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企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难点和破局之道.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608999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企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难点和破局之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企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难点和破局之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企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难点和破局之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0 MODERN SOE 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September,2023 Column专栏国企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难点和破局之道文=李 锦问题的实质,是“以GDP为中心还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中国目前强调的高质量发展、双循环的新格局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提升的重点核心竞争力与核心功能,都是与这一实质问题紧密相关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更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任务。中国经济

2、以市场换技术的模仿式技术进步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中推动了经济的长足进步,然而,它并未完全实现技术赶超发达国家的预期目标,甚至这种模式可能成为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因此,正确认识“跟踪模仿”与“自主创新”的不同特点,认清我们面临的困难,从而找到国企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难点和破局之道,是当前急迫的任务。李 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2023年第9期版块3专栏.indd 302023/9/21 11:23:4231 MODERN SOE 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September,2023对于中国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视,是对世情、国情、企业情况的清醒认识与郑重选择。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中国

3、创新的全球效应中提出,在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依靠的主要是“汲取创新”模式,即通过大量吸收并改良国际先进的科技、最佳实践和知识来追赶领先国家,并根据成功实现商业化的所有创新类别,将各个行业的创新分为四大原型加以研究,分别为: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客户中心型以及效率驱动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在客户中心和效率驱动创新的领域优势最大,在工程技术型创新的不同领域发展不均衡,在科学研究型创新方面尚未领先全球竞争市场,即中国式创新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效率驱动型的创新。当然这种分析,相当程度上是指民营企业,也包括国有企业。客观地说,中国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应用驱动型为主

4、,重视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目的在于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和实现经济效益。二是以改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目的在于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三是以开放合作型为主,重视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目的在于共享创新资源和提高创新效率。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特征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主要技术路径,集成创新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需求导向是成功的关键要素,原始创新不够是薄弱环节。中国企业善于将非前沿科技创新和非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组合,通过注重实效的创新形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从中国历史方位来看,社会生产

5、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成为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由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任务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围绕国之所需,聚焦重点攻坚,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张国清突出强调,要完善国企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国企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更好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此前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多种信息表明,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对国企自主创新的极端重视。我们知道,后进国

6、家和发达国家在国家竞争力方面的一个本质区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别。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通过引进技术、模仿和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模仿式技术进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获取技术,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技术依赖性高、创新能力不足等。与此同时,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发达国家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突破,使得中国在技术赶超方面面临巨大挑战。正视这个差距,并力争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幅度缩小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是国家战略的一个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

7、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和世界大势与时代潮流出发,作出了一系列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基本要求。科技自主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遵循,也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必然选择。2023年第9期版块3专栏.indd 312023/9/21 11:23:4232 MODERN SOE 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September,2023 Column专栏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竞争创先”“交替领先”的复杂关系直接影响着世界力量对比,催生了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甚至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

8、质量发展,就是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牢牢抓住时代赋予的契机,为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供强大的国企支撑。从发展趋势来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水平”体现在突出战略性、长远性,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具有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定力与毅力;突出原始性、基础性,即应当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科技研发、原始创新等方面保持领先,不断积累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与势能;突出竞

9、争性、安全性,即应当在全球范围形成科学技术话语权和规则标准主导权,始终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韧性稳定与安全。从国企改革方向目标来看,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科技自主创新是不断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直面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任何国家都在寻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迎头赶上,关键在于改变我国经济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弃老路、走新路,就必须在自立中转方式、换驱动,在自强中破除依赖性、突破各种阻力压力。我们知道,从提出

10、科技自立自强到实现高水平科技2023年第9期版块3专栏.indd 322023/9/21 11:23:4333 MODERN SOE 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September,2023自立自强,表明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科技自主创新之道,既遵循科技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共同特征,又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特征和具体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包括我国在举国体制下,集中有限的资源,完成了高速铁路、神舟、北斗、航空航天、国产大飞机等一大批标志性的大项目、大工程。可以说,举国体制是中国创新道路上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秘诀之一。但是整体上谈不上高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我们走了几十年的“跟踪模仿”道路,路

11、径依赖是中国企业一时难以解脱的现象,走上“自主创新”道路,是一个历史与自然发展的过程。后进国家从总体上看,不论在基础科学领域还是应用科学领域,在一个较长时期中必然是跟踪前进的。但是,仅用跟踪模仿-自主创新这组概念,还没有接触到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战略目前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总是要解决技术进步的源泉问题。除平等的科学技术交流外,大体可分为五类:一是自力更生型。在得不到外界知识和技术供给的情况下,从对基础原理的学习起步,基本上通过自身的努力,综合国内资源,独立发展出自己的技术体系。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就是一个典型。二是“模仿-创新”型。日韩正是没有听从西方“比较优势论”的劝诱

