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FZ∕T 13014-2014(代替FZ∕T 13014-2005) 棉维混纺本色布.pdf

上传人:jss****123 文档编号:16984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1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Z∕T 13014-2014(代替FZ∕T 13014-2005) 棉维混纺本色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FZ∕T 13014-2014(代替FZ∕T 13014-2005) 棉维混纺本色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FZ∕T 13014-2014(代替FZ∕T 13014-2005) 棉维混纺本色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FZ∕T 13014-2014(代替FZ∕T 13014-2005) 棉维混纺本色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FZ∕T 13014-2014(代替FZ∕T 13014-2005) 棉维混纺本色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59.080,30VV 1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纺 织 行 业 标 准Fz/T 130142014代 替F Z / T 1 3 0 1 4 2 0 0 5棉 维 混 纺 本 色 布Cotton/ vinylon blended grey fabric14-1O-14发布 15-0午01实施/伪闼 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砜厂Fz/T 130142014本标准按照GB/T1.1 2O09给出的规则起 中。本标准代替FZ/T1301亻 2005棉维混纺本色布 。本标准与 Z/T13014 2005相比,主 要修改r以 下内容 :取消=竿品品等 ;幅宽、 密度 、 断裂

2、强力名称调整为幅宽偏差率 、 密度偏差率 、 断裂强力偏差率 ,增 加纤维含量偏差考核 ;布而疵点总评分 由分/m改 为分/m2,取消幅宽分类 ;横档疵点不分明显与不明显 ;调整原附录C范围,增加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的公定 。l潮 率 、 断裂强力计算公式 ;删 除原附录D,按F Z / T 1 0 0 1 3 , 2 执行。本标准由中国纺织 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同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C/TC9/SC2)归口。本标准起草 唯位 :本 化 市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 司、 上海市纺织 IqL技术监督所 、 巾lTl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

3、起草人 :+云 侠 、 胡长明、 吴勤霞 、 张宅庆 、 叶戬奋 、 吴雅萍。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T13011 1999、FZ/T1301亻 2005。亠刖曰Fz/T 130142014棉 维 混 纺 本 色 布1 范围本标准规定 r棉 维混纺本色布(棉 含量在50%及以 )的产品分类 、 要求 、 布面疵点的评分 、 试验方法 、 检验规则 、 标志 、 包装 、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川于机织生产的棉维混纺本色布。本标准不适用于大提花类 、 割绒类织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呵少的。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4、 。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最新版本 (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 I ; / T 亻0 6 0 8 棉本 色 布GB/T2910.1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部分 :试 验通则GB/T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 :断 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 样法)(沾/T亻666 纺织品 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FZ/T10004 棉及化纤纯纺 、 混纺本色布检验规则FZ/T10006 棉及化纤纯纺 、 混纺本色布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检验 Z/T10009 棉及化纤纯纺 、 混纺本色

5、布标志 与包装3 分类棉维混纺本色布的产品品种 、 规格分类根据用户需要 ,按 附录制定 。4 要求4.1 项目棉维混纺本色布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而,内 在质量包括织物纽织 、 幅宽偏差率、 纤维含量偏差 、 密度偏差率 、 断裂强力偏羌率 、 棉结杂质疵点格率六项 ,外 观质量为布面疵点-项。4.2 分等规定4.2.1 棉维混纺本色布的品等分为优等品、等品和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4.2.2 棉维混纺本色布的评等以匹为屮位 ,织 物组织 、 幅宽偏差率 、 布而疵点按匹评等 ,纤 维含蚩偏差 、密度偏差率 、 断裂强力偏差率、 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按批 评等,以其中最低一项品等为

6、该匹布的品耸。4.2.3 棉维混纺本色布的分等规定 见表1、表2、表3。项I J标准优等品一等品二等 品织物纽织按设计规定符合设 汁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汁要求幅宽偏养率: / %纤维含量偏差/ %密度偏差率/%按产品规格按产品规格经 丨白1 .0+1.2-2.0+20 1.2- 1 , 5 + l- 3 . 0 + 3 . 0l , 5 2 0 - + 2 . 0- 3.0|-3,01 5纬 向l 。0-1.0 1 . 0 - 8 . o断裂强力偏差率/%按断裂强 力公式计算经纬 向-6.0- 8 . 0注 :幅宽 、 经纬向密度应保 证成包后符合表 中规定 。Fz/T 130142014表

