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 1658-2018 临床营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山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597253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55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 1658-2018 临床营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山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DB14∕T 1658-2018 临床营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山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DB14∕T 1658-2018 临床营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山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DB14∕T 1658-2018 临床营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山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DB14∕T 1658-2018 临床营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山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1 C 01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16582018 临床营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2018-02-10 发布 2018-04-10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 14/T 165820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临床营养诊疗流程.2 4 目标确定.3 5 营养评定.3 6 营养诊断.5 7 营养干预.5 8 营养监测与效果评价.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营养目标设定表.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摄入调查表.11 附录 C(资料性附录)活动和参与行为综合评定表.15 附录 D(资料性附录)生活方式调查表.18 附录 E(

2、资料性附录)营养问题诊断术语模板.21 参考文献.22 DB 14/T 1658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卫生计划和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太原市盛世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迈康智源医学研究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卫伟、赵建平、贾文魁、冯振宇、郑基强、孙萍、张文清、郑文霞、武恩翠、李晶、宋书婷。DB 14/T 16582018 1 临床营养诊疗技术操作规

3、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临床营养诊疗技术操作的临床营养诊疗流程、目标确定、营养评定、营养诊断、营养干预、营养监测与效果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营养诊疗技术操作。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营养诊疗流程 包括营养评定、营养诊断、营养干预、营养监测与效果评价,并包含当营养问题发生改变时,再次循环营养评定,形成新的营养问题诊断,改变营养干预方案,直到营养问题控制或消除。2.2 营养评定 从膳食与营养相关行为调查、人体测量、营养专科检查、生化与影像检测四个方面,对机体营养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的过程。2.3 营养诊断 从三个维度进行营养问题诊断,分别为营养平衡类问

4、题、营养功能类问题、营养相关行为类问题。营养问题诊断术语应包括问题(P)、病因(E)、症状表现(S),其中的问题应具有唯一性,病因与症状表现可具有多项构成。2.4 病因 是指直接导致营养问题发生的最基本原因,主要包含病理、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2.5 症状表现 是营养问题的直观表现,可用于量化营养问题严重性。2.6 营养干预 对形成营养问题诊断的目标人群,制定营养干预计划,并实施的过程。干预手段主要包括食物与营养素干预、治疗与协调治疗、营养宣教和营养咨询。DB 14/T 16582018 2 2.7 食物与营养素干预 分为膳食(治疗膳食与平衡膳食)干预、口服营养干预、肠内营养干预、肠外营养干

5、预,遵循阶梯疗法原则。2.8 营养宣教 通过信息交流,帮助目标人群获得疾病相关知识、食物和营养素知识、营养干预活动知识,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并接受营养治疗活动的一种营养干预方式。2.9 营养咨询 提供营养相关工具,给予能力培训,改善支持性环境等,从而达到相关能力提升与环境改善的一种营养干预方式。2.10 治疗与协调治疗 指通过各种临床医学手段治疗与改善患者营养问题,包含药物、非药物的手术、理疗、针灸等手段。2.11 营养监测与效果评价 指干预方案执行(过程与结果)信息记录,营养诊断(P、E、S)参数的变化监测及评估决策的改变。3 临床营养诊疗流程 规范的临床营养诊疗操作应该遵循临床营养诊疗流程步骤

6、,具体见下图1:图1 临床营养诊疗流程图 DB 14/T 16582018 3 4 目标确定 从营养平衡、营养功能和营养相关行为三个方面设定诊疗目标,具体见附录表A。5 营养评定 5.1 评定流程 5.1.1 信息采集 5.1.1.1 膳食与营养相关行为调查 5.1.1.1.1 了解患者目前的饮食情况、饮食习惯,填写附录 B“24 小时膳食摄入调查表”、“常态饮食调查表”。5.1.1.1.2 营养相关行为调查:了解患者的活动参与行为、能力与支持环境,填写附录 C 中表 C.1“活动和参与行为综合评定表”;了解患者目前睡眠情况,具体见附录 D.1“睡眠情况调查”;了解患者目前运动情况和运动习惯,

