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综合复习试卷附答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693293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综合复习试卷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综合复习试卷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综合复习试卷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综合复习试卷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综合复习试卷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综合复习试卷附答案1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 (2)应将2只试管同时放到_的温水中,其目的是模拟人体的口腔温度,在此温度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 (3)5到10分钟后取出2只试管,各滴加两滴碘液,摇匀,其中不变蓝的试管是号,原因是_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试管加入物质37水浴滴加碘液淀粉糊2mL+唾液2mL10分钟2滴,摇匀淀粉糊2mL+清水2mL10分钟2滴,摇匀馒头块+唾液2mL10分钟2滴,摇匀(1)将试管和试管进行对照,该生

2、物兴趣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_,要放入37的温水中水浴10分钟的原因是_。图中A、B、C都用同样大小的馒头块处理,都放在37的温水中水浴10分钟后滴加碘液,这样做是为了_。(2)分别向冷却后的3支试管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三个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对于号试管出现的实验现象,你解释的原因是_。(3)该实验能得出结论:淀粉的消化与_都有关系。(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人在感冒发烧、没有食欲,即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是否有影响,需要设置号试管,应该在表中几号试管的基础上怎样设置?_3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了解消化系统结构与合理营养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结

3、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回答问题:(1)如图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_,其内表面有许多的环形皱襞,在皱襞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的_。(2)图中所示器官为_,它所分泌的_中不含酶,能促进脂肪变成脂肪微粒,以利于进一步消化。(3)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在保证图中第一、第二层食物足够的摄入量的同时,还应多吃些处于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_。(4)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合理的是_。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C馒头、红烧肉、煎鸡蛋、玉米粥 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西红柿鸡蛋

4、汤4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_交换。(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 成分变化是_气体含量增加。(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_应处于_状态。5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_模拟人体的肺,肺是进行_的重要场所。(2)序号_模

5、拟人体的膈肌。(3)图乙模拟的是人体在_(吸气/呼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膈肌处于_(收缩/舒张)状态。(4)人体呼出的气体,_的含量增多,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下图为呼吸过程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A过程代表_,它是通过_实现的。(2)图一中B代表_过程,D_过程,两过程都是通 过_实现的。 (3)图二中的a代表的气体是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成分变化 是_(气体)含量增加。7下图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肺循环的起点是 _:若某人感冒,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_。(2)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_。(3)若E处代表小肠

6、绒毛毛细血管,则进食1小时后,流出小肠的血液与流入小肠血液相比较,其成分的变化是_。(4)图中(二)表示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中的_的环节。(5)在人体中的毛细血管两端有同为动脉,同为静脉,分别为动脉、静脉三种情况,它们分别位于人体的_部位。A肺、肾脏、肝脏 B肾脏、肺、肝脏C肝脏、肾脏、肺 D肾脏、肝脏、肺8科普阅读题白血病又称血癌。1847年德国著名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首次使用“白血病”这个词,意思是“白色的血液之病”。众所周知,人的血液颜色是红色的,其实白血病人也不例外。只是部分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目是正常人的数百倍,使血液颜色比正常人稍浅。这种病人的血液经过离心静置分层后,清晰地显现出厚

7、厚的白色细胞层,这是由于异常白细胞增多的缘故。这些异常白细胞在骨髓中大量产生,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浸润重要脏器和腺体,从而造成这些器官肿大或功能异常。此外,由于骨髓受到严重损害,不能继续制造足够多其他类型的血细胞,使得整个血细胞群体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机体由正常白细胞构成的防御机制也失效,引起多种不良反应。这些异常白细胞被为白血病细胞。上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白血病患者体内有2种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细胞,一种是占99%的普通白血病细胞,另一种是数量非常少的白血病干细胞。白血病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它们虽然含量极少,但是具有自我更新和不断增殖的能力,能产生大量普通白血病细胞,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目前,

8、白血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静脉化疗和骨髓移植等。静脉化疗就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将杀灭癌细胞的药物输进体内,然而,静脉化疗却难以根除白血病,因为有白血病干细胞的存在,理论上说,只要残留一个,就可以“春风吹又生”。骨髓移植是指将正常人的骨髓植入病人的体内,产生3种正常的血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做骨髓移植的条件非常苛刻,而且配型很不容易成功,这使得很多白血病患者失去了治愈的可能性。因此,人们还在积极探索其他的治疗方式。(1)将某位白血病患者的血液加入抗凝剂离心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厚厚的白细胞层位于图中的第_层。(填图中数字)(2)据材料推测,白血病患者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有_。A贫血B抵御疾病能力

