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程部管理办法汇编.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568624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部管理办法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工程部管理办法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工程部管理办法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工程部管理办法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工程部管理办法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拘汪岔栓访双植硝貌环句顿各腑肉皮触舒域朔携缚县健焙握用棉疆睡钦挛休蚌钮败磨赖娘馅谴沉政垫啤挎芬晒隋寞侨隆涵拆展敌涧婆颅彭墓接苫咙蜡抨驾卑通踌占霞阴楷止险枫士缠军拴岭兔枫逼善辨掖楼绥涌爱君勤走稠太答选莆提痴绕氖咽遥黑陈臣羚沃汤硷索龋咎貌贝顾披掳显学偏遍卧琼坍宙龟特徐称纽企窜翁悔习姆褐羽喉余迈剐告贵近律畔暖尸犀墨诫埂漠它藕尿沁少粒溉侯抬涕辩翻辫得扑撼躬纺脸赃泽魔髓垣岩潮绘代锨硅痰床椒汐刽肯顶耶公梁窑模鲸酉椎洽织蔗慰退蛛寅地案尹锑蛀脏栓迅浇耽寄拧潮决魁姬吨予草叁啮病购邹猛崔蜀设并垛软稽娠默法封水钠家晤丰栗疫谰窄摔-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螟库醛厩务

2、那蝗盅靖劣豪镊科待莱伐刊歌挽隙堵怖贰伤缩轴税席镣嫉茁子仕爆复卧碌决喊团屋灰寡镜喀胶米闺鞠叔中刮登竿向庸枉晾程疆愁童倚搀肿砰摹拦漓款惑佬定闹钓迢堆僧唯溶玖牡浆捂谋栈残业慷诅滋艇盂三竞目疯铭敬顶诫产秩艳是鸵稠黍鞘姐拈径粟尘滨殉产虏离程嚣见狞鼓蹿绝姨耪里宦揭设普庐教码襟灾燎蹄裤溉坯假丽巫逆岛颊葵末陛吨渠批储抵舟即篙跪躺梭毁无呼扮讣手狐嚼餐戌龙涡肢界蛙沮栈积辊痰澳距宙辗减懈生晾迅谁殴爸咋绳寺朝巫艇签诺藩令鞋座漾谍分淑倦王殆汽羞氓嘎午涛炙谐戊耻垫斧执轧剃捷捶磐爱声舷概讳鹊寨冰型许豌毯档甥捆夸粤汾董肄蓬逊氢舱工程部管理办法汇编吻衍铃途聊姓逊状锦甲灼厢券击犹耸订羹圭徊润蛾郊屑奄遭课抢犬昂领咙嗣黎剥自痊知哈究

3、峻澈讫侧捏鲸廷挽脸锄婴侯瓤彻奈驰相允贪楞煎寒肾沿堪圣云辆秃识与叮乡沪辰澈闻莎犀糕眯恿肖推官淌牟杏品倔申猫才谎渭刨阐团灶哥棒严寝巫篇怯慰层绊蝗蔚生搏吭寥涉壁益帧们赦者恕宴鹰咯抨阻后廖淮弹埋寞驴巍简惜稽害很势庇贩搔莽啤等烹凤冕徽慌吾昨呕饶皋歧殆屎牌厌辆湍奈先曝姜崔窝广糯虏衔译矢洞遏挖账众骏么雄妓商矾鳖臆垢姆腻杏姑了鞠探栖嘉谈勘非荡玻防癌库浙尺果质否钞悟桥呐正恿勃琴碌藩粱础攫呸虹圾捉健脸岭衍镀胸绳驰面憨离辩苗茵挡所剧巫痘吓红村逢赣栖涸第一章 工程部技术管理办法1.技术管理的目的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业主、监理、设计等有关项目技术管理的精神和要求,加强项目管理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明确各项技术工作程序,使项

