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贵州省区域地质.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66020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区域地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贵州省区域地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贵州省区域地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贵州省区域地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贵州省区域地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贵贵 州州 区区 域域 地地 质质 构构 造造一、一、贵州地质构造概况 贵州位于东亚中生代造山带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的上升地壳区。贵州地层自元古代至新生界均有出露,累计厚度近4万米。贵州在已知约1400Ma的地质历史时期,构造发展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和燕山-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等5个阶段。贵州有形成于大洋地壳区、过渡地壳区和大陆地壳区的沉积岩、火成岩及变质岩等多种构造岩石组合。构造运动的性质既有激烈的褶皱运动,又有缓和的升降运动。雪峰运动奠定了扬子准地台的基底,广西运动使黔东南地区相继褶皱隆起而与西北广大地区的扬子准地台融为一体,嗣后又经受了后期的裂陷作用和俯冲型造

2、山运动。造山运动的地应力场在变化多端的边界条件下,生成了挤压型、直扭型和旋扭型等三大类构造型式,交织成一副复杂多姿的构造应变图像。一)、构造单元划分 构造单元是在板块活动控制下产生的从板块边缘到板块内部的一系列有规律展布的各具特征的地质构造区域。二)、构造单元划分的原则 根据本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地壳类型不同程度的变化,以及同一时期构造变形特点的不同,拟定全省构造单元逐级划分的原则如下:一级构造单元,以地台基底固始时代的差别作为划分一级构造单元的标准;二级构造单元,以地台盖层性质在较长时期内发生的大面积分化作为划分二级构造单元的依据;三级构造单元,以地台盖层性质在较短时期发生的一定地区的分化作为

3、划分三级构造单元的依据;四级构造单元,根据构造形变总貌的区别,在三级构造单元中进一步划分变形区,作为四级构造单元。二、构造单元三)、贵州构造单元(如下图)三、扬子(前震旦纪)准地台 贵州除黔东南以外大部属扬子准地台。面积约15万k。具有盖层厚度巨大,分布广泛,褶皱和断裂均很发育,基底出露零星,刚化性弱等特点。一)、扬子准地台构造岩石组合(一)、形成于大洋地壳区的岩石序列 它是一套经历了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巨厚的中元古宙基性火山-沉积岩系构成的大洋地壳岩石序列,主要由半深海环境中浊流成因的砂泥质沉积与火山喷发的熔岩呈互层组成,构成若干沉积-喷发旋回,是扬子准地台古老的基底,属早武陵构造阶段大洋环境

4、的岩石序层。包括中远古宇梵净山群下部的淘金组、余家沟组、肖家河组和回香坪组(如下图233)此岩层序列仅见于黔东北梵净山区,出露面积约200k.(二)、形成于过渡地壳区的岩石序列 1、晚武陵构造阶段大陆边缘岩石组合 岩石组合(见上图233),包括铜厂组-独岩塘组。2、雪峰构造阶段的陆缘岩石组合 它是武陵造山期后发育于扬子准地台上的一套大陆边缘冒地槽型的岩石组合。(见下图234)(三)、形成于大陆地壳区的岩石序列2、晚加里东构造阶段拉张上隆环境岩石组合(见下图235)3、华力西-印支构造阶段拉张沉陷环境岩石组合(见下图236-237)4、燕山-喜马拉雅构造阶段滨太平洋活动带岩石序(见下图238)二

5、)、构造运动三)次级构造单元特征 四 华南(早古生代)褶皱带 华南褶皱带是省内与扬子准地台并列的一个一级构造单元,位处本省南部,属雪峰山西南段,面积约两万余平方公里。西北边与扬子准地台的分界在铜仁玉屏凯里三都一线,沿线断续分布一些规模较大的断裂;东南面跨入湖南和广西境内。华南褶皱带在早古生代末的广西运动发生基底褶皱,并与扬子准地台“焊接”为一体,进入稳定地台阶段,因此此带可称为华南(早古生代)准地台。一)基底构造岩石组合 一、形成于大洋地壳区的岩石序列 指中元古宇四堡群下部,由灰绿色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和板岩间互组成,夹多层熔岩及层状基性-超基性岩。省内仅在从江县境露出几小块。其岩性特征、层位

6、关系和形成条件均可与扬子准地台梵净山群下部相对比,它是华南褶皱带基底中所见最古老的部分,是形成大洋地壳区的岩石序列,经过一定的变质作用而成为一套绿色岩系。二、形成于过渡地壳区的岩石序列(一)陆缘碎屑杂砂岩沉积组合 是临近武陵运动时的陆缘碎屑沉积组合。(二)雪峰构造阶段大陆边缘岩石组合 中元古宙末的武陵运动之后,本省主要处于陆缘冒地槽部位,在拗陷幅度较大的黔东南一带形成了如下几个沉积岩和有关的火成岩组合(图252)磨拉石组合 是造山期后快速堆积的碎屑锲状体。磨拉石-前复理石过渡组合 是底部浅水磨拉石组合到其上的深水前复理石组合之间的一个海相过渡性组合。前复理石组合 是在非补偿深海槽中发育的深水海

7、相岩石组合。复理石组合 是陆缘海槽中巨厚的浊流沉积岩套。变成花岗岩组合 丹洲时期之末,与雪峰运动相伴随,本省东南隅的黔桂边缘地区出现了酸性岩浆的活动,产生了以摩天岭花岗岩体为代表的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和花岗质混合岩组合的挤压性花岗岩套。(三)加里东构造阶段大陆边缘岩石组合 华南褶皱带于加里东构造阶段系处于大陆边缘的冒地槽带,在大陆斜坡海洋盆地部位沉积了如下一套相应的岩石组合。重力流沉积组合 是加里东构造阶段陆缘陡峻条件下形成的以重力流位主的复杂海相沉积。(图253)炭硅泥质-碳酸盐沉积组合 是边缘海陆棚海深水浅水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组合。前复理石组合 是大陆边缘冒地槽发展初期非补偿性隔绝深水环境中形成

