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远程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刍议
[摘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教育悄然兴起,而且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是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发展远程教育所必需的条件。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必将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远程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第三世界国家尤其严重。而普及远程教育,不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将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契机
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整个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将促使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成为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按照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于1973年 6月提出的划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理论,整个高等教育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入学率低于15%的为英才教育阶段,入学率在15%—50%之间的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入学率在50%以上的为普及化教育阶段。发达国家,在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现在则进入了普及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已进入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正在顺应这一世界高等教育的潮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中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到 200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事实上,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9%。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有了—个明显的提升,达到大众化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如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将是高等教育近期的主要任务。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规模的扩大,增加投入是前提。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需增加的资金投入,远远高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这所世界上最富有的学校之一,也已连续三年紧缩预算,每年压缩达1800万美元。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发展中国家就更无法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许多国家都采取了节支的办法。在保证一定比例的政府投入资金外,各国都尽量发展社区学院、成人学院、开放大学、远程高等教育以减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负担。其中,实施远程教育,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符合世界科技教育发展的潮流,是在国家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随着远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日益普及,使得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可能。远程教育将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为推动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二、远程教育是人类学习的又一次革命
远程教育,有人将其称为人类学习的又一次革命。上一次革命发生在印刷技术的发明时期。印刷技术使人们找到了纸张作为知识的载体。学习主要通过书籍,老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大学应运而生,它将对人类知识的传播带来巨大影响。通过提供一个虚拟教室,教师在异地上课,学生可以在异地教室通过网络听课,只需有一台电脑、一台调制解调器和一条电话线即可成为网上学生。它使老师、学生、家长在网上学习与交流成为现实,并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生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最终将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日益成熟的信息社会中,远程教育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两个基本特征,由此带来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速度、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教育改革、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和协作式学习、进入学习社会等好处。远程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远程教育,不仅大大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而且使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将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以及个性化特点将更加突出。教师将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多媒体课件取代了老师的部分作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知识的海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平等自由。学生则真正成为大学的主体。这无疑也是教育思想的重大变革。
三、教育质量是远程教育生存的关键
远程教育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自学。远程教育必须建立制度化的组织管理体系。由于远程教育的规模较大,教学的形式又有它的特点,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健全,则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便是一句空话。根据教学资源的状况和社会需求,在办学类型、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师资格评定、教材及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实验(实践)环节安排、考核标准以及注册学生的资格审查、教学日历的编排、日常的教务管理、毕业或学位证书的发放等关键问题上都应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及办法。
由于远程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开展远程教育的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来承担这一责任。国家也应设置具有指导、审核等职能的组织机构,制定远程教育的质量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评估、鉴定体系,负责对各学校远程教育的质量进行评估、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还应对远程教育的文凭、学分的承认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否则,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作保证,远程教育一开始便步入歧途、出现仅从商业利益出发,败坏远程教育名声的现象。
办好远程教育,并使其向高层次发展,还应当重点解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及使用教育资源、研究开发交互技术等问题。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开发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课件和智能化:教学平台,是搞好远程教育的当务之急。
四、校企合作是远程教育的发展之路
2000年7月,中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宣布了清华大学等31所高校进行试点。试点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己制定招生标准并决定招生数量,可以开设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有权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
目前,国内的试点院校采取了两种网上教学方式:一种是实时交互式的,学生与老师可通过专门的视频教育系统在网上实时交互学习,这对网络速度要求较高;一种是网上点播式的,完全在家上课的方式一般都采用一线通(ISDN)或是有线电视网 (CABLE MODEM),而要大规模普及这种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学校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学生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教学点。教学点的内容可以先下载到本地服务器上或是教学点接入宽带冈,这样每所高校也要投入千万元以上才能满足条件。这只是基础设施的投资,即“修路”。而“买车”,即智能化教学平台、课件的制作费用也较昂贵,教育都要求的一般IP课件制作标准是每门20—30万元。可见,发展远程教育,单靠国家和学校的投资只能是杯水车薪,进展缓慢。而这也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有见识的商家也看好远程教育这一广阔的发展前景,纷纷与高校联手,如青岛天桥与北大台作建立了虚拟大学北大在线,湖南大学早在1997年便与湖南电信合作,建起了网上大学、教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是新世纪显著的特点之—,企业的资金与教育市场所共同开辟的远程教育产业、将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普通方式。
根据中国教育部有关最新统计数字,中国目前 31所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院校已招收了近19万名注册学生,其中绝大多数接受学历教育。可见,远程教育,一开始就显出了强劲的势头。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将因远程教育的发展,面貌为之一新。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