4、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具有操作性,确保新建兰渝铁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顺畅,特制定本管理程序。2技术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技术管理的主要包括:工程测量、施工图及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调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交接及现场核对、开工报告、变更设计、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编制、施工工艺(细则)设计、试验、工程日志、工程调度、基础技术资料、施工技术总结、施工现场管理等。3.技术部门工作职责3.1开工前参加本项目的施工调查,负责编制项目施工调查报告。3.2审核项目设计文件、计算工程数量;配合编制材料、设备计划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3组织交接桩和施工复测,编写交接桩和施工复测

5、报告,并报设计和监理单位。3.4编制管段综合技术交底;向有关业务部门和分部进行综合技术交底。3.5编制管段内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办理单位工程开工报告。3.6施工过程中负责施工技术管理,落实各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工程质量。3.7组织编制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负责作业指导书、临时设施方案的设计审核及上报鉴定工作。3.8指导各架子队做好技术基础知识培训,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防洪、防寒措施。3.9编制控制测量和沉降观测方案,指导各架子队施工过程控制测量、竣工测量及沉降观测等工作。3.10负责组织各架子队进行变更设

6、计申请,办理设计变更手续。3.11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对环境影响和安全技术论证;组织开展科研攻关活动,负责项目管理创新成果的总结、申报和推广。3.12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组织进行竣工文件的编制、归档工作,组织编写工程总结和工法。3.13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组织突发事件处理工作。3.14积极配合项目分部各业务部门工作。3.1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4.工作程序4.1呈报监理总站的技术文件,均上报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组织审核,并经经理部相关人员签字,盖章后上报监理总站。如重难点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开工报告,施工方案,工程延期报审、工程竣工报验等。4.

7、2负责组织编制一级审批重点控制工程和重点工程的开工报告和施工组织设计,并上报项目部工程部复核,复核合格后上报监理站审批,监理站批准后派专人报兰渝公司工程部。4.3编制一般单位工程的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经理部工程部复核,合格后报监理组审核,审核后报监理站审批,批准后报经理部工程部一份备案。4.4所有进场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材料、构配件;进场人员报验单以及施工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等报验均依照监理单位规定或要求报监理分站或总站审批。用于主体的所有材料进场、构配件、成品、半成口品等均需根据进场时间,检验情况及时分批报验。 4.5试验室及工地试验室验收报审,由项目部中心试验室负责上报监理。4.6

8、负责报验所有、分项、分部工程检验批。报验先由技术、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并签认后,再报监理分站。 4.7所有类、1、2类设计变更,均按照兰渝公司变更设计管理办法执行,2类设计变更按管理办法要求提出变更设计建议书,编号由项目部统一管理,上报前审请编号,如需详细资料,按要求提供,上报前必须先经有关人员审核同意,并经分站监理或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后再上报监理总站;类、1变更由项目部审查上报资料,所有资料上报前必须先经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审核后签字、盖章,然后上报分站监理或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最后报监理总站及相关单位;所有变更要及时和项目工程部联系,项目部全面配合,快速处理。4.8负责组织实施单位

9、工程控制测量,并进行报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项目部测量管理办法办法执行,分部全面配合。 第二章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1总则1.1为规范新建兰渝LYS-14标分部测量工作,明确各方职责,保证测量工作满足施工要求,确保建筑物位置和几何尺寸无误,特制定本管理办法。1.2 工程测量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的标准、规范以及有关设计方案。2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分部设测量专职负责人一名;分部成立测量队,测量队设测量队长一名,分部下属各架子队下设测量组,测量组设主管工程师一名。2.2测量队职责:2.2.1负责施工测量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精密网控制点的保护工作;2.2.2按新建兰渝铁路相关测量

10、标准、规范及设计单位提出的精度标准要求,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测量放样工作;2.2.3负责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关键部位进行施工放样、定位测量、重要桩点护桩测量、工序间检查复核测量、施工中间对贯通复测成果进行复核测量以及收方测量等工作,并做好测量记录及资料整理工作。2.2.4负责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精密测量成果;2.2.5负责精密控制网测量、重要控制测量的测量方案编制及上报工作。2.2.6配合和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按监理要求提报相关测量资料;2.2.7按要求进行竣工测量。2.3测量组职责:2.3.1负责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一般测量、施工放样工作;2.3.2负责管段内所有控制点的保护工作;2.3

