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1211-2016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4892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1211-2016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1∕T 1211-2016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1∕T 1211-2016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1∕T 1211-2016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1∕T 1211-2016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2112016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规程 2016-03-18 发布 2016-06-18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1211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峰、赵建选、靳荣线、胡晓强。 DB41/T 12112016 1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菇发酵料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及场所、栽培季节、栽培品种、菌种制备、培养原料及

2、配方、培养料处理、装袋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平菇发酵料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5483 石膏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9687 食用菌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NY/T 119 麦麸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

3、求 NY 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农业部第 62 号令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2006 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文件。 3.1 平菇 又名侧耳、糙皮侧耳、秀珍菇、蚝菇等。在生物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多数为丛生或叠生,菌盖贝壳形或扇形,颜色白色、浅灰色、灰色至黑色,菌柄多数侧生少数偏生,菌褶延生。 3.2 培养基 培养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液体或固体混合物。 3.3 培养 指培育菌丝的过程。 3.4 DB41/T 12112016 2 生物学效率 单位数量培养料的干物质与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干重之间的比率。 3.5 接种

4、 将菌种移植在培养基物中的方法。 3.6 无菌 不含活杂菌体的状态。 3.7 栽培 人工培育食用菌子实体的过程。 3.8 袋栽 在塑料袋内装料栽培的方式。 3.9 发酵 培养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有机质的分解腐熟同时产生热量的过程。 3.10 翻堆 培养料在前发酵期间,为了调节水分、温度和通气,达到均匀发酵的目的而进行有规律的翻动交换位置的过程。 3.11 播种 将菌种种植在培养基物上的过程。 3.12 出菇 子实体逐渐长大并长出覆盖物的过程。 4 栽培环境及场所 4.1 栽培环境 栽培环境应符合 NY 5358 的规定。 4.2 栽培场所 4.2.1 日光温室 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

5、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依据地势坐北朝南稍偏东,建造为宽度8m9m,脊高 2.8m3.3m,长度 30m60m,具备门、通风口等通风装置,能遮光、保温、保湿。在寒冷季节主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平菇生产的单栋温室。 4.2.2 塑料大棚、半地下拱棚 塑料大棚:根据地势而建,南北走向、东西走向均可,但以东西走向为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圆拱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或复合材料制成,顶高 2.0m2.5m,宽度 6m9m,长度 30m60m。具备门、DB41/T 12112016 3 通风口等通风装置,能遮光、保温、保湿,在冬季适当采取采光增温措施可用于早秋和冬季平菇栽培的单栋大棚。 半地下拱棚:

6、建棚时向下挖 30 ,四周用砖、空心砖砌墙或用土掺麦秸和泥垛墙 1m1.5m,拱棚顶高 2.2m2.5m,宽度 7m9m,长度 30m60m,骨架常用竹、木或复合材料制成,上面覆盖蓝色塑料薄膜和草苫保温、保湿。 5 栽培季节 5.1 早秋栽培 宜选择在 7 月上旬9 月下旬均种植。 5.2 冬季栽培 宜选择在10月初12月下旬种植。 6 栽培品种 品种选用应符合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规定。 6.1 早秋栽培品种 选择菌丝洁白、生长旺盛,出菇早、转茬快、生物学效率在 100%以上、抗病性好、出菇温度 1828的中广温品种,如新 831、新科 208 等浅色品系,新科 106、新科 107 等深色品

7、系。 6.2 冬季栽培品种 选择菌丝洁白、生长旺盛,出菇整齐、转茬快、生物学效率在 100%以上、抗病性好、较耐 CO2、出菇温度 520的中低温品种,如新 831、新科 208 等浅色品系,黑平王、650、99、豫平 7 号、新科108、新科 109 等深色品系。 7 菌种制备 菌种制备应符合NY/T 528的规定。 7.1 母种制备 早秋栽培在 5 月上旬制备母种,冬季栽培在 7 月中旬制备母种,采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PDA) ,玻璃试管做容器, 采用高压灭菌, 在冷空气排净后, 当压力达到 0.14MPa0.15MPa, 温度在 126128时,保持 30min,灭菌结束后,待压力降至

8、0,取出试管排放斜面;琼脂培养基斜面冷凝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母种菌丝,在 2225温度条件下培养 6d8d,菌丝长满试管后备用。 7.2 原种制备 7.2.1 麦粒原种制备 早秋栽培在 6 月上旬制备原种,冬季栽培在 8 月中旬制备原种,采用麦粒作培养基,玻璃瓶(如500mL 输液瓶)做容器,采用高压灭菌,在冷空气排净后,当压力达到 0.14MPa0.15MPa,温度在 DB41/T 12112016 4 126128时,保持 1h1.5h。当瓶内温度降至 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将备好的母种接到原种瓶内,在 2225温度条件下培养 25d 左右菌丝长满瓶,3d5d 后即可使用。 7.2.2

