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镇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582303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镇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镇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镇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镇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镇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强化科技意识    改善服务环境确保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深入开展 托依堡镇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探索妇幼保健工作发展的新路子,托依堡镇实行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站与妇幼保健机构合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完善和强化了我镇服务网络,拓宽了优质服务的领域,形成了生殖保健服务的整体合力,提高了服务意识,收到了群众满意和计生、妇幼工作“双赢”的效果,但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将我镇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托依堡镇妇幼

2、保健站建成于2003年,是成立比较晚的一所妇幼保健、优生优育、计划生育于一体的托依堡镇镇唯一的妇幼保健机构,该站占地面积54.7平方米,建筑面积74平方米,现有卫生技术人员5人,开设病床9张,设有3个职能科室,新生儿护理抢救中心、高危妊娠监测、妇幼卫生监测系统。配备有多功能b超、新生儿高压氧舱、电解质分析仪、麻醉机、心电图、x光机、激光治疗仪等一批专科医疗设备。产科还开展了“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助产服务,在不增加收费的情况下,使产妇享受到全程优质服务,减轻了产妇负担。2004年初,按照新生儿科标准计划重新设计装修功能齐全的新生儿中心吸氧、中心负压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为抢救打好基础。2005年上半

3、年,对全镇5957名适龄妇女进行了免费检查,有有孕妇女206人,已产妇女121人,高危产妇2人,无死亡产妇。在幼儿系统管理方面2004年上半年,共新生婴儿123名,其中生活婴儿120人,死亡3人。二、指导思想托依堡镇妇幼保健站在镇党和政府以及县卫生局的重视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我站的实际,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立足“以母亲安全、儿童健康”为中心,不断深化妇

4、幼卫生改革,围绕“一法两纲”,大力加强专科内涵建设和农村妇幼保健工作,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服务,强化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医疗护理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为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了大量的工作,我站两个文明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三、不断满足群众需求是开展妇幼保健优质服务是目标在开展优质服务工作中,我们把不断满足群众需求作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展了以下服务:1、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妇幼保健优质服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优生优育和妇幼保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在镇广电站、计生办开展妇幼保健专栏;充分发挥妇幼保健网络作用,在各村人口学校普遍开展妇女健康、生殖保健、幼

5、儿护理等知识培训;制作形式多样、实用性强的进村入户宣传品,发放到每个家庭,各类宣传品入户率达到84%以上。2、围绕“三大工程”,开展妇幼保健全程服务。一是在普及妇幼保健有关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及时帮助群众指导群众落实妇幼保健优质服务措施。二是严格妇幼保健常规,保障妇女、儿童的安全与健康。三是加强服务对象的定期随访,及时、准确地了解妇女、儿童的情况。四是在全镇29个村场开展妇幼保健知情选择工作,选择率达55%以上。五是开展妇幼保健普查普治工作,建立妇幼保健普查档案1.7万个。在利用基础网络配合卫生部门搞好妇幼保健工作的同时,提高了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降低了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3

6、、围绕生产、生活、生育开展妇幼保健综合服务。制定出台托依堡镇妇幼保健优惠政策,加大部门帮扶力度,把对妇幼保健家庭的奖励和优惠政策落实到实处。全镇累计帮扶面达51.7%。四、存在的问题1、服务意识不够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环境单一,应对现有的环境进行进一步绿化、美化。3、设施、项目不全,需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五、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措施(一)、强化服务意识1、开展“树立良好行风作风”教育;2、召开“优质服务动员大会”;3、举行“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演讲比赛;4、选拔“优质服务先进分子”5、推行服务过程的“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二)、美化服务环境1、旧站外墙装修;2、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3、

7、环境的美化、绿化;(三)、改善服务态度1、在与病陪人交谈时,要使用“文明用语、服务敬语”,杜绝使用“服务忌语”,禁止与病陪人争吵。2、在接诊病人、接听电话时,要态度和蔼、热情,用你好作为开头语。3、在接到病人或家属的提问时,要认真、详细地解答,不要敷衍应付,更不能推委不理。4、导医要提前10分钟上班,导医护士要主动、热情帮助病陪人解决问题。5、在接诊留医人时,医务人员要详细介绍站情况、住站规则及注意事项;6、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送病人到科室门口,并做好站宣教。(四)、增加服务设施、项目1、儿科住院部、儿保门诊增设幼儿玩具;2、儿保室增设家长休息室、母乳喂哺室;3、门诊大厅增设免费量身高、体

