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再观视频《赢在执行》有感.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574133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观视频《赢在执行》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再观视频《赢在执行》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再观视频《赢在执行》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再观视频《赢在执行》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再观视频《赢在执行》有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再观视频赢在执行有感 进入华瑞集团工作一年有余,再次观看余世维教授赢在执行的光盘,感触良多。且不说余先生深入浅出,寓思想于谈笑间的演讲风格,仅是通过观影和学习的过程,让我能在日常忙碌中,回顾、反思这么多年的工作中的得与失,想想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什么是执行力?一句话:议而决,决而行,行必果。执行力强弱反映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更体现在全体员工精神面貌上,它无时不再影响着我们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工作。 一、执行在于细节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 有人说:做一件事,完成90%就不错

2、了。是不错,但若一直按此标准为自己设立目标,你会发现当你5次90%的时候,你是不及格的。而这10%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如何提高细节的完成率,就需要我们关注执行力,只有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分管人力资源工作的,要特别关注好每个细节。从招聘培训、薪资绩效到员工发展,每一个模块都我们科学合理地与公司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确定好每个环节的分子目标,并与各部门沟通,以取得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接着根据目标和计划,安排好工作内容等等,时时处处关注好各种细节,并对细节负责到底。 我常常对自己说:人

3、力资源是公司的心脏,千万不能出差错。追求细节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激情与豪迈,更多的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简单和细腻,但是就在这种简单和细腻中,你的执行力得到提高。 二、执行没有借口 我们常说,思想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动。完美的执行不需要任何借口,借口只能让我们暂时逃避困难和责任,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这样只能导致失败,也会使自己一事无成。 “拒绝借口”是追求完美表现的有力保障。一个事项在这里分享。前一周,接到公司的一个招聘指令,要求在一周内完成铁路基建造价工程师的招聘。此职位的专业性太强,从业人员流动性太弱,与公司重要业务发展方向不匹配太多的问题,头顿时大了,怎么办?面对困难,敢

4、于迎难而上!加强与用人部门的沟通,明确用人标准;动用所有的资源多渠道,设计院、专业学院去寻找人才信息;最后在近百余份信息中锁定人选,开展面试,最终确认人员,保证了公司对特殊人才的用人需求。 我相信,在工作中无论接到什么样的任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奉行职业准则。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工作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培养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韧品质。因为工作没有任何借口,失败没有任何借口,人生更是没有任何借口。 三、执行需团队协作 执行犹如拳击,只有把”指头”团结成为”拳头”,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发力击倒对方,搞好团结才能有效提高执行力。 从2018

5、年底,公司对集团管理层级进行调整,工作强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工作中,我们本着对公司、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沟通与协调,吸收团队成员的智慧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出团队的协同效力。 在华瑞集团的这一年,感受公司的文化,感受公司的团队精神,感受公司的发展我再次坚信:工作是乐趣,不是苦役。愿我们华瑞的事业,依靠大家坚定不移执行力,再创新辉煌。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有感(一):铭记历史,珍惜今天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2018年6月5日,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华日公司全体党员来到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走进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毅将军、张茜将军的

6、全身铜像。塑像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一代伟人的勃勃英姿。塑像的后面,是”威震江南,功在民族”八个金字,灼灼闪光。 接着,讲解员带我们参观了各个展厅。看着新四军打仗的路线图及战斗的老照片,听着前辈们从前浴血战斗的故事,它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年代。 我们仿佛看到新四军战士们在敌人的飞机大炮轰炸下毫不妥协,顽强地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看到战士们穿着破旧的衣服,一个个因饥饿而倒下;看到战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下还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我们没有资格对过去悲壮的历史做任何评价。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感受那段激情岁月所带来的鼓舞与振奋。只能从馆内陈设的物品中

7、体验并想象硝烟战火中的新四军是怎样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的,我们以为不会被感动,但内心渐渐涌动的澎湃却告诉我们,不论你是60后还是90后,那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我们参观纪念馆,凭吊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先烈的遗志,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把我们当前的工作做得更好。历史总是一面镜子,留给后人的既有值得学习的文化和精神,又有值得吸龋的经验和教训,这段历史永远值得我们回味。 短短一天的参观活动结束了,华日党支部的每一位党员都感觉受益匪浅。那些无产阶级革命家表现出来的宏才大略、英雄气概,深深震撼了在场每一位党员的心灵!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有感(二) 搪瓷杯子,杯上的烤漆掉落了。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很少有能吃饱肚