7、1 分等规定表2 棉 结杂质疵点格 率评等规定表3 布 面疵点评分 限度平均分每平方米织物分类织物总紧度%棉结杂质疵点格率%优等品一等品细织物65以下6575以下28 3232“75及 以上36 10巾粗织物70以下辽 36107080以下80及 以上70以 下40:犭4444亻18187 0 8 0 以卜8 0 及 以 卜4852、b 256伞线或半线织物90以下引3890及 以 丨、38亻 2注注注123棉结杂质疵点格率超过表2 规定降到等为止 。棉维混纺本色布经 、 纬纱 平均线密度一( 经 纱线密度 + 纬纱线密度) 2 。棉维混纺本色布按经 、 纬纱平均线密度分类 :特细织物: 1

8、0 t e x 以卜( 6 0 s 以 ) ;细纱弋物:101ex20tcx(60s29卜);中粗织物: 2 1 t e x 2 9 t c x ( 2 8 2 0 ) ;粗织物 : 3 2 1 c x 及以 卜( 1 8 及 以下) 。优 等 l %- 等品等 品0.20.30,62Fz/T 1301420144,2.4 布而疵点评 等规定 :一 匹布 巾所有疵点 评分加合 累计超过允 许总评分 为降等 品 ,1m内 严重疵点评饣分 为降等 品 ,每 百米 内不允 许有超过3个难 以修织 的评在分 的疵点 。每匹布允 许总评分按式 (1)计算,按 GI3/T8170修约成整数 。A=LW (

9、1)式 屮:A 每匹允许总评分 ,唯位为分 ; 每 平方米允许评分数 ,屮位为分每平方米(分 /m2);L 匹长,唯位为米(m);W 幅宽 ,中 位为米(m)。4.2.5 成包后棉维混纺本色布的长度按双方协议规定执行 。5 布面疵点的评分5.1 布面疵点的检验5 . 1 . 1 检验时, 布 而1 1 的 光照度为1 0 0 1 x 1 o o 1 x 。5.1,2 布雨疵点评分以布的止而为准 ,平 纹织物和山形斜纹织物 以交班印一而为止面 ,斜 纹织物 巾纱织物以左斜()为正面,线 织物以右斜()为止面,也 可按客户要求确认织物止面。5.1.3 检验时,应 将布平放在I作台上 ,检 验人员站

10、在I作台前 ,以 能清楚看出的为明显疵点 。5.2 布面疵点评分规定布面疵点评分规定见表1。表 4 布 面疵点评分规定5.3 1m中累计评分1m中累计评分最多评1分。5.4 布面疵点 的量计5.4.1 疵点长度 以经 向或 纬 向最大长度量计 。5.4.2 经向明显疵点及严重疵点 ,长 度超过1m的,其 超过部分按表亻再行评分 。疵点分类评 分 数l231经 向明19疵点8 c m 及以 阝8 cm Lll I.-16 cm16 cm 1,. l.-24 cm24cm以丨 1100cm纬 向明姒疵点8cm及以 F8 cm L-l l-16 cm16 cm l-l.l l.-24 cm2 1 c

11、 m 以|横 档半幅及 以 阝半 幅以 11严互疵点根数评分3根1根及 以 丨长度评分1cm以下l c m 及以 l注 1 : 布泊 i 疵 点具体 内容 见附录B , 疵点名称说明 呃附录(注 2 : 严且疵点在根数和 长度评分 矛后时 , 从 严评分 。注 3 : 不彤响后道质 壁的横档疵点评分 , 曲 供需双方协定 。Fz/T 1301420145.4.3 在一条内断续发生的疵点 ,在 经(纬 )向 8cm内有两个及以上的,则 按连续长度 累计评分 。5.4,4 共断或并列(包 括正反而)是包括隔开1根或2根好纱,隔 开 3根 及以上好纱的,不作共断或并列(斜 纹 、 缎纹织物以问隔一个

12、完全组织及以内作共断或并列处理)。5.5 疵点评分的说明5.5.1 疵点的评分起点和规定5.5.1.1 有两种疵点混合在一起 ,以 严重一项评分 。5.5.1.2 边组织及距边1cm内的疵点(包 括边组织)不评分 ,但 毛边 、 拖纱 、 猫耳朵 、 凹边 、 烂边 、 豁边 、 深油锈疵及评1分的破洞 、 跳花要评分,如疵点延伸在距边1cm以外时应加合评分 。尢梭织造布布边 ,绞边的毛须伸出长度规定为0,3cm0,8cm。边组织有特殊要求的则按要求评分 。5,5,1.3 布rn拖纱 1cm以上每根评2分,布 边拖纱长2cm以上的每根评l分(一 进一出作一根计)。5.5.1,4 0,3cm以下

