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章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664446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X 页数:101 大小:35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章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章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章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章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第一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1、重商主义理论、重商主义理论(1 1)早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 货币差额论。货币差额论。货币差额论。货币差额论。代表人物约翰代表人物约翰代表人物约翰代表人物约翰 海尔斯:海尔斯:海尔斯:海尔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从别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从别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从别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从别人那里买进不超过我们出售给他们的,否则,我们将陷于贫困,他们将日人那里买进不超过我们出售给他们的,否则,我们将陷于贫困,他们将日人那里买进不超过我们出售给他们的,否则,我们将陷于贫困,他们将日人那里买进不超过我们

2、出售给他们的,否则,我们将陷于贫困,他们将日趋富足。趋富足。趋富足。趋富足。”主张主张主张主张“少买多卖少买多卖少买多卖少买多卖”,严禁输出金银,通过贸易顺差,以积累货,严禁输出金银,通过贸易顺差,以积累货,严禁输出金银,通过贸易顺差,以积累货,严禁输出金银,通过贸易顺差,以积累货币。币。币。币。(2 2)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 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代表人物托马斯代表人物托马斯代表人物托马斯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孟:孟:孟:“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币。币。币。”认为适

3、当输出货币,可以增进出口,吸收更多货币。就像农夫播种认为适当输出货币,可以增进出口,吸收更多货币。就像农夫播种认为适当输出货币,可以增进出口,吸收更多货币。就像农夫播种认为适当输出货币,可以增进出口,吸收更多货币。就像农夫播种一样,输出货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货币。但仍必须保持贸易顺差。一样,输出货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货币。但仍必须保持贸易顺差。一样,输出货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货币。但仍必须保持贸易顺差。一样,输出货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货币。但仍必须保持贸易顺差。2、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亚当亚当亚当 斯密提出。斯密提出。斯密提出。斯密提出。认为: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

4、认为: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认为: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认为: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另一国在另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另一国在另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另一国在另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则两国在不同的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则两国在不同的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则两国在不同的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则两国在不同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两国根据绝对优势进行专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两国根据绝对优势进行专生产上具

5、有比较优势。如果两国根据绝对优势进行专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两国根据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假定:假定:假定:假定: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产品:小麦和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产品:小麦和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产品:小麦和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产品:小麦和布。布。布。布。再假定:再假定:再假定:再假定:产品质量无差异,但生产效率不同。产品质量无差异,但生产效率不同。产品质量无差异,但生产效率不同。产品质量无差异,但生

6、产效率不同。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本国本国本国本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小麦(公斤小麦(公斤小麦(公斤小麦(公斤/劳动小时)劳动小时)劳动小时)劳动小时)6 61 1布(码布(码布(码布(码/劳动小时)劳动小时)劳动小时)劳动小时)4 45 5 如果本国用如果本国用如果本国用如果本国用6 6公斤小麦换外国公斤小麦换外国公斤小麦换外国公斤小麦换外国6 6码布,本国就可获利码布,本国就可获利码布,本国就可获利码布,本国就可获利2 2码布或节约码布或节约码布或节约码布或节约0.50.5小时劳动,外国获利小时劳动,外国获利小时劳动,外国获利小时劳动,外国获利2424码布或节约码布或节约码布或节约码布或节约5 5小

7、时小时小时小时劳动。劳动。劳动。劳动。意义:意义:意义:意义:贸易由零和博弈变为正和博弈,是双赢。主张贸易由零和博弈变为正和博弈,是双赢。主张贸易由零和博弈变为正和博弈,是双赢。主张贸易由零和博弈变为正和博弈,是双赢。主张自由贸易。自由贸易。自由贸易。自由贸易。缺陷:缺陷:缺陷:缺陷:如果某国另种产品均居于劣势,就不会有贸易如果某国另种产品均居于劣势,就不会有贸易如果某国另种产品均居于劣势,就不会有贸易如果某国另种产品均居于劣势,就不会有贸易发生。发生。发生。发生。3、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大卫大卫大卫 李嘉图提出。李嘉图提出。李嘉图提出。李嘉图提出。认为: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

