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1.看拼音,写词语。
wèi jiè( ) shǎn shuò( ) miáo huì( ) suì dào( )
shū cài( ) jiàn kāng( ) yōu lǜ( ) mǐn jié( )
2.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傲漫 效率 待候 B.敏捷 脾气 供养
C.讨厌 警诫 朦胧 D.寂莫 繁星 争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成千上万只白鸥在金色的夕阳下飞翔,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B.在艺术之都巴黎,形式多样的街头艺术表演成为了城市活力的点晴之笔。
C.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
D.爷爷说,大概是因为上了年纪,最近爬楼梯的时候总是无能为力。
4.查字典填空。
“肃”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第七笔是( )。它在字典的解释有:①恭敬;②严正,认真;③清除。给下列句子中的“肃”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英雄们的事迹让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
(2)我们要肃清我们队伍中的一切消极思想。( )
(3)主庙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庄严肃穆。(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春天的盐城是个美丽的季节。
B.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C.夏天的西湖,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盛开的荷花。
D.天气太热了,他迫不及待地急着要开空调。
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做任何事都会仔细考虑一下,渐渐地我们都称他为“纸老虎”。
B.王明是我们组的领头羊,每次都能带着我们出色完成任务。
C.老李头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对谁都一毛不拔。
D.他在工作中善于察言观色,虽然深得领导喜欢,但在我们看来就像一只“变色龙”一样。
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
A.她高兴得嘴角上翘,变成一弯月牙儿。
B.你就像一只骄傲的公鸡,以为天下就你最了不起。
C.老奶奶一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就像一朵花,可美啦。
D.你看,弟弟那天真活泼的笑脸,多么像一株茁壮成长的向日葵呀!
8.学会仿写。
只见他左手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地盯着,右臂向后一扬,向前猛一发力,球向这边飞来。
___________________
9.想象下面的情景,用一句话写下来(用上3个动词)。
小白兔路过一片萝卜地,看到水灵灵的萝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文名句填空。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_____________,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_____________。(《观潮》)
(2)“女娃____________________,溺而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堙于东海。”该句选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句中“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问学问,既要学更要问,因为“___________,自用则小。”“智能之士,不学不成,____________。”
(4)通过上半学期的学习,我积累了许多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复照青苔上。”
“_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渐落晓星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鹰的选择
鹰是寿命最长的鸟类,它可以奇迹般活到七十岁。但鹰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它的爪子开始老化,以至无法抓住猎物。它的喙(huì)变得又长又弯,几乎无法将食物送到嘴边,要靠喙吃到食物将变得非常困难。它的羽毛也变得又长又厚,翅膀也异常沉重,再不能像过去一样,轻快自由地飞翔。
此刻,留给鹰的只有两种痛苦的抉择,一是选择死亡,二是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重获新生。通常情况下鹰会选择后者,并从此走上痛苦的蜕(tuì)变之路。
首先,它会竭尽全力飞上山顶的窝里筑巢,因为它在接下来的一百五十天中将不能飞翔。在这个过程中,鹰会不停地将自己的喙在岩石上撞击,直到旧喙完全脱落,然后等新喙慢慢地长出来,喙长出后,再用它将指甲一个个拔去。当新的指甲长出后,再用它把羽毛一根一根拔去。在此期间,人们会在山崖下,清楚地听见,鹰惨烈的叫声回响在山谷中。
重生的痛苦换来可喜的回报。待五个月后,人们会发现,鹰又会轻快自如地翱翔长空,用它的利爪扑抓猎物。
11、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蜕变”在文中的意思是( )
A.脱掉外壳,换成新羽毛 B.经历痛苦后获得新生 C.蜕皮
1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喙长出后,再用它将指甲一个个拔去。”这里“它”指的是鹰的喙。( )
(2)“待五个月后”中的“待”的意思是“停留”。( )
13、细读短文第三自然段,用短语简要概括鹰的蜕变过程,
________→撞击旧喙→_________→__________
14、鹰到了四十岁时,面临两种痛苦的抉择:不是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
15、读到文中画“_____”的句子时,你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一碗馄饨
①那天,我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我转身向外跑去。我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我才感到肚子饿了。可是,我翻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②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我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④“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我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着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还要跟她吵架呢?”我愣住了。
⑥我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我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子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我,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这时,我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⑦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非常疲乏。( )
(2)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 )
17、从离家出走到回到家中,事情怎样发展的,“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结合短文相关语句,填写下面的表格。
事情发展
“我”的心情
和母亲吵架
伤心、生气
吃着老婆婆给我做的馄饨
____________
听了老婆婆对我说的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愧疚、幸福
18、第5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能否改写成下面句子,为什么?
