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646518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结构液态镶嵌模型液态镶嵌模型 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质分子。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一一)被动转运)被动转运: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相邻放在一起时,溶质的分子会顺着浓度差和液相邻放在一起时,溶质的分子会顺着浓度差和电位差产生净流动称电位差产生净流动称。1.

2、单纯扩散单纯扩散: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顺着电化学梯度: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顺着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如。如O2 和和CO2。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2.易化扩散易化扩散:一些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很小的物:一些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的一些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质,在膜结构中的一些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称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称。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如葡萄糖 特点:高度的结构特异性;特点:高度的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由载体中介的易

3、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如Na+,K+,Ca2+等。等。特点:速度快;特点:速度快;具有选择性;具有选择性;机械门控(压力)机械门控(压力)门控性门控性 电压门控(电位差)电压门控(电位差)化学门控(化学信号)化学门控(化学信号)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由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二二)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电化学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电化学梯度由膜的一侧移向另一侧的过程。梯度由膜的一侧移向另一侧的过程。特点:特点:(1)需载体需载体 (2)需能量需能量 (3)逆浓度差)逆浓度差 第

4、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1)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所需能量由:所需能量由ATP直接提供。直接提供。例:钠例:钠-钾的主动转运(钠钾的主动转运(钠-钾泵,简称钾泵,简称Na+泵):泵):每水解一分子每水解一分子ATP,便有,便有3个个Na+流出和流出和2个个K+进进入细胞。入细胞。Na+的泵出伴随着泵的磷酸化,的泵出伴随着泵的磷酸化,K+泵入是继泵入是继酶脱磷酸反应之后的一个反应过程。酶脱磷酸反应之后的一个反应过程。构象改变,亲合力改变。构象改变,亲合力改变。(2)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逆着浓度差转运的能量间:逆着浓度差转运的能量间接来自接来自ATP的主动转运过程。的主动转运过

5、程。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钠-钾-ATP依赖式酶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三)出胞与入胞式(三)出胞与入胞式转运:转运:一些大分子物质或物一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固态或液态)质团块(固态或液态)能通过更复杂的结构和能通过更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变化通过细胞膜。功能变化通过细胞膜。包括:包括:1.出胞出胞:如内分泌腺分:如内分泌腺分泌泌H。2.入胞入胞:如白细胞吞噬:如白细胞吞噬病毒。病毒。第二节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一、信息到达靶细胞的方式一、信息到达靶细胞的方式1.远距离分泌远距离分泌: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由内分泌腺分泌的H和其它体液性调节和其它体液性调

6、节因子,经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因子,经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2.突触传递突触传递:由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和调质,在极由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和调质,在极短的距离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短的距离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胞膜上。3.旁分泌旁分泌:由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细胞外液以扩散的:由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细胞外液以扩散的方式到达邻近细胞膜上。方式到达邻近细胞膜上。4.自分泌自分泌:细胞自身分泌的物质又作用于自身的膜上。:细胞自身分泌的物质又作用于自身的膜上。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二、跨膜信号转导(跨膜信号传递)二、跨膜信号转导(跨膜信号传

7、递)各种形式的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时,不需要进入细胞各种形式的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时,不需要进入细胞内直接影响细胞内过程,只需作用于细胞膜,通过引起内直接影响细胞内过程,只需作用于细胞膜,通过引起细胞膜上一种或数种特异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将外细胞膜上一种或数种特异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将外界环境变化的信息以一种新的信号形式传递到膜内,再界环境变化的信息以一种新的信号形式传递到膜内,再引起被作用细胞(即靶细胞)相应功能的改变,包括细引起被作用细胞(即靶细胞)相应功能的改变,包括细胞出现的电反应或其它功能改变。这一过程称胞出现的电反应或其它功能改变。这一过程称。方式有:方式有:1.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

8、膜信号转导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2.由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3.由酶耦联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由酶耦联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第三节第三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一、细胞的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一、细胞的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一)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 兴奋兴奋: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由活: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由活动弱变为活动强的过程。动弱变为活动强的过程。抑制抑制:由显著活动状态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由活动:由显著活动状态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由活动强变为活动弱的过程。强变为活动弱的过程。刺激