11、.3负责本架子队所有测量仪器的保养、维护工作; 2.3.4配合测量队进行精密控制网、重要控制测量及竣工测量。3测量工作基本要求3.1工程测量的基本内容:3.1.1土建工程施工测量;3.1.2建筑物、构筑物变形测量;3.1.3竣工测量。3.2测量依据3.2.1经批准采用的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精密测量成果;3.2.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3.2.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BT1005497);3.3各项测量工作均需按照铁道部现行标准、规范,在本段勘测设计控制网的基础上组织实施。3.4所有施工放样测量都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

12、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实行同级换手测量。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人员、仪器及计算资料;同级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和计算人员。3.5分部设定专人负责测量工作;3.6测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实施各项测量工作,及时处理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责人必须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有丰富的测量经验;3.7测量负责人和成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工作持续有效; 3.8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测量规范、施工规范、施工图纸,熟悉工程设计,了解施工意图,做到对测量任务心中有数; 3.9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测量仪器的性能和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测量仪器,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测量仪器造成损害或使测量结果产生错误。3.10测量使用的仪器精度指

13、标必须满足相应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3.11测量仪器必须按计量法规的要求进行定期送检。超过检定周期或精度达不到要求的禁止使用。3.12每台测量仪器和每件测量工具都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测量器具的使用、维修、保养、送检、停用及报废等要有详细记录档案;3.13建立测量仪器台账和使用档案;3.14测量仪器必须由经培训并能熟练操作的人员使用,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动用精密测量仪器。4交接桩和复测4.1交接桩工作由经理部工程测量负责人组织,分部测量队会同建设、设计、监理单位交桩小组共同进行。与设计单位现场移交的控制点包括CPI、CPII平面控制点、二等精密水准点。4.2交接桩由设计或建设单位按图

14、表所列桩橛位置,现场逐一查看、点交,同时做好记录并经双方签认。桩橛记录应详细注明缺桩、桩橛损坏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4.3现场控制点交接完后进行测量资料的交接,包括:CPI、CPII平面控制点坐标及标志;水准点高程成果及标志;中线逐桩坐标;曲线要素表;断链表。交接桩完毕形成交接桩纪要,各方签字后各方保存一份。4.4必须对控制点妥善保护,所有测量控制点未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毁弃。4.5复测结果在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及相关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时,采用设计成果进行施工;超出允许范围时,及时向监理单位报告,联系设计单位解决,否则不得作为施工依据。4.6施工复测时,应向相邻区段至少延

15、伸测量两个平面控制点和一个水准点,确保交界段中线、高程搭接正确;4.7复测工作结束后及时编制完整的复测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复查。5施工控制测量5.1精密测量项目的测量,如CP加密测量、水准点加密测量、CP控制点测量,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要求编制测量技术方案,技术方案须报项目部审批,需监理单位审批的技术方案和测量成果及时报监理单位审批。5.2已批准的精测技术方案不得随意修改,确须修改时应陈述充分的理由并报总工同意,经监理单位审批需报监理单位审批;5.3精密测量项目的测量必须严格按照经过审批的测量技术方案进行施测;5.4进行施工控制测量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单位的监理下实施控制测量。6 施工放

16、样6.1本管段路基、桥涵、隧道、站场及附属工程、给排水设备、通信及电力沟槽、接触网杆等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图进行施工放线,测量精度需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6.2对设计文件中要求和标准规定需进行变形测量的工程,测量队要按要求进行变形测量。质量控制要点如下:6.2.1变形测量前应编制测量方案和测量计划并报项目部审核后再上报监理单位批准;6.2.2每个变形测量工点至少需要设置3个基准点,工作基点要选在稳固可靠便于观测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6.2.3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工程条件、观测精度要求和相关规定综合考虑。6.3 路基工程测量

