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怎样使用客套话.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620342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使用客套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使用客套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使用客套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使用客套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怎样使用客套话 交际往来常用的应酬套话,每每是润滑社交齿轮的油,能减少“磨擦”、“噪音”。 常用客套话有: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 自己诗画送人看,常说“斧正”或“雅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至用“光临”。 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 欢迎购买叫“光

2、顾”,归还原主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对方老人叫“令尊”,对方女儿叫“令爱”。 在演讲的过程中遇到责难也是常有的事。所谓责难,就是责备非难,大致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所谈有疑问或不同意见而提出问题和反对意见,多为善意的;另一种则是故意刁难,搞恶作剧,以达到让发言者难堪、出丑的目的,多为恶意。 鉴于上述情况,领导者演讲时面对责难的控制,也必须有所区别。 (1)面对善意的责难时。 如果所面对是善意的责难,演讲者就应尽己所知,认真、负责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解答对方的问题。只要不是涉及国家、组织机密和有伤风化等内容的,都应有问必答,不可用“无可奉告”之类的外交辞令搪塞。如

3、果确实回答不了,也要老老实实地表示歉意,或者留下另行探讨的话语。 有一位宣传部长在宣讲时事政策时,一位工人站起来问道:“你老讲形势好,为什么全国到处都在下岗?”这位部长就说:“下岗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恰恰说明形势好。现在一些地方、部门人浮于事,没事做,而一些地方、部门又事多等人做,这正常吗?一个工厂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没市场,大家都发不出工资,还不如让一些人下岗转行,去干社会需要的事。这样,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大家又都有钱可挣,不比要死不活地吊着好吗?” (2)面对恶意的责难时。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演讲者大胆一些,应针锋相对,坚决、果断地当众揭露制服。手法上可以多样化

4、:或反唇相讥,或以牙还牙,或幽默风趣。总之,不能让其企图得逞。如果不予理睬、拒绝回答,或者发火、生气,或者令其离开或自己离开,都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不仅会助长其气焰,混淆其他听众的视听,更会有损自己的形象。 请看这个事例: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一次在莫斯科演讲,猛烈抨击时弊和庸俗文人的行径,致使某些感到“冤屈”的人骚动起来。有个家伙企图中伤马雅可夫斯基,喊道:“您讲的笑话我不懂。”马雅可夫斯基幽默地说:“你莫非是长颈鹿?只有长颈鹿才可能星期一浸湿的脚,到星期六才感到哪!”听到这话,那家伙暴跳如雷,大声嚷道:“我说马雅可夫斯基,您怎么把我们大家都当成白痴啦?”马雅可夫斯基故作惊异地回答:“哎,您这

5、是什么话?怎么是大家呢?我面前看到只有一个人。”就这样,马雅可夫斯基以幽默的语言、辛辣的讽刺,制服了别有用心的破坏者,扭转了演讲的被动局面,最终赢得了广大听众的热烈掌声。 怯场是一种心理障碍,指的是在人前,尤其是人多的场合,因紧张害怕而不敢说话,或者说话时显得拘谨不自然。如有的人在家人面前可以滔滔不绝,可一与外人交谈,他就难以启齿;有的人平时在三两个人的场合可以口若悬河,可人一多,尤其是上台,就心慌意乱,语无伦次。这主要因为,讲话者要么感到自己被说话场合的气氛、形势所压迫;要么顾虑自己说得不好或说错;要么担心自己不是他人的对手,因而畏首畏尾,诚惶诚恐。 相关研究及经验表明,破除上述心理障碍的办

6、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事前作好准备。这在非即席发言中是容易做到的,对当众讲话的话题要有所了解,事先可广泛收集资料,打好草稿,以做到讲话时心中有底,临场不乱。 二是平时加强训练。常用的有效办法有朗诵、自言自语,与陌生人大胆交往、与亲近熟悉的人交谈,多听别人当众讲话等等。 三是对听众视而不见。就是自己在发言前,心中有听众,但在发言时,眼中不能有听众,只顾按自己的意图去表达。 四是“别人也这样”。通俗地说就是豁出去了,其实也没什么,因为别人也会和自己一样。古罗马著名演讲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讲就脸色发白、四肢颤抖;美国的雄辩家查理士初次登台时两个膝盖抖得不停地相碰;印度前总理英甘地首次演讲不敢看听众,脸孔朝天。正如战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每一个新手,常常都有一种心慌病。心慌并不是胆小,而是一种过度的精神刺激。”所以,只要抱定豁出去的心态,人的怯场心理也就会烟消云散了。 3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