8、重;4、门诊24小时应诊服务;5、开展无痛代分娩、无痛人流、无痛采血技术;6、免费接送孕产妇;(五)、增加不良服监督、投诉措施1、门诊大厅设站长信箱;2、公布不良服务投诉电话;3、门诊摆设不良服务投诉表,方便病人、家属书面投诉;4、定期组织检查;5、定期征询病陪人意见。以上是我镇开展妇幼保健优质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考核标准不规范等问题。我们将借这次汇报工作的东风,按照县卫生局的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扎扎实实妇幼保健优质服务工作。     托依堡镇人民政府二00五年六月一日 *县小康进程分析 

9、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新世纪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实施拉开了序幕,大会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并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得到实惠的历史性成就 中,业已存在的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差异而造成的区域性的中西部差距以及省内间的地区差距不容忽视,

10、那么在小康进程中我县究竟身处何处?与小康存在多大差距?今后努力的方向何在?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所谓“小康”一词源于礼记是指仅次于“大同”理想社会的一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状况,凝聚着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邓小平同志1979年首次提出了“小康生活”概念。现在我们所提到的小康既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及相应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标志,包括人们衣、食、住、行和生存环境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其进程可划分为小康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阶段。1992年5月国家统计局“小康标准研

11、究课题组”在考察了大量国际标准并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文化素质与居民健康、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农村和全国的“小康”量化标准。1995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又联合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一整套系列指标体系,其中综合了城乡基本情况,体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为: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指标类型指标名称单位80年小康值权数一、经济水平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778250014二、物质生活   &n

12、bsp;48收入  居住   营养交通  结构2、人均收入水平(1)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    农民人均纯收入3、人均居住水平(1)    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    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4、人均蛋白质摄入量5、城乡交通状况(1)    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2)    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6、恩格乐系数 元元&nb

13、sp;平方米  克 平方米% 974315 5545 50 285060 24001200 1215 75 88550166101257 68356三、人口素质    14文化健康 7、成人识字率8、人均预期寿命9婴儿死亡率%岁686834.7857031644四、精神生活    10 1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3115 11、电视机普及率%11.91005五、生活环境

14、    14 12、森林覆盖率13、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点% %1215 1007 7总计共16项分指标   100 根据以上标准,我县完成小康进程如何,达到小康值多少,距离小康水平还有多远。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比较:一、小康进程分项测评1、经济水平全县经济发展水平连上新台阶,在1990年全县dp12209万元的基础上,分别于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3年跨越15763万元、23688万元、52098万元、6439

15、7万元、76005万元,到2003年全年gdp达到118529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7%,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gdp水平也由1990年的354元增至2003年的2896元。但在小康进程中,仍存在小康前进步伐迟缓。2003年人均gdp水平按1990年价格计算为1685元,实现小康程度62%。2、物质生活。收入水平的增加是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扩大就业机会,政策性调资等使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333元增加到1418元,是1990年的4.3 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1.8%。扣除物价因素,换算成199

16、0年价格为668元,仅完成小康进程的38.6 %.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住房制度的改革与不断完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县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       平方米,超过小康标准       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为15.7平方米,超过小康标准0.7平方米。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从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来看,恩格尔系数即是食物性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

17、65.1%下降到2003年的63.3%,距小康值差13.3个百分点。我县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接近全市水平。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观。至2003年底,我县城镇人均拥有铺路面积3.6平方米,与小康标准相差4.4平方米,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3.6%,高于小康标准值8.9个百分点。3、人口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生活质量高低的综合反映,是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文化方面看,全县的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得到健康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率到2003年达到100%,成人识字率为98.52%,高于小康值13.

18、52个百分点,达到了小康标准。从健康方面看,2000年人均预期寿命68.1岁,距小康值还有1.9年,我县的婴儿死亡率2003年为11.4,达到了小康标准(31)。4、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改善与提高是小康生活标准的一个重要标志,说明小康生活水平进一步推进。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非食品性支出增多,居民耐用消费品增多,消费娱乐档次上升,手机、电脑等逐步走进平常百姓家。2003年,我县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0%,其中城镇电视机普及率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值100%。农村电视机普及率为66.1%,差小康标准值3.9个百分点。5、生活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是小康生活水平的另一重要标志。从小康标准

19、设定的反映生活环境的两项指标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来看:我县森林覆盖率已达24.75%,城乡环境和生态有较大改观,超过小康标准设定的15%的小康值。2000年我县已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二、全县康进程总评2003年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一心一意搞建设,真抓实干谋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全县小康综合实现程度为61.97%。但各项指标实现程度差异大,指标间参差不齐,核心指标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完成62%、38.6%。接近小康标准的只有行政村通公路比重,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成人识字

