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325-2018 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6529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325-2018 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4∕T 325-2018 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4∕T 325-2018 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4∕T 325-2018 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4∕T 325-2018 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252018 代替 DB34/T 325-2003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forecast and control of Empoasca vitis(Gothe)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08 - 08 发布 2018 - 09 - 08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 DB34/T 325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4/T 325-2003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和防治技术。与 DB34/

2、T 325-2003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 删除了第 3 章“术语和定义”; 将主要条款“4 测报调查”和“5 防治”调整为“3 测报调查”、 “4 预测预报”和“5 防治”; “测报调查”中修改了部分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参数; 删除了原“4.2 新稍被害率及被害程度调查”; “4 预测预报”增加了“发生程度预测”; 条款“5 防治”中删除了“防治宗旨”,修改了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并在附录A 中列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黄山市农技推广中心、宣城市种植业局、安庆市种植业局、金寨县农技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家侠、孙钦玉、叶涛、葛超美、丁勇、鲍周明、杨学武、马克双、吴玉玲、夏先江、张冉。 DB34/T 3252018 1 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小绿叶蝉的测报调查、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茶区茶小绿叶蝉的预测预报和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4、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测报调查 3.1 虫口密度调查 3.1.1 振落法 3.1.1.1 调查时间 于 11 月和次年 2 月各调查一次越冬虫口基数。 3 月下旬至 10 月底每 7 天开展 1 次系统调查。 3.1.1.2 调查方法 根据当地茶园类型,选择有代表性茶园 3 块,每块茶园面积不小于 667m2。采用五点取样,每样点拍3盆。在调查点处用内径 33 cm 的塑料盆一只,平接于茶丛下方,用木棍拍打茶丛 4 下,拍打轻重应一致,立即清点落于盆内的叶蝉成虫、若虫和蜘蛛等天敌数量,分别记录于表1 和表2,并按公式计算茶蓬面积为 667

5、 m2 的虫量: . (1) 式中: D1 茶蓬面积为 667 m2 的虫量(头); c 盆口面积(cm2); x 实际调查的平均每盆次虫量(头)。 DB34/T 3252018 2 表1 茶小绿叶蝉田间虫量调查记录表(振落法) 地点: 年度: 调查人: 调查 日期 茶园 类型 样点 虫数 虫口密度 备注 成虫数 若虫数 合计 头/点 每 667m2 虫头数 表2 茶园天敌调查记录表(振落法) 地点: 年度: 调查人: 调查 日期 茶园 类型 样点 茶园蜘蛛 其他天敌 备注 头/点 总数 瓢虫 草蛉 其他 头/点数量头/点数量头/点 数量 3.1.2 检叶法 3.1.2.1 调查时间 于 3

6、月下旬至 10 月底,每 7 天开展 1 次系统调查。 3.1.2.2 调查方法 根据当地茶园类型,选择有代表性茶园 3 块,每块茶园面积不小于 667m2,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叶片为 100 片。晴天于清晨露水未干时进行,阴天全天都可进行。即在调查点上,随机查看顶芽下第二叶,或对夹第二叶的叶面叶背上成虫数和若虫数,记录于表3。 按公式(2)计算平均百叶虫头数。 . (2) 式中: D2 平均百叶虫数; c 调查总虫口数; n1 调查总叶片数。 表3 茶小绿叶蝉茶季虫口密度调查记录表 地点: 年度: 调查人: 调查 日期 茶园 类型 样点 每样点 百叶 虫数 备注 捡叶数 若虫数 成虫数

7、合计 3.2 卵粒密度及孵化调查 DB34/T 3252018 3 3.2.1 调查时间 3 月下旬至 10 月底。 3.2.2 调查方法 根据当地茶园类型,选择有代表性茶园 3 块,每块茶园面积不小于 667m2,按照五点取样法随机剪取茶树嫩梢 60 枝70 枝,从中抽取 5 枝10 枝用于水培,逐日检查孵化情况,了解孵化高峰期;从中剥查 5 枝10 枝嫩梢,统计皮层里的卵粒数于表4,计算平均百梢卵粒数。 表4 茶小绿叶蝉卵孵化进度调查记录表 地点: 年度: 调查人: 调查日期 茶园类型 当日卵孵数 累计卵孵数 备注 3.3 虫口普查 根据虫口密度调查结果,于虫口始盛期 3 天后进行。选择不

