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T 4747-2024 稻-蒜轮作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江苏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585359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T 4747-2024 稻-蒜轮作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江苏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2∕T 4747-2024 稻-蒜轮作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江苏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2∕T 4747-2024 稻-蒜轮作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江苏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2∕T 4747-2024 稻-蒜轮作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江苏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2∕T 4747-2024 稻-蒜轮作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江苏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发布出版稻蒜轮作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simplifi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ricegarlic rotation2024-04-26 发布2024-05-26 实施CCS B31DB32/T 47472024ICS 65.020.20中 国 标 准.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B32/T 47472024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环境15 茬口安排26 品种选择27 机插稻生产28 稻茬蒜生产39 记录档案4参考文献5目 次DB32/T 4747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徐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立晓、曾晓萍、黄冬亚、余向阳、樊继德、王亚、张雷刚、张洪永、李勇、马金骏、生弘杰、冯发运、陈小龙、刘灿玉、刘敏、张碧薇。DB32/T 47472024稻蒜轮作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蒜轮作轻简化生产的产地环境、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机

3、插稻生产、稻茬蒜生产、记录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稻蒜轮作轻简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 1 部分:禾谷类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 23416.9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 9 部分:葱蒜类GB/Z 26578 大蒜生产技术规范GB/T 35795 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848 蔬菜产地环境

4、技术条件NY/T 1922 机插育秧技术规程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NY/T 2737.1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技术规程第 1 部分:稻纵卷叶螟NY/T 2737.2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技术规程第 2 部分:稻飞虱DB32/T 1591 蔬菜生产田间记录要求DB32/T 4211 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防治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轻简化生产技术 simplified production techniques较常规水稻和大蒜生产作业工序简单、节省工序、劳资投入较少、省时省力、节本、优质高效的生产方式。4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848 的要求。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1DB32/T 474720245 茬口安排苏北地区 5 月上旬水稻播种,6 月上旬移栽,10 月上旬收获,10 月中旬大蒜播种,翌年 5 月中下旬采收蒜头;苏中地区 5 月中旬水稻播种,6 月上中旬移栽,10 月上中旬收获,10 月中下旬大蒜播种,翌年5 月下旬采收蒜头;苏南地区 5 月下旬水稻播种,6 月中下旬移栽,10 月中旬收获,10 月下旬大蒜播种,翌年 5 月下旬采收蒜头。6 品种选择6.1 水稻水稻应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品种。苏北地区可选择生育期 130 d140 d 的中熟中粳品种,苏中可选择生育期 140

6、 d150 d 早熟晚粳品种,苏南可选择生育期 150 d155 d 的迟熟中粳品种。水稻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要求。6.2 大蒜大蒜应选择选择抗病性强、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品种,或区域地方品种。大蒜种瓣质量符合GB/Z 26578 要求。7 机插稻生产7.1 育秧育秧符合 NY/T 1922 的规定。蒜茬稻机插秧需减量播种,在播足秧盘数量的基础上,降低播种量,保证基本苗栽插量足、构成合理。育秧盘数量 30 盘/667 m2,播量 110 g/盘120 g/盘。7.2 整地参照 DB32/T 25192013 中 6.3.1 的要求执行。整地前捡除残留塑膜,整地稍浅,宜粗不宜烂,一般

7、耕深 7 cm8 cm,保持水层深 1 cm2 cm。结合整地施基肥,施复合肥(N P K=15 15 15)20 kg/667 m2、尿素 8 kg/667 m2。7.3 插秧蒜茬稻机插时间早,分蘖时间充足,适当降低每穴株数,粳稻每穴 3 株5 株,杂交籼稻 1 株3 株,栽插密度为 1.7 万穴/667 m21.8 万穴/667 m2,667 m2基本苗 5 万株6 万株。浅水插秧,水层深度1 cm2 cm,栽插深度 1 cm2 cm。7.4 施肥分蘖肥分别于栽后 7 d、15 d 分两次施用,施用尿素 8 kg/667 m2、5 kg/667 m2,倒 4 叶期叶色褪淡时施用促花肥,10

8、 d 后施用保花肥,分别施尿素 7.5 kg/667 m2加复合肥(N P K=15 15 15)20 kg/667 m2、尿素 7.5 kg/667 m2。7.5 水分管理栽后 3 d5 d,保持浅水活棵,适当露田,以后浅水勤灌促分蘖,够苗 80%时自然落干。分蘖期以浅2DB32/T 47472024水层为主,落干 12 次;当茎蘖数达到穗数的 80%时开始搁田,搁田采取分次适度轻搁的方法,控制最高群体不超过 30 万苗/667 m2,灌浆成熟期间隙灌溉,保持湿润,收获前 5 d7 d 断水。7.6 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稻曲病、穗颈瘟等,病害防治执行 NY/T 2156 的规定;主要