9、刺激:能被生物体感受并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的环:能被生物体感受并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境变化。兴奋性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可兴奋组织或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组织或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体细胞体细胞兴奋性较高,较弱刺激也能引起反应。兴奋性较高,较弱刺激也能引起反应。(二二)神经肌肉标本神经肌肉标本 1刺激神经引起组织兴奋刺激神经引起组织兴奋 2.兴奋沿神经干传导兴奋沿神经干传导 3兴奋从神经到肌肉兴奋从神经到肌肉 4.肌肉收缩肌肉收缩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三三)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1.强度

10、强度 阈强度阈强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引起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引起组织兴奋的最低刺激强度,也叫阈值,阈刺兴奋的最低刺激强度,也叫阈值,阈刺激。有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激。有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2.持续时间持续时间 3.强度对时间变化率强度对时间变化率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强度强度-时间曲线时间曲线:把把能能够够引引起起兴兴奋奋的的不不同同刺刺激激强强度度和和它它们们相相对对应应的的作作用用时时间间描描绘绘在在坐坐标标纸纸上上得得到到的的一一条条曲曲线线,称称。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强度的关系(四四)兴奋性的变化兴奋性的变化 例例:首先给神经一个阈上刺激以引起神经的兴首先给神经

11、一个阈上刺激以引起神经的兴奋,然后间隔不同的时间再给第二个电刺激(检奋,然后间隔不同的时间再给第二个电刺激(检验电刺激),用来检验神经兴奋性的变化,即求验电刺激),用来检验神经兴奋性的变化,即求出第二个刺激的阈强度,发现神经受刺激后兴奋出第二个刺激的阈强度,发现神经受刺激后兴奋性的变化分为四个时期。性的变化分为四个时期。1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兴奋性:兴奋性=0 2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兴奋性:兴奋性 正常正常 4低常期低常期:兴奋性:兴奋性 K+外外=20-50倍,倍,A-内内A-外外=10倍,倍,Na+外外Na+内内=5-14倍,倍,Cl-外外Cl-内内=4-25倍倍 b:膜对:膜对K+有

12、通透性有通透性: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c:膜内外:膜内外K+浓度差(浓度差(K+外流动力)与电位差(外流动力)与电位差(K+外流外流阻力)达平衡时,阻力)达平衡时,K+跨膜净转运等于跨膜净转运等于0,膜内外电位动,膜内外电位动态稳定于一定水平,即形成态稳定于一定水平,即形成R.P.。R.P.实质上是实质上是K+外流的跨膜电位外流的跨膜电位(or称称K+的平衡电位)的平衡电位)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枪乌贼巨大轴突及脊椎动物神经元的跨膜浓度及平衡电位2.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action potential,A.P.)是细胞兴奋的

13、标志。是细胞兴奋的标志。概念概念:当神经或肌肉细胞受一次短促的:当神经或肌肉细胞受一次短促的阈刺激阈刺激或或阈上阈上刺激刺激而发生兴奋,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而发生兴奋,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过程:a.去极化去极化 b.反极化反极化 c.复极化复极化 产生机制产生机制实质上是实质上是 Na+的跨膜电位的跨膜电位。a.当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当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对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的通透性突然增大 Na+迅速内流迅速内流去极化和反极化。去极化和反极化。b

14、.膜对膜对 K+通透性增大通透性增大 K+外流外流复极化。复极化。动作电位的形成及其记录方法三、阈电位和兴奋在同一个细胞上的传导三、阈电位和兴奋在同一个细胞上的传导1.阈电位阈电位:能进一步诱发动作电位去:能进一步诱发动作电位去极化的临界值,称极化的临界值,称。阈电位是可。阈电位是可兴奋细胞的一项重要功能指标,一兴奋细胞的一项重要功能指标,一般比正常静息电位低般比正常静息电位低10-15mv。2局部兴奋和局部电位(自学)局部兴奋和局部电位(自学)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3.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1)局部电流传导)局部电流传导: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存在: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存

