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尿路尿酸结石与代谢综合征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光鲁 二、代谢综合征与尿酸结石的关系1一、代谢综合征的定义2三、新疆地区结石现状3四、尿酸结石的诊治及预防4五、分子及基因水平的研究进展 5目 录六、总结与展望6尿酸结石在我国占的泌尿系结石的8%-10%,仅次于钙盐结石。1、成石机制:尿液中尿酸溶解度下降和过饱和化是尿酸结石形成的前提。导致尿酸溶解度下降的因素主要有3个:(1)尿PH值下降。(2)尿酸量增加。(3)尿量减少。其中过度酸性尿是尿酸性肾结石形成的最重要的机制。有报道称1近年来上尿路尿酸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其原因,考虑上尿路尿酸结石发病率的增加很可能与近年来国内代谢综合
2、征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相关。上海地区的一项187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2003-2006年、2007-2010年和2011-2014年组的尿酸结石比例依次为27、51和59,呈逐渐上升趋势。1 1878例上尿路结石成分和发病年龄随时间变迁的横断面研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代谢综合征与尿酸结石代谢综合征与尿酸结石的发病关系密!什么是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S)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共同病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制定了新的代谢综合征定义,具备以下的三项或更多者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
3、征:(1)腹部肥胖:根据不同的种族和国家,采用不同的标准;我国腹部肥胖的标准为男性腰围90 cm;女性80 cm(2)血甘油三酯(TG)170 mmol/L(或已经治疗);(3)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降低,男HDL-C 1.0mmol/L,女750mg,则不宜使用排尿酸药物,防止尿中尿酸浓度过高。已有研究证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和高尿酸尿患者有预防尿酸结石形成的作用。但对于单纯轻度血尿酸增高无痛风症状的患者,一般不提倡预防性服用别嘌呤醇。仅进行一般性预防即可。行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极易形成尿酸结石,应给予预防性治疗。方法是放疗或化疗的前几天开始使用别嘌呤醇,避免痛风和尿酸结石形成。目
4、前相关动物实验证实10 SLC2A9与高尿酸尿症产生存在因果关系。Bannasch D等发现敲除 SLC2A9 基因的狗产生明显的高尿酸尿症;类似的动物实验是Preitner F 等敲除大鼠该基因时观察到了大鼠产生高尿酸尿症。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顶膜上的尿酸转运体 URATv1(由SCL2A9基因编码)可以将尿酸重吸收至上皮细胞胞浆内,从而调控尿酸的重吸收。分子及基因水平的研究进展10 Plasma urate level is directly regulated by a voltage-driven urate efflux transporter URATvl(SLC2A
5、9)in humansJJ Biol ChemURATv1和高尿酸尿源性尿酸结石相关,这也可能是尿酸结石形成原因之一。从而我们推测,在原发或继发URATv1表达减少或失活的人群中,其肾脏重吸收尿酸的能力可能是降低的,这类人群容易形成高尿酸尿症,从而形成尿酸结石。总之,URATv1是肾脏代谢尿酸重要运体,其失活或功能减低可能是高尿酸尿症源性尿酸结石的原因之一。故今后的重点应该是更好地从分子水平、基因水平和系统论的角度去研究尿酸结石病人尿液低pH值的形成病理过程,这样才有可能为完善预防和诊疗尿酸结石提供新的启示。当今医疗现状是多数医院在治疗泌尿系结石前,并未对结石成分进行初步分析,而进行不加区分的
6、统一化治疗,这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过度治疗,临床中应根据初步分析患者结石成分选择最佳的结石治疗手段,若治疗前初步诊断为尿酸结石的患者,更应结合患者全身情况、有无并发症等临床特点综合分析,个体化对待,将更经济、更简单有效、创伤更小的方法列为首选。尿酸结石的诊疗现状与展望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尿酸结石己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虽然目前平扫CT结合患者的痛风病史、高尿酸尿症、高尿酸血症、高度酸性尿及尿路平片结石不显影等对尿酸结石的体内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因CT设备、扫描层厚、结石大小、测量方法等不同造成其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且对混合成分结石仍难以明确诊断。因此,目前仍缺少具确率较高的体内诊断尿酸结石的方法,需要医学同仁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