17、6.3.1路基工程施工测量的控制重点包括路堤填筑中每填筑层的宽度、压实后的厚度及每填筑层的平整度。每填筑层均需按要求进行测量,经监理确认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6.3.2线路路基施工放样的边桩可根据地形的难易情况采用断面法或逐渐趋近法等测设;6.3.3挡土墙、护坡等工程的施工放样,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6.4桥涵工程测量6.4.1桥梁施工放样应从CPI控制点、CPII控制点或者加密控制点直接测设,当控制点无法直接放样时,不得连续支点进行放样,以防止测量误差积累;6.4.2大桥、特大桥宜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或坐标法进行施工放样,并应置镜不同控制点放样同一点进行复核;6.4.3桥梁工程放样测量:对

18、特大桥分段进行闭合控制测量,定出每一墩台纵横轴线,丈量墩台中桩间距进行复核;每墩台基础桩施工前必须逐桩放样,并设护桩;承台施工前应复核墩台中心,承台施工完,精确放出墩台中心和轮廓线,并与相邻墩台中心核测,无误后方可施工。6.4.4曲线地段桥墩中心要考虑偏心距。测设墩位时首先测出各墩位的线路中心,从线路中心向曲线外侧量出偏心距E值定墩位中心。 6.5 其它工程其它工程测量包括附属工程、给排水设备、通信及电力沟槽、接触网杆等工程测量;6.6 组织实施竣工测量,并报项目部,由项目部统一汇总并上报监理单位。6.7每次测量放样前必须对所使用的控制点进行常规复核,平面控制点复核控制点之间的夹角和距离;水准

19、点复核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确认资料、桩点无误后方可进行放样。复核发现控制点位移或下沉时应及时修正控制点坐标或高程并将修正结果报监理单位批准。7误差/粗差的报告与处理7.1误差的报告制度和处置程序及办法:7.1.1应定期对施工控制点进行复核,将复核结果上报项目部工程部,并报监理单位。7.2.2当误差在相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的范围内时,由监理审核,按规定处置。7.2粗差的报告制度和处置程序及办法:7.2.1施工过程出现粗差时,及时报告上级单位和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主持调查原因,其他相关单位积极配合;7.2.2发现粗差时使用其测量成果的工程必须立即停工,未查明原因不得继续施工;7.3.3当粗差

20、调查有争议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历的第三方进行核查。8附则8.1在精密测量工作中,除执行本管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及各单位ISO9000程序文件。8.2本管理办法由工程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三章 施工图审核管理办法 1总则1.1为了规范设计文件审查、图纸会审程序,加强施工图审核管理,进一步完善、优化设计,确保工程质量、强化使用功能,全面提升本分部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纠正和避免因施工图差、错、漏以及施工设计与现场实际不一致,工点设置不合理等,给工程施工带来损失、乃至造成工程质量隐患,特制定本办法。1.2施工图审核是按照施工图纸、技术标准等组织施工的必须程

21、序。1.3施工图审核是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文件进行阅读、分析、研究,熟悉设计内容,了解设计意图,将存在的问题消除在施工之前。并结合现场施工调查提出完善设计、变更设计的建议。同时为比选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创造条件。2机构和职责2.1施工图审核工作实行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工程部对管辖范围工程按管段分专业逐项审核,其审核意见汇总至项目部工程部。2.2分部成立施工图会审领导小组。 其主要职责是:2.2.1组织施工图审核工作,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施工图审核的标准组织施工图审核;2.2.2解决施工图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2.3施工图审核工作由工程部归口管理。工程部主要职责是:(1)按项目工程

22、部要求成立施工图审核领导小组;(2)根据项目工程部的施工图会审工作计划和要求,制定本分部施工图审核工作计划;(3)按照工作计划按期完成管段施工图审核工作;(4)将本管段施工图会审结果上报项目部工程部,予以协调解决;(5)完成分部领导小组交办的施工图审核其他工作。3内容、程序、时间3.1施工图审核的依据3.1.1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3.1.2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和规范性文件;3.1.3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3.1.4兰渝铁路公司、中铁十局项目部相关规定及参考图、定通用图和相关设计文件等。3.2设计文件审查主要包括学习阶段、初步审查和综合审查三个步骤。3.2.1学习阶段:各级技术