15、在电位差电位差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刺激邻近的静息部位,使刺激邻近的静息部位,使膜去极化,这种去极化足以达到阈电位水平膜去极化,这种去极化足以达到阈电位水平引发新的引发新的A.P.。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细胞)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细胞)的传导就是神经冲动神经冲动。(2)跳跃式传导)跳跃式传导: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因髓鞘: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因髓鞘的脂质不导电或不允许带电离子通过,只有在的脂质不导电或不允许带电离子通过,只有在髓鞘暂时中断的朗飞氏结传导,使兴奋以跳跃髓鞘暂时中断的朗飞氏结传导,使兴奋以跳跃的方式向前传导。的方式向前传导。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第一章 细胞

16、的基本功能 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四节第四节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一一经典的突触(化学突触)传递经典的突触(化学突触)传递(一一)突触微细结构)突触微细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二二)经典的突触传递过程)经典的突触传递过程 是一个电是一个电-化学化学-电的过程电的过程。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突触前过程突触前过程 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突触前膜突触前膜前膜去极化前膜去极化 Ca2+通道通道开放开放(Ca2+从间隙从间隙进入膜内)进入膜内)突触小泡与突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及破裂触前膜接触、融合及

17、破裂神经递质释放。神经递质释放。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突触后过程突触后过程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间隙间隙扩散扩散突触后膜,作用于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后膜上的特异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后膜上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发生改变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发生改变 一定程度的一定程度的去极化和超级化。去极化和超级化。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称突触后电位,有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称突触后电位,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两种。两种。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二接头传递二接头传递神经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肌肉间的兴奋传递 (一一)神神经经-肌肌肉肉接接头头:也也叫

18、叫运运动动终终板板,是是由由运运动动神神经经末末梢梢与与骨骨骼骼肌肌细细胞胞膜膜接接触触形形成成的的。每每条条运运动动神神经经纤纤维维分分出出数数十十至至数数百百支支,每每一一分分支支支支配配一一条条肌肌纤纤维维,神神经经纤纤维维末末端端失失去去髓髓鞘鞘嵌嵌入入到到肌肌细细胞胞膜膜上形成运动终板。上形成运动终板。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二)神经(二)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肌肉的兴奋传递 1.神神经经冲冲动动末末梢梢轴轴膜膜去去极极化化 Ca2+通通透透性性(内内流)流)囊泡破裂囊泡破裂释放释放Ach 接头间隙。接头间隙。2.Ach扩扩散散与与终终板板膜膜受受体体结结合合终终板板膜膜的的离离子子通

19、通透透性性发发生生变变化化(Na+内内流流去去极极化化,K+外外流流)产产生生终终板电位。板电位。3.Ach释释放放量量增增加加 终终板板电电位位增增大大 邻邻近近肌肌膜膜去去极极化达阈电位化达阈电位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总和)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总和)4.终终板板膜膜上上的的胆胆碱碱酯酯酶酶使使Ach迅迅速速水水解解成成乙乙酸酸和和胆胆碱碱而失去作用。而失去作用。例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乙酰胆碱突触的递质化学元素(三)经典突触传递与神经(三)经典突触传递与神经-骨骼肌接骨骼肌接头传递的特点头传递的特点 单方向性单方向性 有时间延迟(突触延搁有时间延迟(突触

20、延搁-0.3-0.5ms)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易疲劳性易疲劳性 三神经三神经-平滑肌和神经平滑肌和神经-心肌接头传递心肌接头传递(自学自学)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四电突触四电突触 结构基础是细胞间的结构基础是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缝隙连接,借助,借助电流电流为媒介为媒介传递信息。神经冲动可以由一个细胞传递信息。神经冲动可以由一个细胞直接传给下一个细胞,几乎没有潜伏期,双直接传给下一个细胞,几乎没有潜伏期,双向的,传递速度快,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向的,传递速度快,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改变。和改变。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电突触及缝隙连接通道示意图第五节第五节 肌细胞的收

