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顾生岳工笔人物画中的装饰性语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27721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顾生岳工笔人物画中的装饰性语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顾生岳工笔人物画中的装饰性语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09一、工笔画中的装饰性绘画艺术从原始社会开始便作为人们简单枯燥生活中的装饰的角色出现。而平面化的装饰,从我国原始社会的陶器上就可窥见。如仰韶文化中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图1),这件器物上的鹳鱼石斧图是现在我国已知的新石器时期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陶制图画作品。这件作品所运用的就是中国非常传统的绘画技法勾勒与没骨。其线条简单流畅,概括性极强,寥寥几笔就表现出了斧子的结构和鹳的神态。这里所使用的绘画技法,也被称为工笔画的雏形。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人物御龙图与人物龙凤图,虽因年代久远已看不清原本画面的具体设色情况,但其中人物嘴巴与衣服上残留的一些淡淡的朱红色和简洁干练的线条、平面化的绘制方式

2、,都充分表现了早期工笔画中有关装饰性的特征。中国工笔画的发展与西方绘画截然不同,散点式构图造就了其在构图上的平面化;而绘画工具毛笔的特殊性能将所描绘的事物都概括成复杂或简单的线条,线条的处理更增加了画面的装饰韵味;此外,三矾九染的绘画方式也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强烈的质感效果。这是中国工笔画的独特魅力。二、顾生岳工笔人物画作品概述顾生岳的作品根据其整个绘画生涯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专注于现实主义创作,大多选择重大历史题材,画面充满故事性。画面中人物造型动态多样,大量的速写训练与连环画创作使得他具备了过硬的造型能力,能够把控住宏大的画面,并且擅长使用传统的工笔技法进行勾勒填彩。中期顾生岳

3、的作品充满能量和戏剧化想象力,相较于早期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这一时期更倾向于表现人物扎实的造型、戏剧化的叙事情节与带有纪念碑性的深邃思想,色彩在作品中多服务于造型与笔墨,成为画面情节的一部分。这一时期大量的对西方绘画的借鉴也使他的作品更具有故事性与强烈的情感表达,线条更加凝练,人物造型也趋于主观,有一些夸张变形的处理,但这种夸张变形的处理,也是建立在顾生岳扎实的人体结构知识储备基础上的。本文对于顾生岳绘画装饰性的探讨,也是以其中期的作品为主。晚期的顾生岳又创作了一批历史题材、伟人题材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有中西融汇贯通的意味,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种雕塑般的庄严与肃穆,颜色的使用变得大块简洁

4、。这一时期,可以说高度概括和熟练的色彩语言使用本身已经成为他工笔人物画作品的符号。三、顾生岳工笔人物画中的装饰性语言(一)构图的装饰性现代所讲的构图概念更多来源于西方,而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构图的概念就是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唐代张彦远说:“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这充分说明了构图是作画的第一步。构图对于一幅作品的整体面貌表现和情感传递是极其重要的。顾生岳的作品在其不同时期的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其风格特征体现在构图上也有着明显的变顾生岳工笔人物画中的装饰性语言王蔓蕾摘要:顾生岳是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画家之一,开创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新格局,其作品视觉冲击力与画面表现力都是学习国画艺术的典

5、范,其画面所展现出来的装饰性也有着典型的特色。顾生岳的作品根据其整个绘画生涯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以其中期的作品为主,对其绘画装饰性进行探讨。关键词:顾生岳;装饰性;工笔人物画图1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75【中国美术研究】化。在其中期的作品中,随着东西艺术观念的不断碰撞融合、对西方艺术的不断借鉴,平面构成意识也逐渐影响着其创作思维,具有强烈的当代审美气息。画面相较于早期,更加注重点线面的概括与精炼提取,往往运用平面构成原理,对画面进行打散重组切割等,使画面具有一种构成式的美感,甚至有一些纪念碑式的人物画构图,更突出画面的肃穆感。其作品花鸟屏风的构图设计简洁有趣,把画面从中心进行十字分割,人物置于