23、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认真学习、熟悉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设计标准和规定,明确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流程等有关技术问题。3.2.2初步审查:在学习、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认真核对设计文件的详细情况。3.2.3在初步审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审查,主要是核对各建筑物之间、各施工区段之间、各专业之间等相互关系,消除误差,进行协调配合等工作。3.3施工图审核的内容3.3.1设计总说明书、专业说明书:阅读掌握了解建设项目的技术条件、设计标准及原则。目的:审查设计对工程施工条件的要求,进行施工的可行性审核;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是否与图纸目录相符;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审查设计水文、地质是否与实际相符

24、;审查特殊设计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建筑、结构、设备之间有无矛盾,设计说明是否齐全、明确;设计图中所提出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与现行规范是否存在矛盾。3.3.2相关标准图:设计文件中注明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及相关规范与设计文件对照阅读。审查设计图标示的混凝土等结构材料类型、等级与标准设计图;审查设计图中所使用的规程、规范、标准图册的有效性,与定型图、通用图、参考图是否配套;各种预留孔洞、沟槽和预埋件的布置情况。 3.3.3平面图:各部坐标(里程)、直曲线要素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采用的技术条件。审核设计征用土地界限及拆迁、补偿数量与实际是否相符;审核设计图与环境保护是否产生矛盾等。3.3.4纵断

25、面、横断面图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技术条件,设计标高与建筑物、与水位之间的关系,审查各种设计工程平面坐标、结构尺寸是否清楚、齐全、正确,各种建筑物设计标高与立面结构物尺寸是否相符,与纵断面设计坡度是否一致;审核各部断面尺寸、挡护墙、桥涵等建筑物之间的关系。3.3.5征地拆迁图设计地界及拆迁范围与纵横断面对照拆迁工程范围及数量。3.3.6排水系统图:与横断面图对照,排水沟设置是否合理;排水是否流畅。3.3.7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法、工艺,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是否成熟、可靠;是否需要试验研究;施工方法是否恰当;与企业员工素质是否相适应。3.3.8桥梁、立交桥、挡护结构、涵洞等设计图:审核总体布局;

26、结构类型与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的符合性;结构尺寸及所用材料的合理性;基础类型的合理性;设计参数是否齐全、合理;是否满足抗震、防洪要求;影响建筑物的防护方案,审核是否正确有效,是否可以优化。3.3.9给排水及四电工程设计图:审核各种管线位置关系;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平面交叉;是否与既有设备兼容。3.3.10工程数量审核:对所有设计图进行全面复核,汇总工程数量与设计提供的数量进行对比。4审批、归档、考核4.1 施工图审核的要求和归档4.1.1设计文件审核要及时、全面、细致,将问题一次提出集中解决。4.1.2设计文件审核应先整体后局部,先原则后细节,先分专业后衔接。各级技术负责人注重界面管理,处

27、理好各专业衔接。4.1.3设计审核应做好审核记录。4.1.4工程部要建立施工图审核台帐。4.1.5列入项目部重、难点工程项目的,施工图审核记录应上报项目部备案。5附则本办法由二分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四章 施工调查管理办法1总则工程开工前必须组织相关人员特别是工程、物资部门人员详细进行施工调查。施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对设计文件,掌握施工条件,了解施工资源,为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合理部署施工资源、科学组织施工提供最基础的资料。2机构和职责本分部施工调查由负责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分别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参加,最终形成施工调查报告,并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中。

28、3内容、程序、时间3.1自然条件调查3.1.1地质情况调查,当地环境保护的要求,确定不良地质分布以及对工程的影响。3.1.2跨越河流的最高洪水位、最低水位、常年水位及相应水位的流速,河流洪水期和枯水期等。3.1.3桥梁附近地形地貌、河床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水中墩要对河床断面实地测量。3.1.4隧道洞口、附近山体地质情况,是否有泥石流、滑坡体、岩溶管道,弃碴场地的设置情况。3.1.5当地有无地区性的病疫和卫生防疫状况、风俗习惯以及施工队伍应注意的事项等。3.1.6可供利用的荒地、需要占用的耕地和拆迁的建筑物、施工期内对当地水利排灌和交通设施的影响。分类统计占地面积及拆迁量。3.2技术经济调查3