8、子的时候。今天的我们,不知饥寒为何物,那时的战士们,饥寒交迫中依然挺直腰杆与侵略者战斗。食物匮乏,皮带野草树皮都成为了食品。然而因饥饿而牺牲的战士们依然有那么多。 馆内有许多壁画,形象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激烈场景。战争是绝对不能进行任何美化的,它是残酷的、是激烈的、是无情的。它可以随意夺走一个人的生命,轻松地让一个家庭陷入痛苦,令整个国家混乱动荡。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人为造成的灾难,其结果谁也无法预料。我们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不愿看到任何一个灿烂的生命在战火中陨落。 烈士的姓名,可考的抑或不可考的,皆被庄严地镌刻了。历史值得铭记,英雄更应当铭记。一个缺少英雄的民族,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是

9、不能够长久的。冰冷的石碑上刻下的姓名,背后也曾是一副副血肉身躯。血肉之躯,钢铁意志。他们是决绝的,是骄傲的,是充满信心的。就像浮雕上刻画的那般,此身既付国,便不再回头。 新四军精神,”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精神,就是服从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精神,就是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 在一个新的、没有战争的时代,这样的精神似乎有些”过时”,然而时代更迭,这样的精神应该与时俱进、被赋予新的内涵。 现在的新四军的精神,不是冲向战场奋勇杀敌,而是勇敢顽强,努力拼搏;不是吃糠咽菜,过苦日子,而是勤俭节约,奋发图强。团结一致,奋勇争先,百折不挠,我想这些,应当永远不会过时。 “中华

10、儿女们记着,你们的幸福是用血换来的!” 人生有很多事可以忘记,有些事莫敢忘却。伤疤纵然好了,疼痛依然留在那里。铭记历史、感怀先烈、居安思危、发奋图强,我想这正是我们要做的。 离开新四军纪念馆,士兵铜像依然高高矗立,号角声如在耳畔,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有感(三) 7月份是公司”党建月”, 7月18日公司党支部组织参观句容茅山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接受教育。旨在通过对新四军纪念馆的参观,了解新四军的历史,继承和发扬新四军的传统,为公司发展再作新的贡献。 大家来到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6个展厅、和一个将帅馆。当年新四军战斗和生活用的实物,将帅们可敬可佩的照片,一件件一项

11、项都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通过参观学习,大家对新四军的历史和精神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虽然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无法真正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但我们通过后期的学习,同样能够感受到革命的激情以及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我们将会尽自己所能去做好各项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这些革命圣地,承载了历史烟云,传承着深厚的爱国情,通过这次参观,党员们亲身踏访革命圣地,追随前辈足迹,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先驱们为中国革命无私奋斗的光辉历程,培育了深厚的爱国情,加强了党性修养。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和践行”铁军”精神,在汲取知识和文化的同时磨砺自己的意志,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拼搏,肩负

12、起强盛中网的重任。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一) 6月3日,丰南实验小学东校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志赴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参观,追寻李大钊同志彪炳史册的光辉历程,瞻仰和传承他伟大卓越和不朽的革命豪迈精神,缅怀革命先烈遗志。 李大钊纪念馆庄严肃穆,整体建筑由灰、白、黑三大色系组成,由江泽民题写的”李大钊纪念馆”镌刻于大门门楣。登38级台阶,可到达瞻仰大厅。这38级台阶象征了大钊同志走过的38年人生岁月。瞻仰大厅内,安放着大钊同志汉白玉雕像,雕像神态沉静、深思,面容和蔼可亲。东西展厅的有关实物、图片、文献等,展示这位共产主义先驱的风采、光辉业绩和伟大的一生。 瞻仰前,么校长和郭校长首先向大钊纪念馆献了花篮。然

13、后我们一行28人按顺序参观纪念馆。 李大钊同志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在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的伟大献身精神、光辉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永远是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献身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李大钊纪念馆和他的故居里,一件件历经沧海的展品、一篇篇光耀千秋的著作、一幅幅气壮山河的图画,都勾起了党员同志们对先烈曾经峥嵘岁月的深情回忆和敬仰。通过参观瞻仰先烈的生平事迹,对他短暂而又不朽的革命历程和卓越功勋的崇高敬意油然而生,并为他在那水深火热的旧中国心系民族存亡之大业、呕心沥血精忠报国的奋斗精神所折服。 在纪念馆里,党支部成员开展了凭吊祭奠、重温入党誓词宣誓

14、、预备党员房凡同志转正入党宣誓、观看李大钊影像资料片和听取纪念馆工作人员专题报告等活动,深切表达寄托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追思和怀念,追溯和感悟他鞠躬尽瘁为国尽忠的壮志豪情。支部还以参观纪念李大钊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了由5名新年教师的激情讲演;对照党员标准自我画像评不足、找差距,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和一流的工作标准践行李大钊精神,以对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当好李大钊精神的传人,为美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回家的路上,我深深的思考:自己一定以大钊精神为动力,努力工作,发扬先辈舍己为人的精神,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请党组织监督我。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二) 永葆党的先进性,高举党旗胜利