8、的岩石组合。深水碳酸盐沉积组合 是冒地槽后期深水环境快速堆积形成的以碳酸盐为代表的沉积组合。(图254)二)褶皱断裂与构造运动一、基底褶皱和构造运动 华南褶皱带经过早古生代末期的造山作用,形成基底褶皱,使陆壳增厚,并与扬子准地台镶拼在一起,成为稳定地台。这些基底结构,因其形成时期较早,曾经遭到后期构造的改造和破坏,以致不易辨认。但经过仔细的分析,仍可以判断和区分。从镇远到凯里北东向一线往东南方直至湘黔和黔桂边界,有一系列北东向的背斜和向斜。例如:挂丁背斜、三穗向斜、白枝山背斜、贡溪向斜、小江背斜、锦屏向斜、稳江背斜、同古向斜、黎平所背斜、罗寨向斜、靖县向斜、肇兴向斜等,总体构成一个大的复式背斜

9、,中心大体在天柱南加一带,如下图255.二、褶皱带后期构造变动 华南褶皱带基底固结后的盖层演变历史和构造运动表现,与扬子准地台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本区除西南隅荔枝地区存在中泥盆统至中三叠统与扬子准地台的台地型相似的一套盖层趁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残缺不全。五 深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一)一)深部构造深部构造一、重力场特点 贵州区域重力场值总的变化趋势是由东往西逐渐下降,从铜仁东面的负nT第次下降到威宁以西的负230nT。东部和西部各有一条近南北向的台阶异常带,中部有一条近东西向的重力低值带。三者构成“H形,将贵州区域重力场分成四个相对变化较平稳的地区。在这种重力场变化的背景上分布着很多局部异常。如:松

10、桃-榕江重力梯级带 是我省东部的一条台阶异常带。赫章-水城-盘县重力梯级带 是我省西部的一条重力台阶异常带。滥坝-贵阳-三穗重力低值异常带 是与前述两条梯级带相交的近东西向或北东东向重力低值异常带。二、莫霍面起伏状况 贵州莫霍面深度为4050km,由东面铜仁黎平一带的40km,逐渐降低到威宁附近的49km,总体微向西倾斜。与前述重力场特点一致。从莫霍面情况可知,贵州地壳厚度为4050km,与地台和造山带(包括古生代造山带及中-新生代造山带)的地壳类型相同,与大陆的平均值相近。地壳西厚东薄的特点,与全县现存地层西厚东薄的总面貌相吻合。二)新构造运动 贵州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即是有对先期构造的继

11、承性,也有其自身的贵州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即是有对先期构造的继承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统一性,而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甚为密切,因而有必要予以单独阐特殊性和统一性,而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甚为密切,因而有必要予以单独阐述。述。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期:早期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期:早期老第三纪时期,以产生褶皱、断裂为主;老第三纪时期,以产生褶皱、断裂为主;挽近期挽近期新第三纪以来,以大面积间歇性隆升为主,并伴有褶皱、断裂活新第三纪以来,以大面积间歇性隆升为主,并伴有褶皱、断裂活动和构造拗褶现象动和构造拗褶现象(二)断裂构造 在卫星相片上可见遍布全省各地的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两组线性构造,部分地区尚伴有北北西

12、向者。有些线性构造与已知燕山期断裂相吻合,因而可认为他们是断裂构造大型节理的表现,同时他们又与燕山运动的构造(特别是多字型构造)的同方向断裂发生了重接复合关系。二、晚近期构造运动(一)褶皱构造 仅见于有始新统一渐渐彭家坉组上坝组红层及含煤组合分布的黔西南地区,尤以盘县石脑红盆区表现最为明显,见右图257(二)掀斜隆升1.山地剥夷面 由于地壳大面积隆升与相对宁静时期交替出现,以侵蚀为主以沉积为主的作用更叠发生,导致了贵州阶梯状叠置的多段剥夷一次产生,根据残留剥夷面的分布高程、地貌特点和相关沉积物的时代及岩性分析,贵州高原上主要有三级剥夷面。第一、二级的形成时代为新第三纪中、上新世,第三级属第四纪

13、早更新世。贵州地区山地剥夷面呈向东倾斜之势,如下图258。2.河谷阶地及裂点河谷阶地及裂点贵州河谷多为深邃的廊道式箱状谷地,各主要河谷盆地常可见到四至五及阶地(如图贵州河谷多为深邃的廊道式箱状谷地,各主要河谷盆地常可见到四至五及阶地(如图259)一般一级属内叠阶地,其余属基座阶地或侵蚀阶地。)一般一级属内叠阶地,其余属基座阶地或侵蚀阶地。雷公山是一近代尚在沿两侧断裂继续作差异隆升的地垒式断块山(如图雷公山是一近代尚在沿两侧断裂继续作差异隆升的地垒式断块山(如图260)六 构造演化与地质构造特征一)一)构造演化概况及特征构造演化概况及特征二)地质构造特征一、构造运动特征一、构造运动特征(一)构造运动性质具水平分带现象(一)构造运动性质具水平分带现象按贵州情况,可分如下几种:按贵州情况,可分如下几种:活动陆缘区活动陆缘区 大陆地壳区大陆地壳区(二)构造运动有迁移及传播现象(二)构造运动有迁移及传播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