6、画面中间靠左下角的位置,背景的花鸟图案形成一个“O”形把人物环绕其中。人物外轮廓简洁流畅,形成一种几何形式的表达。在疏密关系的处理上,人物身上干净利落的色块与背景复杂的花纹呈明显的对比,用颜色强调人物,用线条强调背景,画面丰富又不失简洁,非常巧妙。顾生岳的人物画中,单人构图大多为人物居中或者置于画面最前,环境物置于后或者四周。这种构图突出主体人物,使画面的表达更加干净利落。少女与大佛(图2)这幅作品的平面构成感更加强烈,用简单的外轮廓造型分割画面,打破传统的构图形式,采用揭取式的构图,用佛像的经典造型中比较有辨识度的下巴与手势这一部分的剪影,笼罩住一个少女,画面简洁,又耐人寻味,给人一种庄严的

7、肃穆感。这一时期的作品构图大都简洁大胆,是顾生岳对创作进行的探索,为作品带来更多可能性与表现力。(二)色彩的运用色彩在绘画艺术中的独特魅力,在于其运用是一项主观性很强、有理想性和抽象性的活动,而工笔画在色彩语言表达上有其独特的方式。工笔画在色彩处理上不受光影、造型、构图的限制,是一种具有形式美的艺术,是一种主观处理、存在于画家脑中的情绪表达。在色彩的运用上,顾生岳中期的作品可谓大胆又富有冲击力。相比早期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上更倾向于表现人物扎实的造型、富有戏剧化的故事情节,顾生岳中期作品中的色彩多服务于画面的造型与笔墨。其中期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主观性,人物形象的处理和画面色彩的选择更加主观,画面追求

8、对心理的表达,强调色彩的重要性,突出以色块造型,用颜色来塑造形象。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顾生岳大胆使用大面积的单一颜色与强烈的色彩对比,更加强调画面的装饰性与平面感,常采用统一、重复、变换、节奏等色彩构成形式去塑造鲜艳而又不失和谐的画面氛围。同时,为了避免自然色相对绘画色彩的影响,在色彩上进行主观设计,并且画面更加讲究色块颜色体量的对比,强调色彩的衬托和色块体量之间相互呼应所呈现出的效果,进而增强色彩的装饰性和画面的趣味性。用色调与色块协调画面,是顾生岳色彩研究的主要方向。他强调,定基调非常重要,因为它与作品主体和意境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起到统率画面色彩的作用。如没有基调,色彩必将凌乱不堪

9、,无法取得协调。从画面关系分析,整体画面带来的情绪与情感的倾向,是色调在画面用色的总和稍有侧重且均衡的色彩偏离。主色是画面色彩倾向的主导,也是情绪的主导;辅色配合主色,要与整个主色调和谐,形成包含冷暖、色相、明度、纯度等均衡且丰富的色彩关系。大的色相统一,整个画面的色彩关系在视觉上才会舒服。色调是观者对客观物象的最初的整体色彩印象,也是画家心中色彩与物象色彩相融合的产物,它包含了客观和主观两种色彩倾向。但更多时候,基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在作品中主观的色彩选择要优先于客观的色彩倾向,二者需在和谐的色调中方能凸显力量,刺激人的视觉反应,从而引起情感共鸣。作品红衣少女(图3)描绘了一位端坐的维吾尔

10、族女孩,在五官刻画中强调了人物的形神特征,色彩部分并没有做过多面部结构性的分染,保留面部的留白,这既能表达出年轻女孩饱满而又光滑的肌肤,也构成这幅作品颜色最明亮的画面中心。整个画面都笼罩着温暖的橘黄色调,人物衣服选择了大块的对比强烈的朱砂红与黑色。顾生岳中期的作品中常用强烈的红黑对比,同时红、黑色的搭配也是维吾尔族民族服饰的常见配色。背景纯度较低,并藏有暗纹。在细节上,人物的帽子、头上的花饰、坐垫的花纹都有小面积的点缀细节,既丰富了画面,使画面有疏密结合的节奏感,也不会破图3 红衣少女 顾生岳图2 少女与大佛 顾生岳762023 09坏画面整体大范围的色彩关系,这样的色彩搭配方式更增加了画面的