13、的杂物每个评1分,0,3cm及以上的杂物及金属杂物(包 括瓷器)评 4分(测 量杂物粗度)。5.5.2 加工坯中疵点的评分5,5,2,1 水渍 、 污渍 、 不影响组织的浆斑不评分 。5.5.2.2 漂向坯 中的筘路 、 筘穿错 、 密路 、 拆痕 、 云织减半评分 。5.5.2.3 印花坯 中的星跳 、 密路、 条干不匀 、 双经减半评分 ,筘 路 、 筘穿错 、 长条影 、 浅油疵 、 唯根双纬 、 云织 、 轻微针路、 煤灰纱 、 花经 、 花纬不评分 。5,5,2.4 杂色坯不洗油的浅色油疵和油花纱不评分 。5.5.2.5 深色坯油疵 、 油花纱 、 煤灰纱 、 不褪色色疵不洗不评分

14、。5.5.2.6 加T坯距布头5cm内的疵点不评分(但 六大疵点应开剪)。5.5.3 对疵点处理的规定5.5,3.1 0.5cm以上 的豁边 ,1cm及以上的破洞 、 烂边 、 稀弄 ,不 对接轧梭 ,2cm以L的 跳花等六大疵点 ,应 在织布厂剪去 。5.5.3.2 金属杂物织人 ,应 在织布厂挑除。5,5.3,3 凡在织布厂能修好的疵点应修好后出厂。5.5.4 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5.5.4.1 假开剪的疵点应是 评为1分或3分不可修织的疵点 ,假 丌剪后各段布都应是等品。5.5,4,2 凡用户允许假开剪和拼件 的,可实行假开剪和拼件 。假开剪 的处数 ,按 二联匹不允 许超过两处 ,=联

15、匹及以 L不 允许超过处 。5.5.4.3 假开剪和拼件合计不允许超过%,其 中拼件率不得超过10%。5.5.4,4 假开剪布应作 明显标 记。假开剪布应另行成包 ,包内附假开剪段长 记录唯,外 包注明“假开剪”字样 。6 试验方法6.1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 。由于生产需要 ,要 求迅速检验产品的质量 ,刂采用快速试验的方法 ,参 见附录D。6.2 幅宽 、 长度测定按GI;/T4666执行 。4Fz/T 1301420146,3 棉、 维纶混纺 含量测定按 附录E执行 ,纤 维含量结呆 以净十质量 结合公 定 冂潮率计 算 的公定质量百分 率表示 。6.4 密度测定按

16、GB/T1668执行 。6,5 断裂强力测定按GB/T3923,l执行 。6.6 棉结杂质疵点检验按FZ/T10006执行 。7 检验规则按Z / T 1 0 0 0 4 执行 。8 标志 、 包装 、 运输和贮存8.1 标志和包装按F Z / T 1 0 0 0 9 执行 。8.2 运输和贮存产爵 l在 运输过程巾应避免包装破损 ,产 品受潮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 、 清洁的环境 中,确 保产 品不发生霉变等变质现象 。9 其他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 ,可 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 。Fz/T 13014-2014附 录 A(规 范性 附录)技术条件制定规定A。1 棉维混纺本色布的技术 条件 的制定

17、,除 下列规定外,均 按GB/T准06 2008附录执行 。A.2 棉维混纺本色 布的原料代 号为 :棉 为C、维纶为V。棉维混纺 比的马法规定为 :棉 含量/维 纶 含量 。示例:棉 含筮60%,维纶含量10%,写为C/V6O/40。A。3 棉 纱线 的公定 阳 l潮 率 为8.5%,维纶纱线 的公定 同潮 率5.0%。A.4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 的公定 卜 l潮 率可按棉维十燥质量百分 率计算 ,也 可按棉 维公定质量混纺 比例计算,按 式( 。 1)和式 ( .2)计算 ,按 GB/T8170修约 至小数点后一位 。棉维混 纺本色纱 线 的公 英制线 密度按 式 ( 。 3)换算,按 GB