9、增强C肝、脾、淋巴结肿大D出血不易凝固(3)由材料可知,引起异常白细胞大量增生的诱因是患者体内具有_。(4)骨髓移植后,其中的造血干细胞除了能够分裂分化成正常的白细胞之外,还能产生_和_,使患者3种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恢复正常。9如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心脏主要由_组织构成,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将心脏分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2)心脏分为四个腔,据图甲回答问题。其中与B相连的血管是 _,与C相连的血管是 _。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特殊结构是_,它能保证血液只能从_流向_。(3)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表示血管,请回答以下问题。a.乙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包括_(用

10、序号表示)。b.血液流经时,由_血变为_血。(4)若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肺炎,则药物通过心脏各腔的途径依次是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10下面是人体内物质交换简图,请据图回答:(1)上图中A和B所代表的主要器官分别是_、_。(2)经检测某人C中含有较多大分子质白质,则可能是肾脏的_发生病变。(3)图中标号中的血液,含氧较多的是标号_。(4)图中标号中的血液,含尿素较少的是标号_。11下图为肾脏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其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起到重要作用,它在图中的序号是_,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水、无机盐等物质经肾小球的_作用进入_腔

11、中,形成_。(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_有贮存尿液的作用,但是贮存时间过长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生活中要做到_等,利于泌尿系统的健康。12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1)图中处所指的液体是指(_) ,与血浆相比,它不具有的物质是(_) ,而尿液与之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_) ,浓度增加物质是(_) 。(2)图中处正在发生的生理作用是 (_),这个过程是在 (_)中完成的。13如图是人体各结构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在小肠中,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_。经过程进入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_。(2)小李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引发

12、支气管炎,在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成分是_。(3)表示肾小球的_作用,形成原尿:表示_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_。(4)若细胞因通过分泌的激素,能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则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_。14清晨,周明吃了鸡蛋炒米饭。上午他参加体育中考。1000米测试开始,听到枪响,周明立刻冲了出去。最后100米时,虽然已是大汗淋漓、呼吸急促、腿部沉重,但他仍咬紧牙关,奋力冲刺,最终取得了好成绩。请结合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回答:(1)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以终产物a-_的形式进入C系统。正常情况下, C系统中a的浓度在_(激素)的调节下能保持恒定。(2)C系统中血液

13、里的_为全身细胞输送氧,保证了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3)D是_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4)与“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有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有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5)周明听到枪响后立刻起跑,这一活动属于_反射。15下图示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刹车反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红灯”的灯光进入眼球,经过_等的折射,最终在A_上形成物像,A中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 B _传到_,形成视觉(汽车司机看到红灯)。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它由_和_两部分组成。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属于_反射。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做进一步的抽血检验。酒

14、精在消化道最膨大的_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最大的消化腺_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若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_。1A解析:唾液 37 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分析】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应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由图可知:A表示在

15、、号两支试管中各放入等量的浆糊;B表示向、号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清水和2毫升唾液;C表示将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D表示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详解】(1)号试管与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号试管是对照组,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2)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在该温度下,消化酶的活性最高,因此将实验装置置于该温度环境下是为了模拟人体内的环境温度。(3)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中常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因此图中D表示向、号试管中加入的都是碘液;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故答案为:(1)唾液 (

16、2)37 (3)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2A解析:淀粉的消化是否需要唾液的参与 在此温度下酶的催化作用最强,使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充分分解 保证变量的唯一 变蓝,不变蓝,部分变蓝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号试管的基础上,设置100水浴 【分析】通过分析图中的相关信息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号试管与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号试管与号试管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

