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案例模板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642112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模板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案例模板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案例模板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案例模板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案例模板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一、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1) 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3) 督

2、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4)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5) 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6) 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7) 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三、岗位安全培训内容(1)本岗位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2)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3)用电安全知识;(4)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5)典型事故案例。四、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支出。(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3)

3、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咨询和安全标准化的支出。(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五、企业应具有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条件)(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 安全生产投入符合要求;(3)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5) 特种作业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考核资格证书;(6) 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7)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 厂

4、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9) 有职业病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10) 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1) 有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2) 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13)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六、相关方管理(发包方对承包方) ()必考()(1)负责相关方公司的资质审核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审查,确保胜任相关工作要求。(2)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3)要求各承包商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负责人、安全

5、管理人员、主要技术人员,如果更换,需得到发包公司的同意。(4)需检查相关承包商是否违规分包、违法转包。(5)应对承包方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完整的记录。(6)在承包商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对承包商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提供发包公司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要求。(7)对其进行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的教育。所有教育培训和考试完成后,办理准入手续,凭证件出入现场。(8)协助做好办理开工手续等工作,承包商取得经批准的开工手续后方可开始施工。(9)负责现场的统一协调管理,发包公司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以及承包商安监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

6、检查指导安全施工,要随时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发现有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情况,及时纠正,并按规定给予惩处。(10)承包商施工队伍严重违章作业,导致设备故障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后果,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要求承包商进行停工整顿,并有权决定终止合同的执行。七、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1) 特种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2) 没有制定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3) 施工中没有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4) 在作业环境不良的情况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5) 临时工未经培训上岗,特种专业人员未持证上岗;(6) 相关方混乱,存在着非法分包转包的现象。八、劳务派遣人员安全管理要求如下

7、:(1)将劳务派遣人员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障劳务派遣人员与本单位员工享受同等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业健康监护、劳动保护等权利;(2)为外协工提供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个体防护用品;(3)告知劳务派遣人员关于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等;(4)按有关规定对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5)履行与劳务派遣单位所签订合同中约定的安全生产事项;(6)向劳务派遣单位提供劳务管理费及劳务派遣人员工伤保险、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费用,并在协议中予以明确,督促检查劳务派遣单位为外协工缴纳工伤保

8、险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费用;(7)对劳务派遣期间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岗前、岗中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外协工职业健康档案。九、事故隐患报告内容(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2)隐患危害的程度及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十、隐患排查治理方案(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的应急预案。十一、各类事故 、检查的整改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2) 建立职工教育安全培训制度,组织好安全培训工作(3) 发现重大隐患没有及时整改(整改措施:落实整改工作,

9、切实消除隐患)。(4)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排查制度。(5) 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6) 相关方进行安全管理时应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各方职责。十二、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内容(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场所;(2)措施名称;(3)措施的目的和内容;(4)经费预算与来源;(5)实施部门和负责人;(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7)措施预期效果和检查验收。十三、安全措施计划的执行要求(1) 措施计划经审批后应正式下达;(2)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落实到各执行部门后,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 对已经完成的项目,应有验收部门负责组织验收;(4)

10、 安全技术措施验收后,应及时,补充修订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相关的档案和记录。十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2)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 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6)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7) 建设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并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8) 按照规

11、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9) 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10) 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11)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 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其他管理措施。十五、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3)职业危害申报制度;(4)职

12、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0)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十六、职业危害控制措施1、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1) 改革工艺过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2) 湿式作业。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较低。(3) 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该方法。系统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4) 个体防护。佩戴防尘护罩。(5)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

13、现场的安全检查以及对防尘的综合管理等。综合防尘:革、水、密、风、护、管、教、查。2、噪声(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控制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工艺控制;(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吸声、隔声等;(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3、振动的控制措施:(1)控制振动源;(2)改革工艺,采用减震和隔振等措施;(3)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4)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十七、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措施(1)必须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14、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十八、机械设备控制危险和危害因素的对策(1)改进工艺过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2)设置安全装置;(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4)电气安全对策;(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计划;(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7)个人防护用品。例如: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机械、电气、本质)(1)严格按照焊机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电焊机。焊接前应检查焊机和工具的完好性能,接线应请专业电工进行,焊工应持证上岗。(2)在焊接机上尽量安装使用空载自动

15、断电保护装置。(3)按规定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并有完备的消防系统或消防设备。(4)尽量避免在潮湿地方和雨雪天气进行焊接作业。(5)焊工应严格按规定穿戴好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在锅炉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严禁赤膊。(6)实施焊接前,应对焊点周围可燃气体的浓度进行测定,并制定防护措施。(7)焊接操作期间,应对焊接点周围和可能出现的泄露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测。十九、事故调查处理程序1、事故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2、事故调查程序

16、(1)成立事故调查组;(县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县级公安机关,县级工会,县级人民检察院,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2)事故现场抢救和处理;(3)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4)事故事实材料收集;(5)事故人证材料的收集;(6)事故现场摄影和录像;(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10)事故调查处理档案。3、事故处置或救援工作(1)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如:工艺情况和爆炸物质

17、的特点),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3)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须品,实行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4)为应急人员配备安全检测以及泄漏封堵等应急设备,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对现场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对危害和危险程度进行辨识和评估,做到准确研判,杜绝盲目处置,防止二次爆炸。(5)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公布遇难人员身份,对遇难者进行善后处理。或者(1) 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 迅速控制危

18、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3)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4)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4、 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1)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5、 事故原因分析(1) 事

19、故直接原因1) 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缺少或缺陷;生产施工厂地不良。2) 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和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和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和清扫;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2) 事故间接原因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

20、力。5、 事故教训(1)是否贯彻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是否执行到位;(5)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二十、确保设备或设施运行采取的措施适用于大型设备、某生产系统等确保可靠运行应采取的措施分析:应从管道维护、定期检测、安全评价、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

21、作答。(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3)依法进行安全评价;(4)制定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并严格落实;(5)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6)按照相应规定,定期进行管道维护与检测;(7)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二十一、重大危险源管控采取的措施(1) 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2) 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

22、期检测,建立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3) 定期评估。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报当地安监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4) 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所需要的资金投入。(5) 按照国家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6) 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其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7) 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其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测。(8) 加强安全检查,对有缺陷和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实施治理,督促

23、生产经营单位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9) 生产经营单位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应急措施信息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10) 加大重大危险源岗位人员安全培训,使其熟知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二十二、应急预案1、 应急预案的编制(1) 成立工作组。结合本单位的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2) 资料收集。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3)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

24、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4) 应急能力评估。对本单位的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强应急能力建设。(5) 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的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

25、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2、 应急预案演练与实施一次完整的应急演练活动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改进等五个阶段。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明确演练需求,提出演练的基本构想和初步安排。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完成演练策划,编制演练总体方案及其附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预演,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评估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评估总结参与单位在应急准备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重点,提出改进计划。改进阶段的主要任务:按照改进计划,由相关单位实施落实,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监督检查。二十二、安全评价程序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目的、评价依据、概况

26、);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评价结论;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1) 前期准备:明确评价对象,备齐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2) 辨识与分析危险、危害因素 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3) 划分评价单元 在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4) 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

27、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5)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6) 安全评价结论 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作出评价结论。(7)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二十三、特种设备技术档案(1)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3)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4) 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5) 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二十四、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包括:(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2)土方开挖工程。(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5)脚手架工程。(6)拆除、爆破工程。二十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2.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2的规定。表4.2.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m)4.2.9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9的规定。表4.2.9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m)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