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 1133-2015 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liyu****2010 文档编号:152456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 1133-2015 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14∕T 1133-2015 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14∕T 1133-2015 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14∕T 1133-2015 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14∕T 1133-2015 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B 62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11332015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2015 - 12 - 20 发布2016 - 01 - 20 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14/T 11332015I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生产设施与设备要求.15品种选择.16栽培基质.27上盆及换盆.28日常养护管理.29缺素症状.310产品质量等级评价.311包装运输.3附录 A(资料性附录)红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一览表. 5附录 B(资料性附录)红掌缺素主要症状一览表. 6DB14/T 11332015I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2、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山西梅芝园艺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宝春、段九菊、曹冬梅、康黎芳、杨蛟峰、郑梅梅、王云山、张超、贾民隆。DB14/T 113320151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掌盆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设施与设备要求、品种选择、栽培基质、上盆及换盆、日常养护管理、缺素症状、产品质量等级评价及包装运输。本标准适用于红掌盆花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3、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8247.2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2部分:盆花NY 1107大量元素水溶肥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佛焰苞着生在肉穗花序外的苞片,多具有各种美丽的色彩,为红掌主要观赏对象。4生产设施与设备要求4.1生产设施宜选择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现代化智能温室、日光温室。4.2设备要求应具有固定式或移动式栽培床架、加温设备、 水帘风机降温设备、 遮光设备、灌溉设备、 施肥设备。5品种选择5.1适宜栽培品种适宜栽培的红掌品种主要有粉冠军、大哥大、阿拉巴马、阿瓦托、短笛、皇冠、马都拉等。5.2种

4、苗选择应选择根系发育良好、根色洁白、根量多,苗高适中,叶片完整,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DB14/T 1133201526栽培基质6.1基质要求要求排水透气性强、固定性好、肥力高。选用红掌栽培专用基质,或泥炭、珍珠岩混合基质(体积比 4:1)。泥炭需符合纤维度 20 mm45 mm,pH 值 5.56.0。6.2基质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基质,使用前将100 120 蒸汽通入基质,消毒40 min60 min;或用40%甲醛(福尔马林)500 mL/m3均匀喷洒于基质上,用薄膜密封12 d,揭开翻晾一周后使用。7上盆及换盆7.1上盆7.1.1种苗上盆种苗到货后,从包装箱中取出,放置于栽培床架上,

5、用遮阴网遮阴。取苗时轻拿轻放,当天植于盆内。选择直径为 8 cm 的塑料盆上盆,上盆时确保种苗生长点露出基质。苗床上摆放密度为 100 盆/m2,摆放好后浇透定根水,进入小苗阶段。7.1.2上盆后管理上盆当天用25%溴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叶面喷雾杀菌。光照强度控制在10 000 Lux15000 Lux,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最适日温25 28 ,最适夜温16 18 。上盆3 d后适当淋施EC值0.8 mS/cm、pH值5.56.5的液肥。7.2换盆小苗株高达到15 cm左右时, 移栽到直径为12 cm的塑料盆中, 进入中苗阶段; 中苗株高达到20 cm25 cm 左右时

6、,根据品种不同移栽到 16 cm14 cm 或 20 cm19 cm 的塑料盆中,进入大苗阶段。中苗阶段苗床上摆放密度为 50 盆/m2,大苗阶段摆放密度为 25 盆/m2,成品花阶段摆放密度为 12 盆/m218 盆/m2。8日常养护管理8.1温度管理红掌适宜生长温度为 18 28 , 温度低于 15 或高于 32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甚至死亡。夏季高温季节通过启动水帘风机、循环通风扇等降温设备,或打开活动遮阴网、开启天窗通风来降低温室内温度。冬季温度低时用加温设备加温。8.2光照管理小苗阶段光照强度控制在 10 000 Lux15 000 Lux。 营养生长期控制在 15 000 Lux

