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10年4月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00618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10年4月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10年4月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第一章 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1、劳动的特征:目的性;创造性;能动性;社会性;多样性2、所谓共同劳动,是指许多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劳动,又称为协作劳动或者群体劳动。3、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复杂系数法。4、脑力劳动的类型:创造知识的脑力劳动;传授和转移知识的脑力劳动;应用知识的脑力劳动;从事管理的脑力劳动。5、劳动力的特性:能动性;差异性;易逝性;可变性;时效性;社会性6、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或者其他考察范围内的全部劳动能力的总和。7、潜在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可用劳动力资源率表示:劳动力资源率=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

2、数量/被考察范围总人口数量8、现实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可以用劳动参与率表示。劳动参考率=劳动人口数量/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9、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市场机制与实现形式的统一。10、劳动力市场调控是指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规划、管理与调节、强调一种外在的培育。11、劳动力市场运行与调控中存在的问题。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的行为不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滞后;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滞后;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建设滞后;常设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规模偏小;常设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滞后12、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原因。对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信用认识不够,政府投

3、入相对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13、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指挥系统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14、调控的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调控劳动力总供给;调控劳动力总需求;制定有关法律和制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第二章 劳动就业1、扩大就业的途径:发展经济是扩大就业的基本途径;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和政府采取促进就业的政策和举措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2、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主导下的多渠道就业政策。3、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训练;职业指导4、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建立了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

4、的“三条保障线”制度。5、1995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劳动部关于在全国实行再就业工程的报告,标志着我国再就业工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启动。6、我国目前就业问题严重的是就业形势复杂。具体表现为:城镇登记失业中持续上升,再就业率逐年下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小,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结构性失业突出,造成就业资源浪费;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劳动力竞争加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加入WTO时就业的影响将逐渐凸显。7、所谓“二元经济”是指沿海和大城市的现代化工业部门与广大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格局。8、就业策略包括:实施以人为本,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充分就业为宗旨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

5、性调整;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事业,降低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护就业弱势群体,对特殊群体实行就业扶持政策;创造就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9、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该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10、非正规就业主要指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和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固定收入和无社会保障的就业形式。11、我国在21世纪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和完善以

6、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政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劳动就业机制;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对困难群体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第三章 劳动组织1、合理进行劳动分工和劳动协作,是劳动组织的基础。2、劳动分工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劳动分工的基本条件是可分割性和独立性。3、劳动分工的类型:职能分工。是企业劳动组织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分工。专业分工。是根据企业各类人员的工作性质特点所进行的分工。技术分工。是在每一专业或者

7、工种内部按照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分工。4、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精简原则;统一原则;效能原则;自动调节原则;管理跨度原则5、劳动定额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合理组织劳动的基础上,完成某项工作消耗劳动量的标准。基本类型有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6、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技术依据;经济依据;心理和生理依据7、劳动定额水平是指国家或企业对职工完成某项工作所规定的应消耗劳动量的高低。劳动定额水平是定额管理的核心。8、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技术测定法;比较类推法;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9、定员是企业实现分工协作、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内部劳动力调配的主要依据。10、定员标准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

8、条件下,对不同企业的类型岗位人员制定的统一用人数量标准。11、例题:某企业有机器设备100台,需要连续运转。每台机器分四班看管,每位工人看管机器的定额为3台,员工的出勤率为95%。要求计算该企业的定员人数。解:根据公式: 定员人数=(1004)(395%)=4002.85140(人)12、工时改革趋势: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分职制;非全时制;一周两天工制;有效的工作时间制度第四章 劳动工资1、薪水是指给白领阶层按周、月或年的劳动报酬;工资是付给蓝领以实际工作量来计算的劳动报酬。2、工资制度是指为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计量劳动者劳动消耗和计算劳动报酬而建立的准则和办法。3、工资制度根据特征不同可分为工

9、资等级制度、工资升级制度、工资定级制度。按其地位不同可分为基本工资制度,辅助工资制度。按其对象不同可分为机关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企业单位工资制度。按其特点不同可分为绩效工资制度、能力工资制度、资历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度和结构工资制度。4、我国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等级工资制,基本上属于能力工资制度。5、工资理论又称薪资理论或薪资学说,是指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对于工资方面的见解或主张。6、工资构成项目又称为工资体系,由基本工资、津贴和奖金等项目构成。职务工资是根据工作责任大小,因难程度、危险程度等因素所决定的工资。津贴是因实际需要,在基本工资以外所进行的补助。7、工资水平是指员工工资的

10、高低,又称为工资基金,通常由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来反映。8、设计员工福利的原则:需要原则;生活原则;经济实效原则和量力而行原则。9、2004年3月5日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10、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总额范围: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11、协商双方可书面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12、工资总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以年为单位来统计。第五章 劳动关系1、劳动保护法的内容是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2、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

11、进行劳动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3、劳动合同的种类以合同期限为标准进行分类: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逾法定5年);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合同目的为标准分类: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借调合同4、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5、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合同即停止履行。6、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在某些情况下解决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货币形式给予劳动者的补偿。7、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劳动标准性条款;目标性条款;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条款。8、集体合同的期限为13年

