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内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改造现状文献综述研究——基于行为建筑学理论研究视角.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609522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改造现状文献综述研究——基于行为建筑学理论研究视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内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改造现状文献综述研究——基于行为建筑学理论研究视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内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改造现状文献综述研究——基于行为建筑学理论研究视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57235|2023|10建筑学摘要:文章立足现阶段中国老龄化趋势下的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现状,借鉴国外相关优秀成果,基于行为建筑学理论研究视角和国家政策支撑,依托中国知网(CNKI)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设定中文检索关键词为:“老旧;老年;住区;小区;老旧社区;住宅;适老化;改造;更新”,将检索出的从 1994 年到 2021 年以来相关的 153 篇学术论文按研究主题、研究对象、文献类型、时间分布四个角度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的研究特征,并探讨新的研究趋势,作出相应启发与设想。Abstract: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

2、tuation of aging retrofitting in old communities under the current trend of aging in China,drawing on relevant excellent results from abroad,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architecture and national policy support,relying on the database of China Knowledge Network(CNKI)an

3、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ook Documentation,setting the Chinese search keywords as:old;elderly;settlement;neighborhood;old community;residential.The 153 academic papers retrieved from 1994 to 2021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research topic,researc

4、h object,literature type,and time distribution,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aging retrofitting in old communities.It also explores new research trends and makes corresponding inspirations and assumptions.关键词:论文统计研究;行为建筑学;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特征分析Keywords:thesis statistical research;behavioral a

5、rchitecture;the old community is suitable for aging transformation;feature analysis文邹丹娜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DOI:10.19875/ki.jzywh.2023.10.018引言行为建筑学理论立足环境行为研究模式,是提倡建筑师以行为学研究结论为依据,透过行为规律找到与其关系的空间属性的学科1。建筑界科研工作者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后,开始对上述学科产生兴趣2,它主要研究人的需要、欲望、情绪、心理机制等与环境及建筑的关系1。如今,行为建筑学理论成为国外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的主要切入点之一。日本

6、的 Yoshie Yagita 认为,在老年人的认知和身体能力下降初期,就应根据其行为进行住房改造或搬迁3。美国的Shabboo Valipoora试图从老年人在住宅中遭受伤害和死亡的原因入手,归纳出老年人无意识的危险行为,指明在进行改造时,要考察住宅内部尺度及生活环境要素4。伊朗的 Behnaz Islami Barough 通过了解老年人的行为、心理、生理特征与合适的生活环境间的关系,研究提升老年人住宅环境质量的手段5。伊朗的 Zhila Darvishi Postindoz 从老年人的行为、心理与生活环境关系入手,概括出以下建议:(1)发展设施考虑不同老年消费者的心理需要;(2)保证适宜

7、的设施位置和环境;(3)社区规划引入通用设计理念,严格执行教育、控制和监督体系;(4)创造更多小的行为空间6。国内对行为建筑学理论的研究源于上世纪 80年代2,至今,相关理论研究也被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方向扩展呈分散状态。2020 年,全国老龄办发布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表1),要求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各地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强居家生活设施安全性,从质上提升老年宜居环境,显示出我国对社区适老化改造愈发坚实的政策支撑。为响应国家关于老年宜居环境及适老化相关政策,国内目前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化,但理论依据范围仍较广泛,加上学科交叉,整体研究理论不集中,缺乏统一适用的人

8、性化具体理论指导。因此,文章试图从行为建筑学理论研究视角出发,总结相关文献呈现出的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研究特征,指出薄弱环节,探讨新的研究趋势,并作出相应启发与设想。A Literature Review Study on the Status of Aging-friendly Retrofitting in Domestic Old Communities:Based on Behavioral Architecture Theory Research Perspective国内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改造现状文献综述研究基于行为建筑学理论研究视角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9BG1