7、具体见附录 D.2“运动调查”;了解患者目前排便情况,具体见附录 D.3“排便调查”。5.1.1.2 临床检查 5.1.1.2.1 观察(肤)色、体型、(皮肤)质地和穿衣尺码(胖瘦)。5.1.1.2.2 检查皮肤的弹性、体表温度、口腔、舌和身体一些部位的灵活性。5.1.1.2.3 检查心音、呼吸音、肠鸣音。5.1.1.3 人体测量 5.1.1.3.1 人体成分分析(体重、脂肪百分比、身体水分总含量、体重指数、基础代谢率、电阻抗、蛋白质含量)。5.1.1.3.2 了解患者三头肌皮褶厚度、身高、上臂肌围(二头肌、三头肌)、腰围、臀围。5.1.1.4 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5.1.1.4.1 检查患者的

8、营养代谢,蛋白质代谢(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甲状腺结合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肌酐身高指数)、糖代谢(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代谢(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肝功能、肾功能。5.1.1.4.2 检查患者的营养构成,组织层级构成(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器官层级构成(骨密度测定、肺功能、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脑神经功能)、人体整体与成分(骨密度)。5.1.1.4.3 检查患者的营养环境,理化环境(体温、血压、中心静脉压、脉压差、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液 PH、血氧饱和度、尿液 pH、血液 pH)、

9、激素与神经体液(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素)。5.1.2 结果评定 比较采集到的信息与目标参数值之间的差异及差异程度。DB 14/T 16582018 4 5.2 适宜技术要求 5.2.1 体重 检查前将体重计校正到零点,受试者直立仅着单衣于体重计踏板中央,读数以千克(kg)为单位记录。5.2.2 身高 被检者免冠、赤足正常站立于身高计平板上,双足并拢,枕部、臀部、足跟三点紧靠标尺,双眼平视前方,身高计水平尺紧贴头顶。测量足部至头顶的最大距离,以厘米(cm)为单位记录。5.2.3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5.2.4 三头肌皮褶厚度 在左

10、上臂背侧中点,即肩峰至尺骨鹰嘴处的中点上约2cm处。测量者立于被测者后方,使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定者以左手拇指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然后从拇指下测量1cm左右处皮褶厚度,应注意皮褶厚度计与上臂垂直。如患者为卧床,则将右前臂舒适地横置在胸部。以厘米(cm)为单位记录。5.2.5 肩胛下部皮褶厚度 位于左肩胛下角下方2cm处。肩和腕不要用力,上肢自然下垂,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将肩胛下角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呈皮褶,与水平呈45角测量。以厘米(cm)为单位记录。5.2.6 腰围 被测者自然站立,平视前方,保持自然呼吸状态。测试员选肋下缘最底部和髂前上嵴最高点,连线中点,以此中点将卷尺水平围绕腰一周,在

11、被测者呼气末,吸气末开始时读数。以厘米(cm)为单位记录。5.2.7 臀围 被测者自然站立,臀部放松,平视前方。测试员将卷尺置于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以水平围绕臀1周测量。观察到卷尺围绕臀部的水平面与身体垂直后,以厘米(cm)为单位记录。6 营养诊断 6.1 书写格式 营养诊断的描述需要以特定的格式书写,即P、E、S语句格式。格式为问题(P)、病因(E)、症状表现(S)。6.2 问题诊断 6.2.1 营养平衡类问题:能量摄入不足或过量;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脂类摄入不足或过量;DB 14/T 16582018 5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过量。对应 P、E、S 参见附录 E。6.2.2 营养功能类问

12、题:摄入功能改变,非特指;营养代谢功能改变,非特指;营养构成功能改变,非特指;营养环境功能改变,非特指。对应P、E、S参见附录E。6.2.3 营养相关行为类问题:活动和参与行为不足,非特指;生活方式行为不足,非特指。对应P、E、S参见附录E。7 营养干预 7.1 食物与营养素干预 7.1.1 干预目的 7.1.1.1 针对:营养平衡(摄入与需求)类问题-病因-症状表现(P、E、S);营养功能等其他营养问题的“摄入与需求平衡”病因(E);营养风险问题(E)。7.1.1.2 达成:营养“摄入-需求”(含功能治疗等特殊需求)问题-病因-症状表现(P、E、S)解决;其他营养问题的“摄入与需求平衡”类病