8、产品的情况下,其中一认为: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其中一认为: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其中一认为: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两种产品生产均占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国两种产品生产均占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国两种产品生产均占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国两种产品生产均占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均占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生产均占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生产均占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生产均占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产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产品,大的产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

9、较小的产品,大的产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产品,大的产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分工和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通过分工和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通过分工和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通过分工和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本国本国本国本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小麦(公斤小麦(公斤小麦(公斤小麦(公斤/劳动小时)劳动小时)劳动小时)劳动小时)6 61 1布(码布(码布(码布(码/劳动小时)劳动小时)劳动小时)劳动小时)4 42 2 本国具有绝对优势,但小麦本国具有绝对优势,但小麦本国具有绝对优势,但小麦本国具有绝对优势,但小麦6 6:1:1,布,布,布,布2 2:1:

10、1,比较优势小,比较优势小,比较优势小,比较优势小麦麦麦麦 布,生产小麦。布,生产小麦。布,生产小麦。布,生产小麦。外国处于绝对劣势,但小麦为外国处于绝对劣势,但小麦为外国处于绝对劣势,但小麦为外国处于绝对劣势,但小麦为1/61/6,布为,布为,布为,布为1/21/2,比较优,比较优,比较优,比较优势布势布势布势布 小麦,生产布。小麦,生产布。小麦,生产布。小麦,生产布。本国用本国用本国用本国用6 6公斤小麦换外国公斤小麦换外国公斤小麦换外国公斤小麦换外国6 6码布,本国获利码布,本国获利码布,本国获利码布,本国获利2 2码布或节码布或节码布或节码布或节约约约约1/31/3小时劳动,外国获利小

11、时劳动,外国获利小时劳动,外国获利小时劳动,外国获利6 6码布或节约码布或节约码布或节约码布或节约3 3小时劳动。小时劳动。小时劳动。小时劳动。解决了绝对优势的缺陷,但没有回答比较优势是怎样解决了绝对优势的缺陷,但没有回答比较优势是怎样解决了绝对优势的缺陷,但没有回答比较优势是怎样解决了绝对优势的缺陷,但没有回答比较优势是怎样产生的问题。产生的问题。产生的问题。产生的问题。4 4、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

12、使用其相对丰裕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通过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通过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通过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分工和交换,各国的福利都会增加。分工和交换,各国的福利都会增加。分工和交换,各国的福利都会增加。分工和交换,各国的福利都会增加。假定:假定:假定:假定:两种要素:两种要素:两种要素:两种要素:KK和和和和L L,要素可以相互替代;两个国家:本国

13、和外国,要素可以相互替代;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要素可以相互替代;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要素可以相互替代;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其中本国其中本国其中本国其中本国KK丰裕丰裕丰裕丰裕L L稀缺,外国稀缺,外国稀缺,外国稀缺,外国L L丰裕丰裕丰裕丰裕KK稀缺;两种产品:稀缺;两种产品:稀缺;两种产品:稀缺;两种产品:X X和和和和Y Y,其中其中其中其中X X为为为为KK密集型产品,密集型产品,密集型产品,密集型产品,Y Y为为为为L L密集型产品。密集型产品。密集型产品。密集型产品。由于要素价格由于要素价格由于要素价格由于要素价格 KKA A L LB B 则则则则 产品成本产品成本产品成本产

14、品成本 X XA A Y YB B 即本国在即本国在即本国在即本国在X 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外国在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外国在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外国在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外国在Y 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分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分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分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分工并交换。工并交换。工并交换。工并交换。贡献:贡献:贡献:贡献:解释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成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解释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成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解释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成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解释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成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俄俄林林二、标准

15、贸易模型1、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额外生产一单位产品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额外生产一单位产品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额外生产一单位产品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额外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最大数量。例如:本国追加生产例如:本国追加生产例如:本国追加生产例如:本国追加生产1 1公斤小麦,必须舍弃公斤小麦,必须舍弃公斤小麦,必须舍弃公斤小麦,必须舍弃0.50.5码布,小麦的码布,小麦的码布,小麦的码