21、缩机理肌细胞的收缩机理一一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 骨胳肌细胞也叫肌纤维,肌纤维外有骨胳肌细胞也叫肌纤维,肌纤维外有肌膜,内有肌浆、细胞器,以及丰富的肌膜,内有肌浆、细胞器,以及丰富的肌红蛋白和肌原纤维。与收缩有关的是肌红蛋白和肌原纤维。与收缩有关的是肌原纤维和管道系统。肌原纤维和管道系统。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一)肌原纤维(一)肌原纤维:每两条: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叫肌节,由线之间的部分,叫肌节,由A带和两侧各带和两侧各1/2I带组成。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收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肌节是骨骼肌收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肌凝蛋白(肌球蛋白)肌凝蛋

22、白(肌球蛋白)横桥横桥特性:特性:一定条件下,可与细肌丝中的肌纤蛋白发一定条件下,可与细肌丝中的肌纤蛋白发生可逆结合,并随之发生构型改变。生可逆结合,并随之发生构型改变。与肌动蛋白结合后,可被激活而具有与肌动蛋白结合后,可被激活而具有ATP酶活性,能分解酶活性,能分解ATP供能。供能。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粗肌丝结构示意图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2.肌纤蛋白(肌动蛋白)肌纤蛋白(肌动蛋白)3.原肌凝蛋白(原肌球蛋白)原肌凝蛋白(原肌球蛋白)4.肌钙蛋白肌钙蛋白:由由T,C,I三个亚单位组成的复合体。三个亚单位组成的复合体。肌动蛋白直接参与收缩,与肌球蛋白均被称肌动蛋白直接参与收缩,与肌球蛋白

23、均被称为为收缩蛋白收缩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对收缩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对收缩蛋白活动有调节作用,合称活动有调节作用,合称调节蛋白调节蛋白。(二)肌管系统:包括横管和纵管系统(肌浆网)(二)肌管系统:包括横管和纵管系统(肌浆网)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一)肌丝滑行理论(一)肌丝滑行理论(滑行学说)滑行学说)肌肌纤纤维维收收缩缩时时,肌肌节节的的缩缩短短不不是是因因为为肌肌微微丝丝本本身身的的长长度度有有所所改改变变,而而是是由由于于两两种种穿穿插插排排列列的的肌肌微微丝丝之之间间发发生生滑滑行行运运动动,结结果果使使I带带缩缩短短,H带带变变窄窄,Z线线被被牵牵引

24、引向向A带带靠靠拢拢,于于是是肌纤维的长度缩短。肌纤维的长度缩短。需需Ca2+参参与与,Ca2+,肌肌纤纤维维收收缩缩,Ca2+,肌纤维舒张。,肌纤维舒张。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和兴奋收缩耦联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和兴奋收缩耦联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二)兴奋(二)兴奋-收缩耦联收缩耦联 以膜电位的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为基以膜电位的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活动之间,存在某种中介过程将两者联系起来,础的收缩活动之间,存在某种中介过程将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骨胳肌的这一过程称为骨胳肌的兴奋兴奋-收缩耦联收缩耦联,耦联因子是,耦联因子是Ca2+。三三肌肌肉肉收收缩缩的的外外部

25、表现部表现(一一)单单收收缩缩:肌肌肉肉受受到到单单个个刺刺激激就就产产生生一一次次收收缩缩,称称,包括:,包括:潜伏期潜伏期 缩短期缩短期 舒张期舒张期 单收缩曲线 1-2潜伏期,2-3收缩期,3-4舒张期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二)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二)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1.1.等张收缩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发生变化而肌肉收缩时长度发生变化而张力不变的,称张力不变的,称。肌肉长度变化可完。肌肉长度变化可完成各种运动,如关节伸屈。成各种运动,如关节伸屈。2.2.等长收缩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张力发生变化而:肌肉收缩时张力发生变化而长度不变的,称长度不变的,称。肌肉张力变化可以。肌肉张力