9、 棉籽壳原种制备 早秋栽培在 6 月上旬制备原种,冬季栽培在 8 月中旬制备原种,采用棉籽壳作培养基,专用菌种玻璃瓶或专用菌种塑料瓶做容器,采用高压灭菌,在冷空气排净后,当压力达到 0.14MPa0.15MPa,温度在 126128时,保持 1h1.5h。当菌种瓶内温度降至 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将备好的母种接到原种瓶内,在 2225温度条件下培养 30d 左右菌丝长满瓶,5d7d 后即可使用。 7.3 栽培种制备 早秋栽培在 7 月上旬制备栽培种,冬季栽培在 9 月中旬制备栽培种,采用 98%棉籽壳+1%石膏粉+1%石灰,也可另加入 5%的麦麸、适量的微肥做配方,按照上述配方拌料装袋,使

10、用规格(直径长)为17cm38cm,厚度 0.004cm0.005cm,两端开口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灭菌灶内料温达到100维持 10h12h。灭菌完成后,当料温降至 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将备好的原种接到栽培袋内,在 2225温度条件下培养 30d 左右菌丝长满袋,7d10d 后即可使用。 8 栽培原料及配方 8.1 栽培原料 玉米芯选用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使用前将玉米芯粉碎成 0.2cm0.6cm 大小的颗粒;选用新鲜、干燥、颗粒松散、色泽正常,无霉烂、无虫害、无结团、无异味、无混杂物的棉籽壳;麦麸应符合 NY/T 119 的规定,石膏应符合 GB/T 5483 的规定,磷肥

11、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 4285和 GB/T 8321 的规定。 栽培基质的安全,应符合 NY 5099 的规定。 8.2 栽培配方 配方一:97%棉籽壳,3%石灰,另加入 0.1%克霉灵。 配方二:94%玉米芯,1.5%尿素,2%磷肥,2.5%石灰,另加入 0.1%克霉灵和适量的微肥。 配方三:70%玉米芯,25%棉籽壳,0.5%尿素,2%磷肥,2.5%石灰,另加入 0.1%克霉灵和适量的微肥。 9 培养料处理 9.1 预湿拌料 将棉籽壳或玉米芯加水拌匀,添加 2%的石灰,剩余石灰在每次翻料时,根据发酵料情况加入,玉米芯预湿后颜色由白转成淡黄色,并使含水量达

12、 70%左右,手握拌好的料,手指缝有水滴出。 9.2 建堆发酵 预湿后的培养料经过一天的堆置,已基本吸透水分,添加尿素、磷肥、麸皮等混合均匀,并调节含水量至 65%70%左右, 堆成高 0.6m1m、 宽不低于 2m、 长度不限的梯形堆; 堆好后, 在堆上用直径 5cm8cm 的木棒在堆顶部垂直向下打密集透气孔,直达堆底,间距 30cm40cm 左右,应打深、打透、打密;随后在料堆中插入长柄温度计,有条件的可用草毡、麻包、编织袋等覆盖物盖好料堆,阴雨天气要加盖DB41/T 12112016 5 塑料布做好防雨准备,严防雨水进入料内。 9.3 翻堆 堆建好后,气温 20左右条件下经过 1d2d

13、后料温可达 60以上,此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棉籽壳颗粒小,料堆升温快,当料温达到 60时,每天翻堆一次,连续翻堆 34 次。玉米芯发酵,一般建堆2d 后,温度才能升到 60,此时开始翻堆,一般每 2d 翻堆一次,连续翻堆 4 次后,即 8d9d 后发酵完成。翻堆时应注意上、下、内、外翻匀,即:先将表层干燥冷却区翻下,抖松做新堆底,再将高温放线菌活跃的中间层翻到一边,将底层的厌氧发酵区翻叠到新堆底上,成为新的中间最适发酵层,最后将原来翻到一边的中间层堆料放在堆外,成为新堆的表层,每次翻堆都按此顺序更替,2d 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共翻堆 4 次,当料面长满白色放线菌、培养料呈浅褐色,且料无酸、臭味时,

14、即发酵完成。发酵过程中,如果发现料堆表面蚊虫或苍蝇较多时,可在每次翻堆时在料堆表面喷洒一定量的杀虫剂,可起到较好的防虫效果。 10 装袋接种 10.1 塑料袋规格 在平菇栽培过程中选用直径 26cm、长 50cm55cm、厚 0.0015cm、符合 GB 9687 规定的一端封口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 10.2 播种量 接种量以 15%20%左右为宜,原则上不低于 15%。 10.3 装袋方法 菌种掰分成直径 2cm4cm 的菌种块进行播种, 按照四层菌种三层料或三层菌种二层料的方式装袋,装袋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松紧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实,装好的料袋重量一般在 4kg5kg 左右,然后用直径 1.5

