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先秦文学.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642448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X 页数:176 大小:69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文学.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先秦文学.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先秦文学.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先秦文学.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先秦文学.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其次其次,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孕育于这一时期。特别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着此后几千年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第三,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也已经在上古期形成。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些观念,如“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提出来的。第一节第一节先秦文学的形态及其特征先秦文学的形态及其特征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出现的先秦文学先秦文学,以诗歌诗歌和散文散文为主。由于先秦时期,文学尚未独立为科,即尚未从混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因而先秦文学的特征与这时特殊的文化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诗、乐、舞相

2、结合一、诗、乐、舞相结合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古乐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礼记礼记乐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二、文、史、哲不分二、文、史、哲不分 所谓文史哲不分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这个领域而言的。先秦散文并非后世那种纯文学性的散文,基本上是一些史学和哲学著作,同时,这些史学和哲学著作又富有较强的文学性。三、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三、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

3、始作者和创作年代大都难以指实。第二节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一、夏商文学(巫文化)一、夏商文学(巫文化)王国维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殷周制度论说:“夏、商二代文化略同。”(观堂集林观堂集林卷十)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夏商文学是与此时的原始宗教紧密联系的。1、诗歌诗歌 九歌、诗经商颂(五篇)2、散文散文 尚书尚书所录禹贡禹贡和甘誓甘誓两篇,据说是夏代的遗文;商书商书中的盘庚盘庚是可信的殷人作品。二、西周春秋文学二、西周春秋文学(礼乐文化礼乐文化)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克己复礼”,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礼乐文化成了主流。进入了以礼乐为

4、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史官文化史官文化”也因此而成熟。1 1、散文、散文(1)历史散文:春秋、左传、国语(2)诸子散文:论语、墨子、老子:2、诗歌诗歌诗经 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和谐、典雅典雅的特质,的特质,一种婉而多讽婉而多讽的特征。的特征。三、战国文学(百家争鸣)三、战国文学(百家争鸣)1、散文散文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孟子孟子、荀子荀子、庄子庄子、韩非子韩非子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战国策战国策2 2、诗歌:、诗歌:楚辞楚辞诗经诗经之后的之后的又一个诗歌高峰又一个诗歌高峰 战国文学突破了春秋时温文尔雅的风尚,时常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激情强烈的个性和激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孟子孟子

5、和庄子庄子。总而言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十分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产生了不同于前代而又风格各异的散文和诗赋。清人章学诚章学诚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文史通义文史通义内篇内篇诗教上诗教上)第二章第二章诗经诗经第一节第一节诗经诗经概说概说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诗”或“诗三百诗三百”,共有305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周初至春秋中叶至春

6、秋中叶五百多年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公元前6 6世纪世纪。第二节第二节诗经诗经的编集的编集一、采诗说一、采诗说 班固班固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何休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二、献诗说二、献诗说 国语国语召公谏弭谤召公谏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三、删诗说三、删诗说 史记史记

7、孔子世家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第三节第三节诗经诗经的分类的分类 诗经诗经按照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风(160160)、)、雅雅(105105)、)、颂颂(4040)三类。“风风”即音乐曲调音乐曲调,国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即指十五个地区的地方土乐。“雅雅”即正正,指朝廷正乐朝廷正乐,西周王畿(ji)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大雅(31)和小雅小雅(74)。“颂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颂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周颂、鲁颂和商颂)第四节第四节诗经诗经的应用和流传的应用和

8、流传一、赋诗言志:一、赋诗言志:吴楚交战,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左传左传定公五年定公五年)齐庆封来聘,其车美。孟孙谓叔孙曰:“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叔孙曰:“豹闻之: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左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襄公二十七年)二、四家诗二、四家诗 秦火以后,诗经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