13、因去除或控制;营养风险控制的目标达成。7.1.2 对应诊断 7.1.2.1 能量摄入类:基于实际能量消耗、针对预测代谢能力、针对能量平衡治疗策略。7.1.2.2 营养素摄入类:基于一般性机体需求、针对特征性需求、针对治疗性需求。7.1.2.3 营养需求改变:基于观察、检测与评估而获得的判断、针对功能治疗要求目标。7.1.2.4 摄入方式问题:基于正常生理状态改变问题及风险、基于各类摄入方式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风险。7.1.3 干预方式 7.1.3.1 口服营养干预 包括膳食咨询建议,口服营养补充制剂,膳食咨询建议口服营养补充制剂。ONS作为饮食的一种辅助手段,用来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

14、维生素、矿物质等。并不能取代饮食摄入或肠内营养。DB 14/T 16582018 6 7.1.3.2 肠外肠内支持治疗 解决因各类营养问题引发的“感染、肠漏、伤口愈合延迟、廋组织(体重)过多丢失、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功能结构单位或构成成分丢失、严重的肠道功能或结构损伤、肠道微生态环境紊乱”等营养风险问题。7.2 宣教干预 7.2.1 干预目的 7.2.1.1 针对:活动和参与行为类问题中的活动接受行为、事项接受行为、任务执行行为不足,病因为患者的认识、信念不足。7.2.1.2 达成:活动接受行为问题的病因(认识、信念)解决;事项接受行为问题的病因(认识、信念)解决;任务执行行为问题的病因(认识

15、、信念)解决。7.2.2 对应诊断 活动和参与行为不足,非特指(基于开展营养诊疗活动的行为要求)。7.2.3 干预方式 7.2.3.1 知识手册,包括疾病知识、全病程营养诊疗活动知识。7.2.3.2 其他相关资料。7.3 咨询干预 7.3.1 干预目的 7.3.1.1 针对:生活方式行为类症状(S);活动和参与行为类问题-病因-症状表现(P、E、S)。7.3.1.2 达成:生活方式行为类症状缓解;活动和参与行为类(能力-环境)问题-病因-表现(P、E、S)病因解除,症状缓解。7.3.2 干预方式 7.3.2.1 知识手册,包括正确生活方式知识手册,活动参与能力环境提升类知识手册。7.3.2.2

16、 任务能力的工具包与使用手册,包含量化工具包、营养素计算工具包、APP、体重(体脂)秤、血糖仪、血压仪、运动手环、皮尺、运动器材、睡眠工具等。7.3.2.3 MDT 咨询及能力提升咨询服务。7.4 治疗与协调治疗 DB 14/T 16582018 7 7.4.1 干预目的 7.4.1.1 针对:摄入功能改变问题、病因、症状表现(P、E、S);营养代谢功能改变问题、病因、症状表现(P、E、S);营养构成功能改变问题、病因、症状表现(P、E、S);营养环境功能改变问题、病因、症状表现(P、E、S)。7.4.1.2 达成:摄入功能目标达成;营养代谢目标达成;营养构成目标达成;营养环境目标达成。7.4

17、.2 对应诊断 7.4.2.1 摄入功能改变,非特指(基于正常的摄入功能)。7.4.2.2 营养代谢功能改变,非特指(基于正常的营养代谢功能)。7.4.2.3 营养构成改变,非特指(基于正常的营养构成功能)。7.4.2.4 营养环境改变,非特指(基于正常的营养环境功能)。7.4.3 干预方式 包括营养专科思维的“物理及化学方法”,以及“微生态环境调节”为主要手段的治疗方法与技术,如药物、非药物的手术、理疗、针灸等。8 营养监测与效果评价 8.1 营养监测 8.1.1 监测任务 8.1.1.1 监测营养问题是否有变化。8.1.1.2 监测干预过程是否按照原定计划进行。8.1.2 监测项目 8.1

18、.2.1 干预方案执行(过程与结果)信息记录。8.1.2.2 营养诊断信息(P、E、S)参数的变化监测。8.1.3 监测内容 针对问题变化、治疗干预方案执行记录、治疗效果达成状况分别设立营养监测参数、监测周期。8.2 效果评价 8.2.1 评价诊疗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8.2.2 效果未达标,或发现新问题后,重新进入营养诊疗流程。DB 14/T 16582018 8 DB 14/T 16582018 9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营养目标设定表 A.1 营养目标设定表 营养目标设定表见表A.1。表A.1 营养目标设定表 目标项目标项 参数参数 数值数值 营养平衡目标 能量目标 日均能量平