9、12)表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表格来源:政府信息公开网 https:/:8445/gdnps/pc/content.jsp?id=116480&mtype=)0581 相关文献的资料来源与检索策略方法文章依托中国知网(CNKI)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以截至 2021 年 12 月的中文文献为讨论对象,设定中文检索关键词或主题为:“老旧;老年;住区;老旧社区;住宅;适老化;改造;更新”。初步搜索时发现文献中存在与“老旧社区”相同或相似的概念,如“旧住宅区”“居住区”“既有住区”“既有住宅”“早期住区”等。为提高检索全面性,将涵盖以上概念的关键词结合“适老化”进行

10、模糊检索。随后,通过剔除重复或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整理分析检索出来的从 19942021 年的 153 篇相关文献,试图总结研究现状并选取代表性文献并深入分析,增强科研工作者对行为建筑学理论的关注。2 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分析对于相关文献,由于时间和资料限制,主要根据文献标题、摘要、关键词、涉及理论、概念和结论来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研究主题、研究对象、文献类型、时间分布四个角度出发,将文献归类分析。其中,研究主题分养老模式、社会老化背景、老年适应性、社区规划、建筑单体、公共空间六类;研究对象分居住环境、社区空间、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养老设施、户外空间、乡村空间七类;文献类型分期刊论文、会议

11、论文、专著书籍、硕士论文四类。3 相关文献的一般统计数据分析3.1 研究主题研究主题角度通过以文章论述的社会人文需求背景为切入点进行分类,对应行为建筑学理论以人为中心的内涵导向(图 1)。从老年适应性角度切入的研究最多,占39%,分析原因:除生理、心理、行为方面外,老年个体与集群的空间适应也存在区别,如安全感、领域性、可达性、社会心理等。周燕珉等指出,需了解老年人的特殊性,再深入研究住宅通用设计、住宅套内空间设计、室内设计等,为老年人构建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从社会老化背景角度切入的研究占 28%,分析原因:人口老化和社区老化问题显现,社区适老化改造是承载“双重老化”重担的必要一环。这类研究

12、从原初缺陷角度对未来的改造提出建议,主要包括室内外空间、公共设施等社区环境,如加速电梯安装、促进代际互助、优化室外环境等7。从养老模式角度分析的文章占 18%,分析原因:我国早于 2006 年“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创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9073”养老模式。这类研究结合国情,试图融合家庭养老资源与社区养老资源,通过分析道路、绿地、场地、配套设施等来提出改造策略,以期为未来提供标准支撑8。从公共空间角度分析的文章占 14%,分析原因:我国对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目标导向从重室内、私密空间转变为室内外、公私空间并重,关注共享休憩空间、老幼结合开放空间、街道外部空间、社区步行空

13、间等设计,如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景观安全可参与性、增设社区标识系统、规范住宅底层使用等9。从社区规划角度切入的研究较少,占 1%,分析原因:传统规划主要按“自上而下”配置标准来进行。因此,可自下而上根据老年人需求来规划空间,基于老年宜居环境进行战略布局和前瞻性思考10。从建筑单体角度分析的文章少于 1%,分析原因:建筑单体的研究缺乏对社区整体状况的普适性应用,尚未建立重质量、考虑个体偏好的差异性改造研究体系。这类研究主要根据当地社区老年人需求来改造设计,如从老少关系入手,探讨不同单元楼形式的适老化改造方法11。3.2 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角度,通过将社区环境精细到具体空间进行分类,切实符合行为建筑

14、学理论重环境影响的研究特点(图 2)。其 中,研 究 社 区 空 间 的 论 文 最 多,占34%,分析原因:国内推行至今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为传统社区空间研究方法带来革新。这类研究主要包括居住小区、社区居家养老、社区环境改造等12。其次为研究户外空间的文章,占 23%,分析原因:户外活动程度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度愈发重要。这类研究主要包括道路、公园、广场、绿化等方面13。再次是研究老年住宅与居住环境的文章,分别占 19%与 18%,分析原因:生活居住密切关乎老年群体的心理、生理健康。这类研究主要包括整体社区环境、公共环境及住宅室内环境等方面14,15。研究老年设施的文章较少,占6%,分析原因:国

