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等院校未来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79127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院校未来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等院校未来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等院校未来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5 期(总第 813 期)科学咨询 管理咨询 29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创新型人才培育目标下专业国际化的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JGY20200155);哈尔滨工程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JE1214007)。作者简介:刘天森(199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朱建新(197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

2、向为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王志楠(1992),女,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高等院校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及指示精神的有效举措,也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实践。根据教育部印发的 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要求,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的目标是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结合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进程及体现出的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已由前期以技术追赶为主且树立明确的对标对象逐渐向技术预测与需求牵引方向转

3、型,这对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技术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把握我国高等院校未来技术学院典型的教学场景,探究面向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助力破解现阶段此类人才的技术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难题,也为扎实推进“政企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提供依据。一、国内外研究进展(一)未来技术学院在实践教学管理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是我国高等院校未来技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新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麻省理工学院在新工程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着力打破了传统式的学院、专业/学科、课程体系边界,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以专业/

4、学科为边界的课程体系架构,精准构建了以课程项目为中心、以实践类课程为基础的新型教学体系,展现出面向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1-3。相比之下,现阶段,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推进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仍囿于相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活动应布局于专业/学科或课程的边缘地带。总体来说,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对各类理论知识进行了实践化的考查或检验,基于完全或整体化的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专业/学科布局过程中体现的教学理念,以特定领域内技术与管理的未来实践方向促进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将更聚焦于未来科技和管理领域的学术前沿,从而助推未来

5、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取得成效4-6。(二)未来技术学院在实践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性实践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建立未来技术学院的根本教育任务之一。总体研判,未来科技具有原创性、交叉性、颠覆性等新特征,这决高等院校未来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刘天森,朱建新,王志楠(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 要:未来技术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式发展的重要建设成果,聚焦于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未来技术学院探索以实践活动为牵引的教学模式,并加强技术与管理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从角色定位、应用特征、关键要素、塑造路径、评价体系、激励

6、措施等方面分析实践教学对未来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并以研究团队讲授的课程为例,阐述未来技术学院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实践教学模式,从而精准面向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层次人才。关键词:未来技术学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实践教学管理;创新式发展管理咨询 科学咨询 第15 期(总第 813 期)30定了未来技术学院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可能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对于教师来说,其不仅要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作为核心培养目标,而且要将塑造学生的人格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环节。在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需将实践型人才培养元素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7、的构建中,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优化实践型人才的发展机制7-8。由此推断,未来技术学院亟需在拓展原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合理融入实践教学进程。因此,未来技术学院探索适应实践型人才发现机制的土壤,从而精准契合学生的内在能力、素质及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未来技术学院的发展形态来看,未来技术学院需着重减少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通过开放式与动态式的培养理念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未来技术学院需构建完善且具有前沿性的培养质量监测体系,通过完善学生实践档案制定及管理的流程,为评价学生的绩效和提升就业质量奠定基础。(三)未来技术学院在实践教学机制上的创新性实践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在本科

8、阶段明确自身的学术兴趣,将学术兴趣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是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面对挑战时的强大精神力量。未来技术学院需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路径,创新性地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学术兴趣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阶段主要依托三类要素,即人、环境和内容9-10。总体来看,笔者认为未来技术学院需通过教学平台的开发与拓展为学生提供个体化成长空间,着力提升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例如,未来技术学院可以通过开设模块式课程和项目式课程,促使“教”与“学”协同共进。二、未来技术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一)理清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在未来技术学院的角色定位和应用特征对于未来技术学院,开展实践教学管理的根本目标应定位于

9、提升面向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技术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纵向和空间横向视角进行国内外比较,全面分析不同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管理的一般特征和发展演化规律。进一步来说,我们应全面调研不同个性的学生融入未来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的意愿和行为倾向,提炼出学生群体行为决策的典型表现和嬗变规律。更进一步来说,我们应从教师和学生协同联动的视角探析实践教学管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并结合各院校的办学特色创建未来技术学院典型实践教学场景,从而明晰师生群体共促实践教学管理的行为方式及相互间的互动形态。(二)明确实践教学管理驱动未来技术学院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和塑造路径为明确实践教学管理驱动未来技术学院课程

10、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首先我们需从内因层面和外因层面探析教师和学生共促实践教学管理的驱动要素。内因层面,我们有必要探索师生心理动机、所具有的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外因层面,我们有必要探索教育环境、院校管理制度、外部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关于实践教学管理驱动未来技术学院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我们需强调教师和学生之于实践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整体状态变化。此过程也将助力我们明晰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阻滞因素及师生行为互动的融合程度,重点提升学生在技术预测、技术决策、技术组织、技术创业等领域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管理引领未来技术学院课程设计的

