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ZZB 042-2015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pdf

上传人:liy****99 文档编号:16944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ZZB 042-2015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ZZB 042-2015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ZZB 042-2015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ZZB 042-2015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ZZB 042-2015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33.180.10 M33 ZZB 浙江制造标准 ZZB 0422015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tended wavelength band dispersion unshifted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 2015 - 12 - 24 发布 2015 - 12 - 31 实施 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 发 布 ZZB 0422015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1 4 基本要求 . 2 5 分类、标记和编码 . 2 6

2、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3 7 检验规则 . 8 8 标志和产品随行文件 . 9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 10 10 质量承诺 . 1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随行文件内容及格式 . 11 ZZB 042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GB/T 9771.3-2008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3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 GB/T 15972.10-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10部分 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总则等相关国家标准的内容进行编制,并完全覆盖上述三份标准中的检测项目。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还参

3、考了GB/T 15972光纤试验方法规范、ITU-T G.652:2009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IEC/TR 61282-3:2006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指南 第3部分:偏振模色散的计算、IEC 62048:2001光纤可靠性的幂次率理论等标准,并在此基础提高了部分光纤指标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由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富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林波、陆健红、余子英、吴玲红、王醒东、吴海港、吴巧宾、傅志君、张立永、刘勇。 本标准2015年首次发布。ZZB 0422015 1

4、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B1.3 D类(国际电信联盟称为: G652.D)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基本要求、分类、标记和编码、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产品随行文件、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信光缆和其他信息传输设备中使用的B1.3 D类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771.3-2008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

5、模光纤特性 GB/T 15972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GB/T 18900 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试验方法 ITU-T G.652:2009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EC/TR 61282-3:2006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指南 第3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的计算 IEC 62048:2011 光纤可靠性:幂定律理论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GB/T 9771.3-2008中界定的与以下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一次涂覆层直径(P) Primary Diameter 光纤拉制过程中,内涂层的涂覆直径,单位为微米( m)。 3.1.2 二次涂覆层直径(B) Secondary

6、Diameter 光纤拉制过程中,外涂层的涂覆直径,单位为微米( m)。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MD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偏振模色散 PMDQ Link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链路偏振模色散系数统计参数 ZZB 0422015 2 4 基本要求 4.1 光纤设计应能使光纤机械强度、光学性能、几何参数等具有先进性。 4.2 应具备洁净度(1 万级)、温度(266)、湿度(50%20%)的环境来保证光纤拉丝生产的稳定性要求。 4.3 应具备拉丝和筛选过程自动控制装备来保证光纤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4.4

7、应配置光纤预制棒、涂覆料等主要材料的检测能力,光纤机械性能、关键尺寸、强度、光学传输性能等必要的检测设备来保证光纤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 5 分类、标记和编码 5.1 分类 B1.3 D类单模光纤属B1.3类单模光纤的子类,无其他分类。 B1.3 D类单模光纤由纤芯、包层、一次涂覆层、二次涂覆层组成。见图1如下: :二次涂覆层(B) :一次涂覆层(P) :包层 (F) :纤芯 图1 光纤结构 5.2 标记和编码 每盘光纤应在规定的位置进行唯一的条形码标识(标识应是明码,如数字、字母或符号),并将标识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以实现对产品材料、生产日期、生产设备等信息的可追溯性。 其编码方式及含义如下:

8、 B P F ZZB 0422015 3 示例:LZFQ15A303070D L:表示 B1.3 预制棒;Z:表示(厂家)预制棒;F:表示(厂家)树脂;Q:表示拉丝机台号;15A:表示 2015 年 10 月;303:表示连续生产的第 30 根预制棒第 4 拉丝下机大盘;070:表示筛选、分切号;D:光纤种类为 B1.3 D 类。 6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6.1 尺寸参数及模场直径 6.1.1 尺寸参数及模场直径的技术指标 B1.3 D类单模光纤的尺寸参数及模场直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单模光纤的尺寸参数及模场直径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B1.3 裸光纤 包层直径(F) m 1251 芯/

9、包同心度误差 m 0.6 包层不圆度 % 0.8 涂覆层 直径 一次涂覆层容差 m 10 二次涂覆层直径 m 2427 涂覆层直径(着色) m 25015 包/涂同心度误差 m 10 模场直径(1310nm) m (869.5)0.4 注:在某些应用中,可采用其他规格的涂覆层直径和容差,例如 (40040) m、(700100) m、(700100) m和(900100) m。 6.1.2 尺寸参数及模场直径的测量方法 光纤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见表2。 光纤预制棒型号 光纤预制棒型号 光纤预制棒厂家 树脂厂家代号 生产机台代号 生产年、月代号 光纤拉丝代号 光纤筛选、分切代号 光纤类别代号 ZZ

