状态的柱头粘液情况。分为: 少; 中等; 多。 5.3.19 花的香气 以嗅的方式判断盛开时花的香气。分为: 无; 有(淡、浓)。 5.3.20 花药与柱头相对位置 观察花朵盛开状态时柱头与花药的相对位置(见图14)。分为: 柱头弯曲与花药碰触; 柱头与花药平齐碰触; 柱头高于花药未碰触; DB45/T 17612018 15 其他。 柱头弯曲与花药碰触 柱头与花药平齐碰触 柱头高于花药未碰触 图14 柱头与花药相对位置 5.3.21 雄雌蕊高度差 测量花朵盛开状态的雄雌蕊高度差。精确到 0.1 cm。 5.3

23、.22 花粉 观察花朵盛开状态花粉的情况。分为: 无; 少; 中等; 多。 5.3.23 花柱长度 测量花朵盛开状态的花柱长度。精确到 0.1 cm。 5.3.24 柱头数量 测量花朵盛开状态的柱头数量。单位条,精确到个位数。 5.3.25 柱头长度 观测花朵盛开状态的柱头长度。精确到 0.1 cm。 5.4 果实 5.4.1 概述 每份种质随机选取58株正常开花结果的植株,在果实成熟期进行果实形态特征观测。 5.4.2 果实 火龙果果实结构见图15。随机抽取10个充分成熟的果实进行观测。 DB45/T 17612018 16 果萼(鳞片)尖端 斑线 果萼(鳞片) 龟裂片 果脐 果皮 种子 果

24、肉 果实基部 图15 果实的结构 5.4.3 单果重 称取果实重量,计算平均单果重。精确到 0.1 g。 5.4.4 果萼(鳞片)状态 观察正常商品果实中上部的萼片状态。分为: 直立贴着果皮; 开张不贴着果皮; 向下翻卷; 其他。 5.4.5 果萼(鳞片)形状 观察正常商品果实中部的萼片形状(见图16)。分为: 钝三角形; 三角形; 长三角形; 披针形; 其他。 钝三角形 三角形 长三角形 披针形 图16 果萼形状 5.4.6 果萼(鳞片)长度 测量正常商品果实中部萼片的长度。精确到 0.1 cm。 DB45/T 17612018 17 5.4.7 果萼(鳞片)基部宽度 测量正常商品果实中部萼

25、片的基部宽度。精确到 0.1 cm。 5.4.8 果萼(鳞片)厚度 测量正常商品果实中部萼片的厚度。精确到 0.1 mm。 5.4.9 果萼(鳞片)数量 观测正常商品果实的萼片数量。单位片,精确到个位数。 5.4.10 果萼(鳞片)中上部颜色 观察正常商品果实中上部萼片的中上部颜色。分为: 紫红色; 暗紫红色; 绿色尖暗紫红色; 黄绿色; 其他。 5.4.11 果萼(鳞片)末端中央斑线 观察正常商品果实的萼片末端中央有无明显的斑线。分为: 有; 无。 5.4.12 果萼(鳞片)末端 观察正常商品果实中上部萼片末端是否凋萎。分为: 凋萎; 折断; 无凋萎。 5.4.13 果萼(鳞片)基部与果皮连

26、接处 观察正常商品果实果萼基部与果皮连接处是否有褶痕。分为: 有; 无。 5.4.14 果萼(鳞片)长度变化 观察正常商品果实萼片向右螺旋上升萼片长度变化程度(见图17)。分为: 不变; 渐变; 急变。 DB45/T 17612018 18 不变 渐变 急变 图17 果萼长度的螺旋上升变化情况 5.4.15 果萼(鳞片)的螺旋层数 观测正常商品果实萼片的螺旋层数。分为: 三层 ; 四层 ; 五层; 其他。 5.4.16 果皮龟裂片 观察果皮上是否有较明显的龟裂片(见图15)。分为: 有; 无。 5.4.17 果实纵径 纵切面剖开果实, 沿着纵轴方向测量从基部边缘到顶部边缘的最大距离 (见图18

27、) 。 精确到 0.1 cm。 果实纵径 果实横径 果脐直径 果脐深度 图18 果实纵径、横径,果脐直径、深度 5.4.18 果实横径 纵切面剖开果实,沿着横轴方向测量果实中部两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见图18)。精确到 0.1 cm。 DB45/T 17612018 19 5.4.19 果形指数 用5.4.17和5.4.18的结果,计算果实纵径和横径的比值。精确到 0.1。 5.4.20 果实形状 采用目测,参考果形指数,确定果实形状(见图19)。分为: 扁圆形; 圆形; 短椭圆形; 椭圆形; 长椭圆形; 其他。 扁圆形 圆形 短椭圆形 椭圆形 长椭圆形 图19 果实形状 5.4.21 果脐直径