12、。9、劳动争议的范围: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而发生争议;因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变更和终止等问题而发生的争议;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规定而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10、劳动关系法关于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是“一调,一裁、两审”。11、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调解原则;三方机制原则12、“三方机制”是指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13、劳动合同书由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组成。14、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职工范围应当是确实掌握了

13、单位商业机密的相当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5、劳动合同的解除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合意解除;二、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时解除(无补偿金);预告性辞退(有补偿金);经济性裁员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提前通知解除;即时解除16、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由于不可抗力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出劳动岗位;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第六章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发展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在公民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遭遇各种风险使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补助,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化解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风险,即化解

14、经济风险。3、民主社会主义相反,新自由主义是明确反对福利国家政策的。4、按照社会保障基金的收付和管理不同进行分类: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5、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6、195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7、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由养老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组成。社会保险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8、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的制度,也称为优抚安置制度。第七章 社会保障管理1、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机关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机关。2、社会保障管理涉及三个方面的内

15、容: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监督管理。3、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管理和使用方面的规定被称为社会的保障基金管理制度。4、大多数国家规定养老、伤残和遗属保险基金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5、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缴纳的比例为个人缴费工资的8%,用人单位缴纳比例为企业工资总额的20%。6、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是社会保险基金和理的首要环节。7、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标准应当考虑的因素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政、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的结构,实行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社会保险金支付标准随生产发展和物价变动的调整机制。8、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闲置部分,可以购

16、买国债或者存入国有商业银行。9、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管理服务责任,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改善服务态度;尽快实现社会保险待遇发放的社会化,减轻企业的管理负担;将社会保障对象的日常管理服务由社区来承担。10、提高基金的支付能力:强化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拓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渠道;建立基金预警制度。11、基本养老金的支付办法:“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第八章 社会保险知识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2、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以用人单位和被保险个人缴费为基础,通过立法手段设立保险基金,

17、当劳动者在年老、患病、生育、伤残、失业或死亡之时,由社会给予物质帮助和补偿,以化解被保险人风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3、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包括第一层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4、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保险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5、1997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6、在该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并且缴费年限累计为15年的,可按月发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7、个人账户基金由个人缴纳的保险费;从企业缴纳费中按比例计入的保险费;二者的利息三部分组成,企

18、业单独缴费为20%。8、个人账户计入的比例为缴费工资的11%,其中个人缴费部分8%,企业缴费3%。9、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原则:自愿原则;普遍原则;补充养老保险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原则;补充养老保险水平适中原则。10、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补充水平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经济实力,资金来源的多寡是决定是决定补充待遇水平的首要因素;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现实的养老保险水平。11、医疗保险是指在社会劳动者疾病、非因工伤或者生育需要治疗时,由社会提供必需的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的保险制度。12、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13、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有三个方面:一、建立适应社

19、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符合现代保险原则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保证职工基本医疗需求;二、建立医、患、保、药的制约机制,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三、按照管理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对医疗保险实行统一管理,社会化服务。14、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划入个人账户的应为缴费的30%。15、国际上对失业原因分类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为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16、按照规定,在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17、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自愿性的失业保险制度;失业救济制度18、

20、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或者其他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和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伤害后,因国家或社会为负伤,致残者及死亡者家属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19、工伤保险原则:无过失责任原则;损害补偿原则;严格区分工伤和非工伤原则;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20、我国工伤评残标准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21、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22、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怀孕分娩女职工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23、生育保险费最高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产假为90天。24、个体户、工商户如果要参加养老保险,缴费为20%。第九章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1、社会救助是作为社会保障的最

21、低目标,承担了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条件的责任。2、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先定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和非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3、社会救助对象包括三部分人员:一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失去劳动能力者;二是虽有劳动能力但因客观因素以致失业,无法获得收入或收入减少,而且无法获得社会保险给付者;三是因受到天灾、人祸等因素而导致不接受紧急救助就无法维持生活者。4、恩格尔系数在60%可以作为贫困线,也即最低生活保障线。5、生活形态法,也称“剥夺指标法”。6、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拔款。7、1993年6月上海市率先在

22、全国范围内着手探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主要是保障人们的基本权利,而社会福利则是为人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社会救助是低层次,社会福利是高层次。9、集体福利主要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农村乡镇集体组织为满足本组织成员的需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本组织范围内实施的福利。10、农村集体福利主要是指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和无法定或义务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生活无人照顾的年老复员退伍军人等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保障内容包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未成年人保教)五个方面,即“五保”制度。11、特殊社会福利主要以无经济收入和生活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残疾人和

23、孤儿等特殊社会群体为对象。12、社区服务是通过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社区居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13、社区服务的特征:自助与互助性;广泛性;持续发展性;第十章 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的改革1、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性融资渠道。2、简述国家在农村实行有别于城镇的社会保障办法:探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村社会救助3、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较窄;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困难;管理制度漏洞较多。4、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分步改革,稳妥推进;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原则;就业与社会保障并重。5、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思路探讨:统筹城乡为指导;社会救助为基础;社会保障为主体;社会福利为补充;社会保障多层次;个人保障为“单元”;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