15、内重点关注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但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质量、绩效的评价较低。这类研究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养老照料设施、社区配套设施等,也包括对老旧住宅的改造,但都需经实际项目验证并探讨出具体准则15。研究乡村空间与老年公建的文章最少,分析原因:乡村地区养老设施配套落后,居住环境适老化程度低,交通环境障碍多,安全隐患多,改造难度大16;老年公建如养老院、老年中心、日托站等,由于资金回报周期长、跨行业前沿性不足、大规模开发先例欠缺等问题,在实际建设中的研究关注度尚显不足17。3.3 文献类型文献类型角度通过区分论文发表方式进行分类(图 3)。四种类型中,硕士论文占比最大,为 53%,其次为期刊论文

16、,占 41%,而会议论文与专著书籍占比最小,两者共占 6%。这些数据说明社区适老化改造成为各高校、学者研究的热门选题。专著书籍是学界名人以自己的研究或实际经验理论概括为基础而作,结合行为建筑学理论,可指导实际或应用研究:如空间方面,考虑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心理需求,人们不仅通过语言交流,还通过手势和态度进行交流;环境方面,以物质、社会关系为切入点,考虑为人类潜能而设计;功能方面,把握人与环境发生关系时事物扮演的角色18。会议论文体现学界研究风向标,现主要着眼于改造路径、对策研究,可考虑结合环境-行为关系,作为未来研究的一种趋势。硕士论文中,由于实际条件缺乏,社区适老化改造多为概念设计,未实际落地

17、,作为实施想法,与实际应用是否能接轨有待商榷。期刊论文中,行为建筑学理论应用也主要体现在行为、心理、生理(年龄段层面)特征的理图 1论文研究主题统计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2论文研究对象统计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3论文文献类型统计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059235|2023|10建筑学参考文献:1朱敬业.略论环境、行为与行为建筑学J.建筑学报,1985(11):18-21.2李俊彦.基于行为建筑学的广州地区托幼建筑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8.3Yagita Y,Iwafune Y.Residential energy use and energy-saving of older

18、 adults:A case from Japan,the fastest-aging countryJ.Energy Research&Social Science,2021,75:102022.4Valipoor S,Pati D,kazem zadeh M,et al.Falls in Older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nterior-Scale Element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J.Journal of Aging and Environment,2020,34:1-24.5Hadafi

19、 F,Barough B.Study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elderly hou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science&Pharma Research,2018(05).6Postindoz Z,Moosavi MS.Evaluation of spatial quality in eldrly housing facilitiesJ.Europea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8(07).7赵立志,丁飞,李晟凯.老龄化背景下北京市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对策J.城市发展

20、研究,2017,24(07):11-14.8何凌华,魏钢.既有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的问题与对策J.规划师,2015,31(11):23-28.9杨心蔚,邓宇.既有老旧社区适老化问题与改造对策初探以深圳园岭新村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8:1405-1415.10李慧,温笑峰,郭宪美.老年宜居环境规划与建设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2018,34(09):154-158.11王晓朦,胡惠琴.老龄化视角下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改善方法的探讨以北京地区老旧小区为例J.建筑实践.2018,1(12):80-84.12张欣.基于居家养老模式的旧住宅区更新改造设计方法

21、研究D.长安大学,2018.13周钰泓,邓婷婷,甘含露,等.老旧居住区环境适老化改造研究A.AEIC Academic Exchange Information.14周燕珉,秦岭.老龄化背景下城市新旧住宅的适老化转型J.时代建筑,2016(06):22-28.15徐知秋,胡惠琴.老旧住宅改造成社区养老设施的方法探索J.建筑学报,2017(03):95-101.16赵彤.徐州地区乡村公共空间适老性更新改造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17黄华实.既有住区适应老年人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18Heimseth C,Behavior Architecture.Library