16、布,小麦的机会成本就为机会成本就为机会成本就为机会成本就为0.50.5码布。码布。码布。码布。机会成本决定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即一个国家在资源充分机会成本决定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即一个国家在资源充分机会成本决定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即一个国家在资源充分机会成本决定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即一个国家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生产商品数量的不同组合。生产可能性曲利用的情况下所能生产商品数量的不同组合。生产可能性曲利用的情况下所能生产商品数量的不同组合。生产可能性曲利用的情况下所能生产商品数量的不同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表示在这一点上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线上任一点的斜率,表示在这一点上商品生产的机会

17、成本。线上任一点的斜率,表示在这一点上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线上任一点的斜率,表示在这一点上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1 1)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有固定斜率的直线,这样就会出现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有固定斜率的直线,这样就会出现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有固定斜率的直线,这样就会出现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有固定斜率的直线,这样就会出现完全分工。完全分工。完全分工。完全分工。布(码)布(码)布(码)布(码)小小小小麦麦麦麦(公公公公斤斤斤斤)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本国的生产可能性外国的生产可能性外国的生产可能性外国的生产可能性外国

18、的生产可能性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2 2)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 即额外生产即额外生产即额外生产即额外生产1 1单位的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商品单位的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商品单位的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商品单位的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大。的数量越来越大。的数量越来越大。的数量越来越大。原因:生产资源不同质,边际生产率递减。原因:生产资源不同质,边际生产率递减。原因:生产资源不同质,边际生产率递减。原因:生产资源不同质,边际生产率递减。递增成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光滑曲线。递增成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

19、一条凹向原点的光滑曲线。递增成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光滑曲线。递增成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光滑曲线。比较优势原理同样适用于递增成本情况,只不过最后不是完比较优势原理同样适用于递增成本情况,只不过最后不是完比较优势原理同样适用于递增成本情况,只不过最后不是完比较优势原理同样适用于递增成本情况,只不过最后不是完全分工,而是不完全分工。全分工,而是不完全分工。全分工,而是不完全分工。全分工,而是不完全分工。例如:国内小麦例如:国内小麦例如:国内小麦例如:国内小麦/布的交换比率为布的交换比率为布的交换比率为布的交换比率为P P1 1=2.0=2.0,生产组合为,生产组合为,生产

20、组合为,生产组合为S S1 1点。点。点。点。但国外的小麦但国外的小麦但国外的小麦但国外的小麦/布交换比率为布交换比率为布交换比率为布交换比率为P P2 2=1.0=1.0,生产组合为,生产组合为,生产组合为,生产组合为S S2 2点。点。点。点。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本国生产小麦的数量会增加,直至机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本国生产小麦的数量会增加,直至机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本国生产小麦的数量会增加,直至机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本国生产小麦的数量会增加,直至机会成本与国外一致为止。生产组合由会成本与国外一致为止。生产组合由会成本与国外一致为止。生产组合由会成本与国外一致为止。生产组合由S S1 1移向

21、移向移向移向S S2 2,但不会到达,但不会到达,但不会到达,但不会到达S S。外国也如此。最后出现不完全分工。外国也如此。最后出现不完全分工。外国也如此。最后出现不完全分工。外国也如此。最后出现不完全分工。布(码)布(码)布(码)布(码)小小小小麦麦麦麦(公公公公斤斤斤斤)P P2 2=1.0=1.0P P1 1=2.0=2.0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C C1 1C C2 2WW1 1WW2 2S SS S1 1S S2 22、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反映消费者通过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满足效用函数:反映消费者通过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满足效用函数:反映消费者通过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满足效

22、用函数:反映消费者通过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与其所消费的数量组合之间的关系。程度与其所消费的数量组合之间的关系。程度与其所消费的数量组合之间的关系。程度与其所消费的数量组合之间的关系。假定可供选择的商品只有两种:小麦(假定可供选择的商品只有两种:小麦(假定可供选择的商品只有两种:小麦(假定可供选择的商品只有两种:小麦(QQ1 1)和布()和布()和布()和布(QQ2 2)效用函数效用函数效用函数效用函数 U=uU=u(QQ1 1,QQ2 2)任一效用水平任一效用水平任一效用水平任一效用水平U Ui i可以为可以为可以为可以为QQ1 1和和和和QQ2 2的无数组合所满足,形成一条的无数组合所满