19、衡 不低于平衡需求量的 80%阶段内日平衡达标率 80%蛋白质目标 日均蛋白质平衡 不低于平衡需求量的 80%阶段内日平衡达标率 80%维生素与矿物质目标 日均维生素与矿物质平衡 80%提供日常生理需求量 阶段内日平衡达标率 80%营养功能目标 摄入功能目标 摄入功能康复目标 经口摄入量 正常摄入量的(80%)营养代谢目标 糖代谢 血糖、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正常 脂代谢 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正常 蛋白质代谢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 正常 VD 代谢、微量元素、电解质 25-(OH)D3、血清无机磷、钙、钠、钾

20、正常 肝功能 肝功系列 正常 肾功能 肾功系列 正常 营养环境目标 激素环境 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素 正常 DB 14/T 16582018 10 表 A.1 营养目标设定表 A.2 营养目标设定表说明 A.2.1 营养诊疗活动目标宜包含营养平衡目标、营养功能目标与营养相关行为三类目标项。A.2.2 对应的目标参数可以根据患者情况以及医疗条件做选择。A.2.3 推荐摄入量:在综合考虑患者基本需求、摄入功能等情况下的建议摄入量。A.2.4 阶段内日平衡达标比率:在约定的活动时间内,达到每日平衡目标达成的天数占比。A.2.5 目标参数值根据患者情况设定或调整。物化环

21、境 体温、血压、中心静脉压、脉压差、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液 PH、血氧饱和度、尿液 pH 正常 营养构成目标 细胞层级构成 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正常 器官层级构成 骨密度测定、肺功能、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脑神经功能 正常 部位层级构成 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二头肌、三头肌)、腰围、股四头肌、臀大肌、腓肠肌 正常 人体整体成分 体重、人体成分构成(体重、脂肪百分比、身体水分总含量、体重指数、基础代谢率、电阻抗、蛋白质含量)正常 营养相关行为目标 活动参与行为目标 活动参与行为 阶段活动参与行为评分

22、提升()分 日诊疗任务执行达标率;()%诊疗操作行动 阶段诊疗任务执行达标率;()%活动管理行动 日诊疗管理任务执行达标率()%阶段诊疗管理任务执行达标率()%能力 活动参与能力评分 提升()分 环境 活动参与环境评分 提升()分 生活方式目标 饮食 生活方式-饮食 运动 生活方式-运动 睡眠与情绪 生活方式-睡眠与情绪 排便 生活方式-排便 DB 14/T 16582018 11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摄入调查表 B.1 24 小时膳食摄入调查表 24小时膳食摄入调查表见表B.1。表B.1 24 小时膳食摄入调查表 评估评估工具工具:24小时膳食摄入调查量表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适用

23、于不同年龄及任何疾病状况下。结果判定:结果判定:低于摄入目标80%,或具有营养风险者,需进行进一步制定营养补充计划。患者姓名 年龄 性别 身高(cm)体重(kg)住 院 号 入院诊断 通讯地址 电 话 膳食摄入调查表单膳食摄入调查表单 餐类顺序餐类顺序 主食类:蔬菜类:水果类:肉蛋奶类:豆制品类:油盐类 早 餐 午 餐 晚 餐 加 餐 合 计 摄入总热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目 标 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差 值 备 注 调查者签名:日期:年 月 日 DB 14/T 16582018 12 B.2 常态饮食调查表 常态饮食调查表见表B.2。表B.2 常态饮食调查表(一)膳食习惯 1

24、 注重膳食粗细粮搭配 是 否 2 较常吃的主食 米类 面食类 米面均衡 3 口味特点 清淡 偏咸 偏甜 偏辣 4 膳食喜好 素食为主 荤素搭配合理 瘦肉偏多 高脂类肥肉偏多 5 较多摄入的肉类 鸡肉 猪肉 鱼类 牛、羊肉 6 水果摄入情况 不吃 偶尔吃(1-2 次/周)经常吃(3-5 次/周)7 经常摄入的不健康食物 煎炸类食物 烧烤类食物 烟熏类食物 腌渍类食物 汉堡、热狗、披萨等洋快餐类食物 袋装、罐装等即食加工食品 饼干、面包、糕点、薯片、冰激凌、巧克力等含反式脂肪酸高的空热量食物 8 乳制品摄入情况 从不摄入 间断摄入 每天摄入,摄入量()ml 摄入后有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 9 鸡蛋