17、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详解】(1)用试管和试管进行对照,以唾液为变量,实验组是,对照组是,探究的问题是淀粉的消化是否需要唾液的参与。实验要放在37的温水中,模拟人的口腔温度,在此温度下酶的催化作用最强,使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充分分解;图中A、B、C都用同样大小的馒头块处理,都放在37的温水中水浴10分钟后滴加碘液,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变量的唯一。(2)试管遇碘颜色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试管变蓝,原因是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号试管唾液不能与淀粉充分混合,有淀粉,加入碘液后部分变蓝。(3)牙齿的

18、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使馒头和唾液淀粉酶充分的混合,更好的进行化学消化,有利于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淀粉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4)感冒时体温升高后,使酶的活性降低,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一般没有食欲。针对这一现象,需要设置号试管,应该在表中号试管的基础上,设置100水浴。【点睛】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3D解析:小肠 小肠绒毛 吸收面积(消化面积消化吸收面积小肠上皮面积内表面积表面积面积) 肝脏 胆汁 蛋白质 D 【分析】图示中,是唾液腺,是口腔,是食道,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小肠,是大

19、肠,是肛门,是小肠绒毛。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是含糖类丰富的食物,第二层是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蔬菜、水果类,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第五层是脂肪多的食物。【详解】(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具有乳化脂肪(属于物理性消化)的功能。(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

20、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多食用“平衡膳食宝塔”中第三级和第四级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4)我们所吃的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所以我们应均衡的摄取这些营养物质,本着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主副食搭配的原则,只有D项营养物质比较全面。【点睛】解答此类题型时,既要熟知平衡膳食宝塔中的每层食物的作用,又要熟知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肺 2 呼吸道 清洁 一 气体 二氧化碳 氧气 膈肌 收缩 【分析】图一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图

21、(二)中a表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气体是氧气。c表示吸气,d表示呼气。【详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2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3)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

22、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4)图二中b代表的物质是氧气,a是二氧化碳,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即,肺吸气,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5 气体交换 吸气 收缩 二氧化碳 【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是气管;是肺;是膈肌。甲表示呼气,乙表示吸气。据此答题。【详解】(1)分析图可知:是气管;是肺;是膈肌。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3、,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因此,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模拟人体的肺,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2)序号模拟人体的膈肌,膈肌在呼吸运动中可以收缩和舒张,可以为呼吸运动提供动力。(3)图乙模拟的是吸气过程。在吸气时,由于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入肺。因此,图乙模拟的是人体在吸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澄清石灰水吹气使其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吸气和呼气时呼吸肌

24、的变化。6A解析:肺通气 呼吸运动 肺的换气 组织换气 气体扩散 二氧化碳 氧气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图片表示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A是肺的通气,B是肺内的气体交换,C是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D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表示吸气,d表示呼气。【详解】(1)A描述的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即肺的通气,这个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呼吸运动是指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因此A过程代表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2)B描述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25、,即肺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D描述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即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与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即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点睛】明确呼吸的全过程,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C解析:C右心室 A右心房 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变成了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D 【分析】(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

26、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2)图示表示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呼吸的全过程,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其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图中表示了呼吸的全过程(一)肺的通气、(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详解】(1)(2)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C右心室肺

27、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主动脉,即药物最先到达A右心房。如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3)若E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增多,同时血液中的氧气被小肠中的组织细胞利用,因此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变成了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4)图中表示了呼吸的全过程(一)肺的通气、(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组织里的气体交换。(5)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处毛细血管的两端均为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出球

28、小动脉的两端都是毛细血管,前端是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后端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由小肠流出后的血管叫肠静脉,肠静脉连通肝脏,肝脏的另一端连通肝静脉,所以肝脏的两端同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一端是肺动脉,另一端是肺静脉。【点睛】做这类题前,一定要认真分析图示,搞清图示中各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结构与知识点的联系。8B解析: B 白血病干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分析】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我们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称为血细胞,白细胞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详解】(1)如下图: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

29、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图中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2)据资料可见:白血病又称血癌,这种病人的血液经过离心静置分层后,清晰地显现出厚厚的白色细胞层,这是由于异常白细胞增多的缘故,这些异常白细胞在骨髓中大量产生,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浸润重要脏器和腺体,从而造成这些器官肿大或功能异常。此外,由于骨髓受到严重损害,不能继续制造足够多其他类型的血细胞,使得整个血细胞群体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机体由正常白细胞构成的防御机制也失效,引起多种不良反应,这些异常白细胞被称为白血病细胞,可见B符合题意;(3)据资料可

