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换热器选型和计算.ppt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550137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热器选型和计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换热器选型和计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换热器选型和计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换热器选型和计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换热器选型和计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程设计换热器选型计算推荐参考书目:l 第三版/第四版.王志魁 刘丽英 刘伟.l.任晓光 宋永吉 李翠清.l.钱颂文31.换热概述换热概述2.热传导热传导3.对流传热对流传热一、换热理论一、换热理论四、管壳式换热器选型步骤四、管壳式换热器选型步骤二、管壳式换热器二、管壳式换热器三、两流体间传热过程计算三、两流体间传热过程计算4生产中的应用:生产中的应用:热量的传递简称传热。物料的加热或冷却;热量与冷量的回收利用;设备或管路的保温。传热的基本方式:传热的基本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1、传热概述、传热概述一、换热理论5傅里叶定律傅里叶定律2.热传导热传导1)1)温度场和温度梯度温度场和温度梯度

2、温度场温度场:某时刻,物体内部各点的温度分布。等温面等温面:在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组成的面。t1t2t1t2等温线Q注意:注意:不同温度的等温面不相交。温度梯度:温度梯度:温度场内,某一点沿其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向量,与法线方向一致,以温度增加的方向为正。)等温线等温线:不同等温面与同一平面相交的交线。6式中 Q 热流量或传热速率,W或J/s;A 导热面积,m2;t/n 温度梯度,/m或K/m;热传导系数,W/(m)或W/(mK)。在质地均匀的物体内,若等温面上各点温度梯度相同,则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Q与温度梯度 及垂直于热流方向上的导热面积A成正比。2)2)傅里叶定律傅

3、里叶定律t+t t-ttnQdA傅立叶定律傅立叶定律数学表达式:7假设:假设:(1)A大,b小;(2)材料均匀,热导率视为常数;(3)温度仅沿x方向变化,且不随时间变化,故为一维稳态传热。单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单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AQ图中,图中,Q热流量或传热速率,W或J/s;A 平壁的面积,m2;b 平壁的厚度,m;l 平壁的导热系数,W/(m);t1,t2 平壁两侧的温度,。t1t2btxdxQxQx+dxA8对dx薄层,导热速率可表示为:边界条件为:积分导出,单层平壁导热速率方程式为:假定:a)圆筒壁材质均匀,热导率为常数;b)温度只沿半径方向变化,等温面为同心圆柱面,一维稳态温度场;单层

4、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单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图中,Q 热流量或传热速率,W或J/s;l 导热系数,W/(m)或W/(mK);t1,t2 圆筒壁两侧的温度,;r1,r2 圆筒壁内外半径,m。rbdt10对于dr同心薄层圆筒,传热速率为边界条件:积分导出,圆筒壁导热速率方程式为:对数平均面积:11对流传热过程对流传热过程间壁:间壁:导热,热阻大,温差大。层流底层:层流底层:导热,热阻大,温差大。湍流核心:湍流核心:对流,热阻很小,温差很小。过渡区域:过渡区域:介于层流底层和湍流核心之间。热流体冷流体3、对流传热、对流传热12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牛顿冷却公式牛顿冷却公式:式中 Q 对流传热速

5、率,W;对流传热系数,W/(m2);t对流传热温度差,;A 传热面积,m2。的求解是关键,通过对流传热的特征关系式求解。又称管壳式换热器,工业上广泛使用。二、列管式换热器传热面为壳内所有管束壁内外表面积。主要部件:封头、管板、管束、折流挡板、外壳管壳式换热器示意图:管程:流体在同一组管束中的流程。壳程:流体在壳体中沿某一方向的流程。式中,K总传热系数,W/(m2)或W/(m2K);Q总传热速率,W或J/s;A总传热面积,m2;tm两流体的平均温差,或K。冷热两流体通过间壁传热过程,其总传热速率冷热两流体通过间壁传热过程,其总传热速率Q与传热面积与传热面积A和两流体温度差和两流体温度差 成正比。

6、成正比。即总传热速率方程式:即总传热速率方程式:三、两流体间传热过程的计算15一、一、热量衡算热量衡算图中,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cp1,cp2 热、冷流体的比热容,J/(Kg);h1,h2 冷流体的进、出口焓,J/kg;H1,H2 热流体的进、出口焓,J/kg。热流体G1,T1,cp1,H1T2 H2冷流体G2,t2,cp2,h1t2 h2列管换热器16若流体均无相变,且流体比热容cp不随温度变化。此时,热量衡算式:假设,传热过程无热损失:热量衡算式:17一、恒温传热:一、恒温传热:二、变温传热:二、变温传热:二、求传热平均温度差二、求传热平均温度差饱和蒸汽-液体沸腾两侧流体温度沿

7、传热面无变化。一侧或两侧流体沿传热面的不同位置温度不同。三、流体流动方式:三、流体流动方式:a.逆流:冷热流体沿传热面两侧流向相反。b.顺流:冷热流体沿传热面两侧流向相同。c.错流:两流体垂直交叉流动。d.折流:一侧流体只沿一个方向流动,另一侧流体反复改变流向来回折返流动。181、逆流和并流逆流和并流时的时的tmt2t1T1T2t1t2T1T2逆流逆流并流并流传热平均温差:注意:较大温差记为t1,较小温差记为t2;当 2时,19: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2、错流、折流时的、错流、折流时的温度校正系数是辅助量P、R的函数,即注意:校正系数应至少不小于0.8。c)固体壁面另一侧 冷流

8、体b)固体壁面一侧 另一侧20 t2dAT1t1 T2对于微元段dA,三、总传热系数三、总传热系数冷流体twTw对流对流导热热流体tTQa)热流体 固体壁面一侧微元段温度分布:21式中 K总传热系数,W/(m2K)。稳态热传导时,沿同一热流方向上,传热速率为定值,故22污垢热阻污垢热阻 式中,R1、R2传热面两侧的污垢热阻,m2K/W。以传热面dA1为基准(dA=dA1):传热表面常有污垢积存,其热阻一般不可忽视。工程上一般根据经验选用污垢热阻。以传热面A1为基准:以传热面dA2为基准(dA=dA2):以传热面dAm为基准(dA=dAm):1.根据工艺要求,计算热负荷根据工艺要求,计算热负荷Q

9、;2.初选流动方式,尽可能保证逆流或接近逆流,初选流动方式,尽可能保证逆流或接近逆流,计算平均温度差计算平均温度差 tm。3.依据经验范围选取总传热系数依据经验范围选取总传热系数K估估,估算总,估算总传热面积传热面积A估估=Q/K估估 tm。4.确定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选定管程流速确定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选定管程流速u1;先按单壳程多管程的计算,如果0.8,应增加壳程数;由流速u1和流量qm1估算单管程的管子根数n,由n和A估估来估算管子长度L,选择合适管长及管程数再由系列标准选适当型号的换热器。四、管壳式换热器 选型步骤5.核算总传热系数核算总传热系数K;分别计算管程和壳程的,确定污垢热阻Rd,求出K,与选取的K估比较,保证K在经验范围内,并与K估相差不大。若相差很大,回到4改变管程流速u1来调整总传热系数K。6.计算总传热面积计算总传热面积A;根据A=Q/K tm计算A,并与选定的换热器传热面积A选比较,应有10%25%的裕量。若不能达到裕量要求,应回到3重新选取K估估算并选型。选型实例选型实例注意:注意:选型计算是一个反复试算的过程,有时要反复试算两三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