10、B 0422015 4 表2 光纤尺寸参数及模场直径的测量方法 项 目 测量方法 包层直径 见GB/T 15972.20 芯包同心度误差 见GB/T 15972.20 包层不圆度 见GB/T 15972.20 涂覆层直径 见GB/T 15972.21 包/涂同心度误差 见GB/T 15972.21 模场直径(1310nm) 见GB/T 15972.45 6.2 光学特性和传输 6.2.1 衰减系数 B1.3 D类单模光纤的衰减系数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单模光纤的衰减系数 单位: dB/km 项 目 技术指标 1310nm 衰减系数 0.35 1383nm 衰减系数 0.33 1550nm

11、衰减系数 0.21 1625nm 衰减系数 0.24 6.2.2 衰减点不连续性 B1.3 D类单模光纤的衰减点不连续性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单模光纤的衰减点不连续性 单位: dB 项 目 技术指标 衰减点不连续性 1310nm 0.015 1383nm 0.030 1550nm 0.030 1625nm 0.030 6.2.3 色散特性 B1.3 D类单模光纤的色散特性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 项 目 单 位 技术指标 零色散波长范围 nm 13001322 零色散斜率 ps/(nm2.km) 0.091 ZZB 0422015 5 6.2.4 截止波长 截止波长分为

12、两种类型: a) 光缆截止波长( cc): cc1260 nm; b) 光纤截止波长( c): c 不规定。 注: c、 cc测量值之间的关系与光纤、光缆的结构和测试条件有关,一般情况下, cc c。 对于特别应用场合光缆中所用的光纤截止波长, 规定 c1250 nm,特别应用场合是指使用光缆长度较短,弯曲半径较大的情况。例如:长度小于2m跳线缆中光纤截止波长 c不宜大于1250 nm。 6.2.5 宏弯损耗 B1.3 D类单模光纤的宏弯损耗参数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单模光纤的宏弯特性 单位: dB 条 件 附加衰减技术指标 弯曲半径(mm) 圈数 1550nm 宏弯损耗 1625nm 宏

13、弯损耗 25 100 0.05 0.05 6.2.6 偏振模色散系数 本标准规定单盘PMD值及链路PMDQ系数,其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单盘 PMD 值及链路 PMDQ系数 项 目 单位 技术指标 PMD 系数 未成缆光纤偏振模色散系数(PMD) ps/km 0.15 M(光纤段数) 段 20 Q(概率) % 0.01 未成缆光纤链路偏振模色散系(PMDQ) ps/km 0.20 注:ITU-T G.652(2005)中规定了B1.3D类成缆光纤链路PMD要求:M(光纤段数)=20,Q(概率)=0.01%, PMDQ=0.15 ps/km。 6.2.7 光学特性和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 光纤光

14、学特性和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见表8。 表8 光纤光学特性和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 项 目 试验方法 衰减系数 见GB/T 15972.40 光纤衰减点不连续性 见GB/T 15972.40 色散特性 见GB/T 15972.42 截止波长 见GB/T 15972.44 宏弯损耗 见GB/T 15972.47 偏振模色散 见GB/T 18900 注:根据对一定数量未成缆光纤测量得到的偏振模色散系数的数据,用ITU-T G.650.2(2007)附录IV或IEC/TR61282-3:2006给出的统计方法可计算出链路偏振模色散的PMDQ值。 ZZB 0422015 6 6.3 机械性能 6.3.1 筛选

15、试验水平 涂覆光纤机械强度筛选试验要求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筛选试验要求 项 目 技术要求 筛选应力(GPa) 0.79 筛选应变(%) 1.0 注:筛选应力值0.69GPa与1%的应变或者是8.5N的筛选张力值等同。三种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见IEC/TR 62048:2011中第7.5条款。 当光纤的长期弯曲半径小于30 mm,光纤的断裂机率随着弯曲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光纤的机械可靠性受到光缆的结构、施工技术以及路由条件的影响,在一些极小的弯曲应用条件下,可适当提高筛选等级或其他影响参数,以保证光纤的机械可靠性和寿命要求。 6.3.2 光纤抗拉强度 光纤老化前的最低抗拉强度要求应符合表10的

16、规定要求。 表10 光纤老化前的最低抗拉强度要求 光纤标距长度(m) 威布尔概率水平为 15%时抗拉强度(GPa) 威布尔概率水平为 50%时抗拉强度(GPa) 0.5 3.14 3.80 1 3.05 3.72 10 2.76 3.45 20 3.67 3.37 注:试验用短样品进行时,光纤标距长度可选0.5m或1m;试验用长样品进行时,光纤标距长度可选10m或20m 6.3.3 其他的机械性能 光纤其他的机械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光纤其他机械性能要求 项 目 单位 技术指标 涂覆层剥离力 剥离力平均值 N 1.05.0 剥离力峰值 N 1.38.9 动态疲劳参数(nd) 2