12、,才有今日的崛起。三是简单跟进型,即单向引进消化,对外国技术亦步亦趋、逐级跟进,如我国部分机械产品的测绘仿制方式。四是被动引进型,即买设备,买专利,买图纸,直接投入生产,不考虑消化和“进口替代”。五是合资引进型。合资的出发点是“以市场换技术”,以期外资企业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应该说,上述五种方式中,后三种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不少企业倾向于单纯地买先进设备。这么走下去,或者国家失去增长后劲,或者高技术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必须明确,这是一种急功近利不顾未来的“开放引进”。在一些人看来,开放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为了学习和激励自己提高竞争力。目前,这种观念的危害正在显现。很多重要领域的先进技

13、术根本买不来。如不具备和保持主动追赶的意志和能力,必将危及国家安全,危及全民族的未来生存状态。问题的实质,是“以GDP为中心还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中国目前强调的高质量发展、双循环的新格局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提升的重点核心竞争力与核心功能,都是与这一实质问题紧密相关的。国企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面临的困难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对此需要作具体的描述。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困难在哪里?可以以下面三种阶段来划分。一是跟随创新,即将已有先进技术应用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跟随创新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反向工程学习、开发已有先进技术实现该技术的再

14、现与应用。一种是通过技术、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等获得已有先进技术实现应用。跟随创新依然是我国企业目前取得技术的主要方式。二是局部创新,即在现有先进技术的水平、框架下,对局部的技术进行革新、创造,并获取知识产权。这样既可在某些方面取得领先地位受到法律保护,进而实现产业化;又可在整体上与国外公司谈判知识产权的交叉许可,降低技术引进的成本。三是领先创新,即突破现有先进技术水平,或以全新的技术路线进行发明创造,在整体上创新并取得知识产权。领先创新技术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但时间漫长、投资惊人、风险巨大,一般发展中国家力所不及。可以这样判断,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处于由跟随创新向局

15、部创新的转变2023年第9期版块3专栏.indd 332023/9/21 11:23:4334 MODERN SOE 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September,2023 Column专栏之中,只有极少数企业和很少量的计划项目属于领先创新。现在,我们喊得很响的是着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然而不能停留在口号状态。正如经济学家纳尔逊所揭示的:在模仿创新的过程中,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速度将由快到慢,保持“均衡的技术差距”。可见,后发国家要赶超先发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必须从模仿创新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从总体上说,目前中国的技术创新主要还处在模仿创新的阶段,与此相适应,目前中国的经济主要

16、还处在数量型发展阶段,我国虽然拥有庞大的产业规模,但是多数产业仍然处在国际价值链的低端。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犹如新陈代谢对于人体的健康成长一样重要,是国企改革攻坚战中关乎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它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什么我国科技公司在创新方面与欧美存在巨大差距?对此,我们不能不作一番研究。从外部环境看,在开放环境下,自主创新面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打压。无数事实说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要素自由流动”是经济自由主义者制造出来的幻觉。不论在战略性技术(如高级加工设备、航空航天),还是普通的应用技术(如汽车整体设计的数据库),都是如此。在“战略性可贸易技术”领域,则需要面对技术、资金、市场三重

17、障碍。要引进先进技术,由于我国没有知识产权而处于谈判劣势,特别是人家的核心技术绝不转让。而一旦我们自主研发有了成果,人家马上降低转让门坎,甚至低价倾销。这就形成“引进一代、落后一代”的恶性循环,战略性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被压制衰落。因此,必须通过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消化和再创新能力。达到这一目标,不能亦步亦趋地“依附跟进”,而要走跨越式道路。从内部环境看,我国科技公司创新能力低于欧美科技公司的原因。一是教育体制的不足导致人才不足。中国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传统的学科体系,学生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创新教育和跨学科教育也不够完善。二是企业文化的差异。中国的企业文化相对保守和传统,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很难得到

18、重视和支持。中国的企业文化还存在过度强调规模和利润的问题,而忽视了创新和研发。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完善。中国一些公司会抄袭他人的技术和产品,并且很少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会抑制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发展。四是缺乏创新投入和研发投资。在中国企业的创新投入和研发投资相对较少,这限制了他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从机制上看,国企和私企在创新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国企的创新重点往往放在国家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而私企创新重点往往放在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上。在创新组织的差异上,国企往往具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比较明确,但也存在较为僵化的问题。而私企则更加注重人才的自由创新

19、和团队协作,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中国企业自主科技创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的本能,创新能力不足是表象,本质在于创新动力的缺失。我国各级政府、大中型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同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认识不清,没有深刻认识到,在国际竞争中,谁拥有自主创新优势,谁就拥有未来,谁就能掌握竞争的控制权和主动权。二是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当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表面文章多、形式主义多,开展创新活动,是评奖导向而不是市场导向。科研项目陷入“立项目要资金出成果搞鉴定评奖项调职称立新项”这样一个闭循环,这个闭循环无法与市场接轨,从而浪费了

20、大量的自主创新资源。2023年第9期版块3专栏.indd 342023/9/21 11:23:4335 MODERN SOE 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September,2023三是自主创新基础和能力薄弱,自主创新的投入不够。主要表现就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在政府层面上,国家财政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低,且偏重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此外,企业创新基础薄弱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研发人才相对不足,一方面研发人才大量集中到高等院校等机构,另一方面是企业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导致科技人员流失严重。四是企业创新机制不够完善。国有企业其实是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但国有企业人才机制仍然比较僵化

