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问题的几点思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36967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问题的几点思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问题的几点思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问题的几点思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期总第 19期三晋基层治理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Sanjin2023年8月Aug.2023No.4Sum 19收稿日期 2023-06-15 作者简介 王小红(1975-),女,陕西宝鸡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乡村建设。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问题的几点思索王小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西安710061)摘要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要挖掘出传统文化潜力、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就必须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然而,目前乡村普遍存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字化人才缺乏、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村民

2、参与数字文化建设意识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的脚步,进而影响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需要从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乡村数字文化人才体系、优化乡村数字文化的传播内容和空间、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数字化等措施着手,来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数字文化生态,打造充满文化自信的新农村,从而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关键词 乡村文化;数字技术;人才支撑;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442(2023)04-0034-042019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中明确指出,到 2050 年要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

3、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村强、农业美、农民富。乡村数字文化建设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整个乡村精神风貌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一、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的现实意义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然而,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很多地区的农村都面临着传统文化萎缩凋零的局面。由于保护意识落后,资金和技术匮乏,无论是古村落、古民居、祠堂、古戏台等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民间音乐、地方风俗礼仪、家风家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消失殆尽:很多物质文化遗产遭到损坏,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风险。如果把这些人类文化的瑰宝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

4、、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现代科学技术赋以数字化,则不仅可以盘活优秀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还可以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显然,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不仅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能给村民精神层面带来更多的自信,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缩小城乡文化鸿沟城乡物质差距大,精神文化层面差距更大。传统乡村文化的衰落易使部分农民的内在精神贫乏,难以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数字时代背景下,通过加强乡村数字文化建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村民和传统文化的距离,提

5、高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缩小文化资源方面的“城乡数字鸿沟”。新技术、新传播媒介使乡村文化的生产更加便利、传播更加快捷、消费更加简34单。比如,村民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自编自导自演的宣传勤、俭、孝、诚等优良家风和乡规民约的短视频节目,富有创意、极具感染力,在弘扬乡村优秀文化的同时,有助于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动力。同时,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有利于引进各种优秀文化,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各种文化数字化工程和数字文化平台的创建能极大地推进城市和乡村文化资源互通共享,使得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文化大餐。显然,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数字文化鸿沟、实现城乡文化友好互通的坚固桥梁。(二)

6、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在传统文化媒介时代,乡村文化发展主要局限于乡村演出、乡村旅游、传统节庆等范围,业态有限,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产业扩张能力弱,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1,文化的渗透力、融合力得不到有效发挥。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全面融合提供了可能。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乡村文化资源可生成数字化形式并广泛传播,乡村文化产品的供给与消费不断升级并有效衔接,乡村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并助推乡村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以空前绝后的速度让农业经济实现了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提升了乡村经济发展动能,而且使得乡村文化发展更具创意和吸引力。各具特色的文化产

7、业,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可以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商机,让农业不再局限于只能给人们提供粮食、蔬菜水果等必须品的社会属性,还可以向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创意农业、无土栽培等方向发展,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审美体验。(三)实现文化服务精准化,推进文化共建共治共享文化服务精准化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用大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可以精确定位乡村公共数字文化的相关数据资源,分析及预测乡村文化需求,还可以对乡村数字文化服务信息进行大数据统计、整合和精准建模,以评估乡村数字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及时、有效地反馈公共数字服务的供给满意度。同时,数字文化建设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和文化治理中来,促进文化产业融合

8、,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共享数字文化发展成果。目前,很多乡村搭建了自己的数字化平台,不管是在家乡的村民,还是在外打工的游子都能通过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到村情、村务,可以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此外,数字技术为乡村文化治理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数字化开发和保护,人人可通过网络共享珍贵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二、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面临的挑战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是建设数字化乡村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日新月异,但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一)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而信息时代网络升级更新迭代速度快。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

9、建设,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光纤网络、5G 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还未实现全覆盖,无法满足云计算、物联网、VR 技术、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对网络基础环境的需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 51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 2022 年 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10.67 亿,而农村网民仅3.08 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往年有所上升但仍偏低。目前数字文化建设的资金、技术、人才、服务等优势资源依然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数字文化建设较为落后。(二)乡村数字化人才缺乏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需要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10、来提供技术支撑,而现状是乡村数字化人才奇缺,服务能力不高。这是当前乡村数字文化建设的一个严重短板。一方面,由于基层农技队伍年龄偏大,知识更新滞后,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使得乡村数字化经营人才、数字设备管理人才、数字内容维护人才等都很缺乏,导致数字资源利用率极低。另一方面,农村在信息流通、医疗、教育、生活等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和城市差别大,缺少人才成长的平台,不仅难以吸引到专业技术人才,而且人才外流严重,难以保障数字化基本运维。(三)乡村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提出,到本世纪中35叶,我国要全面建成数字乡村。未来,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文化产品消费场景趋同,可以与城市居民毫无差

11、别地欣赏和消费国内乃至全球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目前针对广大乡村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还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乡村人民对数字文化的需求。当前,面向乡村的数字文化服务系统数量较少,且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很有限,不能充分体现地区特色,不能满足民众个性化需求。因此,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大力开发深受农村居民喜爱的农村题材的各类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迫在眉睫。(四)村民参与数字文化建设意识弱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行政主导为主,其他多元主体参与意识薄弱,尤其是村民参与意识不强。这种建设方式容易造成文化内容供给和文化形式与村民需求严重脱节,文化传播效率和治理大打折扣。而且因为缺乏监管,加之实际参与其中的村民很少