8、同类型茶园不少于 5 块,每块面积不小于 667m2,宜采用五点取样法,每样点调查叶片不少于 100 片。调查方法同 3.1.2,按照公式(2)计算平均百叶虫数。 4 预测预报 4.1 发生趋势预测 4.1.1 单峰型 形成虫口高峰单峰型年份的 1 月和 2 月气温条件是:1 月和 2 月份连续两旬平均气温在 0以下,或有一个月的月均温低于 0,而且日均温在 0以下的天数连续维持 10 天以上。 4.1.2 双峰型 形成虫口高峰双峰型年份的 1 月和 2 月气温条件是:温度高于单峰型指标。 4.2 发生期预测 4.2.1 第一虫口高峰始期预测式 见公式(3)。 y = 14.043 - 0.2

9、58x1 - 0.006(x2 - 200) . (3) 式中: y 第一虫口高峰始期代号; x1 1 月和 2 月份旬均温总和,单位为摄氏度; x2 3 月和 4 月份总降雨量,单位为立方毫米。 注:第一虫口高峰始期,即平均百叶虫数达 5 头的出现旬,代号 1 为 5 月上旬,代号 2 为 5 月中旬,以此类推。 4.2.2 第一虫口高峰下降期预测方法 DB34/T 3252018 4 第一虫口高峰始期后,旬均温首次超过 26的日期,加上 10 天,所得日期即为第一虫口高峰下降期。 4.2.3 第二虫口高峰始期预测方法 发生趋势预测虫口高峰呈双峰型年份,在第一虫口高峰后,旬均温超过 26以后

10、再逐渐下降,至旬均温首次低于 26的日期,加上 20 天,所得日期即为第二虫口高峰始期。 4.3 发生程度预测 共分为 3 个等级,详见表5。 表5 茶小绿叶蝉发生等级划分 序号 百叶虫口数 (单位:头/百叶) 发生等级 发生程度 1 x12 1 级 轻发生 2 24x12 2 级 中等发生 3 X24 3 级 重发生 注:x 代表百叶虫口数。 5 防治 5.1 防治指标 第一峰到来前平均百叶虫口数超过 6 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 15 头; 第二峰到来前平均百叶虫量超过 12 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 27 头, 生产中, 应根据当地当时茶园天敌种类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 5.2 防治方法 5.2.

11、1 农业防治 5.2.1.1 引种抗病虫品种。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 5.2.1.2 定向定量施肥,均衡茶树营养供给,提高茶树的抗病虫能力,恶化害虫滋生环境。 5.2.1.3 及时分批勤采,适时修剪,携带走枝叶上的虫卵和成、若虫。 5.2.1.4 中耕除草,增施有机肥,增强茶树抗性。 5.2.1.5 清园和封园,茶季采摘末期,利用茶园停采时期,将茶园残损枝叶清除并集中销毁,降低虫口基数。 5.2.2 物理防治 5.2.2.1 灯光诱杀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采用太阳能频振杀虫灯或窄波 LED 杀虫灯进行诱杀。 平地缓坡茶园 1 hm21.5 hm2 安装 1 盏

12、,山地茶园同一视线范围内安装 1 盏,连片实用为宜,灯高应置于茶树蓬面 20 cm40 cm。 5.2.2.2 色板诱杀 DB34/T 3252018 5 每 667m2 用黄板 25 张30 张,诱杀成虫。 5.2.3 生物防治 5.2.3.1 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蜘蛛、瓢虫、寄生蜂、猎蝽、草蛉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幼龄茶园可通过间作绿肥、茶园行间铺草。 5.2.3.2 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白僵菌和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所使用生物源农药应通过农业部登记许可。 5.2.4 化学防治 5.2.4.1 防治适期 第一个高峰期到来前每百叶虫头数超过 6 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 1

13、5 头,且若虫占总虫头数的 80以上为防治适期。 5.2.4.2 施药方法 所用农药应取得农业部登记且登记作物包括茶叶,严格按照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施药,并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 和 NY/T 5018 的要求。 采用低容量蓬面喷雾时,宜在晴天 9 h 以前及 16 h 以后喷药,阴天全天均可,具体方法参见附录A。 DB34/T 3252018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茶园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 表A.1 茶园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 农药品种 使用剂量 g(ml)/667m2 稀释倍数 安全间隔期 d 施药方法 2.5 联苯菊酯乳油 12.525 3 0006 000 6 喷雾 10 氯氰菊酯乳油 12.520 4 0006 000 5 喷雾 24 溴虫腈悬浮剂 2530 1 5001 800 7 喷雾 2.5 三氯氟氰菊酯乳油 12.520 4 0006 000 5 喷雾 15 茚虫威乳油 1218 2 5003 000 1014 喷雾 45晶体石硫合剂 300500 150200 封园防治:采摘期不宜使用 喷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