21、;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体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全社会尚没有形成鼓励、支持企业创新的浓厚氛围,缺乏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五是科技成果的产权不明晰,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制度。保护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研究开发的技术成果或产品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统计显示,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着力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内容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不久前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国资央企工作的总目标是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特别要把做强放在优先位置。要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新国企。要加快锻造高

22、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产业链供应链所困,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的重要位置,全力突破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创性、前沿性技术,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全力突破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效率不高、产出不够、转化不畅等制约瓶颈。显然,把国有企业“做强”放在优先位置,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的重要位置的说法,表明国有企业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已经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这不但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更要在关键问题、重点领域上推进纵深发展。我们需要从国家与国企两个层面上明确聚焦点,也是突破点。在政府层面,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需要明确的聚焦点,也是突破点。一是将国家创新体系整

23、体效能提升放到重要位置上来。要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解决科技创新中的“卡脖子”问题,在国家的统筹领导下,集中资源和力量攻克一些重大技术难题,如芯片、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同时发挥中央企业和大型制造企业的骨干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快实现重大基础装备和高端材料的国产化,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地位。企业实际上既是技术创新主体又是创新市场化的主体,离开企业,一切技术创新就不能转换成现实生产力。因此,中国把“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策,明确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地位。科技界和大学在科学创新中扮演主角,在技术创新中应甘于当配角。三是

24、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力争进入世界产业分工的上游。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就是发展它的载体高新企业,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企业。目前中国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企业,例如华为、海尔、中星微、百度、大唐移动等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上展露锋芒。四是实现开放式、市场化的自主创新管理与资源配置。在封闭式创新的背景下,核心技术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核心技术并不完全等同于核心竞争力。一些世界知名企业中那些并不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也在创新中很活跃,如曾经是世界PC老大的戴尔公司和长期占据世界500强第一位的沃尔玛就是两个典型案例。再如微软公司的电脑操作系统是苹果公司创造的核心技术,而微软是通过不

25、断创新2023年第9期版块3专栏.indd 352023/9/21 11:23:4336 MODERN SOE 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September,2023 Column专栏拥有前沿的核心技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五是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大对基础理论科学的研究投入,培养一批能够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潜得下心思的基础理论创新人才,打造一批媲美“贝尔实验室”的企业科研中坚力量。六是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增加政策支持和市场激励,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活力。这需要完善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行业标准等制度环境。在国有企业层面,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需要明确聚

26、焦点,也是突破点。一是要聚焦目标和方向,加强科创的组织和管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战略规划和具体计划,确定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项目和团队,以及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预期成果和评价指标。建立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分配好资源和责任,激发好动力和活力,监督好进度和质量,解决好问题和困难。二是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从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来看,中国企业有145家上榜,美国企业有124家上榜,虽然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超过美国,但平均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却远低于美国的平均水平。国有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必须发

27、挥引领支撑作用,紧紧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要重视关注探索创新失败中的技术积累、数据积累、经验沉淀、人才锻炼,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2023年第9期版块3专栏.indd 362023/9/21 11:23:4337 MODERN SOE 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September,2023方面取得突破。在航空航天、军工、通信等领域,通过央企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方向,开展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同时,加强国企与民营企业、高校院所等其他创新主体的合作创

28、新,央企要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重大专项的实施,与其他创新主体建立更紧密的创新伙伴关系。六是聚焦营造良好环境,加强科技政策供给。完善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统一规范科技投入口径范围,强化科技投入和产出分类考核。形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深入组织开展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评价,设立专项资金奖励科技创新。建立骨干科技人员中长期激励机制,落实管理、技术、资本等重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对科研型企业在工资总额方面实施分类调控。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选择权和决定权,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七是聚焦国企科技创新改革,

29、提供动力。要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考核、激励和容错机制,国有企业要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对科技人员的贡献评价。要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对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实行特殊工资管理政策,并探索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推进国有企业科技人才流动和交流机制改革国有企业要打破人才流动的壁垒和障碍,推动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的合理流动,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要加强与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的人才交流合作,开展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等流动机制试点,推广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科技人才的共享和互动。要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国际化的

30、人才队伍,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x(作者为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三是聚焦提高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不断实现新突破。提高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既能够增强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能够节约科技资源和提升科技贡献率。国有企业要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平衡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比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国有企业要按照“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3%以上,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0.5%以上。合理确定应用研究的投入方向和重点领域,针对工业母

31、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攻克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四是聚焦加强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国有企业应主动适应、积极融入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科学研究范式深刻变革趋势,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提炼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推动企业科技发展战略与国家创新体系深度对接,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紧密协同,细化完善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举措,科学精准管控技术难点、攻关重点、时间节点,“从0到1”扎实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五是聚焦创新主体,搞好配置整合资源。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强内部协同和外部合作,打造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主体。加强国企之间的协同创新,央企之间要充分利用各自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的优势和特色,形成合力,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例如,在钢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行业,通过央企重组整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在节能减排、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2023年第9期版块3专栏.indd 372023/9/21 11:23:4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