9、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毛亨和赵人毛苌毛苌的古文“毛诗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今本诗经诗经,就是,就是“毛诗毛诗”。三、古代三、古代诗经诗经研究简说研究简说诗经诗经的传授和研究,自汉以下,主要用于经学。经学是开始于汉代、绵延至清代的一门专攻儒家经典的学问。大致说来,汉学汉学重重“美、刺美、刺”,宋学宋学重重“义理义理”,清代,清代“朴学朴学”重重“考据考据”。1 1、汉学汉学 是汉、唐经学研究的主流汉、唐经学研究的

10、主流。汉学研究诗经的典型著作典型著作有毛诗序毛诗序、毛毛诗郑笺诗郑笺、毛诗正义毛诗正义等。诗大序诗大序总论诗经,认为诗歌反映政治:“治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2、宋学宋学 是宋、元、明经学研究的主流宋、元、明经学研究的主流。宋学不满汉学只讲美刺的毛、郑诗学,集中批判毛诗序。代表性的是朱熹朱熹的诗集传诗集传。宋学以理说诗,主性情、主义理。“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宋学的功劳在于指出了诗经中存在着大

11、量的与“美刺”无关的民间歌谣。3、清代朴学清代朴学:汉学复兴,宗汉而攻宋:汉学复兴,宗汉而攻宋其宗毛攻宋宗毛攻宋的武器就是发扬汉代“汉学”重视考据的朴实学风,认真地做音韵、文字和词义的工作。清代朴学的贡献清代朴学的贡献在于:专心的考据,对于专心的考据,对于诗经诗经训诂,贡献良多。训诂,贡献良多。但其弊端在于:只敢拿诗经做往古的学问,不敢拿诗经作当世的鞭策,背离了复兴“汉学”“引古筹今”,用之于“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顾炎顾炎武武)的初衷。第五节第五节诗经诗经的内容的内容一、祭祖颂歌一、祭祖颂歌周族史诗的生民生民、公刘公刘、绵绵、皇矣皇矣、大明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

12、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二、农事诗二、农事诗诗经诗经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七月七月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其最伟大的价值是史料价值,研究古代农业发展状况、古代气候的学者都必须参考。艺术上,也受到很多的称誉。清代崔述崔述:“读读七月七月,如入桃源之中,如入桃源之中,衣冠朴古,天真烂漫,熙熙乎太古也衣冠朴古,天真烂漫,熙熙乎太古也”。三、燕飨诗三、燕飨诗诗经中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如:小雅小雅鹿鸣鹿鸣四、怨刺诗四、怨刺诗西周中叶以后,出现了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怨

13、刺诗。这些诗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风”、“变雅变雅”。如:小雅中的节南山、雨无正,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鄘风相鼠、齐风南山、陈风株林 五、战争徭役诗五、战争徭役诗战争与徭役为主要题材的叙事和抒情诗称为战争徭役诗战争徭役诗,这类诗大概有30首。小雅采薇秦风无衣大雅常武大雅江汉 豳风东山 卫风伯兮 王风君子于役 从总体上看,战争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从而凸现了较强的周民族农业文化的心理特点。六、婚恋诗六、婚恋诗婚恋诗中写得最多的是情歌情歌,例如:周南关雎 邶风静女 王风采葛 朱熹朱熹“郑郑、卫卫之乐,皆为淫声之乐,皆为淫声

14、”,而“郑郑声之淫,有甚于声之淫,有甚于卫卫。”(诗集诗集传传卷四卷四)在婚恋诗婚恋诗中,最能反映社会问题的是“弃妇弃妇诗诗”。以卫风卫风氓氓和邶风邶风谷风谷风为代表。第六节第六节诗经诗经的艺术特点的艺术特点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东汉郑玄、西晋虞挚)南宋朱熹从“诗言志”的观念出发,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关于

15、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东汉郑玄、西晋虞挚)。南宋朱熹朱熹从“诗言志”的观念出发,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诗集传)。其中,赋赋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明明谢榛谢榛说:“予尝考之三百篇,赋七百二十,兴三百七十,比一百一十。”(四溟诗话四溟诗话卷二)诗经诗经中比的用法也很广泛。中比的用法也很广泛。如:如:卫风卫风淇奥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陈风陈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卫风卫风硕