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应该感激她,不要跟她吵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画“√”,错误的画“×”。。
(1)母亲和女儿吵架还赶她出去,一点儿也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
(2)老婆婆是一位和蔼可亲、仁慈善良的老人。( )
(3)听了老婆婆的话“我”知道自己错了。( )
(4)短文告诉我们应该爱自己的母亲,而不是爱那些给予我们“小恩小惠”的人。( )
20、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老舍笔下的猫十分可爱,丰子恺笔下的白鹅高傲极了,你有没有动物朋友?它是谁?它长什么样子?你和它之间发生过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快快写下来吧,要求题目自拟,不低于350字。
1. 慰藉 闪烁 描绘 隧道 蔬菜 健康 忧虑 敏捷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首先要把拼音读准,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明确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正确书写,一笔一划注意间隔,做到规范、美观,每写完一个词语及时检查。
“慰藉”两个字的笔画都比较多,注意一笔一画写清楚,“藉”是草字头,不要写成“籍”。“隧”是左耳刀。“蔬”是草字头,上下结构的。“虑”下面是一个心字底,不要写成“虚”。“捷”右边部分中的那一竖,是从上往下一笔穿的,注意笔画顺序。
2.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
A选项,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傲漫”的“漫”应为“慢”。侍候:服侍。“待候”中的“待”应为“侍”。
B选项,全部正确。
C选项,警戒:警告劝戒。“警诫”中的“诫”应为“戒”。
D选项,寂寞:孤单冷清。“寂莫”中的“莫”应为“寞”。挣扎:用力支撑。“争扎”中的“争”应为“挣”。
故答案为:B。
3.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无能为力”指没有能力去做或力量达不到。根据语境,“无能为力”应改为“力不从心”。
D项错误,本题选D。
4. S su 撇 ① ③ ②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查字典法。
部首查字法的一般步骤为:
①确定要查的字的部首,并数出部首是几画,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②在“部首目录”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字的部首,再到“检字表”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的字以及它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
肃的笔顺: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肃然起敬:意思是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肃清:意思是指清除;消灭干净。
肃穆:意思是严肃庄重。
5.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
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熟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根据平时积累进行解答。
A 把“季节”改为“城市”。
B 将“是否”删去。
D 将“急着”删去。
6.A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
A项词语使用错误。“纸老虎”比喻那些看起来强大,而实际上虚弱无力的人。此处用来形容他做事仔细考虑不恰当。
二、填空题
7.B
【解析】B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题干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从题干内容来看:
A、C、D,属于褒义用法。
B项,形容一个人过分骄傲,属于贬义用法。所以B不同。
8.我伸手拿起扫把,先做了一个关公耍大刀的动作,觉得帅极了,然后哼着小调,慢慢悠悠地扫了起来,虽然慢,但扫地也要不了太多时间,完事儿了,把垃圾倒掉,搞定!
本题考查了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在结构、内容、修辞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仿写。
注意用上连续的动作,而且动作要合理,不要出现互相矛盾的行为,描写动作时可以对神态进行描写,使语言更加生动。
9.马上就跑过去,拔了一根又一根,一会儿就装了满满的一篮。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用上三个动词,将小白兔接下来的情景描写下来,即可。例如:飞快地奔跑过去,迅速拔了一个,没忍住“嗷”地一口咬了下去,可真好吃!
10. 移来 逐渐 变粗 横贯 翻滚 水墙 游于东海 故为精卫 西山之木石 溺水,淹没 好问则裕 不问不知 返景入深林 梅须逊雪三分白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不识庐山真面目 云母屏风烛影深
【解析】
考查诗、文名句填空。要求我们对诗、文名句要熟记,平时要多读多记。
(1)出自课文《观潮》,语段为: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出自课文《精卫填海》,语段为: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溺而不返”的解释为: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溺”的解释为:溺水,淹没。
(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意思是有学问的有才智的人,靠努力学习,而成才,多问才能明白懂得更多知识。
(4)王维的《鹿柴》,全诗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卢梅坡的《雪梅·其一》,全诗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李商隐的《嫦娥》,全诗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
【解析】11、B
12、 √ ×
13、 山顶筑巢 拔去指甲 拔去羽毛
14、 死亡 痛苦蜕变,重获新生
15、历经痛苦后,才能享受到之后的轻松与美好。
【分析】
11、考查词语的理解。
蜕变:本指蝉蜕壳变。后比喻事物发生形或质的改变。文中指的是鹰经历痛苦的蜕变过程后获得新生。
12、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判断。
(2)错误,“待五个月后”中的“待”的意思是“ 等,等候”。
13、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了鹰的蜕变的整个过程。第一步是竭尽全力飞上山顶的窝里筑巢,可以概括为“山顶筑巢”,第二步是不停地将自己的喙在岩石上撞击,直到旧喙完全脱落,可以概括为“撞击旧喙”,第三步是等新喙慢慢地长出来,喙长出后,再用它将指甲一个个拔去,可概括为“拔去指甲”,第四步是新的指甲长出后,再用它把羽毛一根一根拔去,可以概括为“拔去羽毛”。
14、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从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可知鹰的只有两种痛苦的抉择,一是选择死亡,二是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重获新生。
15、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鹰经历痛苦的蜕变过程后,重新翱翔于蓝天,这也说明经历过痛苦后,才能享受美好和轻松的生活。
16、 疲惫不堪 视而不见
17、 感激、感动 惭愧、后悔 看到母亲在等“我”,并让我回家吃饭
18、不能,因为短文中运用反问的语气更加突出强调了母亲养育女儿不容易,应该感激她,不应该同她吵架。
19、 × √ √ ×
20、对于我们的亲人,他们是最爱我们的,但这种爱会被我们忽视,我们要珍惜亲人的爱。
【解析】
16、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给出的提示,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①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② 视而不见:虽然看到,但因心不在焉,好像没有看到一样。形容漠视,不关心。
17、此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做题时,要先找到相关段落再提取信息。
①根据事情发展:吃着老婆婆给我做的馄饨,找到答题范围:“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我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我忙着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文中明确说明了此时“我”的心情是感激,流泪说明也很感动。
②根据事情发展:听了老婆婆对我说的话,找到答题范围: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还要跟她吵架呢?”我愣住了。这里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结合下文我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可以看出我很惭愧、后悔。
③ 根据事情的发展和我的心情: 愧疚、幸福,找到答题范围:我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我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子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我,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这时,我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从我的眼泪掉下来可以看出我很愧疚、幸福.