28、 纵切面剖开果实,测量果实果萼端果脐内径的最大值(见图 18) 。精确到 0.1 mm。 5.4.22 果脐深度 纵切面剖开果实,测量果实果萼端果脐的深度(见图 18)。精确到 0.1 mm。 5.4.23 果实基部形状 观察果实(纵切面)基部的形状(见图20)。分为: 钝圆; 渐圆; 圆; 浑圆; 其他。 钝圆 渐圆 圆 浑圆 图20 果实基部形状 DB45/T 17612018 20 5.4.24 果实顶部形状 观察果实(纵切面)有果脐一端的形状(见图21)。分为: 钝圆(正); 钝圆(歪); 渐圆; 浑圆; 其他。 钝圆(正) 钝圆(歪) 渐圆 浑圆 图21 果实顶部形状 5.4.25

29、果皮是否有刺 在果实生长至成熟期间观察果实是否有刺。分为: 无; 近基部有刺; 全果有刺。 6 农艺性状 6.1 从萌芽到现蕾时间 每份种质挂牌5个,从春梢抽芽1 cm算起,记录萌芽日期和该批梢第一批花蕾出现的日期,计算从萌芽到出现花蕾所需的天数。单位为d,精确到个位数。 6.2 从现蕾到开花时间 每份种质挂牌5个,从出现花蕾开始算起,记录夏果和秋果出现花蕾日期和开花日期,计算从出现花蕾到开花所需的天数。单位为d,精确到个位数。 6.3 成花枝率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记录出现花蕾的枝条数,计算成花枝条数占总枝条数的百分率。精确到 0.1。 6.4 花的数量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记录全年每批

30、花出现花蕾的数量。分为: 少(与花量多品种相比低于 50); 中(与花量多品种相比达 5080); 多(与花量多品种相比达 80以上)。 DB45/T 17612018 21 6.5 开花时间和谢花时间 每份种质在晴天选择将要开放的花朵10朵, 记录夏果和秋果该花朵充分开放的时间和谢花时间, 计算平均值。表示方法为“时分”。 6.6 头批花现蕾日期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记录每年第一批花蕾(出现花蕾植株占总植株的70以上)的出现日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6.7 末批花现蕾日期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记录每年末批花蕾(出现花蕾植株占总植株的70以上)的出现日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6.8

31、 头批开花期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记录每年第一批花的开花日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6.9 末批开花期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记录每年末批花的开花日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6.10 头批果实成熟期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记录每年第一批果的果实成熟日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6.11 末批果实成熟期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记录每年末批果的果实成熟日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6.12 开花结果批次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记录每批果的开花和果实成熟日期,计算全年开花结果批次。分为: 低(5 批以下); 中等(510 批); 高(10 批以上)。 6.13 大批次结果批数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

32、对象,记录结果数占全年结果数达15%以上的结果批次。分为: 两批; 三批; 四批; 五批; 其他。 6.14 自然授粉座果率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 在每大批次花开花时, 于上午7时记录开花数量, 5 d10 d后记录座果数,计算座果数占开花数的百分率。精确到0.1。 DB45/T 17612018 22 6.15 自然授粉商品果率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在自然授粉条件下,在每大批次果果实成熟时记录达到商品果标准(单果重300 g)的果实数量,计算商品果数占总果数的百分率。精确到 0.1。 6.16 果实生长发育期 用6.12的结果,计算每批果从开花至果实成熟的天数,计算夏

33、季、秋季、初冬不同季节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平均天数。单位为d,精确到个位数。 6.17 裂果率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 于每大批次果实成熟时采用目测的方法调查裂果的数量和裂果程度, 统计出裂果数,计算裂果数占总果数的百分率。精确到 0.1。分为: 低(裂果少于 5,极端条件下偶尔出现且裂口微小); 中等(裂果在 510); 高(裂果在 1020且裂口较大); 极高(裂果达 20以上且裂口较大)。 6.18 平均单株产量 每份种质随机取成年结果树58株,在每批果成熟期采摘全部果实,称量果实重量,计算全年平均单株产量。精确到0.01 kg。 7 品质性状 7.1 概述 随机取10个充分成熟的正常商

34、品果实进行观测。 7.2 外果皮颜色 采用目测结合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外果皮颜色。分为: 粉红色; 玫瑰红色; 紫红色; 暗紫红色; 红色; 桔红色; 黄色; 其他。 7.3 果面光亮度 观察果实表面的光亮程度。分为: 光亮; 稍暗; 暗; 其他。 DB45/T 17612018 23 7.4 内果皮颜色 剥开果皮,采用目测结合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内果皮颜色。分为: 白色; 粉红色; 浅紫红色; 红色; 其他。 7.5 果皮硬度 用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果皮的硬度。精确到0.1 kg/cm2。 7.6 果皮厚度 测量果实中部果皮的厚度(不包括鳞片)。精确到 0.1 mm。 7.7