17、0 6.3.4 光纤翘曲特性参数 光纤翘曲半径R应不小于5 m。 6.3.5 机械性能的试验方法 光纤机械性能的试验方法见表12。 ZZB 0422015 7 表12 光纤机械性能的试验方法 项 目 测量方法 筛选试验 见GB/T 15972.30 抗拉强度 见GB/T 15972.31 涂覆层剥离力(平均值、峰值) 见GB/T 15972.32 动态疲劳参数(nd) 见GB/T 15972.33 翘曲特性 见GB/T 15972.34 6.4 环境性能 6.4.1 概述 B1.3 D类光纤的环境性能包括环境试验后光纤衰减变化和环境试验后机械性能要求。 6.4.2 环境性能后光纤衰减变化 环境

18、试验后光纤衰减变化要求应符合表13的规定。 表13 环境试验光纤衰减变化要求 单位:dB/km 项 目 试验条件 允许的衰减变化 1310nm 1550nm 温度变化特性 温度范围为-6085,2 个循环周期 0.03 0.03 浸 水 浸泡在温度为 235水中 30 天 0.03 0.03 恒定湿热 温度为 852试验箱中放 30 天 0.03 0.03 干 热 温度为 852,相对湿度不低于85%,试验箱中放 30 天 0.03 0.03 温 水 浸泡在温度为 603水中 14 天 0.03 0.03 氢老化 光纤在 65状态下, 在浓度为 1%氢氮混合气体中放置 16h测其附加衰减 氢老

19、化后 1383 nm 衰减不大于氢老化前 1310 nm 衰减 6.4.3 环境试验后机械性能要求 环境试验后机械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4的规定。 表14 环境试验后机械性能要求 试验项目 剥离力平均值 (N) 剥离力峰值 (N) 威布尔概率水平为50%时抗拉强度(GPa) 威布尔概率水平为15%时抗拉强度(GPa) 动态疲劳参数 (nd) 恒定湿热 1.05.0 1.08.9 3.03 2.76 20 浸水 1.05.0 1.08.9 6.4.4 光纤环境性能的试验方法 光纤环境性能的试验方法见表15。 ZZB 0422015 8 表15 光纤环境性能的试验方法 项 目 测试方法 恒定湿热 见G

20、B/T15972.50 干热 见GB/T15972.51 温度变化特性 见GB/T15972.52 浸水 见GB/T15972.53 氢老化 见GB/T15972.55 温水 将2.2 km光纤试样松绕成直径大于150 mm的圈, 放入603的水域中浸泡14天后,测其在1310 nm、1550 nm波长下与常温时的附加衰减系数。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与型式试验。 7.2 组批和抽样 生产使用材料、工艺、设备、检验手段等条件相同,一个检验批可以由一个生产批或几个生产批构成,型式试验送检数每季度1次。每次不少于2个样本,每个样本长度在12km以上。 7.3 出厂检验

21、 7.3.1 检验项目、检验性质及检验方案 光纤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检验性质及检验方案见表 16。 表16 光纤出厂的检验项目、检验性质及检验方案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性质 检验方案 1 几何尺寸和模场直径 包层直径 全检 100% 包层不圆度 全检 100% 芯/包同心度误差 全检 100% 一次涂覆层直径 全检 100% 二次涂覆层直径 全检 100% 包/涂同心度误差 全检 100% 模场直径(1310nm) 全检 100% 2 光学特性和传输 性能 截止波长 全检 100% 1310nm 衰减系数 全检 100%单向;首尾盘/批双向;6.3km 时双向 1383nm 衰减系数 全检 1

22、550nm 衰减系数 全检 1625nm 衰减系数 全检 衰减点不连续性 全检 100%单向;首尾盘/批双向;6.3km 时双向 零色散波长 抽检 首尾盘/批 零色散斜率 抽检 首尾盘/批 PMD 系数 全检 100% ZZB 0422015 9 7.3.2 判定规则 全检项在检验中,若全部检验项目合格,则判定检验合格;若检验中出现一项不合格时,判定不合格。抽检项中,若检验不合格则该批次进行全检,按照全检项规则进行判定。 7.4 型式试验 7.4.1 光纤型式试验的检验项目、检验性质及检验方案见表 17。 表17 光纤型式试验的检验项目、检验性质及检验方案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性质 检验方案