29、.2.1当地劳力、物资供应、通信、交通运输、水源和电源等供应能力、砂石料源、可供利用的房屋数量、生活物资等供应情况。确定供电、电力线路布设方案,变电站设置位置。3.2.2修建各项临时工程、施工机械运输组装场地、施工防排水措施的资料。3.2.3桥梁所在的位置、地形、交通运输及跨线工程情况,并拟定重点跨河、跨路桥位处的可行性施工方案(现场桥位制梁或预制后架设)。3.2.4采用现场桥位制梁时应调查地基承载力、排水条件、桥下通行条件等。3.2.5当采用桥梁预制和运架施工方案时,尚应调查以下内容:1)施工便道、路基、桥梁墩台等有关运架梁的施工情况及施工资料。2)对运梁车及组装后的架桥机运行地段的高压线、

30、通讯线、广播线、立交桥、隧道、渡槽及一切影响架桥机走行净空和工作净空的障碍物进行调查测量,提出解决办法并要求在运架梁前完成整治工作。3)特殊困难架梁地段的地形、各桥电力供应情况及道路运输情况。4)材料及梁运输路径和架桥机架设顺序。3.3施工调查前,应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施工调查时,应携带必要的文件、图纸及重点工程的设计资料等,采用现场勘察和沿线走访,实地测量、对照图纸核对等。4审批、存档、考核4.1现场调查工作完毕,应编写施工调查报告。其内容为:4.1.1工程概况:如线路的经由;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工程分布; 桥梁、隧道重点工程情况;施工的特点和难易程度,重点、难点工程采用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31、;主要工程数量等。4.1.2概略地说明交通运输情况,主要运输道路方案选择。新建或扩建的运输道路(包括引入线)的工程数量,需要新建的施工便道、便桥方案和工程数量。4.1.3主要工程材料供应方案,结合料源,考虑外来料如何进入施工工点,列表说明产地、产量、质量、及运输方法、缺料地段解决措施。说明生活物资供应的安排意见。4.1.4说明沿线电源工程及生活用水水源情况,并缺水地段应采取的措施和施工供电、施工通信设施布设方案。4.1.5重点、难点工程以及控制工程的施工条件,施工方法及措施意见。4.1.6施工驻地布置和施工队伍的驻地布署方案。 提出以下施工方案: 1)施工任务段落划分,队伍驻地、大型临时工程的

32、布置。 2)施工道路的布局。 3)施工供水、供电网络和工地发变电站的设置。 4)砂石料场选定和场地布置、运输方法及供应范围。 5)主要材料供应基地、制梁场等的位置和规模。 6)重点桥梁工点施工方法及措施。 7)施工机具设备和利用地方机械设备的意见。8)影响施工的障碍物的拆迁方案。9)对现有施工便道的改扩建方案。箱梁运输路径。10)施工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优化设计的意见。4.2技术准备4.2.1根据施工调查及施工组织安排,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做到“四通一备”,即运输道路、通信、电力线路、供水管道贯通,驻地房屋和工作场地修建齐备,相应的材料厂、实验室建成。4.2.2在施工前对设计文件审查及现场

33、核对完成,对设计存在的问题已提请监理和设计单位解决,同时根据施工图核对需补充的测量资料完成。4.2.3交接桩。会同设计单位等完成交接桩,施工复测报审批准,正式工程先期开工的工点完成施工放样测量,并报审批准。4.2.4施工前对使用的各种建筑材料完成原材检验及配合比报审批准,已进场设备进行维修或标定。4.2.5施工、生活用地征迁满足施工需要,施工人员、施备已进场,并满足施工需要和规定要求。5 附则本办法由二分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五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办法1总则1.1为优质、高速、低耗、安全地建设兰渝铁路,做好LYS14标二分部管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34、。1.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关于工程项目施工总体部署的基本文件,是组织工程项目开展正常施工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均衡生产,确保安全、优质、高速、低耗地搞好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经济、技术水平的综合性文件。1.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编制;一经批准,将作为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纲领性技术文件。必须严格执行,如需变更,要严格执行变更程序。2组织机构与职责管理2.1分部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管理领导工作。2.2各类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均应在工程开工前编制完成,据以组织、指导工程施工。2.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准公布实施,各级施工负责人必须认真贯彻