35、果肉颜色 剖开果实,采用目测结合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果肉颜色,分为: 白色; 水晶白色; 红白双色; 粉色; 红色; 鲜紫红色; 紫红色; 深紫红色; 黄色; 其他。 7.8 果肉硬度 用果实硬度计测定果肉的硬度。精确到 0.1 kg/cm2。 7.9 果实可食率 称量果实重量(M1),去掉果肉,称量果皮重量(M2),依据下面公式计算可食率()。精确到0.1。 (12)M1100 . (1) 7.10 果实种子数量 将果实剖开, 沿着果实中部最宽部位用打孔器从果实中心至果皮处进行打孔取样, 对打孔器取出的果肉样本进行称重,记录该果肉样本内的种子数量,计算果实的种子数量。精确到 0.1

36、粒/g。 7.11 种子的大小 剖开果实,观察种子的大小。分为: 小; DB45/T 17612018 24 中等大; 大。 7.12 果汁 剖开果实,随机取部分果肉进行捣碎,观察果汁的情况。分为: 难流汁; 中等; 易流汁。 7.13 果肉质地 按照GB/T 12316检验,确定果肉的质地类型。分为: 软; 细腻; 较脆口; 较粗; 其他。 7.14 果肉风味 按照GB/T 12316检验,确定果肉的风味。分为: 淡味或稍甜; 清甜; 甜; 蜜甜; 甜带微酸; 甜带酸; 微酸; 其他。 7.15 果肉香味 按照GB/T 12316检验,确定果肉的香气。分为: 无; 微香; 香; 异香(注明何

37、香味)。 7.16 草腥味 以品尝的方式判断果肉的草腥味。分为: 无; 稍有; 有。 7.17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剖开果实,测量中央部位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值,按照NY/T 2637的规定执行。精确到 0.1。 DB45/T 17612018 25 7.18 边缘(近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剖开果实, 测量近果皮0.5 cm1.0 cm部位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值, 按照NY/T 2637的规定执行。精确到0.1。 7.19 可溶性糖含量 按照NY/T 2742的规定执行。精确到0.1。 7.20 可滴定酸含量 按照GB/T 12456的规定执行。精确到 0.1。 7.21 维生素 C 含

38、量 按照GB 5009.86的规定执行。精确到 0.1。 7.22 膳食纤维含量 按照GB/T 5009.88的规定执行。精确到 0.1。 7.23 成熟后留树期 以每份种质为调查对象,调查夏果和秋果充分成熟后留在树上且保持商品价值和食用品质的天数。单位为d,精确到个位数。 7.24 商品货架期 果实成熟采收后在室温下存放,观测果实保持商品价值的天数。单位为d,精确到个位数。 7.25 可食用货架期 果实成熟采收后在室温下存放,观测果实保持食用品质的天数。单位为d,精确到个位数。 7.26 果实外观品质综合评价 根据果实大小、形状、新鲜度、颜色等进行综合评价。分为: 较差(果实大小不均匀,萼片

39、向下翻卷,果皮有刺、着色不均匀); 中(果实中等大;萼片开张不贴着果皮,果皮着色均匀中等); 良好(果实较大,大小均匀,萼片新鲜且直立贴着果皮); 优(果实较大,大小和形状均匀,萼片新鲜且直立贴着果皮,果皮颜色好)。 7.27 果实品质评价 根据果肉颜色、质地、风味、果汁等,结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含酸量等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为: 较差(肉质软且较粗,味酸或味淡,有草腥味或异味); 中(肉质软或较粗,汁多,味甜带酸); 良好(肉质细腻或较脆口,汁多,味清甜或甜,可食率高); 优(肉质细腻或较脆口,汁多,味蜜甜,有特殊风味,可食率高)。 DB45/T 17612018 26 8 抗寒性和抗

40、病性 8.1 抗寒性 抗寒性观测记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分为: 高抗(仅少部分嫩芽有冷寒害症状); 中抗(未成熟茎蔓大部分有冷寒害症状,成熟茎蔓少量有冷寒害症状); 低抗(成熟茎蔓大部分有冷寒害症状)。 8.2 抗病性 8.2.1 抗病性记录分为: 高抗; 中抗; 感病。 8.2.2 溃疡病 新暗色柱节孢菌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8.2.3 软腐病 欧文氏菌属 Erwinia sp. 8.2.4 炭疽病 炭疽菌属 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des Penz. 8.2.5 基腐病 腐霉病菌 Pyfhiun sp. 8.3 主要虫害 8.3.1 蚜虫 Aphidoidea. 8.3.2 堆蜡粉蚧 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ell. 8.3.3 褐圆蚧 Chrysomphalus aonidum. 8.3.4 桔小实蝇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8.3.5 蜗牛 Bradybaena sp.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DB45/T 1761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