25、摄入情况 平均()个/天 10 特别嗜好的食物 ;不吃的食物 ;(二)摄食后的异常反应 1 吃了感到不舒服的食物或补充品:某段时间特别渴望吃的食物:2 餐后即刻回出现以下症状 荨麻疹 打嗝 恶心 腹胀 打喷嚏 憋气 其他 3 摄入后会加重不适症状的食物 DB 14/T 16582018 13 表 B.2 常态饮食调查表(续)高脂食物 精制糖 高蛋白食物 煎炸食物 高碳水化合物(馒头、面包、土豆等)4 摄入后感觉精神更好的食物 高脂食物 精制糖 高蛋白食物 煎炸食物 高碳水化合物(馒头、面包、土豆等)5 不按时进食后会出现的症状 胃部不适、疼痛 饥饿感重 没有饥饿感 不吃饭觉得胃部很舒服 6 近

26、段时间进食是否规律 进食规律、按时进餐 熬夜、有夜宵 暴饮暴食 神经性厌食 有意识节食 辟谷疗法 无法正常按时进食,原因()(三)就餐情况 1 每日三餐 三餐规律 不吃早餐 不吃午餐 不吃晚餐 2 就餐地点 三餐均自己做 基本不在家做饭 经常在外边买便当或小餐馆就餐 在单位食堂吃饭(营养丰富、搭配合理 饮食简单、品种单一)3 应酬、饮酒情况 从不/偶尔饮酒 两周 1 次 一周 1-2 次 一周多于 3 次 多数时候会喝 白酒 啤酒 红酒 每次约()两/瓶(四)进食特点 狼吞虎咽型 细嚼慢咽型 吃饭速度适中 (五)膳食计划 目前遵循一个特殊的膳食或营养计划 否 是 不完全素食饮食 严格素食饮食

27、糖尿病饮食 乳制品限制饮食 谷蛋白(小麦)限制饮食 食物不耐受排除饮食 DB 14/T 16582018 14 表B.2 常态饮食调查表(续)其他()(六)饮品习惯 1 水 每日饮水量大约()ml 一天不间断地会喝水 感到口渴才喝水 2 牛奶 每日喝()ml 经常喝 偶尔、不定期喝 基本不喝 3 茶 喜欢经常喝浓茶 经常喝淡茶 很少喝茶 不喝茶 4 饮料类 天天喝,代替水,常喝的有()偶尔喝 基本不喝 5 咖啡 从来不喝 偶尔喝 天天喝,(速溶,()袋/天;纯咖啡,()ml/天)DB 14/T 16582018 15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活动和参与行为综合评定表 C.1 活动和参与

28、行为综合评定表 活动和参与行为综合评定表见表C.1。表C.1 活动和参与行为综合评定表 适用对象:需要进入或已经进入“营养功能+活动和参与行为”诊疗活动的患者。活动接受行为活动接受行为 完全完全 不接受不接受 有条件的有条件的 接受接受 完全接完全接受受 1 您是否愿意接受推荐的诊疗活动?0 1 2 事项接受行为事项接受行为 完全完全 不接受不接受 有条件的有条件的 接受接受 完全接完全接受受 2 您是否接受推荐的目标?0 1 2 3 您是否愿意承担活动产生的费用?0 1 2 4 您是否愿意每天花费时间去完成任务?0 1 2 任务接受行为任务接受行为 完全完全 不接受不接受 有条件的有条件的

29、接受接受 完全接完全接受受 5 记录与反馈:体重/运动/睡眠等;0 1 2 6 记录与反馈:血糖/血压等;0 1 2 7 记录与反馈:膳食摄入情况(餐次-种类-重量);0 1 2 8 记录与反馈:胃肠道不适及其他症状;0 1 2 9 记录与反馈:排便情况(排便次数-形态-气味);0 1 2 10 配合完成其它检查、评定、诊断等;0 1 2 11 按营养师推荐的食谱执行;0 1 2 12 按时/按量服用 ONS/EN/PN;0 1 2 13 按时/按量服药;0 1 2 14 接受知识(手册)的宣教,并按要求自我掌握;0 1 2 15 接受推荐的管理工具(APP/管理手册);0 1 2 16 定期

