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0185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  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 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是近年来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监控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征管法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省局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对比软件正式在地税系统推广使用,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对比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其遏制漏征漏管、减少税款流失的作用日渐显现,对征纳双方都加了一把锁。通过调查发现,各地普遍存在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不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业户登记量存在差距或登记内容不符。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一、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一)、存在一户多证(营业执照)现象一是业

2、户为在银行开设多个账户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国家为强化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银行帐号实行一户一账号制度,即一个企业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经营账号,禁止多头开户。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企业内部实行部分承包或部分私营、部分合资等,户中户现象较多,一些大型企业其内部分工日益精细化,在会计核算上采取分类或分部门核算,统一纳税的方式,企业为方便经营和便于资金管理,需要在银行设立多个户头,但在现行制度下只能通过办理多个营业执照,来实现在银行部门开设多个账户的目的。二是一些企业为获取优惠政策而办理多个工商执照,如假外资、假福利企业等,或为达到偷逃税目的而实施账外经营或多套账、明暗账

3、,或为假公济私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其实质还是一个企业。三是企业为贷款需要办理多个营业执照。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在金融业日益企业化、市场化的今天,没有担保很难贷出款来,贷款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尤其是一些非国有企业。一些企业便独辟蹊径,通过虚构企业,以互相担保的方式来骗取贷款或在企业在未还清旧贷而得不到新贷的情况下改换门面重新要求贷款,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一些大型企业,是造成企业一户多证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企业在办理多个工商证后,一般不会再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证,而是以初始税务登记作为税务管理的凭据。(二)、工商部门注销登记不及时 表现在工商部门对破产倒闭或由

4、于其他原因早已不复存在的业户注销登记不及时,长期挂账,即只增不减,长期累积形成工商注册存档业户多于实际存在户。其原因包括:一是业户停业或倒闭后,未按要求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工商登记手续;二是企业在重组、买卖后,办新不销旧;三是企业在其法人或经营内容发生变化后,不按规定变更工商登记,而是重新办理工商登记,旧证随意丢弃,造成长期挂帐。(三)、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衔接不到位按征管法要求税务登记的注册、变更是以工商登记的注册变更为前置条件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两张皮现象。一方面工商税务在信息共享方面虽然迈出了很大步伐,但仍缺乏受制度约束的信息反馈或传递机制,双方在业户登记流程上并无有效的衔

5、接机制,以当前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水平,在没有税务机关的有效督促下,纳税人办理工商证后一般不会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证;二是由于二者执法性质和内容不同,在登记范围、管理要求上都有所不同,“两证”在办理流程和手续上缺乏相互制约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办各证的现象,这直接造成双方在登记户数和内容上的不同;三是工商税务工作特点和执法重心不同,造成了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难以在对工商业户管理方面形成合力。 (四)、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不到位纳税人怠于办理税务登记是造成工商税务业户登记量差距较大的根本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只注重对税收执法或有关征税问题的宣传,对税务登记方面的有关规定宣传的少,业户对税务

6、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办理工商登记后不知道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二是业户缺乏规范经营意识,而且其经营受多部门管理,各种证件手续、规费、手续费较多,业户对办理各种证件本能存在抵触情绪,往往是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执法部门抓的紧就办,抓的不紧就不办;三是纳税人为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以不办证的方式来逃避税务机关的正常管理;四是就当前来讲,业户的纳税意识还较低,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业户很少,其办证动力往往来源于税务机关的执法压力,查到就办,查不到就不办,给税务人员执法带来很大困难。对这些业户税务机关一旦监控不到位,就会形成税务登记漏办现象。(五)、税务机关管理不到位一是受任务因素影响,重税轻

7、管思想在一些税务人员身上还存在,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把税收上来就行了,纳税人办不办证无关大碍,以至在日常管理中对纳税人不办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在征管考核中存在重书面资料,轻实际管理的现象,而且分片管理还是当前基层征管的一种主要方式,管理人员所辖业户办证越多,意味着纳入规范化管理的业户越多,工作量越大。为提高考核质量,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力度,尽可能选择一些纳税信誉好的业户办证,以减轻征管难度,获得较好的征管“效果”;三是受关系税、人情税影响,个别税务人员存在好人主义,工作中执法不到位,致使一些业户漏办税务登记;四是受任务因素影响,对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现象不是