7、25 000 Lux, 如能达到 80%以上湿度和良好的通风,可适当提高光照强度至 25 000 Lux30 000 Lux。生殖生长期控制在 15 000 Lux20 000 Lux。通过活动遮阴网调控光照强度。8.3水分管理8.3.1水质要求DB14/T 113320153pH 值为 5.56.5,EC 值0.05 mS/cm。8.3.2浇水方法红掌浇水需根据基质干湿情况确定浇水时间及浇水量。 小苗阶段应一次性浇透水, 日常坚持见干见湿的浇水方式;进入中、大苗期,应保持基质不缺水;开花期适当减少浇水,促进开花。夏季高温期,通常 23 d 浇水一次;冬季低温期,可适当减少水分供给,浇水应在上

8、午 9 时至下午 4 时进行。8.3.3空气湿度最适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 70%85%。可通过地面喷水、叶面喷水等提高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8.4养分管理施肥采用复合水溶性肥料结合浇水进行,购买符合 NY 1107 的红掌专用肥。小苗阶段两周施肥一次,EC 值为 0.4 mS/cm0.6 mS/cm;中苗和大苗阶段每周施肥一次,EC 值为 0.8 mS/cm1.0 mS/cm,成品花阶段 45 d 施肥一次,EC 值为 1.2 mS/cm1.4 mS/cm。8.5病虫害防治红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药品使用方法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执行。8.6其它管理8.6.1调整植株

9、半个月调整一次植株方向。根据植株长势调整盆间距,标准为叶面互相接触但不交错覆盖。8.6.2修剪枯叶及时剪去病叶、残叶、老叶和畸形叶片,剪叶的刀具使用 0.1%0.5%高锰酸钾或 75%酒精溶液消毒。8.6.3清除杂草及时清除温室地面的杂草、青苔。8.6.4消毒灭菌对红掌生产温室及其配套设施,特别是温室地面及苗床,每年进行定期的消毒灭菌,可选用0.2%高锰酸钾或84消毒液均匀喷洒消毒。9缺素症状红掌缺素的主要症状参见附录B。10产品质量等级评价红掌常见品种的规格和分级标准按照 GB/T 18247.2 的规定执行。11包装运输DB14/T 113320154把花盆连同植株放入上口宽下口窄的透明薄

10、膜袋中, 基部刚好套在花盆上, 提住薄膜袋把整株提起。把包装好的盆株放在高度适合的纸箱内,封好箱口,即可进行运输。运输过程温度保持在16 20 。DB14/T 113320155附录A(资料性附录)红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一览表表A.1给出了红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表 A.1红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一览表常见病虫害病原菌主要症状防治方法细菌性枯萎病粉黛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campestris pv.dieffenbachiae主要为害叶片和花,呈斑状。病斑中央棕色,边缘黄色。病菌侵染初期呈水渍状斑点,很快扩展至整个叶片,严重时整株感病死亡。1、 工具和人员消毒, 病株销毁。2、7

11、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 倍液叶面喷施 34 次。蚜虫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卷曲、皱缩。4%阿维啶虫脒微乳剂 2 000 倍液叶面喷施 23 次。红蜘蛛叶片失绿,叶片上呈现银白色斑点,受害的佛焰苞上常呈现棕色斑点。10%阿维甲氢微乳剂 2 000 倍液叶面喷施 23 次。DB14/T 113320156附录B(资料性附录)红掌缺素主要症状一览表表B.1给出了红掌缺素的主要症状。表 A.2红掌缺素主要症状一览表缺素主要症状缺氮株型矮小,叶片变小变少,失去光泽。新叶呈现浓淡不均的失绿,老叶全叶失绿。花苞片小,暗淡无光泽。花茎细长软弱,易倒伏。缺磷株型矮小,叶片变小变少,叶色暗绿,基部小叶黄化。花茎变短,花苞片少而小,颜色发白。缺钾株型矮小。花苞片少而小,颜色暗淡。缺铁新叶失绿,老叶黄化。主要表现为叶肉部分从叶缘开始向内逐渐失绿。缺钙株型矮小,叶片变小变少,新、老叶均失绿,叶脉失绿更严重。叶茎和花茎变细。缺硼花苞片变少变小。缺锰新叶呈浅绿色。缺钼株高、冠幅和叶径均减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