18、/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位。w = 卫c + w y A v ( . l )100贮 )1 + 昕 丽+ 榀式中:W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的公定 回潮率,%;Wc、Wv 棉 、 维纶的公定 r。l潮 率 ,%;c、v 棉、 维纶的十煤质量百分 比例 ,%;Bc、Bv 棉 、 维纶的公定质量混纺百分比例 ,%。T1=I等f式 巾:T1 棉维混纺本 色纱 、 线线 密度,屮位为特克斯(tcx);Nc 棉维混 纺本 色纱 、 线 的英制攴数 ,唯 位为攴C)。示例:50/50棉维混纺纱公定H潮 率的计算:W =簏+ 觞=6.7%1 晶 / 1 。0 +A。5 棉维混纺纱线 的直径 系数可按棉纱t径系

19、数A.6 棉维混纺本色布织物 的断裂强 力以 5cm2O计算 ,按GB/T8170修约 为整数 。P 3)5 01+5.0000 , 0 3 7 计算。cm布 条的断 裂强 力丧示织物 的断裂强 力按式 (.4).1)Q 亠l : i r t式 巾:Q 棉 维混纺本色布 的断 裂强 力. 屮位 为牛顿( N ) ;P 。 屮根纱线一等占 【 断裂强 度、屮位为厘牛每特克斯 ( c N / t c x ) ;N 织物 中纱线标 准密度, 屮位 为根每1 0 厘米( 根 / 1 0 c m ) ; 织 物 中纱线强 力 的利 用系数. 按棉本 色布相应 品种 的值加Fz/T 130142014附

20、录 B(规 范性 附录)各 类布面疵点的具体 内容B,1 经向明显疵点竹 I、 粗经 、 错线密度 、 综穿锆 、 筘路 、 筘穿错 、 多股经 、 双经 、 并线松 紧、 松经 、 紧经 、 吊经 、 经缩波纹 、断经 、 断疵 、 沉纱 、 星跳 、 跳纱 、 棉球 、 结头 、 边撑疵 、 拖纱 、 修整不 良、 错纤维 、 油渍 、 油经、 锈经 、 锈渍 、 不褪色色经 、 不褪色色渍 、 水渍、 污渍 、 浆斑 、 布开花 、 油花纱 、 猫耳朵 、 凹边 、 烂边 、 花经 、 条影 、 极光 、 针路 、 磨痕 、 绞边不 良、 方眼、 木辊皱 、荷叶边 。B.2 纬向明显疵点

21、错纬(包括粗 、 细 、 紧、 松)、条干不匀 、 脱纬、 双纬 、 纬缩 、 毛边 、 云织 、 杂物织人 、 花纬、 油纬 、 锈纬 、 不褪色色纬 、 煤灰纱 、 百脚 、 开年经缩 (印 )。B。3 横档拆痕 、 稀纬、 密路 。B。4 严重疵点破涧 、 豁边 、 跳花 、 稀弄 、 经缩浪纹 (=楞 起算)、并列3根吊经 、 松经(包 括隔开1根2根好纱)、不对接轧梭 、 1cm及以上烂边 、 金属杂物织人 、 影响组织的浆斑 、 霉斑 、 损伤布底的修整不 良、 经 向8cm整幅巾满10个结头或边撑疵 。B。5 其他B.5.1 经向疵点及纬向疵点巾,有 些疵点是这两类共同性的,如

22、竹节 、 跳纱等。在分类 巾只列人经向疵人 类,如纬向出现时,应按纬向疵点 评分 。B。5,2 如布而上出现上述未包括的疵点 ,按 相似疵点评分 。Fz/T 130142014附 录 C(规 范性附录)疵点名称的说明C.1 竹节 :纱 线上短片段的粗 阝。C。2 粗 经 :直 径偏粗 5cm及 以上的经纱织人布内。C。3 错线密度 :线 密度用错T艺标准 。C.4 综穿错 :没 有按T艺要求穿综 ,而 造成布而组织错 乱。C.5 筘路 :织 物经向呈现条状稀密不匀 。C,6 筘穿错 :没 有按 I艺要求穿筘,造 成布而上经纱排列不匀 。C。7 多股经 :两 根以上 唯纱合股者。C.8 双经 :

23、唯 纱(线 )织物中有2根经纱并列织人。C,9 并线松 紧:中 纱加捻为股线时张力不匀 。C,10 松经 :指 部分经纱张力松弛织人布内。C.ll 紧经 :部 分经纱捻度过大。C,12 吊经 :部 分经纱在织物中张力过大。C。13 经缩波纹 :部 分经纱受意外张力后松弛,使 织物表而呈波纹状起伏不平 。C.14 断经 :织 物内经纱断缺。C.15 断疵 :经 纱断头纱尾织人布内。C.16 沉纱 :由 于提综不良,造 成经纱浮在布面。C,17 星跳 :1根经纱或纬纱跳过2根1根形成星点状的。C.18 跳纱 :1根2根经纱或纬纱跳过5根及以上的。C.19 棉球 :纱 线 11的纤维呈球状 。C.