22、 of Congress 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 DataM.New York:McGraw-Hill,1977.19宋凤轩,康世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困境与路径J.河北学刊,2020,40(05):191-197.论层面,较少经实际项目验证和满意度后评估,比较理想化。其中代表性研究手段大致分以下几种:(1)建立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框架7;(2)从社会学、老年学或其他学科角度入手,结合老年人特征来分析19;(3)从国情出发又借鉴国外住区案例设计15。3.4时间分布从时间分布上看,这二十几年内的研究数量有一定波动,但整体趋向增长(图 4)。1994202

23、1年检索到的153篇文献中,19942003年占2.0%,20042012 年占 6.5%,20132021 年达91.5%,其中2020年最多。数据显示,2013年后,以老年适应性、社会老化背景、养老模式、公共空间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占63.7%。相关文献的整体增长趋势与我国的老龄化发展状况、走向具体化细节化的国家政策相适应。在 2013 年,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发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专设第六章,强调要建设好老年人宜居环境;同年,社科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呼吁要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近年来,在老年适应性、社会老化背景、养老模式、公共空间方面,研究深度

24、和广度加强,行为建筑学理论可指导实践促使关注完成后的满意度评价,找到未解决的问题和改造限制因素,如交通系统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度不够、户外活动场地缺乏、后期管理不健全等7。4总结与启发4.1分析总结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别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国内整体研究逐渐深化。从研究专业大类来看,从以建筑学专业领域研究为主到向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及其他专业领域扩散;从研究对象来看,主要包括社区空间、户外空间、老年住宅及居住环境等;从研究主题来看,从以老年适应性、养老模式为主到向社会老化背景及公共空间等方面逐步扩展,显示了我国在社会老龄化程度愈发严峻的情况下,对老年人社会交往程度和

25、社会健康度的重视。(2)国内研究热点丰富化。主要可归纳为四点:愈发侧重于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来进行适老化改造研究,对应行为建筑学理论的研究内容。表明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多层面切入来应对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愈发关注人口老化和社区老化的“双重老化”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针对缺陷对症下药,研究深度在不断提高;愈发契合国家呼吁的“居家养老”模式及 2020 年颁布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政策,关注适老化改造过程中的社会细节;对老年人生活活动的公共空间设计愈发重视,研究广度扩大。(3)国内研究策略社会化。尤其在期刊论文与硕士论文方面,研究策略从建立指标框架、结合其他学科、借鉴国外案例等手法深化研

26、究,因此,可以通过关注国外住区案例的适老化模式研究,将行为建筑学理论纳入社区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后进行满意度评估,促使社区适老化改造完善化、细致化。(4)国内研究视角多元化。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拓展到风景园林学、设计学,再到管理学、老年学等其他学科,相关理念愈加贴合实际。由此,根据不同学科特性,选取行为建筑学理论中相适内容配合研究,为指导适老化改造研究与实践发挥积极作用。这些研究特点和趋势,对于探讨未来中国老旧社区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年人需求,具有重要启迪意义。4.2 启发与设想文章建议未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1)规划体系上,适当借鉴国外研究模式。中国目前在社区适老化更

27、新改造上正处于实现更新数量目标转向兼顾社会人居效用的高质量目标转变期,可以结合行为建筑学理论建立符合国情的中国社区适老化更新体系。(2)研究主体上,引入行为建筑学理论中以人为本、重视社会连结的理念,结合其学科特性和微观理论视角进行改造研究,照顾到乡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加强人、建筑与社区的联系。(3)理论指引上,从微观角度切入研究。行为建筑学理论作为建筑学类理论中一较小分支,其中蕴含的环境、(人)行为心理与建筑三者间的关系内涵与相关研究更为契合。(4)学科视角上,多学科、多领域深化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研究。在多学科角度下,将行为建筑学理论结合社会学、老年学、人口学等各学科交叉看待问题,探究社区适老化改造的对策;在多领域角度下,结合持续照护、医养结合或其他新型理念,满足不同状况的老年人对社区环境的需求。图 4被统计的论文折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