23、足,形成一条的无数组合所满足,形成一条的无数组合所满足,形成一条效用线,即无差异曲线。效用线,即无差异曲线。效用线,即无差异曲线。效用线,即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越在外面的无差异曲线,表明福利水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越在外面的无差异曲线,表明福利水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越在外面的无差异曲线,表明福利水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越在外面的无差异曲线,表明福利水平越高。平越高。平越高。平越高。U U2 2U U1 1U U0 0D DC CY YX X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表明两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表明两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无差

24、异曲线具有负斜率,表明两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表明两中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中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中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中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 MRCS=MRCS=当一国的福利最大化时,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当一国的福利最大化时,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当一国的福利最大化时,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当一国的福利最大化时,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即即即即 dQdQ2 2dQdQ1 1 dQdQ2 2dQdQ1 1=P P1 1P P2 23、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假定假定假定假定:两个国家:本国,外国两个国家

25、:本国,外国两个国家:本国,外国两个国家:本国,外国 两种商品:小麦,布两种商品:小麦,布两种商品:小麦,布两种商品:小麦,布 不存在贸易时,两国各自达到均衡的条件是不存在贸易时,两国各自达到均衡的条件是不存在贸易时,两国各自达到均衡的条件是不存在贸易时,两国各自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MRT=MRCS=MRT=MRCS=在图上,均衡为各自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在图上,均衡为各自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在图上,均衡为各自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在图上,均衡为各自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福利水平分别为点,福利水平分别为点,福利水平分别为点,福利水平分别为U U0

26、0、U U0 0,国内价格线为,国内价格线为,国内价格线为,国内价格线为P Pd d、P Pd d。P Pd d的的的的斜率小于斜率小于斜率小于斜率小于P Pd d 的斜率,表明本国生产小麦具有优势,外国生产的斜率,表明本国生产小麦具有优势,外国生产的斜率,表明本国生产小麦具有优势,外国生产的斜率,表明本国生产小麦具有优势,外国生产布具有优势。布具有优势。布具有优势。布具有优势。P P1 1P P2 2S S0 0P Pd dP Pd d U U0 0 U U0 0小小小小麦麦麦麦小小小小麦麦麦麦布布布布布布布布贸易前的福利水平贸易前的福利水平外国外国本国本国S S0 0 两国进行贸易,外国以

27、布换取本国的小麦。随着贸易的开两国进行贸易,外国以布换取本国的小麦。随着贸易的开两国进行贸易,外国以布换取本国的小麦。随着贸易的开两国进行贸易,外国以布换取本国的小麦。随着贸易的开展,外国布的价格上升,展,外国布的价格上升,展,外国布的价格上升,展,外国布的价格上升,P Pd d的斜率增大,的斜率增大,的斜率增大,的斜率增大,P Pd d 的斜率减小。最的斜率减小。最的斜率减小。最的斜率减小。最后到达后到达后到达后到达P PWW,使两国的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使两国的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使两国的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使两国的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即即即即 本国本国本国本国MRT=MRT=本国本

28、国本国本国MRCS=MRCS=外国外国外国外国MRT=MRT=外国外国外国外国MRCSMRCS 这时,外国的均衡点位于这时,外国的均衡点位于这时,外国的均衡点位于这时,外国的均衡点位于S S1 1点,消费均衡位于点,消费均衡位于点,消费均衡位于点,消费均衡位于E E;本国的生;本国的生;本国的生;本国的生产均衡位于产均衡位于产均衡位于产均衡位于S S1 1 点,消费均衡位于点,消费均衡位于点,消费均衡位于点,消费均衡位于E E。外国以数量外国以数量外国以数量外国以数量CSCS1 1的布换本国数量为的布换本国数量为的布换本国数量为的布换本国数量为C C S S1 1 的小麦,两国的贸的小麦,两国

29、的贸的小麦,两国的贸的小麦,两国的贸易三角形易三角形易三角形易三角形CSCS1 1E E和和和和C C S S1 1 E E 全等。全等。全等。全等。这样,两国的福利水平分别由这样,两国的福利水平分别由这样,两国的福利水平分别由这样,两国的福利水平分别由U U0 0、U U0 0 上升到上升到上升到上升到U U1 1、U U1 1,表,表,表,表明两国都从贸易中受益。明两国都从贸易中受益。明两国都从贸易中受益。明两国都从贸易中受益。S S0 0S S1 1 P Pd dP Pd d U U0 0 U U0 0小小小小麦麦麦麦小小小小麦麦麦麦布布布布布布布布贸易后的福利水平贸易后的福利水平外国外