16、人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兴兴在诗经中运用也很广泛,通常用于一首或一章的开头。小雅小雅鸳鸯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小雅小雅白华白华:“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周南周南桃夭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关雎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诗经中赋、比、兴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如秦风秦风蒹葭蒹葭,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而且

17、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三、体裁(句式)、章法、语言三、体裁(句式)、章法、语言1、诗经的句式,以四言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2、重章叠句重章叠句的章法特征(如:芣苢、蒹葭)。章章,音乐名称。“乐竟为一章乐竟为一章”(许慎说文解字),即乐曲奏一遍为一章。芣苢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方玉润方玉润诗经原始诗经原始卷一:卷一:“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秀野、风和日丽

18、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3、语言特色:朴素简洁,精练准确,绘声语言特色:朴素简洁,精练准确,绘声绘色绘色卫风卫风木瓜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第七节第七节诗经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抒情诗传统二、风雅与文学革新三、比兴的垂范诗经诗经作品选讲作品选讲周南周南关雎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宨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

19、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宨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宨淑女,钟鼓乐之。1、解题关雎是“国风”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首篇。2、讲析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强调了审美主体和社会理性的统一。全诗充满著男子的浪漫情怀,深刻细微而不失理性平和,感情热烈又不陷於难以自拔的痛苦呻吟。诗大序(言此诗):“发乎情,止乎礼义。”孔子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艺术特色:、艺术特色:(1)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使情感的表达深长悠远,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2)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词的运用(深化了诗歌情感的表达、增强了音调的谐美和

20、描写人物的生动性。)秦风秦风蒹葭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解题解题2、解析解析3、艺术特色:艺术特色:(1)出色的景物描写,达到了情景交融的高度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2)迷离恍惚、缥缈朦胧的艺术意境迷离恍惚、缥缈朦胧的艺术意境“首先水限制了异性之间的随意接触,在这一点上它服从于礼仪的需要和目的,于是它获得了与礼仪相同的象征意味,其次也正因为水

21、的禁忌作用,也使水成为人们寄托相互思慕之情的地方。”(傅道彬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3)重章叠句和叠字词的运用重章叠句和叠字词的运用小雅小雅采薇采薇1、解题2、解析全诗六章,可分三层。用倒叙手法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尾章追昔抚今,痛定思痛。笼罩全篇的情感基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3、艺术特色出色的抒情技巧诗歌采用了叙事言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多种抒情手法。尤其是第六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刘熙载艺概:“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王夫之姜斋诗话“以乐景写哀,以哀景

22、写乐,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倍增其哀乐”曹植“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情诗),颜延之“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豳风豳风东山东山1、解题2、解析:这首战争徭役诗诗,表达了诗人对出征的悲苦、对家乡的怀想、对妻子的思念,由物写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3、艺术特色“豳风七月、东山诗篇,述情赋景如画工之肖物。”(王士祯池北偶谈谈艺)“东山之三章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四章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写闺阁之致、远归之情,遂为六朝唐人之祖。”(王士祯渔阳诗话)王风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1、解题2、解析3、艺术特色诗中主要运用“赋”的手法,语言本色质朴。仅用“鸡栖于埘

23、,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十二个字,就勾画出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面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以此来反衬女主人公的心情,耐人寻味。方玉润诗经原始:“傍晚怀人,真情真景,描写如画,晋、唐人田家诸诗恐无此真实自然。”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许瑶光雪门诗抄卷一再读诗经四十二首)其中“已启唐人闺怨句已启唐人闺怨句”一句,高度评价了此诗在中国诗史上的开创性地位。可以说,从此诗开始,便逐渐形成了“日夕闺思”的原型和母题。卫风卫风伯兮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

24、殳,为王前驱。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1、解题2、解析诗写妻子对远征的丈夫的怀念。诗中的主人公一方面为丈夫的英武出众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又因其出征而对他深切思念,曲折含蓄的反映出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3、艺术特色、艺术特色(1)典型的细节描写)典型的细节描写(“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康正果康正果风骚与艳情风骚与艳情:“这首诗的第二章对后世的闺