26、变化可以负荷一定的重量,如提水,举重负荷一定的重量,如提水,举重。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三)(三)(三)(三)强直收缩强直收缩 机体来自运动神经的冲动或刺激的频率增加到一定数值机体来自运动神经的冲动或刺激的频率增加到一定数值时,使许多单收缩融合在一起,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时,使许多单收缩融合在一起,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六节第六节 动物的放电动物的放电 电鱼:电鱼:具有一个能放电的器官的鱼类,如电鲶,具有一个能放电的器官的鱼类,如电鲶,电鳐,电鳗。电鳐,电鳗。电鱼的电器官大多分布于头部,尾部,背部电鱼的电器官大多分布于头部,尾部,背部或胸鳍与头部之间的体侧部的皮下

27、。或胸鳍与头部之间的体侧部的皮下。一、电器官的一般结构和神经支配一、电器官的一般结构和神经支配 构成电器官的基本单位是电细胞,由肌细胞构成电器官的基本单位是电细胞,由肌细胞演变而来,也叫演变而来,也叫电板电板。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电鳗 电鳐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二、电器官放电原理二、电器官放电原理 电细胞也是放电的基本单位。电细胞也是放电的基本单位。例(电鳗)例(电鳗):静息时,静息时,R.P.约约-90mv,有神经和无神经面电位相等。,有神经和无神经面电位相等。活动时,有神经的一面发生去极化直至反极化,最终膜活动时,有神经的一面发生去极化直至反极化,最终膜电位可达电位可达60 mv,而无神

28、经一面没有变化,出现约,而无神经一面没有变化,出现约150 mv的电位差,每一个电细胞就成为一个小电池。的电位差,每一个电细胞就成为一个小电池。单个电细胞产生的单个电细胞产生的A.P.只有几十只有几十-几百几百mv,但在电细,但在电细胞柱中,电细胞是串联的,电细胞柱两端的电压等于各胞柱中,电细胞是串联的,电细胞柱两端的电压等于各电细胞电位差的总和,电鳗的每一个电细胞柱约有电细胞电位差的总和,电鳗的每一个电细胞柱约有6000个电细胞,如每个电细胞产生个电细胞,如每个电细胞产生100 mv的电压,整个电细的电压,整个电细胞柱的电压高达胞柱的电压高达600 v,成为巨大的电击。,成为巨大的电击。第一

29、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三、电器官放电的生物学意义三、电器官放电的生物学意义 1.强电鱼主要用于猎食,攻击和防卫;弱电鱼强电鱼主要用于猎食,攻击和防卫;弱电鱼以电定位作用探测水下目标,进行水下通讯。以电定位作用探测水下目标,进行水下通讯。2.辨别种群(不同鱼类,甚至同种鱼不同个体辨别种群(不同鱼类,甚至同种鱼不同个体放电的频率和波形不同)放电的频率和波形不同)3.生殖季节雌雄间对答,发放定型的电脉冲串,生殖季节雌雄间对答,发放定型的电脉冲串,对招引异性,促进排卵,排精起着很重要作用。对招引异性,促进排卵,排精起着很重要作用。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七节第七节 细胞周期与程序性死亡细胞周期与程序性死亡

30、一一.细胞周期细胞周期(cell cycle)从亲代细胞分裂结束到子代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的间隔时间。1.有丝分裂过程 2.细胞生长期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二细胞程序性死亡二细胞程序性死亡维持机体的稳态维持机体的稳态 1.概念:生物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概念:生物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发生的细胞生理性死亡,称发生的细胞生理性死亡,称-(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细胞凋亡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细胞凋亡(apoptosis)。1972年提出年提出 2.特征特征自然死亡自然死亡 遗传控制的衰老死亡或生理调节性死亡。遗传控制的衰老死亡或生理调节性死亡。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思考题一.名词:液态镶嵌模型 极化 阈电位 终板电位 兴奋-收缩偶联 完全强直收缩 细胞凋亡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三.简述细胞兴奋性的变化规律,影响细胞兴奋性的因素有哪些?四.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五.比较经典的突触传递与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的特点及不同之处。六.鱼类的放电器官是如何放电的?放电对鱼类生存有何意义?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