30、国本国本国P PWWP PWWC CC C E E E ES S1 1S S0 0 U U1 1 U U1 1三、要素禀赋模型1、假定条件及其含义、假定条件及其含义 (1 1)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生产要素(劳)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生产要素(劳)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生产要素(劳)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动动动L L和资本和资本和资本和资本KK),两种产品(),两种产品(),两种产品(),两种产品(X X和和和和Y Y)。目的,用二维)。目的,用二维)。目的,用二维)。目的,用二维平面来分析,但多个国家、要素和产品不会对结论产平面来分析,但多个国家、要素和

31、产品不会对结论产平面来分析,但多个国家、要素和产品不会对结论产平面来分析,但多个国家、要素和产品不会对结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生根本性的影响。生根本性的影响。生根本性的影响。(2 2)两个国家的商品)两个国家的商品)两个国家的商品)两个国家的商品X 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 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要素价格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要素价格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要素价格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生产商品下,生产商品下,生产商品下,生产商品X X的资本的资本的资本

32、的资本/劳动比率要低于商品劳动比率要低于商品劳动比率要低于商品劳动比率要低于商品Y Y。(3 3)两个国家都使用相同的技术,即在生产同一商)两个国家都使用相同的技术,即在生产同一商)两个国家都使用相同的技术,即在生产同一商)两个国家都使用相同的技术,即在生产同一商品时,都会使用相同的劳动和资本。品时,都会使用相同的劳动和资本。品时,都会使用相同的劳动和资本。品时,都会使用相同的劳动和资本。(4 4)两个国家的两种商品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两个国家的两种商品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两个国家的两种商品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两个国家的两种商品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即增加某一商品的劳动和资本的投入

33、,回带来该商品即增加某一商品的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回带来该商品即增加某一商品的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回带来该商品即增加某一商品的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回带来该商品产量的同一比例增加。产量的同一比例增加。产量的同一比例增加。产量的同一比例增加。(5 5)两个国家均为不完全分工,即在自由贸易的条)两个国家均为不完全分工,即在自由贸易的条)两个国家均为不完全分工,即在自由贸易的条)两个国家均为不完全分工,即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两国也继续生产两种商品。件下,两国也继续生产两种商品。件下,两国也继续生产两种商品。件下,两国也继续生产两种商品。(6 6)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即无差异曲线完全相同,)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34、,即无差异曲线完全相同,)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即无差异曲线完全相同,)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即无差异曲线完全相同,如果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相同,两国消费如果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相同,两国消费如果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相同,两国消费如果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相同,两国消费X X与与与与Y Y的比的比的比的比例相同。例相同。例相同。例相同。(7 7)两国的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即无)两国的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即无)两国的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即无)两国的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即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或中间商,他们的行为都不会影论是生产者、消费者或中间商,他们的行为都不会影论是生产

35、者、消费者或中间商,他们的行为都不会影论是生产者、消费者或中间商,他们的行为都不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要素的提供者也不会影响到要素的响到商品的价格,要素的提供者也不会影响到要素的响到商品的价格,要素的提供者也不会影响到要素的响到商品的价格,要素的提供者也不会影响到要素的的价格。完全竞争还表明,长期的价格将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完全竞争还表明,长期的价格将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完全竞争还表明,长期的价格将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完全竞争还表明,长期的价格将于生产成本相等,生产者不会有超额利润。相等,生产者不会有超额利润。相等,生产者不会有超额利润。相等,生产者不会有超额利润。(8)要素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不

36、能在)要素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否则,国际要素收入差异就国际间自由流动。否则,国际要素收入差异就回消失,而不可以国际流动,意味着要素的收回消失,而不可以国际流动,意味着要素的收入差异回永久存在。入差异回永久存在。(9)两国资源均得到充分的利用,表明两国)两国资源均得到充分的利用,表明两国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10)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每一国的总进)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每一国的总进口额等于总出口额口额等于总出口额2、要素的密集度与要素的丰裕度、要素的密集度与要素的丰裕度(1)要素的密集度)要素的密集度假设:假设:假设:假设:生产

