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1∕T 1550-2018 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服务规范(北京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6250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4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1550-2018 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服务规范(北京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11∕T 1550-2018 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服务规范(北京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11∕T 1550-2018 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服务规范(北京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11∕T 1550-2018 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服务规范(北京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11∕T 1550-2018 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服务规范(北京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080.99 A 16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5502018 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服务规范 Service specification of rehabilitation station based community for disabled 2018 - 06 - 15 发布 2019 - 01 - 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1/T 1550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服务原则 . 2 5 基本要求 . 2 6 服务内容与流程 . 3 7 安全与应急 .

2、4 8 档案管理 . 5 9 服务质量控制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康复需求登记表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康复服务计划表 . 7 附录 C(资料性附录)康复服务记录表 .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康复服务评估表 . 9 参考文献 . 10 DB11/T 1550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劲松、王海虹、王世川、刘洋、彭虹、侯嘉训、邵翠霞、耿啸、穆歌。 DB11/T

3、 15502018 1 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以下简称“社区康复站”)的服务原则、基本要求、服务内容与流程、安全与应急、档案管理及服务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规范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的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4、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残疾人社区康复站 rehabilitation station based community for disabled 街道(乡镇)、居(村)委会设立的,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综合性康复服务和开展康复活动的公益性服务场所。 3.2 全面康复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综合运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心理和辅助器具等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减轻功能障碍,增强生

5、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 3.3 小组活动 group activity 两个或两个以上残疾人(家属)和/或社会组织,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各种康复活动,可以是自发或有组织地开展,以推动残疾人相互帮助,促进全面康复。 DB11/T 15502018 2 4 服务原则 4.1 精准服务原则 社区康复站应针对残疾人的实际康复需求,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提供有效的个性化康复服务。 4.2 因地制宜原则 社区康复站提供康复服务时应从社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适宜的康复模式,实现残疾人就近、便捷地获得康复服务。 4.3 主动参与原则 社区康复站应提高残疾人及家属的康复意识,推动

6、其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目标的实施、训练的开展以及回归社会等康复活动。 4.4 社会融合原则 残疾人通过社区康复站的服务不仅应实现功能改善、全面康复,还应有助于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 5 基本要求 5.1 场地环境 5.1.1 社区康复站应具有固定的场所及相应的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应符合 GB 50763 的要求。 5.1.2 社区康复站应结合辖区情况,在站内设立康复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康复培训室,有条件的宜设立运动功能训练室、辅具适配室、生活技能训练室、日间照料室等功能训练室。 5.1.3 社区康复站的图形符号标志的设置应符合 GB/T 10001.1 和 GB/T 10001.9 的

7、规定。 5.1.4 社区康复站的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 GB/T 18883 的要求,灯光照明度应符合 GB 50034 的要求,在降噪、减震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5.2 人员 5.2.1 社区康复站应设置管理人员和康复服务工作人员。 5.2.2 社区康复站的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站内的日常事务管理,其职责主要包括: a) 组织人员开展辖区内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动态掌握辖区内残疾人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 b) 了解残疾人社区康复相关的法规、政策,及时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 c) 协调组织社区内有关机构、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康复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相应支持; d) 组织卫生、教育、心

8、理等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友开展康复咨询活动; e) 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与宣传活动。 5.2.3 社区康复站康复服务工作人员应协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康复服务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 a) 进行调查,了解康复需求; b) 建立规范化康复服务档案; c) 制定康复服务工作计划; d) 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 e) 协助辅助器具的适配和服务; DB11/T 15502018 3 f) 组织康复小组活动; g) 参与康复服务效果的评估; h) 普及康复知识,协助指导康复训练; i) 提供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等。 5.2.4 社区康复站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应接受不少于

9、 30 学时的岗前培训,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康复服务工作人员每年应接受不少于 30 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培训工作应实名制登记。 5.3 设施设备 5.3.1 社区康复站应依据开展的服务项目,配备适合开展康复训练、康复服务、康复活动所需的康复器材、玩具、教具等设施设备和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 5.3.2 社区康复站的消防设施设备配置应符合 GB 50016 和 GB 50140 的相关规定。 5.3.3 社区康复站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更换,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5.3.4 社区康复站应配备相关法规政策、康复知识普及读物和康复训练指导丛书等相关资料。 5.4 制度建设 社区