15、cm 的带尖木棒在料袋两端各刺 12 个透气孔。 11 发菌管理 11.1 场地消毒杀虫 在进袋前 2d 按照每平方米使用食用菌专用场地消毒剂 1.5mL2mL 喷洒密闭消毒 24h;在进袋前 1d 对发菌场地撒一层 0.1cm0.2cm 厚的石灰进行消毒。 11.2 温度 培养料温度在 1525,最高不超过 28,可通过翻堆、开窗和通风等措施达到。 11.3 湿度 菌丝生长期间要求发菌场地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70%。 11.4 通风 菌丝生长期间,发菌场地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不得有异味。 11.5 光线 DB41/T 12112016 6 菌丝生长期间要求避光培养。 12 出菇管理 12

16、.1 菌袋摆放 早秋将长满菌丝的菌袋摆 34 层高(注意:根据出菇袋温度,适当调整出菇袋层高)菌墙准备出菇,层与层之间可以垫细竹竿或竹片;冬季将长满菌丝的菌袋摆 79 层高(注意:根据出菇袋温度,适当调整出菇袋层高)菌墙准备出菇。 12.2 开口出菇 摆好菌墙 3d5d 后及时开口出菇。 开口时可以用直径 3cm4cm 的钢筋棍或带尖的木棍在出菇袋两端各刺一个出菇孔,也可以用刀片划 12 个 3cm5cm 刀口,待现蕾后用钩再钩开。 12.3 环境调控 12.3.1 温度 早秋栽培出菇温度一般在 1028,最适温度 1525,昼夜温差越大(8)越有利于出菇。冬季栽培出菇温度一般在 525,最适

17、温度 1020,昼夜温差越大(8)越有利于出菇,进入 12 月份至次年 2 月份气温较低,白天掀开保温被透光增温或者人工加热,提高菇房温度。 12.3.2 湿度 出菇期间要求出菇场地空气相对湿度在 85%90%;湿度高于 95%易引发平菇病害,湿度低于 80%易造成种植减产。喷水原则是,子实体幼小时应少喷水,勤喷水,避免直接向菇体喷水,并注意增加空气相对湿度,最好采用雾化水增湿;随着子实体增大,喷水量增大;喷水后要及时通风,使菇体表面水分能够快速蒸发。 12.3.3 通风 平菇属好氧型真菌,出菇期间要求出菇场地空气清新,不得有异味。出菇环境内 CO2浓度维持在0.12%以下。通过控制开闭大棚通

18、风孔控制 CO2浓度。下雨天可以全天通风,晴天可以定时通风,刮大风天禁止通风,冬季气温低时应在当天气温高时多通风。 12.3.4 光线 出菇期间一般光照强度不低于 50Lx,避免强光照射。 13 采收 13.1 采收要求 采收前要喷一次水,喷水量不宜过大。 13.2 采收标准 当平菇子实体菌盖直径长至 5cm 左右,边缘即将展开,孢子弹射前采收。 13.3 转茬管理 DB41/T 12112016 7 采完一茬菇后,停水 3d5d 后,进入下一茬的出菇管理。 14 病虫害防治 14.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14.2 防治方法 14

19、.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与当地农作物进行耕作改制。 14.2.2 物理防治 高温消毒法:种植前,将种植场所密封后利用太阳能和其它人工加温方法,使种植场所温度达到5560,持续 2d,然后将温度降到 5052持续 3d 即可。 安装防虫网:将防虫网直接安装在栽培食用菌大棚、菇房所有通风口处,四周用土、砖或木条压严压实。使用防虫网时一是要选择的 4060 目的防虫网,二是平时进出要随手关门,以防害虫飞人棚内产卵,三是要经常检查防虫网有无撕裂口(特别是使用年限较长的),一旦发现应及时修补,确保出菇房内无害虫侵入。 杀虫灯诱杀: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

20、诱杀害虫,在成虫羽化期,在菇房内上空每间隔 10m15m 挂一盏杀虫灯;天黑以后开灯,天亮以后关灯,进行诱杀成虫,从而达到减少虫源,降低虫害之目的。 悬挂黄板:多数害虫具有强烈的趋黄性,采用特殊的黄色配以特殊黏胶,制成高效黄色黏虫板,每100 悬挂 58 块 15cm25cm 的黄板,勤观察菇房,一旦发现害虫即开始悬挂黄板,黄板宜悬挂在菇床上方 20 处,虫多时可以适当多挂黄板。 14.2.3 化学防治 栽培前结合场地整理进行药剂消毒与灭虫,生产过程中定期环境消毒与灭虫。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允许使用的药剂进行有针对性地防治,出菇期禁止向子实体喷药。农药的使用执行 GB 4285和 GB/T 8321 的规定。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