37、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商品X X所需的资本量为所需的资本量为所需的资本量为所需的资本量为KKX X,劳动量为,劳动量为,劳动量为,劳动量为L LX X 生产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商品Y Y所需的资本量为所需的资本量为所需的资本量为所需的资本量为KKY Y,劳动量为,劳动量为,劳动量为,劳动量为L LY Y 令令令令 X X=Y Y=X X和和和和 Y Y分别代表商品分别代表商品分别代表商品分别代表商品X X和商品和商品和商品和商品Y Y的资本的资本的资本的资本/劳动比率。劳动比率。劳动比率。劳动比率。如果满足不等式如果满足不等式如果满足不等式如果满足不等式 X X Y Y,则称,则称,则称

38、,则称X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 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KKY YL LY YKKX XL LX XKKL LY YX XKKY YKKX XL LY YL LX X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2)要素的丰裕度)要素的丰裕度假设:假设:假设:假设:本国和外国的劳动价格分别以本国和外国的劳动价格分别以本国和外国的劳动价格分别以本国和外国的劳动价格分别以WWA A和和和和WWB B表示表示表示表示 本国和外国资本价格分别以本国和外国资本价格分别以本国和外国资本价格分别以本国和外国资本价格分别以i i

39、A A和和和和i iB B表示表示表示表示 令令令令 A A=B B=A A和和和和 B B分别代表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分别代表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分别代表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分别代表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如果满足不等式如果满足不等式如果满足不等式如果满足不等式A A B B,则称本国劳动丰裕、资本,则称本国劳动丰裕、资本,则称本国劳动丰裕、资本,则称本国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外国资本丰裕、劳动稀缺。稀缺,外国资本丰裕、劳动稀缺。稀缺,外国资本丰裕、劳动稀缺。稀缺,外国资本丰裕、劳动稀缺。WWB Bi iB BWWA Ai iA A 要素丰裕度也可以用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要素丰裕度也可以用资本

40、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要素丰裕度也可以用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要素丰裕度也可以用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T TKK/T/TL L)来定义。当本国的)来定义。当本国的)来定义。当本国的)来定义。当本国的T TKK/T/TL L小于外国时,我们小于外国时,我们小于外国时,我们小于外国时,我们说本国的劳动丰裕而外国的资本丰裕。说本国的劳动丰裕而外国的资本丰裕。说本国的劳动丰裕而外国的资本丰裕。说本国的劳动丰裕而外国的资本丰裕。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与要素的丰裕度有关。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与要素的丰裕度有关。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与要素的丰裕度有关。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与要素的丰

41、裕度有关。如果本国劳动丰裕且商品如果本国劳动丰裕且商品如果本国劳动丰裕且商品如果本国劳动丰裕且商品X 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则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AAAA偏向于偏向于偏向于偏向于X X轴;轴;轴;轴;如果外国资本丰裕且商品如果外国资本丰裕且商品如果外国资本丰裕且商品如果外国资本丰裕且商品Y 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外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外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外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外国生产可能性曲线BBBB偏向于偏向于偏向于偏向于Y Y轴。轴

42、。轴。轴。Y YX XA AA AB BB B要素丰裕度要素丰裕度3、H-O定理定理(1)分析逻辑)分析逻辑 要素丰裕度不同要素丰裕度不同要素丰裕度不同要素丰裕度不同 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 生产成本差异生产成本差异生产成本差异生产成本差异 商品价格差异商品价格差异商品价格差异商品价格差异 贸易产生贸易产生贸易产生贸易产生(2)H-O模型模型 假定:假定:假定:假定:两个国家:本国、外国两个国家:本国、外国两个国家:本国、外国两个国家:本国、外国 两种要素:资本两种要素:资本两种要素:资本两种要素:资本KK、劳动、劳动、劳动、劳动L L 两种商品:两种