8、采取积极的执法态度,而是纳入零散税或作为机动户进行管理,任务紧时管理则紧,任务松时管理则松,甚至把这些业户当成了调剂税收收入的“机动户”。五是不廉洁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一些纳税人税务登记的漏登。税务部门执法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业户漏办税务登记的一个重要因素。(六)、农村业户特点影响一是在农村地区,业户量大,规模小,税额小,零星分散,经营时间、内容和地点不稳定,变更频繁,加之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很难做到对其实施全面、有效监控和规范化管理,致使一些业户漏登或被纳入零散税范畴。二是当前农村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规范经营意识普遍较低,被动办证可以说是当前基层税务登记管理的一个基本特点,尤其在农村地区,能够自

9、觉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较少,大多数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是在税务机关的压力下完成的。农村业户难征难管的特点直接影响着登记率的提高。二、强化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共享的举措(一)完善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适时通报制度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的渠道。一是在业户新办工商登记或变更登记内容后,工商部门及时向税务部门通报,以便税务部门及时掌握业户登记动态,同时税务部门要将有关情况向工商部门反馈,加强监控;二是双方在发现业户应办未办“两证”或涉证事项应变更未变更情况后及时向对方通报,以责令其改正。(二)建立联合办公制度一是不定期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加强证照管理;二是在两证的办理上开展联合办公,使两证的

10、办理在程序、形式上形成一个有机联合体;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双方执法的协调配合,对符合政策要求但不办理税务登记的业户不予核发营业执照或吊销其营业执照。  转正申请书的基本写法转正申请书的基本写法转正申请,是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时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材料。标题:一般为”转正申请书”,居中书写。版权所有称谓:一般为”敬爱的党组织”或”党支部”第二行顶格书写。申请写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1写明自己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时间及预备期满的时间。延长预备期的党员要写明什么时间被延长的,到什么时间延长期满以及延长预备期的原因,并向党组织请求转为中共正式党员。2.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这是转

11、正申请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应该写得全面、具体、详细。首先,从总的方面写自己入党后,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在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党性锻炼、解决思想入党问题等方面所取得的收获。其次,写明自已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再次,对自己入党时存在的缺点,现在克服改正得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要实事求是地写出来。尤其是延长预备期的要重点说明延长期间的缺点问题改正精深,3写明今后的努力方向。应该针对自己的缺点来写、最好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4如果还有什么情况和问题,在入党时没有向党组织讲明的,或在预备期发生了什么应该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也应写清楚

12、。5应向党组织表明愿意接受长期考验的态度。结尾:在申请书的最后,要署名和注明申请日期。一般居右书写”申请人”,下一行写上”年月日”。转正申请一般应在预备期满之前主动交给所在党支部。写转正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1转正申请书要适时写出,交给党组织太早、太晚都不行,一般在转正到期前一两周为好。2转正申请书不能过分简单、概括,要体现思想进步的连续性。既要与预备期思想相联系,也要与申请入党过程、思想变化相联系,注意思想的深度。3延长预备期后提出转正申请,在写转正申请书前还需要与党组织有关负责人正式谈话,征求意见。     在中共中央今年一号文件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广大农民群众已从

13、粮食直补中得到了实惠,种粮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当前,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怀农民是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保持全国稳定的头等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地税系统面临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当前,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农村发展的后劲尚有不足,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在支持“三农”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我们地税系统如何利用税收的杠杆,大力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支持广大农民进一步脱贫致富,是当前摆在地税干部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一、加大扶持“三农”力度,是地税系统义不容辞的职责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