10、康复站应建立并实施以下基本制度: a) 服务规范,明确服务要素或特性要求、服务方法、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等要求; b) 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 c) 安全保障措施和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安全操作规范、安全保障措施等; d)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易发生危险的设备和要害部门的特殊管理措施; e) 保护残疾人的隐私权、肖像权等相关制度措施; f)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设施设备使用维护要求,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6 服务内容与流程 6.1 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a) 康复服务咨询,包括介绍相关法规政策、服务宗旨、服务项目等; b) 训练指导服务,包括协助做

11、好功能评定、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并开展康复训练、评估训练效果等; c) 心理疏导服务,包括组织并开展谈心、心理咨询、参与社会活动等; d) 知识普及服务,包括举办讲座、发放读物、借助“助残日”等活动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开展家庭康复培训等; e) 辅助器具服务,包括协助做好辅助器具的适配、租赁、使用指导、维修和信息咨询等; f) 志愿者服务,包括组织志愿者进行结对、交朋友等服务活动; g) 转介服务,包括了解、掌握、提供康复资源与信息以及进行转介登记、随访转介效果等。 6.2 服务流程 6.2.1 需求调查与评估 需求调查与评估应做好以下工作: a) 收集有关信息资料; DB11/T 1550

12、2018 4 b)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确定康复需求; c) 确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d) 介绍服务宗旨、服务政策、服务项目等,用语通俗易懂; e) 填写康复需求登记表(参见附录 A)。 6.2.2 制定计划 服务计划应做好以下工作: a) 康复服务计划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b) 康复服务的介入措施、进度安排; c) 康复服务提供者、残疾人和家庭或其他照顾者各自的任务; d) 评估参与者和评估方式方法; e) 填写康复服务计划表(参见附录 B)。 6.2.3 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应做好以下工作: a)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按照康复服务计划,提供康复服务; b)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康复服务计划;

13、 c) 对站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转介服务; d) 填写康复服务记录表(参见附录 C)。 6.2.4 服务评估 6.2.4.1 社区康复站应对残疾人康复情况进行短期、中期、长期评估,填写康复服务评估表(参见附录 D)。 6.2.4.2 评估结果应客观真实,记录完整,并做好分析整理。评估结果应作为调整康复训练计划的依据。 6.2.5 服务总结及随访 社区康复站结束康复服务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a) 提前告知残疾人或监护人服务结束时间; b) 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康复建议; c) 采取电话、电邮、面谈等途径,进行康复服务随访; d) 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 7 安全与应急 7.1 建

14、立安全应急处置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配备专兼职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联系畅通。 7.2 应建立安全与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和演练。 7.3 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有记录、有追踪、有整改措施。 DB11/T 15502018 5 8 档案管理 8.1 建立残疾人基本服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8.2 康复服务活动、培训、工作管理档案等应齐全,分类成册。 8.3 定期对服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时上报主管部门。 8.4 有条件的宜建立电子档案。 8.5 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9 服务质量控制 9.1 社区康复

15、站宜建立康复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制定服务质量控制方案、检查程序和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康复服务质量评估工作,包括: a) 定期组织人员对对服务现场和记录、服务满意度与投诉情况进行自查; b) 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 c) 统计、分析评估结果,并依据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和不合格项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服务的持续改进。 9.2 社区康复站可对康复效果实施定量控制,具体定量指标和合格率可包括: a) 持证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率 100%; b) 康复服务建档率 100%; c) 康复服务满意率不低于 80%。 DB11/T 15502018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康

16、复需求登记表 A.1 康复需求登记表 表A.1给出了康复需求登记表的样式。 表A.1 康复需求登记表 康复对象姓名康复对象姓名 性别性别 男 女 出生年月 监护人姓名监护人姓名 与残疾人关系与残疾人关系 配偶 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邻里 其他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家庭住址 残疾人证残疾人证 有 无 婚姻状况婚姻状况 未婚 已婚 离异 丧偶 职 业 就业 未就业 务农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专) 大学(专) 大学以上 主要生活来源主要生活来源 个人所得 家庭供养 不定期社会救助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市) 享受五保供养(农村) 医疗保障情况医疗保障情况 享受城镇职工基本