15、前进!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x 周年,重温党史;缅怀党创建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我于 2018 年 6 月 3 日再次参观李大钊在北京的故居。首先,简介故居地理位置、概况,地址在北京西城区文华胡同 24 号。故居分为南北两院占地约 1000 平方米。李大钊租住北院,北方是李大钊、赵纽兰夫妇卧室和堂屋,两厢房是李大钊的书房和会客室。东厢房是长子李葆卧室和客房。东西耳房是长女李星华及次女李炎华。次子李光华等人卧室。 其次,简介李大钊在此居住、生活工作情况:他在北京工作活动十年其中在此住了 3 年多( 1920 年春至 1924 年 1 月),在此居住期间,李大钊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传播马克思主义

16、,发起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直接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领导发动北方工农运动,参与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通过参观学习,我的体会如下:一是党的光荣传统一代代传。中国共产党由李大钊、毛泽东、陈潭秋、等马克思主义先驱创建和领导的,由先进的工、农,知识分子组成的先锋队。党从小到大,从在野党到执政 62 年,党员人数从一大 53 人到十七大 7800 多万名党员。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团结国内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经历了民主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过 33 年改革开放和实施一至十一五规划,目前我国经济( GD

17、P )排在世界第二位,强国强军富民目标逐步实现。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产力之间存在矛盾,国际社会动荡不安,国内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发。为了长治久安,实现党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发扬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要加强党的建设工程,要从严依法治党治国,对于腐败、分配不公、高房价,等群众的热点、焦点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对于党内腐败,要多管齐下,全方位多渠道监督、揭发检举,出台严厉的法律法规,从源头根治腐败,让腐败没有滋生的土壤

18、。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三)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文华胡同24号的李大钊故居,是一座550平方米左右的小三合院,和周边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实在是太矮小了;曲折幽深的小胡同和四通八达的喧嚣马路相比实在是太寂静了。可是当你走进这座四合院,听完讲解,看完图片,你就会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平静的内心会演绎着风雷激荡的历史画卷,陷入对李大钊怀念、敬仰的思绪中。 我是从史书上了解的李大钊,他早年传播马列主义,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南陈北里,相约建党”传为佳话。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他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

19、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年仅38岁。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回忆李大钊中这样写道:” 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英勇就义时,父亲是第一个走上刑台的。他从容、镇静,面不改色,临刑前还同敌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面对反动法官、刽子手,父亲大义凛然,作了最后一次简短的、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说: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20、!反动政府把父亲视为”罪魁祸首”,对他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为了延长他的痛苦,刽子手们对他施绞刑长达四十分钟之久,比其他人每人用二十分钟长一倍。和父亲同时壮烈牺牲的烈士中有共产党人,也有国民党左派,共有十九人,他们是:谭祖尧、邓文辉、路友于、张挹兰(女)、谢伯俞、莫同荣、姚彦、张伯华、李银连、杨景山、范鸿劼、谢承常、莫华、阎振山、李昆、吴平地、陶永立、郑培明、方伯务。” 一位宁死不屈的革命志士,惨遭杀害,英勇悲壮的场景,让后人潸然泪下,可歌可泣。李大钊牺牲已有85年了。今天我们走进他的故居,这里再现着李大钊一家人居住时的情景。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一家在北京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当

21、时的石驸马大街后宅胡同35号)居住,其中的北房东间是卧室,中间为餐室,西间为子女读书处,西厢房3间是书房和会客厅。李大钊非常喜欢这处住宅,这里有幸福温暖的家庭,他曾经在此与妻子儿女生活得其乐融融。但他舍小家为大家,把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献给了崇高的事业。 解放后文华胡同24号为百姓居住,2006年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李大钊的堂屋、书房、卧室以及子女的卧室都回到了当年的模样。今天来到这里,了解了伟人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因为这里不仅仅是李大钊个人居住地,而且是他为革命异常忙碌的大本营。当年,许多青年都曾在李大钊家居住,感受过恩师的关爱和教诲。中国共产党北方党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

22、曾在李大钊的书房内召开。 李大钊故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党史专家一致认为,北京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见证。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光辉人生的写照。他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也是位道德品质高尚的学者和思想家。在居住地期间,李大钊发表各种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不算讲课),到广州、上海、武汉、洛阳、天津等地从事教学和革命活动。 今天走进李大钊故居,睹物思人,今昔对比,缅怀革命先烈,心灵受到崇高、正义之洗礼,实为幸事。写下此文,记住文华胡同24号,怀念那寂静的小院。 11 /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