14、志就告诫全党全国,“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水源缺的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安康、农业粮食的安全,是我们各行各业的首要问题。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告诉我们,农业是百业之首,粮价为百价之基。粮食价格决定物价,物价影响金融和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八十年代末的通货膨胀和抢购风潮使我们记忆犹新;去冬今春以来粮食价格的波动引发的物价的波动,也是最现实的明证。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就没有国家粮食的安全,也没有农村个体私营和工商业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地方税收事业和各级财政的发展和巩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5、。因此,大力扶持“三农”,是县级地税系统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为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着眼,只有农业的不断壮大,才能使基层地税事业“为有源头活水来”。二、近年来在基层农村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粮食价格存在的“谷贱伤农”问题长期存在。由于价格的扭曲,“剪刀差”的日益加大。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粮比较效益下降。2004年与1995年农业生产资料年相比,柴油由每公升1.5元上升至3.6元,增长2.2倍,农业用电由每度0.3元增长为0.5元以上,增长近一倍,化肥(标准肥)由每公斤0.5元增为1.8元,增长三倍以上。而粮食价格则不增反降。在粮食价格不能表现价值的市场作用下,粮农不肯对土地作

16、较多的投入,更不肯对农田设施基本建设作长期投资?撬担?爸值夭蛔?话讯瞧睢保?绰?阌诖虻憧诹浮穹从辰?昀丛诹甘巢?牟糠值乜槌鱿至恕拔郎?铩保簧先魏畏柿希汀巴?焓铡保唤剿?糠峙愿?刂恢植谎?斐赏恋赝嘶?亮魇?踔脸鱿至烁霰鸹?獭继锘奈叩南窒蟆庑侍猓?荒懿灰?鹞颐嵌粤甘嘲踩?侍獾木?韬蜕钏肌?o:p>(二)、体制形式的资金占用问题。家庭生产责任制的实行,给中国农业带来强大的活力。但是,千家万户对农机具“小而全”的重复购置,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资金分散使用,难以发挥大量资金的整体效益;据调查,目前平均每户购买农机具的费用在8000元以上。二是家用小型农机具的利用率较低,农机动力机械的利用率平均在1

17、0%左右,而配套机械的利用率权为2%,表面上是农机的闲置,实际上是资金的闲置形成的自然折旧损失,资金浪费是相当惊人的。因此,在农机服务中需要有关部门支持,进一步增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三、扶持“三农”及粮食生产的对策(一)、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硬件的投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投入。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村三级干部,应制定粮食生产的长期规划,并研究出一套在现行体制下,组织农民开展防灾救灾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有效措施,如以工代赈、集资办水利等,本着“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民主制定既符合当地实际,又能有效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远的办法。另一方面,各级各部门要在价格体系,农业

18、体制、社会服务等方面,从“民以食为天”这个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系社会稳定的高度,认识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国家给农民的优惠政策真正给农民带来好处,使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地税系统应在直接为农口生产的企业如农业机构、水利、化肥、农药的企业中,采取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或支农退税扶持政策,这不仅可以涵养税源,让利于农,而且主要利用税收的政策杠杆,扶植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这样虽然短期养活了部分税收,而从长远来看,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对县级税收和财政事业的发展壮大,对社会的稳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三)、建议尽快取消农业税收及各

19、种农税,如“农业四税”,在当前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制企业迅速发展,税源不断增长、整体税收形势比较乐观的情况下,取消农业税势在必行。大部分县级财政已没有征收农业四税的必要。而且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长、风险大、困难多,取消或减免农税,或降低农业税率,不仅是合情合理的、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只有我们财税系统对广大农民群众轻税薄赋,才能使农业增强后劲,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及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为基层地税创造更多的税源,以保护农民休养生息,保证农村长治久安。(四)、银行系统应设立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专项信贷资金,扶植长线农业的发展。主要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硬件信贷投资,改善生产条件,以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各种风险的能力,主要用于抗旱防涝、防风林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电力设备建设和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这项贷款应是低息或贴息,体现出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产业政策,通过有重点的投放,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扶持农村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这对提高农业机构和利用率、减少千家万户的重复购置,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有着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以扶持“三农”为已任,将粮食安全记心头,是摆在我们基层地税面前的头等大事,也是保证国家长期稳定的大事,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当广大农民真正富裕之日,就是基层地税、财政事业真正辉煌之时。  推荐基层地税系统扶持“三农”涵养税源的思考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税收/税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