11、平面感与装饰性。丝路古曲描绘了一位吹喇叭的老人,他吹奏的乐曲引出了敦煌的飞天前来舞蹈,画面内容虽然简洁但充满梦幻色彩。这幅画在色彩搭配上,整体都选用了黄色,从明度与纯度上进行调节来组织画面节奏感。在主题色调的选择上,昏黄的色调很容易让人联系到大漠戈壁的边疆,少数民族的老人和敦煌的飞天更增加了这种地域色彩,而黄色调也作为仿古的色调,与题目中所强调的“古曲”和敦煌飞天这一历史文化元素非常切合。在色调的安排上,画面下半段中老人所用的色调较重,不仅是在给画面找平衡,将重心集中在画面的下半段,也给人一种老人迟暮的岁月感;相反,画面上半部分色调明亮,飞天也环绕着画面亮点的中心舞蹈。整个画面节奏鲜明,欢快而

12、又明亮的飞天舞蹈,与深沉而又昏暗的老人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画面装饰性与故事性极强而又充满趣味,体现出现实与梦幻、现在与古代、沉稳与悠扬、静态与动态的强烈对比。(三)线条的美感中国的工笔画相较于其他画种的独特魅力就在于线条。线是最凝练的装饰语言。人类非常善于从自然界中寻找想要表达美的对象。随着历史的逐渐推移与经验的积累,线在人们表达物象时候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线既是对自然物形的提炼概括,也是设计图形时用的标记,在使用过程中,人们认识到线是形的最后抽象物,也是最具装饰功能的一部分。谢赫“六法”论中的“骨法用笔”,用“骨”来比喻线条,就是在强调线条在画面中的重要性。在工笔画中,线条可以说是画面的灵魂,

13、而白描作为只用线条勾勒的画面呈现方式,能成为单独的画种,也正是印证这一说法。顾生岳的线条在经历过初期阶段以后,逐渐走出传统的工笔模式,线的构成意味尤为明显,给人一种纪念碑式、版画式精简的感觉。顾生岳的速写成就非常高,而且有着非常丰富的写生经验,大量的速写练习造就了他对人物造型比例非常精准的把握。其老师刘狮夸赞他所画的线条“像钢丝一样掷地有声”。顾生岳的工笔人物,在画面上加强线的表现力,提炼物象形体结构为画面的筋骨,用线造型,削弱光影在塑造体块时的作用。在人物造型上,因多使用几何化的处理方式,画面中的背景或者装饰等其他元素也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排布方式。这种手法是顾生岳从多种传统艺术中归纳所得,他

14、认为这种处理造型的方式可以让作画更贴近本质,而几何平铺的画面也使线条的表现力更强,存在感也更强,整个画面完全依据线条去造型,不受透视光影等的影响,装饰感也更加显著。随着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画家在中国传统线条技法上,适当地加入了西方绘画的元素,使之越来越具有装饰性。在“骨法用笔”的同时,线条也要表现出其应有的“气韵生动”。对工笔画而言,线条的平滑度、精细度与疏密的搭配组合,则是表现传神与生动的关键。顾生岳的工笔人物画大多使用中锋用笔,下笔坚实而有力,没有虚无缥缈的废线,每一根线条都在努力表达它需要表达的部分。四、结语装饰性的表达不是单纯在于某一方面,而是存在于画面的每一个环节。中国工笔画中的

15、装饰性所讲究的适度与平衡,在顾生岳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构图中的平衡、色彩上的取舍、线条的流畅利落,画面对各种元素进行设计加工后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顾生岳的工笔人物画开启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又一个时代新章,在传统绘画的笔墨精髓、艺术审美与西方造型相结合的过程中,回归线性语言的语境,用全新的线性语言去表现、描绘新时代的精神面貌与生活云烟,是20世纪工笔人物画逐渐同类化、模板化趋势中的一股新意识。参考文献:1顾生岳.工笔人物画探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2马凤林.西方艺术主潮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3梁淑娴.谈装饰性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体现D.苏州:苏州大学,2016.4岳小飞.浅析西方“现实主义”对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表现语言的影响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5潘絜兹.净化人生:顾生岳的艺术J.书画艺术,2010(1):2-5.6唐勇力.感受顾生岳先生的工笔精神J.书画艺术,2010(1):10-11.作者简介:王蔓蕾,硕士,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画。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