23、1 机械性能 筛选应力 全检 100% 抗拉强度 抽检 型式试验项目 翘曲半径 抽检 1 盘/批 剥离力 抽检 型式试验项目 动态疲劳参数(nd) 抽检 型式试验项目 2 环境性能 温度变化特性 抽检 型式试验项目 浸 水 抽检 型式试验项目 恒定湿热 抽检 型式试验项目 干 热 抽检 型式试验项目 温 水 抽检 型式试验项目 3 传输性能 宏弯损耗 抽检 型式试验项目 7.4.2 成品光纤在下列情况之下,应进行型式试验: a) 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b) 光纤结构、材料、工艺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停产 6 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要求时; e) 用户

24、要求时; f) 正常生产时,每季度至少应进行一次 7.4.3 型试试验所有项目完成以后, 应由型式试验主管就本次试验及时出具型式试验报告, 并根据试验结论作出评价。 7.4.4 在型式试验中, 若全部检验项目合格, 则判定该次型式试验合格; 若检验中出现一项不合格时,允许对该不合格项进行重新验证检验。若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次型式试验不合格;若没有不合格,则判该次型式试验合格。 8 标志和产品随行文件 8.1 标志 8.1.1 合格光纤由检验人员张贴合格标签和条码,盘具张贴过程条码,盘罩张贴合格标签,在合格标签中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光纤编号、光纤型号、光纤种类、光纤等级、光纤长度、衰减系数等。 8

25、.1.2 标志应清晰、粘贴牢固。 8.2 随行文件 ZZB 0422015 10 产品的随行文件以电子文本格式提供(具体格式见附录 A): a) 产品合格证(包含:单位名称、产品名称、型号、箱号、出厂日期、检验人员、检出结果、执行标准、地址、电话、邮编); b) 光纤品质报告; c) 装箱单。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包装 9.1.1 光纤表层应缠绕 2 层以上黑色遮光带(如材质聚乙烯),完整的包裹光纤,作为防尘、防潮和遮光保护。 9.1.2 经过防尘保护的光纤应在盘具外加一配套的保护罩, 并且扣上保护罩后不致引起盘具的变形或左右晃动。 9.1.3 若干盘(最多 6 盘)光纤作为一个纸箱

26、包装单位,箱内光纤盘之间及光纤盘上下应用减振纸板隔平。 9.1.4 用于包装的所有材料均应对光纤无害,如不会引起灰尘的粘附、光纤变色、外径膨胀和衰减的增加等。 9.1.5 包装箱应牢固、可靠,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应出现损坏和损伤。包装箱外应有下列包装标志或按顾客要求标识。标记的基本内容包括:产品型号、箱号、尺寸、数量、毛重、产品的放置说明、制造厂名称、地址、电话、“小心轻放”、“保持干燥”等字样标志。 9.1.6 包装箱内应有合格证和光纤品质报告。装箱单应贴于包装箱上。 9.2 运输 9.2.1 光纤发往客户的过程中光纤应该放入包装箱, 并对包装箱进行打包处理, 每托盘叠放应不高于6 层(含

27、6 层)。 9.2.2 光纤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淋雨、受潮、摔抛和剧烈碰撞。 9.3 贮存 9.3.1 每箱光纤应纵横交叉放置在托盘上,每托盘叠放应不高于 6 层(含 6 层)。 9.3.2 光纤应放在室内,避免强光照射以及与强酸、强碱接触,同时应满足湿度 35%70%的要求。 10 质量承诺 10.1 成缆后光纤产品寿命大于 30 年。 10.2 产品保修期:36 个月(自出厂检验合格之日起)。 10.3 在光纤产品使用过程中及保修期内,由于光纤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失,制造单位将承担相关的损失及责任。对于非产品质量出现的意外损伤或缺陷,可配合顾客提供相应服务。 ZZB 0422015 11 A A

2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随行文件内容及格式 A.1 产品合格证 产品合格证,每个箱里面装有一份产品合格证,其中包括单位名称、产品名称、型号、箱号、出厂日期、检验人员、检出结果、执行标准、地址、电话、邮编等。 示例: A.2 光纤品质报告 光纤品质报告,以电子文本格式提供,其中包括产品的编号、长度、指标信息、合同评审号等资料。 示例: 产品名称: 单 模 光 纤型 号: B6.a2箱 号: 出厂日期: 检 验 员: 检出结果: 执行标准: 地 址: 电 话:邮 编: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ZZB 0422015 12 A.3 装箱单 光纤装箱单,贴于包装箱右上角,其中包括产品型号、箱号、数量、毛重、尺寸等。 示例: 光纤型号: B6.a2 箱 号: 数 量: 毛 量: 尺 寸: 光纤型号: B6.a2 箱 号: 数 量: 毛 量: 尺 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