20、率、婴儿死亡率、森林覆盖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点。社会发展指标接近或达到小康值,经济发展指标距小康值差距大。小康之路,任重道远,重点难点在农村。从全国、全省、全县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在少数民族地区。我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到2003年底,我县还有贫困人口32570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水淹区、半淹区移民生活困难。2003年我县人均gdp2896元,按90价计算仅为1685元,离小康值2500元还差815元。人均gdp2500元换成现价计算相当于4277元,现价人均gdp还差小康标准1394元。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元相当于90价668元,与小康值

21、1200元相比差532元。90价小康值1200元相当于现价2546元,现价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小康标准1082元。三、对我县推进小康建设的建议在全国、全省的带动下,我县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掀起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潮。根据人均gdp折算成美元测算,在2003年实现程度的基础上,必须持续10年保持gdp增长率在10.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至2018年底才达到人均gdp800美元的目标,比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以上总体实现小康生活落后了十多年。小康建设任重道远,根据普定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一)力争使gdp增长率在未来十年内保持在10.5%以上,保证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社会财富的

22、积累协调同步。只有经济稳定高速的增长,才能使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也只有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进步,人们精神生活才有物质基础。(二)大力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不少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因为我国除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外,还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在世界能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这一设想不无道理。而我们普定又是能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顶尖技术的加工、电力、制造工业是我县增强实力,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中央在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西部的能源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量引进技术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使企业蒸

23、蒸日上。废弃一批没有竞争力、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起点高,技术先进的客商来我县安家落户。选择一批既能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又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产业带动大的行业,作为普定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而实现富民与富县的经济实力同步。(三)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加快我县旅游业的步伐。发展旅游业同发展工业一样,是我县早日腾飞的一只翅膀,他不仅是高效益的行业,还能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当发展农业的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小时,发展旅游业还可以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社会

24、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优美的环境也能吸引人才,这种能量对加快我县的发展不可估量。 (四)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加快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在现有条件下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极大地丰富城乡市场,满足全县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从小康指标体系上看,这对加快我县的小康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农民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地方,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增加对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引导农民成立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以农产品为主

25、的食品加工工业,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一条龙,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快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五)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减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压力;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让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快推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形成多层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七)继续抓紧抓好新阶段扶贫工作,利用政策和法律手段缩小贫富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受益。(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26、从县到乡要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水、电、路、邮、广播电视的畅通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顺利推进小康建设,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建设规划,形成以电力、加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和旅游同步前进的格局,在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小康社会。  抓民生之本 建和谐历下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作为全市中心城区和重要窗口的历下区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旺盛、传统工业企业隐性失业人员逐步进入社会、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持续增加等。特别是在东部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的新

27、形势下,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形势严峻、迫在眉睫。针对这种情况,去年以来,历下区坚持把做好劳动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结合全区开展的“察民情、解难题,建设和谐历下”主题实践活动,着重从组织领导、技能培训、拓宽渠道、完善体系、劳动维权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安置城镇就业11536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786人,其中困难群体人员2033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49.8、346和338.8,全区没有发生一起因劳动就业问题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加快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从根本上说,就业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

28、问题的基础。历下区坚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努力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构建内生化就业岗位机制。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区位优势,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大力实施 “三产立区”、“工业强区”、“科技兴区”战略,在注重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个体私营经济、新型三产等劳动密集型经济业态,提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实现了促进就业与产业调整升级的相互协调。2004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1.6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3.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4.08%,三产主导地位十分明显,有力地拉动了就业。华达集团创业时只有几十人,目前该企业已成为一家经营服务20多个品牌汽车的专修专卖企

29、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幅77%,企业员工近2000人。 二、搞好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就业。针对该区商贸发达,经济拉动性强,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比较多的实际,历下区把建立健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投资800多万元在区一级和11个办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每个居委会建起了服务站,实现了市、区、办(镇)、居四级联网。以社区为单位,对全区劳动力资源、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入社区的退休人员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实行微机联网管理。各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办公服务设施,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了较为明细的基础台帐,为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具体工作中,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

30、就业”的方针,大力开发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安置就业。两年来,该区发展新型服务企业28家,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带动600多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就业群体561人;通过拓宽社区、家政、绿化等安置渠道,近8000人实现就业。同时,认真落实各级扶持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并制订了实施细则,全区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519人,减免各项税费500多万元。 三、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为解决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历下区在抓好一般性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根据市场和求职者两个需求,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合理安排培训方式和时间,提倡跨专业、多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就业者培训需求,提高了培训层次。在全区实施了“创业小老板”培训计划,把“创业培训”作为重点实施,收到了培训一期、带动一批、拉动一片的良好效果。坚持 23 /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