30、评估目标达成情况;0 1 2 17(定期/有需要时)与专业方沟通联系;0 1 2 任务执行行为任务执行行为 没有没有 执行执行 执行,结果不达执行,结果不达标标 结果结果 达标达标 18 记录与反馈:体重/运动/睡眠;0 1 2 19 记录与反馈:血糖/血压等;0 1 2 20 记录与反馈:膳食摄入情况(餐次-种类-重量);0 1 2 21 记录与反馈:胃肠道不适及其他症状;0 1 2 22 记录与反馈:排便情况(排便次数-形态-气味);0 1 2 DB 14/T 16582018 16 表C.1 活动和参与行为综合评定表ABS-Q50(续)23 配合完成其它检查、评定、诊断等;0 1 2 2

31、4 按营养师推荐的食谱执行;0 1 2 25 按时、按量服用 ONS、EN、PN;0 1 2 26 按时、按量服药;0 1 2 27 接受知识(手册)的宣教,并按要求自我掌握;0 1 2 28 接受推荐的管理工具(APP/管理手册);0 1 2 29 定期评估目标达成情况;0 1 2 30(定期或有需要时)与专业方沟通联系;0 1 2 能力(除自理能力外,其余均指的是患者方的能力)能力(除自理能力外,其余均指的是患者方的能力)完全完全 不具备不具备 在专业方支持在专业方支持下具备下具备 完全完全 具备具备 31 患者本人的自理能力;0 1 2 32 治疗费用的承担能力;0 1 2 33 使用血

32、糖仪/血压计的能力;0 1 2 34 使用体重秤/运动和睡眠计量工具(如手环)的能力;0 1 2 35 量化膳食的能力;0 1 2 36 自我学习知识(手册)的能力;0 1 2 37 使用管理工具(APP/管理手册)的能力;0 1 2 38 评估目标达成情况的能力;0 1 2 39 沟通联系的能力;0 1 2 环境环境 完全完全 不支持不支持 支持支持 不佳不佳 完全完全 支持支持 40 体重秤;0 1 2 41 血糖仪;0 1 2 42 血压计;0 1 2 43 运动/睡眠记录工具(如手环、APP);0 1 2 44 膳食量化工具(如食物秤、油盐量化勺);0 1 2 45 需要服用的 ONS

33、/EN/PN;0 1 2 46 知识手册;0 1 2 47 管理工具(APP/管理手册);0 1 2 48 家人/朋友的态度;0 1 2 49 临床营养师/医生的态度;0 1 2 50 交通/采购等生活环境。0 1 2 C.2 活动和参与行为综合评定表说明 C.2.1 维度划分 DB 14/T 16582018 17 活动和参与行为综合评定表的5O个条目,可分为6个维度,分别为活动接受行为、事项接受行为、任务接受行为、任务执行行为、能力、环境,这6个维度与诊断一一对应,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项目进行调查。C.2.2 维度得分(粗分)的计算 C.2.2.1 将各个维度所包括的条目得分相加并

34、除以所包括的条目数即可得到该领域的得分(粗分RS,Raw Score),即RS=(Q1+Q2+Q?)n。C.2.2.2 后四个维度中,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问题,不需要全部选择。如“任务接受行为”领域中,安排给患者方的任务为问题5、7、8、10、11、14、15、16、17,那么该领域的条目数为9,积分方法为RS=(Q5+Q7+Q8+Q10+Q11+Q14+Q15+Q16+Q17)/9。C.2.2.3 具体计算方法见表C.2。表C.2 各维度的计分方法(粗分 RS)维度维度 条目数条目数 得分全距(得分全距(R R)计分方法计分方法 活动接受行为 1 2 Q1 事项接受行为 3 2(Q2+

35、Q3+Q4)/3 任务接受行为 13 2(Q5+Q6+Q17)/13 任务执行行为 13 2(Q18+Q19+Q30)/13 能力 9 2(Q31+Q32+Q39)/9 环境 11 2(Q40+Q41+Q50)/11 C.2.3 标准化得分计算 为了符合大众评分习惯,方便各维度得分相互比较,可以将各维度的粗分转化为在0100内取值的标准化得分(standard score,SS),具体见表C.3。计算公式如下:SS=RS/R*100,其中R为该维度的得分全距。表C.3 标准化得分表 维度维度 得分(标化分)得分(标化分)参考范围参考范围 评价说明评价说明 活动接受行为 100 90-100:达