12、,有些文化信息工程、文化政务、农家数字书屋等容易空转,造成资源浪费。三、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的有效路径面对“数字乡村”战略实施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开启乡村文化建设新篇章,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强化数字基础设施保障,缩小城乡数字文化鸿沟缩小城乡数字文化鸿沟,必须强化数字基础设施保障。首先,要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之一,形成正向引导。其次,要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确保信息基础设施与村庄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建设。要落实三网信息化入户工程实施力度,优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持构建多种乡村文化数字化平台;

13、特别关注全国贫困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拓宽农村数字广播电视网络覆盖,保证户户联通,减少文化信息服务盲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再次,要加强深入调研工作,及时了解村民真实需求,并借此加快数字文化平台软硬件建设和完善。县级融媒体、乡村数字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等硬件要及时升级,各文化信息平台内容要及时更新。要利用 VR、AR、MR、AI、IOT 等新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挖掘本地乡村风貌、传统技艺、民间风俗等文化资源,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又寓教于乐的、可以深度参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更多的人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可以“触摸”到真正的乡村文化精髓。最后,要做好城乡数字文化资源交流互鉴。通过网络

14、平台或者各种文化项目,将城市优秀文化引入乡村,将乡村优秀文化输出到城市,在交流互鉴中缩小城乡数字文化鸿沟。(二)构建乡村数字文化人才支撑体系,强化乡村人才支撑人才是乡村数字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因此,乡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定海神针。首先,要大力培养乡村本地文化人才。可以依托信息化人才下乡活动,对村干部、返乡创业人员、有需求的“新农人”等定期进行数字化技能培训,提升农民数字技能。还要组织动员各类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乡村艺人等投身乡村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定期邀请他们走进校园,通过宣讲加手工实践课的方式培养乡村文化的传承人。其次,

15、要做好引才工作。一方面,通过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深入乡村,为乡村数字化建设出谋划策;鼓励大学生村官到农村数字化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政、企、校、村结合,为乡村数字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基地,培养理论与实践知识且具有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乡村数字化人才队伍。需要强调的是,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是一门系统的学问,需要一批掌握文化创作传播、数字技术运用、平台维护运营等多种技能的综合型文化人才。无论本地培养还是外部引进,都要有针对性,要用好人才。(三)优化乡村数字文化的传播内容和空间,提升农村数字文化消费推动乡村数字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

16、打造高品质数字文化产品。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路径,为优质内容的创作生产拓展了新空间。首先,要用数字技术保护传承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为此,要引导和鼓励文化生产者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36区块链等技术,修复和盘活乡村优秀文化,设计制作出既有创意、又能直抵人心的符合现代审美追求的优质文化产品,打造别具一格的乡村文化品牌。要深入学习领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动员下属单位和群众搜索整理碑记、族谱、乡村风俗记载等书籍,组织当地优秀教师深入挖掘优秀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以数字化方式讲好乡村文化故事滋养大众心灵,使广大网民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乡村优秀

17、文化,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发展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定期邀请艺术及新媒体相关领域的专家深入乡村,和本地文旅领域优秀人才一起大力创作与农村、农业、农民有关的、具有时代印记和特色的优质数字文化作品,这样不仅能以数字化方式宣传乡村优秀文化,而且可以增强人们心灵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开通当地作家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鼓励农民、工人、学生等更多的人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乡村数字文化生产中。最后,要营造清朗的乡村文化数字化传播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2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更多符合人们美好精神需求,符合主流价值

18、观的乡村优秀文化作品,并做好监管。为此,要定期对村民进行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技能、多媒体应用技术、网络知识产权和网络消费安全方面的培训,引导他们积极建设乡村数字文化空间、进行数字文化安全消费,营造网上文化消费健康环境。(四)多元协同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业务范围大,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从而形成协同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的良好格局。为此,要形成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组织团体、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机制,实现乡村数字文化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政府要因地制宜,做好农民数字技术培训,基层干部要做好宣讲引导工作,企业要助力打造农业科教平台,社会组织要发挥自身

19、功能,各方合力共同做好面向农民的新技术、电子商务及新媒体技术应用培训,增强农民数字技能。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是发展新乡村经济的重要手段。为此,要创新性开发好数字文化产业,变资源为资产,既增进乡村文化发展,又实现强村富民目标。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居、老宅等,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可以长久留存于世;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酿酒、制茶、针线手艺、剪纸手艺、各种地方戏曲等,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还可以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二次创作,让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更加方便,更容易与现代人产生情感的交流、思想的共鸣。目前,各地都在深刻挖掘当地文旅资源,形成产业,通过网页、直播、小视频等方式反映农村的文化特色、文化产品,吸引

20、更多的人去当地消费,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比如,抖音平台的岚皋县长,用幽默风趣的才艺直播宣传岚皋文化、特产等,让人们对岚皋的生态、传统文化、地方特产等了解得更加透彻直观,很容易激发人们去购买、旅游、产业合作的意向。再如,凤翔的泥塑产业、岐山的臊子面产业、淳化的香醋产业、陕南的木耳产业等借助数字技术也在互联网时代风生水起。在数字技术的驱动和宣传下,带有乡村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等在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不仅老村落有了新气象,村民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宽带、5G、数字电视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进行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可供参考,数字化时代给乡村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地方政府应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文化振兴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新篇章。参 考 文 献1 杨吉华.数字乡村:如何开启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4-19.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17-10-28(01).责任编辑叶展影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