30、见:白血病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它们虽然含量极少,但是具有自我更新和不断增殖的能力,能产生大量普通白血病细胞,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4)据资料可见:骨髓移植是指将正常人的骨髓植入病人的体内,产生3种正常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理解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C解析:肌肉组织 a主动脉 dg上下腔静脉 动脉瓣 心室 动脉 静脉 动脉 CD 【分析】观图可知: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ef房室瓣、g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解答即可。【详解】(1)心脏主要由心

31、肌(肌肉组织)构成。(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其中B是左心室,与之相连的血管是a主动脉;C是右心房、与之相连的血管是d、g上下腔静脉。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特殊结构是动脉瓣,它能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3)血液循环途径如下:a乙图中肺静脉、主动脉流动脉血。b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

32、,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为肺部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4)如(3)小题图所示:注射某种药物后,药物随血液经体静脉上腔静脉C右心房D右心室肺动脉肺病灶部位。【点睛】掌握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是本题解题关键。10A解析:肺 小肠 肾小球 【详解】试题分析:图中: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尿液;氧气,二氧化碳,肺静脉,肺动脉,肾动脉,肾静脉。(1)A代表呼吸系统,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是消化系统,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2)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

33、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如果经检测某人C尿液中含有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则可能是肾脏的肾小球发生病变。(3)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此血液由含氧气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气多的动脉血。在体循环中血液从小肠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后,又开始的肺循环的,因此肺动脉中的血液内含养料多;同时肺泡作为组织器官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养料),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时养料减少。所以相对于肺静脉而言,肺动脉中血液成分是含氧较少,含养料较多。(4)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

34、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减少,养料减少。故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点睛: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11肾脏 肾单位 滤过 肾小囊 原尿 膀胱 适时适量饮水;及

35、时排尿 【分析】(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2)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

36、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起到重要作用,它在图中的序号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水、无机盐等物质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3)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但是贮存

37、时间过长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生活中要做到适时适量饮水;及时排尿等,利于泌尿系统的健康。【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尿液的形成,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尿的排出。12原尿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重吸收 肾小管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是肾小囊、是肾小管。【详解】(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

38、腔形成原尿。因此图中肾小囊处所指的液体是指原尿,与血浆相比,它不具有的物质是大分子蛋白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因此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浓度增加的物质是尿素。(2)图中处正在发生的生理作用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这个过程发生在肾小管。【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13氨基酸 右心房 白细胞 过滤 肾小管 葡萄糖 胰岛素 【详解】(1)在小肠中,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经小肠吸收后,由下腔静脉首先流回右心房。(2解析:氨基酸 右心房 白细胞 过滤

39、 肾小管 葡萄糖 胰岛素 【详解】(1)在小肠中,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经小肠吸收后,由下腔静脉首先流回右心房。(2)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的作用,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所以小李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成分是白细胞。(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4)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

40、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因此若细胞因通过分泌的激素,能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则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14葡萄糖 胰岛素 红细胞 泌尿 肾脏 条件 【分析】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排泄的途径解析:葡萄糖 胰岛素 红细胞 泌尿 肾脏 条件 【分析】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排泄的途径等生理过程;图示中,表示消化,表示粪便的排出,表示吸气,呼气,汗液的排出,尿的形成和排出,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表消化系统、B表示呼吸系统、

41、C表示血液循环系统、D表示泌尿系统;a表示葡萄糖。【详解】(1)淀粉在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胰岛分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因此。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以终产物a葡萄糖的形式进入C系统。正常情况下, C系统中a葡萄糖的浓度在胰岛素的调节下能保持恒定。(2)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C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里的红细胞为全身细胞输送氧,保证了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3)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

42、,膀胱和尿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的功能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是排出尿液的通道。因此,D是泌尿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4)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因此,与“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有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有呼气,汗液的排出,尿的排出。(5)反射分为非条件

43、反射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因此,周明听到枪响后立刻起跑,这一活动属于条件反射,这一活动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反射。【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的概念,排泄的途径,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的消化过程,激素的调节。15晶状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条件反射 胃 肝脏 脑干【解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解析: 晶状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条件反射 胃 肝脏 脑干【解析】(1)视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