24、结头 :影 响后T序质量的结头 。C,21 边撑疵 :边 撑或刺毛辊使织物巾纱线起毛或轧断 。C.22 拖纱 :拖 在布而或布边上未剪去的纱头。C,23 修整不 良:布 而被刮起毛 ,起 皱不平,经 、 纬纱交叉不匀或只修不整 。C.24 错纤维 :异 纤维纱线织入。C.25 油渍 :织 物沾油后留下的痕迹 。C.26 油经 :经 纱沾油后留下的痕迹 。C,27 锈经 :被 锈渍沾污的经纱痕迹 。c.28 锈渍 :织 物沾锈后留下的痕迹 。C。 不褪色色经 :被 沾污而洗不清的有色经纱 。C.30 不褪色色渍 :被 沾污而洗不清的污渍 。C.31 水渍 :织 物沾水后留下的痕迹 。C,32 污

25、渍 :织 物沾污后留下的痕迹 。C,33 浆斑 :浆 块附着布而影响织物纠织 :C.34 布开花 :异 纤维或色纤维混入纱线巾织 人布内:C.35 油花纱 :在 纺纱过程中沾污油渍的纤维附人纱线 C.36 猫r朵 :凸 出布边0.5cm及以C.37 凹边 :凹 进布边0,5cm及以 I1,C.38 烂边 :边 组织内唯断纬纱,处断3根皮以上的。8Fz/T 130142014C.39 花经 :由 于配棉成分变化 ,使布而色泽不同。C.40 长条影 :由 于不同批次纱的混人或其他囚素 ,造 成布面经向问隔的条痕 。C.们 极光 :由 于机械造成布而摩擦而留下的痕迹 。C.42 针路 :由 于点啄式

26、断纬 向停装置不 良,造 成经向密集的针痕 。C。43 磨痕 :布 而经向形成一直条的痕迹 。C.44 绞边不 良:囚 绞边装置不 良或绞边纱张力不匀 ,造 成2根及以上绞边纱不交织或交织不 良。C.45 钳纬 :直 径偏粗 、 偏细 , 5cm及以 L的 纬纱 、 紧捻 、 松捻纱织人布内。C.46 方眼 :织 造时局部经纱张力过大 ,布 而形成块状炽 1格 差异 。C.47 木辊皱 :坯 布经过卷布棍时张力不当,织物在布棍 巾问部位处形成经向褶皱。C,48 荷叶边 :布 边经纱张力较小或横向拉幅过度或不足 ,织物边缘呈起伏波浪状 。C.49 条十不匀 :叠 起来看前后都能与止常纱线明显划分

27、得开的较差的纬纱条十。c.50 脱纬 :一 梭口内有3根及 以 L的 纬纱织人布内(包 括连续双纬和长5cm及以上的纬缩)。C。51 双纬 :唯 纬织物一梭凵内有2根纬纱织人布内。C,52 纬缩 :纬 纱扭纬织人布内或起圈现于布面(包 括经纱起圈及松纬缩 =楞起算)。C。53 毛边 :由 于边剪作用不 良或其他原因,使 纬纱不正常被带人织物内(包 括距边5cm以下的双纬和脱纬)。C.54 云织 :纬 纱密度稀密相闸呈规律性段稀段密。C.55 杂物织入 :飞 花 、 回丝 、 油花 、 皮质 、 木质 、 金属(包括瓷器)耸杂物织人。C.56 花纬 :由 于配棉成分或陈旧的纬纱 ,使布而色泽不

28、同,且 有1个2个分界线 。C.57 油纬 :纬 纱沾油或被污染 。C。58 锈纬 :被 锈渍沾污的纬纱痕迹 。C。59 不褪色色纬 :被 沾污而洗不净的有色纬纱 。C。60 煤灰纱 :被 空气巾煤灰污染的纱(唯 层检验为准 ,对 深色油 卜)。C,61 百脚 :斜 纹或缎纹织物一个完全组织内缺1根2根纬纱 (包 括多头百脚)。C。62 丌车经缩(印 ):开车时部分经纱受意外张力后松弛 ,使 织物表而呈现块状或条状的起伏不平的开车痕迹 。C.63 拆痕 :拆 布后布而上留下的起毛痕迹和布而揩浆抹水 。C.64 稀纬 :经 向1cm内少2根纬纱(横贡缎织物稀纬少2根作1根计)。c,65 密路 :