43、商品:两种商品:两种商品:X X、Y YY YX XA A贸易前的福利水平贸易前的福利水平P PA AP PA A 外国外国外国外国本国本国本国本国A A 贸易前:贸易前: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A和和A,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为无贸易时两国所能达为无贸易时两国所能达到的最高福利水平,到的最高福利水平,A和和A为两国生产与消费为两国生产与消费的均衡点。的均衡点。均衡点的切线均衡点的切线PA和和PA分别为两国在均衡点分别为两国在均衡点上的商品相对价格。由于上的商品相对价格。由于PAPA,说明本国,说明本国在商品在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外国在商品上具

44、有比较优势,外国在商品Y上具上具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Y YX XE=EE=E 贸易后的福利水平贸易后的福利水平外国外国外国外国本国本国本国本国P PB BA A B B C C C CB BA A 贸易后:贸易后:两国分工,本国增加商品两国分工,本国增加商品X生产,均衡点由生产,均衡点由A移向移向B;外国增加商品;外国增加商品Y生产,均衡点由生产,均衡点由A移向移向B,B和和B与两国共同的相对价格线相切。与两国共同的相对价格线相切。本国出口本国出口X换取换取Y,最终消费组合为点,最终消费组合为点E 外国出口外国出口Y换取换取X,最终消费组合为点,最终消费组合为点E E=E且与无差异曲线且与

45、无差异曲线相切,说明福利水平相切,说明福利水平上升。上升。4、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美国经济学家,19511951年利用美国年利用美国年利用美国年利用美国19471947年年年年的贸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想证明的贸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想证明的贸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想证明的贸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想证明O-HO-H定理。定理。定理。定理。但分析的结果则相反,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但分析的结果则相反,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但分析的结果则相反,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但分析的结果则相

46、反,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美国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美国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美国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美国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比出口商品约高出比出口商品约高出比出口商品约高出比出口商品约高出30%30%。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1 1)劳动生产率说。)劳动生产率

47、说。)劳动生产率说。)劳动生产率说。美国劳动生产率是其他国家的美国劳动生产率是其他国家的美国劳动生产率是其他国家的美国劳动生产率是其他国家的3 3倍,如果倍,如果倍,如果倍,如果实际人数乘以实际人数乘以实际人数乘以实际人数乘以3 3,美国实际是劳动丰裕国家。,美国实际是劳动丰裕国家。,美国实际是劳动丰裕国家。,美国实际是劳动丰裕国家。(2 2)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说。劳动力不同质,分为简单劳动和技能劳动。劳动力不同质,分为简单劳动和技能劳动。劳动力不同质,分为简单劳动和技能劳动。劳动力不同质,分为简单劳动和技能劳动。美国简单劳动少,技能劳动多,出口技能劳动密集商品

48、,进口美国简单劳动少,技能劳动多,出口技能劳动密集商品,进口美国简单劳动少,技能劳动多,出口技能劳动密集商品,进口美国简单劳动少,技能劳动多,出口技能劳动密集商品,进口简单劳动密集商品。简单劳动密集商品。简单劳动密集商品。简单劳动密集商品。(3)要素密集逆转说。)要素密集逆转说。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属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属于不同类型产品,例如小麦在美国属于资本密于不同类型产品,例如小麦在美国属于资本密集产品,而在发展中国家属于劳动密集产品。集产品,而在发展中国家属于劳动密集产品。(4)需求逆转说。)需求逆转说。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如果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如果某国在某中产品生产上虽然具有优势,但本国

49、某国在某中产品生产上虽然具有优势,但本国消费又特别偏好该产品,出口方向就会发生逆消费又特别偏好该产品,出口方向就会发生逆转。转。(5)关税及贸易壁垒说。)关税及贸易壁垒说。不能完全自由贸易,不能完全自由贸易,如美国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鼓励农产品出口,如美国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鼓励农产品出口,影响贸易结构。影响贸易结构。里里昂昂惕惕夫夫第二节第二节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一、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2020世纪前半期,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新古典的要素禀赋世纪前半期,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新古典的要素禀赋世纪前半期,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新古典的要素禀赋世纪

50、前半期,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新古典的要素禀赋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并用于解释国际贸易领域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并用于解释国际贸易领域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并用于解释国际贸易领域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并用于解释国际贸易领域里的各种问题。里的各种问题。里的各种问题。里的各种问题。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对世界经济产生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对世界经济产生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对世界经济产生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跨国公司的发展、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以及经济重大影响,跨国公司的发展、多边贸易体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