17、医疗保险 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享受农村合作医疗 得到医疗、康复救助 有其他医疗保险 费用全部自理 生活自理程度生活自理程度 完全自理 需他人部分帮助 完全依赖他人帮助 主要残疾主要残疾 视力: (盲 低视力 ) 听力: 言语: (失语 发音障碍 其他) 肢体: (偏瘫 截瘫 脑瘫 截/缺肢 儿麻后遗症 关节疾患 畸形 其他) 智力: 精神: 残疾等级残疾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未评定 致残原因致残原因 致残原因:致残原因: 遗传 先天 疾病 药物中毒 创伤或意外损伤 有害环境 原因不明 围产期因素 其他 致残时间:致残时间: 年 月 (精神病首次发病时间:精神病首次发病时间: 年年

18、 月月) 康康 复复 需需 求求 康复医疗 医疗诊断 残疾评定 白内障复明手术 人工耳蜗植入 肢体矫治手术 理疗 传统医疗 医疗、康复护理 精神病服药 家庭病床 住院 转诊 功能训练 视 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社会适应训练 低视力视功能训练 其他 听力语言:听觉言语能力训练 言语矫治 双语训练 手语指导 其他 肢 体:运动功能训练 生活自理训练 社会适应训练 其他 智 力:运动能力训练 感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其他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语言交流训练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其他 精 神:工(农)疗 社会适应训练 作业治疗 娱(体)疗 其他 辅助器具 视 力:助视器 盲杖 盲人书写

19、用具 盲人报时用具 听力语言:助听器 人工耳蜗 语言训练器具 会话交流用具 智 力:认知图片 认知玩具 启智用具 肢 体:生活自助器具 辅助坐、卧、翻身、站立器具 拐杖及助行器具 轮椅、手摇三轮车等代步工具 防褥疮垫 集尿器具 坐便器具 阅读书写器具 操作电脑辅助器具 装配假肢 装配矫形器 其他器具 精 神:文体用品 其他服务:购买 租借 咨询 信息 维修服务 家居环境无障碍改造 指导制作辅助器 心理服务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家庭成员心理支持 其他 知识普及 培训残疾人 培训亲友 家长学校 普及读物 知识讲座 公益活动 社会宣传 其他 转介服务 康复医疗 功能训练 辅助器具 心理服务 信息服务

20、 知识普及 文化教育 职业培训 劳动就业 生活保障 家庭无障碍改造 参与社会生活 其他 其他需求 康复对象(法定监护人) (签字) : 专业技术人员(签字) : 康复服务工作者(签字) : DB11/T 15502018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康复服务计划表 B.1 康复服务计划表 表B.1给出了康复服务计划表的样式。 表B.1 康复服务计划表 编号: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问题描述 预期目标 具体策略和方法 执行者 预计执行时间 备注 康复对象(法定监护人) (签字) : 专业技术人员(签字) : 康复服务工作者(签字) : DB11/T 15502018 8 C C

21、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康复服务记录表 C.1 康复服务记录表 表C.1给出了康复服务记录表的样式。 表C.1 康复服务记录表 服务日期 服 务 情 况 服务人员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可另加页) DB11/T 15502018 9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康复服务评估表 D.1 康复服务评估表 表D.1给出了康复服务评估表的样式。 表D.1 康复服务评估表 初 期 日 期: 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残疾人

22、或监护人(签名) : 服务效果:优良 一般 较差 康复服务建议(文字描述) 评估人(签名) : 初 期 日 期: 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残疾人或监护人(签名) : 服务效果:优良 一般 较差 康复服务建议(文字描述) 评估人(签名) : 初 期 日 期: 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残疾人或监护人(签名) : 服务效果:优良 一般 较差 康复服务建议(文字描述) 评估人(签名) : 初 期 日 期: 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残疾人或监护人(签名) : 服务效果:优良 一般 较差 康复服务建议(文字描述) 评估人(签名) : DB11/T 15502018 10 参 考 文 献 1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675 号 2017 年 2 月 7 日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