36、标 80-89:轻微不足 60-79:一般不足 0-59:严重不足 事项接受行为 100 任务接受行为 100 任务执行行为 100 能力 100 环境 100 DB 14/T 16582018 18 D D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生活方式调查表 D.1 睡眠情况调查 睡眠情况调查见表D.1。表D.1 睡眠情况调查表 1.睡眠习惯 每天睡眠时间,一般晚上 点睡,早晨 点起;午休 小时 平均每周熬夜次数 ;一般是 点到 点 2.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好,躺下即睡着,晨起身体轻盈,精神好 睡眠质量一般 睡眠质量差 偶尔失眠 经常失眠 严重失眠 难以入睡 多梦 打鼾 偶尔企业 每晚多次起夜,次 夜醒,

37、醒后能很快入睡 夜醒,醒后难以入睡 睡得很沉,睡不醒 醒后疲惫感重 失眠出现前,生活/工作/环境中发生的事件:3.失眠应对方式 听其自然 借助安眠药 起来看电视,感到困乏后再睡 起来看书 其他方式:睡眠状态不佳出现在()年/月,呈:持续性 间断性;症状加重于()年/月 4.睡前一小时的习惯 上网、玩手机 看电视 加班工作 看书 常有应酬,夜生活丰富 开灯睡觉 D.2 运动调查 运动调查见表D.2。DB 14/T 16582018 19 表D.2 运动调查表 1.学生时代参加运动比赛 是 否 2.现在喜欢运动 是 否 3.运动锻炼 一直坚持 间断 偶尔 从不运动 4.采取的运动方式 球类 游泳

38、跑步 瑜伽 登山 走路 太极拳 健身房运动 室外运动 室内运动 5.运动时间 每周运动 次;每次运动时间 每天上班的方式 开车 公交和地铁 步行 骑自行车 其他 6.不运动的原因 不想运动 运动后疲劳 身体不能运动 条件限制 D.3 排便调查 排便调查见表D.3。表D.3 排便调查表 1.排便频率 是 否 规律,每日一次 每日 2 次 每日 3 次及以上 不规律,一般 1-2 天一次 每周 1-3 次 每周 1 次或者更少 2.大便性状 呈香蕉状 呈块状 呈泥状 呈水状 呈半链状 3.排便时间 5 分钟 510 分钟 1015 分钟 从不运动 1530 分钟 30 分钟以及更长 4.大便颜色

39、黄色、浅棕色 偏绿色 黑色或很黑 油腻、发亮的外观 大便带血 5.肠道产气情况 DB 14/T 16582018 20 表 D.3 排便调查表(续)每日都有 偶尔会有 排气过多 出现疼痛 有气味,但不重 6.大便气味 无明显臭味 恶臭味 刺鼻酸味 烧焦味 带腥味的焦油状便 7.排便伴有不良习惯 无不良习惯 看书籍 玩手机等电子产品 DB 14/T 16582018 21 E E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营养问题诊断术语模板 E.1 营养问题诊断术语模板 营养问题诊断术语模板见表E.1。表E.1 营养问题诊断术语模板 问题类型问题类型 营养问题(营养问题(P P)病因(病因(E E)症状表现症状

40、表现(S S)营养平衡类问题 能量摄入 不足 咀嚼/吞咽障碍;手术/麻醉/镜检等因素的进食限制;药物(长期、大剂量、毒性)所致的肠功能及微生态环境损伤。在过去 24h 的摄入调查中,能量摄入低于推荐摄入量()以上;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体重下降超过 5%。营养功能类问题 糖代谢异常 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异化作用(分解、排泄);利用能力(降低);需求改变(增加);消瘦。营养相关行为类 问题 活动接受 障碍 活动的知识缺乏/错误(概念-内容);个人价值观和态度(认知、情感、行为倾向)非适宜;经济能力限制;对专业方的信任不足;活动方案复杂程度超过患者可接受范围。不接受推荐的治疗活动;有条

41、件的接受推荐的治疗活动;其他。DB 14/T 16582018 22 参 考 文 献 1WS/T 476 营养名词术语 2WS/T 484 老年人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3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International Dietetics and Nutrition Terminology(IDNT)Reference Manual(Fourth Edition)M.Chicago: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10 4Krause营养诊疗学(第13版)(美)L.Kathleen mahan等著 M杜寿疯,陈伟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诊断学基础M 戴万亨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6临床诊疗指南 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中华医学会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功能医学概论 曾强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