11、实践路径,重点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即如何面向实践教学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和师资体系?如何搭建实践项目训练平台?具体来说,关于实践教学目标下课程知识体系和师资体系的构建,我们需明确“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等问题,重点强调通过融合或广域课程的形式整合课程体系,以实践教学涵盖的综合性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以本研究团队所讲授的技术管理与技术创业课程为例,“教什么”要求研究团队聚焦于帮助学生掌握技术预测、技术决策、技术组织、技术创业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通过将管理学原理与理工科技术高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教”要求研究团队综合采用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企业家进课堂、案例路演等

12、方式,加强与海洋船舶工业领域研究机构的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项目成果编写为教学案例。在授课方式层面,技术管理与技术创业课程将遵循“讲概貌、究内涵、有场景、助沟通、自主学、设挑战”等原则,全面提升学生融入课程的体验感与获得感。“谁来教”旨在从学科交叉视角发挥实践教学在教学模式创新领域的指导价值。技术管理与技术创业课程的主讲教师是经济管理学院的三位中青年教师。在实践环节,教师将邀请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的实践型专家学者走进课堂,指导学生近距离感知不同用人单位如何定位及开展科技创新,进而全面第15 期(总第 813 期)科学咨询 管理咨询 31掌握技术管理类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创新

13、了未来技术学院从“需求牵引”层面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实践模式。关于实践项目训练平台的搭建,在课程体系和师资团队的支持下,未来技术学院需进一步探索如何搭建实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训平台,例如科技创新平台、技术创业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等。教师可以通过加快实践教学的成果转化,进而使未来技术学院在践行国家重大战略和实践教学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在技术管理与技术创业课程中,课程组将重点依托海洋船舶工业领域研究机构的合作成果,搭建科技创新与技术创业领域的实训平台,提升学生在船海核领域的实践能力。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实践教学培养评价体系应着力突出培养要素、培养方法和培养成效。具体来说,培养要素需聚焦实践教学过程

14、中的基本载体及其功能,包括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个性特征、师资队伍结构、授课设施条件等要素。依据这些基本载体在未来技术学院内的发展特征,未来技术学院可以确立实践教学下的各项目标如何切实发挥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培养方法聚焦于深化未来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的关键方法要素,包括找准实践教学引领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切入点、科技成果支撑实践教学内涵深入发展、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多元化考核形式等。培养成效聚焦于学生融入实践教学的成效评价指标,包括理论知识掌握能力、技术管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表现能力等。针对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目标,未来技术学院需着重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融合情况,并针对融合成效开展全

15、过程式跟踪。在技术管理与技术创业课程中,未来技术学院可以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过程分解为过程式考核、累加式考核、挑战式考核、个性化考核等形式。通过对上述关键着力点的准确识别,为提升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技术管理能力提供全过程监测与评价体系。(三)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实践教学管理的激励措施未来技术学院需结合高校的建设目标和办学特色,面向实践教学对教育创新的积极驱动,从顶层设计与具体指导方案相结合的视角构建“1+N”激励措施体系。未来技术学院可以通过探索关键激励措施的着力点和作用强度,从适度性视角厘清各项激励措施的作用边界和预期作用成效。在此基础上,未来技术学院要动态性地规划“1+N”激励措施体

16、系的实施路径,并对激励措施的时间效应(作用于不同阶段)和空间效应(作用于不同群体)进行评估,确保关键措施具有稳定性和效率性,为各项激励措施的合理运用与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以技术管理与技术创业课程为例,课程组自主设计了面向学生实践能力的激励方案,包括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习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为教师提供满足教学需求的各类平台、多措并举地促进师生协同提升教学成效。三、结束语未来技术学院作为高质量跨越式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了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重任。现阶段,未来技术学院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状态,促进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强化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具有战略性意义。未来一段时期内,未

17、来技术学院亟需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根本性创新,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体系。参考文献:1 肖凤翔,覃丽君.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改革的形成、内容及内在逻辑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45-51.2 刘进,王璐瑶,施亮星,等.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改革课程体系研究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140-145.3 刘进,吕文晶.人工智能时代应深化研究生课程的学科融合:基于对 MIT 新工程教育改革的借鉴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8):40-45.4 林健.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未来技术研发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3):70-76.5 刘

18、继安,盛晓光.科教融合的动力机制、治理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案例的分析 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26-30.6 刘继安,李岳璟,丁黎.未来技术人才培养:挑战与体系重构: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案例研究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22-31.7 刘进,李岳璟,林松月.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未来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研究 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263-274.8 刘进,林松月,吕文晶,等.未来技术学院如何引领未来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15-21,31.9 林健.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基础 目标 原则 保障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6):1-6.10 胡德鑫,纪璇.面向新工科的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刍议:动因、机理与实践进路 J.高校教育管理,2022(3):91-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