29、经 向0.5cm内纬密多25%以上(纬 纱紧度亻 0%以下多20%及以的)。C。66 破涧 :3根及以上经纬纱共断或单断经 、 纬纱(包括隔开1根2根好纱的),经纬纱起圈高出布 而0.3cm,反面形似破洞。c,67 豁边 :边 组织内3根及以上经 、 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纱(包 括隔开1根2根好纱)。 双边纱2根作一根计 ,3根及以 Il的有1根算1根。C.68 跳花 :3根及以 L的 经 、 纬纱相互脱离组织 ,包 括隔开一个完全组织。C。69 稀芹:纬 密少于 I艺标准较大 ,呈“亓”现象 。C.70 不对接轧梭 :轧 梭后的经纱未经对接 。C.71 霉斑 :受 潮后布而出现霉点(斑 )。Fz

30、/T 130142014附 录 D(资 料性附录)用 于快速测定织物断裂强力的修正D,1 在常规 试验及 丁厂 内部质量控制检验时,可 用在普通 大气 条件 下进行 快 速试 验,然 后 按标 准温度和 回潮率 的办法进行换算修止 ,但 检 验地点 的温湿度应保持稳定 。D.2 断裂强 力修止公式 见式 (D.1),按GB/T8170修约为整数 。P 。= K P式中:P0 棉维混纺本色布的修正断裂强力,唯位为牛顿(N);K 棉维混纺本色布断裂强力的修止系数,棉 维(50/50)本色布按FZ/T10013.2执行 ;P 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测得的棉维混纺本色布断裂强力,唯位为牛顿(N)。 z/T

31、 13014-201口附 录 E(规 范性 附录)棉与维纶混纺的纤维含量试验方法E.1 适用范 围本方法规定 r采用盐酸法测 定除去非纤 维物质后 的维纶与棉 的二组分混纺物 巾维纶含量 的方法 。E.2 原理用20%耠酸把 维纶从 已知燥质 量 的混 合物 屮溶解 去 除 ,收集残 留物 ,清 洗 、 烘 十 和称 量 ;用 修 止后 的质量计算其 占混合物 十燥质 量 的百分率 ,由 差值得 出维纶 的百分 含量 。E , 3 试齐 刂E.3.1 使川GB/T2910.1和本方法(E。3.2和E.3,3)规定的试剂。E , 3 . 2 2 0 % 耠酸: 取浓盐酸1 0 0 0 m L (

32、 2 0 , 体积质量1 . 1 9 g / m I ) 徐徐加人8 0 0 m I 级水中, 待冷却到室温时, 再加= 级水, 修正其体积质量到1 . 0 9 5 g / m I 1 , 1 0 0 g / m I , 浓度控制在1 9 , 5 % . 5 % 。E , 3 . 3 稀氨水溶液: 将8 0 m I 浓氨水( 体积质量0 . 8 8 0 g / m I ) 加水稀释至1 L 。E.4 仪器E,4.1 使用GI;/T2910.1规定的设备。E . 4 , 2 具宋 = 角烧瓶 , 容 量不 少于5 0 0 m I 。E , 4 . 3 l n 温 振荡器: 2 5 2 , 振荡频

33、率6 0 次/ m i n 1 0 次/ m i n , 振荡时问: 3 0 m i n 2 m i n 。E.5 试验步骤E.5.1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E.5,2 将准备好的试样放入 =角烧瓶中,每 克试样加入 100mI冫20%盐酸(E.3,2),寨上玻璃塞,摇动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后 ,放 入Jln温振荡器(E.1.3)巾,保 持25 2,振荡频率60次/min10次/min,放置 30min。E.5.3 待维纶充分溶解后 ,用 已知十鼋的玻璃砂芯坩埚过滤 ,用 少量20%盐酸将残 留物清洗到玻璃砂芯坩埚中。真空抽吸排液 ,再 依次用水清洗 、 稀氨水溶液 (E.3,3)中和 ,最 后用水连续清洗残 留物 ,每次洗后先用覃力排液 ,再 用真帘抽吸排液 。E。5.4 最后将坩埚和残留物按GB/T2910.1规定烘十 、 冷却 ,称 量 。E.6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E , 6 . 1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 B / T 2 9 1 0 , 1 规定。E . 6 . 2 棉的值为l 。 0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