25、怨诗影响极大,从此以后,历代的模仿之作层出不穷,懒得梳头或无心画眉几乎成了思妇的标准姿态。”徐幹徐幹室思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柳永柳永定风波定风波“终日恹恹倦梳裹终日恹恹倦梳裹”温庭筠:温庭筠:菩萨蛮菩萨蛮:“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李清照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起来慵自梳头起来慵自梳头”(2)比喻手法的运用比喻手法的运用“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其雨其雨,杲杲日出”第三章第三章先秦叙事散文先秦叙事散文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

26、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第一节第一节散文的萌芽与散文的萌芽与尚书尚书、春秋春秋一、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二尚书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总集,原为夏商周原始历史文献,主要记载帝王的命令和言论,后来成为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三、春秋1、简介春秋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是后世编年体编年体史书之祖。“春秋春秋

27、”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史书的通称。其所以名为“春秋”,是取春秋代序春秋代序为一年为一年的意思,后来就成为纪年史的专名。2、作者历来认为,孔子是这部春秋的作者。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司马迁也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3、内容及思想春秋的主要内容,是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间,发生在鲁国和王朝及其他诸侯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孔子:“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4、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春秋的语言简练、准确,用词谨严。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春秋

28、,笔(记载)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春秋的语言简洁而谨严,同时它的含意又极为富赡,作者的思想倾向皆蕴含其中。这种“一字见义”、“一字褒贬”的语言特点,后世称其为“春秋笔法春秋笔法”。第二节第二节左传左传左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春秋古文等。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有不少新特点,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一、左传的作者1、左丘明(司马迁、班固等持此说)、左丘明(司马迁、班固等持此说)古本孔子家语孔子家语观周篇观周篇说:“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

29、共相表里。”论语论语公冶长公冶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2、认为左氏非丘明,作传人不受经于孔子,、认为左氏非丘明,作传人不受经于孔子,左传左传不传不传春秋春秋。(唐赵匡首次提。(唐赵匡首次提出,王安石、朱熹等持此说)出,王安石、朱熹等持此说)3、认为、认为左传左传是西汉刘歆伪作。(康有是西汉刘歆伪作。(康有为等持此说)为等持此说)二、二、左传左传与与春秋春秋的关系的关系“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是史家,公、谷是经学。”(朱子语类)三、三、左传左传的思想倾向的思想倾向鲜明的儒家思想鲜明的儒家思想季梁:“夫民,神之主也。

30、是以圣王先成民后致力于神”(桓公十六年);子产:“天道远,人道迩”(昭公十八年);师旷:“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襄公十四年)四、四、左传左传的文学成就的文学成就1、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长于叙事。清冯李骅冯李骅读读左左卮言卮言中盛赞左传“叙事全由自己剪裁”,并详加论析:“其中有正叙,有原叙,有顺叙,有倒叙,有实叙,有虚叙,有明叙,有暗叙,”(一连列举了二十九种叙事之法)刘熙载刘熙载:“左氏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枯

31、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艺概艺概文概文概)2、左传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善于写人善于写人3、左传的又一突出成就是:工于记言工于记言。左传的叙述语言词约事丰、意蕴厚实。左氏春秋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刘知几刘知几史通史通申左申左:“寻寻左氏左氏载诸大夫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左传左传作品选讲作品选讲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前(僖公三十年)(前630年)年)1、相关背景介绍2、解析3、艺术特色(1)结构完整紧凑,对事件的发生、发

32、展、变化和结局记叙得有条不紊,而又波澜起伏。(2)精彩的外交辞令(全文的重点和精粹所在)是世界外交史上运用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很早的杰出范例。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y)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zhu)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l)之往来,共(gng)