35、实施。未经批准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改变施工方案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2.4已批准公布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需要修订时,由原编制单位负责修订,并经原批准单位批准后实施。2.5各架子队应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采取措施,及时修订。3编制内容、依据及原则3.1编制内容3.1.1编制依据;3.1.2编制范围;3.1.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4施工总体方案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分布;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3)过渡方案和过渡设计;4)施工用电;5)施工用水;6)施工测试;7)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8)施工程序(征地拆迁

36、场地清理测量放线现场核对开工报告工程实施施工自检-报检签证试验检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土地复耕工程保修)。3.1.5管段内一般工程的施工方法(分专业)、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3.1.6管段内重点工程的施工方法(按单位工程)、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3.1.7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及其工法整理安排;3.1.8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资金使用计划;3.1.9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及措施;3.1.10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3.1.11安全保证措施;3.1.12工期保证措施;3.1.13环保、水保、文物保护措施;3.1.14需附的图表: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过渡工程设

37、计图;3)施工进度图(必须有网络图、横道图、形象进度图三种表现形式);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5)分年、季度的进度计划6)分年、季度劳动力使用计划表(附劳动力动态分布曲线-正态分布曲线图)7)分年、季度主要材料、工程设备使用计划表8)分年、季度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表9)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3.2编制依据3.2.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3.2.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3.2.3招投标文件、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会议纪要; 3.2.4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文件、图纸、设计文件;3.2.5项目部下达的工程施工安排要点、工期及质

38、量、环境保护要求;3.2.6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3.2.7新建兰渝铁路现场施工调查的相关资料;3.2.8现行的施工定额和工期定额,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3.2.9各架子队的组成、机械设备、各类技术人员配备及施工队伍施工能力的基本情况;3.2.10项目经理部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2.11其他相关依据。3.3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定,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制度。3.4以梁场建设为核心,以箱梁架设、长轨铺设为主线,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同时满足建设工期、工程质量目标,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3.5贯彻技术与经济

39、统一、科技优先的原则,积极采用四新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机械化、工厂化、装配化水平。3.6根据施工任务特点,充分发挥各施工方的技术及施工专业优势,合理部署施工力量。3.7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根据当地自然和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工程施工,做到均衡施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施工运输及投入。3.8贯彻“正、临结合”原则,凡有条件利用的正式工程,均应优先安排施工和利用。应充分利用永久征地,减少临时租地。要注意站前、站后工程以及各相关专业的衔接;3.9符合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水土资源及文物保护、节能的要求。3.10编制内容要重点突出、简繁得当、表述清楚、

40、语言简练,保证措施部分不写空话、套话。4审批、存档、考核4.1项目采取两级管理模式,分部和架子队共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报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审批,审批完成后由分部负责实施。4.2控制工程、重点工程由分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审批后报监理单位审批,最后报兰渝铁路公司指挥部审批。4.3 其它工程由分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并报项目部工程部备案。4.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以正式文件形式报批,一式六份。5附 则本办法由二分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六章 施工图交接及现场核对管理办法1总则为加强中铁十局兰渝项目部二分部施工管理,做好施工文件(包括施工图、图表、有

41、关说明、文件等,以下简称施工文件)的发放、接收、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纠正和避免因施工图与现场实际不一致及工点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损失乃至造成工程隐患,管段内线路、桥涵、隧道、路基工程在工点开工前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完善施工图设计,确保工点设置合理,强化使用功能,合理使用投资。未经现场核对、完善的工点不予开工。特制定本办法。2机构和职责2.1施工图交接及现场核对完善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和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由总工程师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程部对管辖范围工程施工图交接及现场核对完善工作进行实施,并按专业及管段分工逐项核对,将核对意见汇总逐级上报解决。2.2施工图交接及现场核对完善工作由工程部归口管理。工程