9、虫害有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虫害防治按 NY/T 2737.1 和 NY/T 2737.2 的规定执行。7.7 收获待 95%以上谷粒黄熟时期,露水干后机械收获。8 稻茬蒜生产8.1 种蒜处理选用蒜种分瓣分选机作业,选用一级种瓣,单瓣质量 4g5g。种瓣须无病斑、无破损、无烂瓣、无夹心瓣、无弯曲;蒜种先用清水浸泡 2 h 左右,捞出控干水分,于播种前用 500 倍多菌灵溶液浸泡 10 min,再用 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浸泡 20 min,捞出晾干即可播种。8.2 基肥基肥应在耕地前施入,以有机肥为主,每 667 m2施腐熟粪肥 1 000 kg2 000 kg 或商品有机肥100 kg200

10、 kg+复合肥(N P K=15 15 15)40 kg50 kg 或尿素 25 kg+过磷酸钙 100 kg+硫酸钾20 kg 做基肥,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8.3 秸秆还田及耕整地水稻秸秆宜采用犁翻还田,在播种前 2 d3 d,一般犁耕深度20 cm,犁耕还田作业后采用旋耕机进行碎土整地,要求土壤细碎平整,表层无根茬,耕深 20 cm30 cm,耙碎整平,开沟做畦,一般畦宽200 cm250 cm。8.4 合理密植蒜头用品种行距 15 cm20 cm,株距 12 cm15 cm,3 万株/667 m23.5 万株/667 m2;蒜薹、蒜头兼用品种行距 12 cm15 c

11、m,株距 10 cm13 cm,3.5 万株/667 m24 万株/667 m2。8.5 播种采用开沟机开沟,沟深 20 cm,沟面宽 30 cm,沟底宽 20 cm。做到沟直、沟清,便于排灌。根据蒜种等级,选择大蒜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播种深度 3 cm5 cm,深度合格率80%,粒距合格率75%,正芽率60%(具有正芽功能的播种机80%),种子机械破损率1%,漏播率5%,严格控制大蒜鳞芽朝下,倒芽率10%。8.6 除草覆膜播种后苗前和杂草出土前后喷施除草剂,以 80 mL/667m2120 mL/667m2剂量 2.6%丙炔氟草胺+42.4%二 甲 戊 灵,进 行 土 壤 封 闭 喷 雾。化

12、 除 后 及 时 覆 膜,选 用 的 地 膜 应 符 合 GB 13735 或GB/T 35795。用覆膜机械铺膜,使地膜紧贴畦面,两边用泥土压实,地膜中间撒土。3DB32/T 474720248.7 破膜放苗栽后 7 d 左右出苗,及时采取滚动式简易破膜器进行破膜,使得破膜率达 95%以上。8.8 肥水管理在未封冻前普浇 1 次越冬水,返青期、抽薹期和鳞茎膨大期要及时浇足、浇透水,收获前 7 d 停止浇水。返青期,每 667 m2随水追施尿素 5 kg10 kg 和复合肥(N P K=15 15 15)10 kg15 kg;鳞茎膨大初期,每 667 m2随水追施施复合肥(N P K=15 5

13、 25)15 kg25 kg。8.9 病虫害防治稻蒜轮作模式大蒜病害较少,主要发生叶枯病、锈病,防治按照 GB/T 23416.9 和 DB32/T 4211 要求进行化学防治。8.10 采收贮存蒜薹采收后 20 d30 d,叶片枯萎假茎松软时即可采收蒜头。采收时应选择机械收蒜机,或者机械辅助人工收蒜,在距离蒜头约 4 cm 处下铲,下铲深度约 5 cm,联合收获机一次性收获的鲜蒜头要避免撞击、重压,不要碰伤蒜头,采收的蒜头在田间晒 2 d3 d,天气好时切除秸秆、根须,上架继续晾晒。8.11 蒜田废弃物处理大蒜秸秆处理可直接还田和饲料化处理,也可进行发酵制成肥料;普通聚乙烯地膜应进行回收。9 记录档案按照 DB32/T 1591 要求建立生产、管理记录档案,并保存 2 年以上。4DB32/T 47472024参 考 文 献1 DB32/T 25192013苏香粳 3号太仓白蒜轮作生产技术规程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