33、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f)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qu)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yu),与郑人盟。使杞子、逢(png)孙、杨孙戍之,乃还(hun)。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zh);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秦晋殽之战秦晋殽之战1、相关背景介绍2、解析3、艺术特色(1)构思精巧,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结构浑然一体。(2)成功刻画了几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蹇叔蹇叔:忠诚倔强、有政治远见 秦穆公秦穆公:专横气盛但能自责改过先轸先轸:耿直

34、粗犷,深谋远虑弦高弦高:赤心为国、灵活机智(3)精彩的外交辞令弦高犒师弦高犒师:语意双关,弦外有音皇武子辞杞子皇武子辞杞子:旁敲侧击,外柔内刚孟明视谢赐孟明视谢赐:绵里藏针,话中有刺这些隽永含蓄的精彩辞令,表现出春秋时期这些隽永含蓄的精彩辞令,表现出春秋时期外交家们思维敏捷、善于应酬的本领。外交家们思维敏捷、善于应酬的本领。第三节第三节国语国语一、体例及作者一、体例及作者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国别体史书,也是继春秋之后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国语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司马迁、班固等认为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太史公自序)“国语十三篇,左丘明撰”(汉书艺文志);但从西晋开始,有人对此提出怀疑

35、,唐宋明清继续争论。直到今天,各种意见依然存在分歧。二、思想倾向二、思想倾向国语的思想基本上体现的仍是儒家思想,“重民”、“尚礼”、“崇德”是其主要表现。三、三、国语国语的文学价值的文学价值虽然总的说来,国语文学成就不如左传,也有自己的特色。1、国语虽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但已有将某个人的言行集中在一起,向人物小传过渡的趋势,为后世的传记文学提供了可贵的经验。2、国语的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既与尚书的诘屈聱牙大不相同,也有别于春秋的凝练含蓄。3、长于对话。如: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曰: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若无所

36、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舅犯走,舅犯走,且对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腥臊,将焉用之?”遂行。遂行。作品选讲:作品选讲:邵公谏厉王弭谤邵公谏厉王弭谤1、背景介绍2、具体讲析3、艺术特色(1)叙述与议论相结合,重在议论。(既突出重点又结构完整)(2)论证手法丰富(比喻说理、史实说理、严密的逻辑推理等)(3)语言古朴精练,精警透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四节第四节战国策战国策一、一、战国策战国策的体例、作者及成书的体例、作者及成

37、书1、体例、体例战国策战国策同国语国语一样,也是一部有关记言的史料汇编,主要记录战国时期策士游说各国诸策士游说各国诸侯时陈谋献策或互相辩论的言辞侯时陈谋献策或互相辩论的言辞。2、成书情况、成书情况刘向刘向战国策叙录战国策叙录:“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战国策。”3、作者、作者关于战国策战国策的作者,对此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战国时人作一是战国时人作。二是秦末楚汉之际人所著二是秦末楚汉之际人所著。三是一部分出自西汉时人三是一部分出自西汉时人(蒯通

38、蒯通)之手之手。二、二、战国策战国策的思想倾向的思想倾向战国策战国策的思想比较复杂,间杂儒、墨、的思想比较复杂,间杂儒、墨、道、法、兵诸家,而倾向于道、法、兵诸家,而倾向于纵横家纵横家。政治观政治观上: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以智服人)(以智服人)“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秦策一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苏秦始将连横)人生观上:公开宣扬追求人生观上: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势位富贵”,争名逐,争名逐利。利。如:苏秦苏秦得意还乡之时的一番感慨:“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

39、可忽乎哉!”(秦策一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苏秦始将连横)张仪张仪也亮出了“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的观点。秦策一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争论于秦惠王前战国策战国策的进步思想:的进步思想:1、反映了民本思想。2、有明显的“贵士”的倾向。附:有关“士士”的介绍钱穆国史新论之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中中国文化有与并世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绝对相异之一点,即国文化有与并世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绝对相异之一点,即为中国社会有为中国社会有士士之一流品,而其他社会无之。之一流品,而其他社会无之。”3、战国策记录了许多嘉言善行。4、对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国君,给予了充分肯定。