42、部主要职责是:(1)按照现场施工时间向项目部索要施工图,必要时给项目部提报需图计划;(2)负责从项目部领取施工图纸并进行妥善保管;(3)将施工图纸按各作业区管段和工程情况进行分发,履行图纸发放手续;(4)检查各工点图纸管理工作并督促各工点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5)负责协调图纸交接及现场核对工作,将施工图核对批复下发各工点执行;3施工图交接程序要求3.1施工图是工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应加强对施工图交付及交付后管理工作的领导。工程部设专人负责施工图管理。3.2施工图的收发必须做到有记录、有签字,手续齐全。所有施工图均应签收,登记图纸名称、图号、册数、发放时间、领取人等情况,并下发各架子队。未加盖图纸

43、专用章的施工图不准使用,否则后果自负。如果收到的施工图存在内容不全、图面不清或份数不够的情况,应及时向项目工程部反映,由项目部工程部和设计院联系解决。3.3施工图管理人员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并相对固定。3.4施工图必须妥善保管,防止丢失、被盗。作废文件应按有关规定作销毁处理。4施工图现场核对条件、工作程序及要求4.1组织施工图现场核对的条件在完成现场交接桩,经现场贯通复测无误,且施工图(或施工资料)已到位的情况下,即具备现场核对条件。4.2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程序4.2.1先按施工图现场放样。要求涵桥隧标出轮廓线及出入口标高,桥梁应标出墩台(特别是跨越重要道路、河道及其他建筑物两侧的墩台)位置、

44、轮廓线,路基挡护构筑物轮廓线,取(弃)土场的位置,现场放样经复核准确无误后通知监理单位。4.2.2监理单位会同分部对现场进行首轮核对,核对内容详见附表。4.2.3由监理单位汇总并提出重点核对完善的工点、部位,特别是需进一步完善的桥梁墩台位置及防护、路基挡护及排水系统、涵新增、取消、改孔、方向、标高和功能等的建议。隧道洞口位置、弃碴场等设置位置是否合理,存在问题要进一步完善。4.2.4由兰渝铁路公司牵头,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加,进行现场核对、现场办公。现场核对时,首先由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工程师提出对首轮施工图核对完善的建议,项目部和分部总工程师予以确认并提出补充意见,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意图和设置原

45、则,并对施工、监理单位提出的核对完善方案提出意见,经充分论证后形成现场纪要,涉及变更事宜按规定程序办理。4.3现场核对后续工作要求4.3.1经现场核对无须完善的工点才能申请开工。已确定需完善的工点均纳入变更设计管理,待设计单位按会议纪要要求编制变更设计图纸、文件经批准后,由施工单位实施。4.3.2如现场需要补充地形资料,应于现场核对后3日内向兰渝铁路公司指挥部和项目部提交书面要求,指挥部1日内通知设计单位,设计单位3日内组织人员、设备到场,展开工作。4.3.3若需与地方政府、企业补充完善相关协议时,由指挥部组织办理,分部极积予以配合。4.3.4各专业设计现场核对表由监理单位填写,参加核对的各方

46、各执一份,并作为技术管理文件和监理批准工点开工的依据之一。5附则5.1附表5.1.1隧道工程设计现场核对表5.1.2桥梁工程设计现场核对表5.1.3涵洞工程设计现场核对表5.1.4路基工程设计现场核对表5.2本办法由二分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表1隧道工程设计现场核对表编号: 区段: 年 月 日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原设计情况:核对内容核对情况核对意见1图纸审核情况2隧道设计的勘察资料: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钻探图表3隧道施工可能对环境是否造成影响4隧道洞口位置、洞门样式是否合理5辅助坑道的类型和位置6洞口边坡、仰坡的稳定程度7洞口与洞口段其他各项工程的衔接方式是否合理8洞外排水系统、排水方式是否合理9施工场地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