18、此题考查的是反问句的好处。
文中的画线句很明显是反问句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而改后的句子是陈述句,虽然意思没有改变,但是感情没有反问句的强烈。
19、此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做题时要先确定答题范围,再原文进行比较。
(1)结合第六自然段:当我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子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说明此句说的不对。
(2)“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结合文中,我没有带钱,老奶奶还给我煮馄饨,可以看出老婆婆是一位和蔼可亲、仁慈善良的老人。
(3)结合:我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可以知道我听了老婆婆的话“我”知道自己错了。
(4)结合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进行理解,结尾说的是我们不仅要感激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更应该感激亲人一辈子的恩情。
20、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由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知道:我们不仅要感激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更应该感激亲人一辈子的恩情。
21、范文:
我的动物朋友——亮亮
我的动物朋友是和我朝夕相见的一只小鸡,也是我看着它出壳,到羽毛变干,再看着它一天天成长,它就是我最好的动物朋友——小鸡亮亮。
它的头上有许多黑黄相间的花纹,就像系
【解析】范文:
我的动物朋友——亮亮
我的动物朋友是和我朝夕相见的一只小鸡,也是我看着它出壳,到羽毛变干,再看着它一天天成长,它就是我最好的动物朋友——小鸡亮亮。
它的头上有许多黑黄相间的花纹,就像系着一条满是花纹的头巾一样。它的眼睛晶莹剔透,水汪汪的,像一颗圆滚滚的大葡萄。当我走到亮亮身边时,它都会歪着脑袋,用那双大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我。它的嘴巴尖尖的,就如一把小梳子一般,亮亮经常用它来梳理身上美丽的羽毛。它的背上是由黄、白、棕、黑四种颜色构成的羽毛,当亮亮张开翅膀时,它背上的羽毛就露了出来,看起来十分鲜艳美丽。它还有一双细细的小爪子,亮亮经常用它来刨土,找小虫子吃。
白天,亮亮在我们的家里做运动。我在沙发上坐着,亮亮就静静地待在我的脚旁边,我走到哪里,亮亮跟到哪里。每当太阳出来了,阳光洒满大地时,我们会经常带亮亮到楼下的草地里跑步,它看到草地就像猫看见了鱼一样,飞快地奔向草丛。但当我叫它回家时,它就躲进草丛里,我怎么叫,它都不听话。
晚上,它在我用纸箱做的小房子里安安静静地睡觉,每次我轻轻地扒开纸箱看它时,它都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它睡觉的样子看起来十分可爱,它的小脚已被腹部长长的羽毛盖住了,头插在翅膀里,就像一个毛茸茸的圆球球一样。
亮亮喜欢吃煮熟的小米和草地里的小虫子,每次给它喂食的时候,它都会在一分钟内吃完所有的食物,吃完之后它的腹部就会鼓起一个大大的包,那是小鸡的胃,当小鸡吃饱时,它就会鼓起来,当小鸡饿了时,它就会扁扁的。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它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首先审准题意,找到写作的中心,明确题目要求和写作内容。
本题是自命题作文,选择你的一位动物朋友,围绕它展开作文。这位动物朋友应该是你很熟悉,印象深刻的。你将它视为朋友,可能是因为你们朝夕相见,可能是因为你们有过印象深刻的美好的回忆。
将你们之间的交集作为文中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刻画,由观察到互动,动物的各种细节描写,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或细节描写将动物的外形特点、行为表现写具体,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穿插在这些细节描写之中,体现真情实感。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是什么动物,它的外形特点,对它的总体感受(动物的特点)。
正文:选择一件或者两件能体现这个特点的事例,详细描写动物的动作、神态、外形,或者生活习性,你会和动物朋友做哪些互动,期间你的所感所想。
结尾:抒情式结尾,从与动物的相处中,你把它当做一个怎样的朋友,照应开头,呼应开头的感受,希望友谊长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