40、三三、战国策战国策的文学成就的文学成就1、出色的人物塑造。出色的人物塑造。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外貌描写)和细节来描写人物。)2、机智灵活的论说方法机智灵活的论说方法战国策的文章,许多是当时游说之辞的记录。由于社会风气的变化,春秋时期从容从容辞令辞令的行人,演变而为剧谈雄辩剧谈雄辩的说士。不少文章,观察敏锐,见解深刻,方式巧妙,语言机敏,一直被认为是古典散文中的典范。例如“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赵策一)“邹邹忌讽齐王纳谏忌讽齐王纳谏”(齐策一)明人钟惺

41、说:明人钟惺说:“左师悟太后,不当从言语上左师悟太后,不当从言语上看,全在举止进退有关目,有节奏,一段迂看,全在举止进退有关目,有节奏,一段迂态闲情,与事全不相拈,而意思正自婉入。态闲情,与事全不相拈,而意思正自婉入。又妙在从老妇人情性中体贴探讨,使人不觉又妙在从老妇人情性中体贴探讨,使人不觉入其彀入其彀gu中。中。”(周文归周文归引)引)3 3、战国策战国策的的“文辞之胜文辞之胜”其语言艺术的总体风格“辩丽横肆辩丽横肆”、具体表现为:铺张扬厉、生动形象。铺张扬厉、生动形象。(1)敷张扬厉)敷张扬厉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到此时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最值得注意的是铺陈、排比铺陈、排比

42、和夸饰夸饰的熟练运用。(2)形象生动)形象生动战国策士为达到游说目的,还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手法就是巧于比喻巧于比喻和善用寓言。和善用寓言。作品选讲:作品选讲:苏秦始将连横苏秦始将连横1、背景材料介绍、背景材料介绍2、全文串讲、全文串讲本文记述了纵横家苏秦一生中进行游说活动的主要事迹。3、艺术特点、艺术特点(1)语言凌厉,气势咄咄逼人(铺张扬厉)。(2)成功刻画了一位纵横家的典型代表苏苏秦秦博闻广记,韬略过人,机智灵敏;躬身自省和高度的自信;坚韧不拔的进取意志和刻苦奋斗的精神(言行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第四章第四章先秦说理散文先秦说理散文陳尚君昨日微博:文學史與古

43、代文學1978年我初進研究生讀的是中國古代文學史專業,畢業時確定專業是中國古代文學。三十多年來覺得當年這一決定極其英明准確。蓋古代文學從古漸今,浩瀚豐厚,星光燦爛,名什如海,而文學史僅是近代大學教育為便於教學勾勒出的粗略線索,任何文學史都僅表達作者的理解,酌海一蠡(瓠瓢)吧第一节第一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阶段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阶段先秦说理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一、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代表作品:代表作品:论语论语、老子老子二、对话体和寓言体(战国中期)代表作品:孟子孟

44、子、庄子庄子三、专论体(战国后期)代表作品:荀子荀子、韩非子韩非子第二节第二节孔子与孔子与论语论语一、孔子及一、孔子及论语论语简介简介1、孔子其人、孔子其人孔子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字仲尼,名丘。远祖:孔父嘉孔父嘉(宋国大夫),父亲叔梁纥(孔纥叔梁纥(孔纥):鲁国武士。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儒家学说;伟大的教育家教育家,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孔子也有过重大的贡献,司马迁说孔子“序诗、传易、正礼乐、作春秋”(史记孔子世家)。陳尚君:從孔夫子到胡適之看到這個題目你認為要談中國學術術史?錯了。副標題是老夫少妻與中國文化名人的誕生。孔爸媽野合而誕聖,胡爸五十多歲娶十九歲少婦而生胡博士,類似情況還有韓愈、白居易、元稹、歐陽修、徐渭-那裡有遺傳學奬可以申請嗎?陈尚君的微博陈尚君的微博祝這老小兩口子幸福二十七歲配七十二歲以往已有二十八歲嫁八十二歲下一個記錄應該是九十一歲老漢娶一十九歲新娘http:/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