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感染HN禽流感院感防控.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477872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感染HN禽流感院感防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感染HN禽流感院感防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感染HN禽流感院感防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感染HN禽流感院感防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感染HN禽流感院感防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感染人感染H7N9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防控禽流感医院感染防控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何达秋何达秋近十余年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十余年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1997,香港)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2,广东)新型甲型H1N1流感(2009,墨西哥)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2012,约旦,沙特)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3,上海)广东省H7N9疫情概况截至2015年2月9日,全省有15个地市30个县区共报告43例,死亡16例。(目前病死率37%)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病原学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2、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PB2PB1HANPNAMPNSPA6个内部片段来源于个内部片段来源于H9N2新型传染病,人类无抵抗性新型传染病,人类无抵抗性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为H5N1、H5N6、H9N2、H7N7、H7N2、H7N3。H7N9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配病毒,其内部基

3、因来自于于H9N2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病原体特点及其抗力病原体特点及其抗力病原特点病原特点: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有: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有囊膜,为脂包膜病毒。囊膜,为脂包膜病毒。对消毒因子的抗力对消毒因子的抗力:对理化因子抗力较弱,因此容易杀灭。对理化因子抗力较弱,因此容易杀灭。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加热30分钟分钟或或煮沸(煮沸(100)2分钟分钟以上可灭活。以上可灭活。禽流感病毒对禽流感病毒对紫外线敏感紫外线敏感;对对氧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卤化物都很敏感。都很敏感。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

4、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经呼吸道、密切接触,尚无人传人的直接证据。但不排除H7N9病毒存在有限“人传人”可能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人感染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卫计委:将人感染卫计委:将人感染H7N9H7N9禽流感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2013年11月0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

5、作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规范使用规范使用PPE口罩口罩护目镜护目镜隔离衣隔离衣手卫生手卫生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手卫生手卫生空气的管理空气的管理消毒与灭菌消毒与灭菌预检分诊预检分诊咳嗽礼仪咳嗽礼仪隔离病人隔离病人口罩的使用口罩的使用规范转诊规范转诊环境的管理环境的管理传染源染源传播途播途径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防控策略防控策略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1.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提高警惕,做到四早:严格执行

6、预检分诊制度,提高警惕,做到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隔离、早报告。2.按要求设立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按要求设立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和隔离病房。和隔离病房。3、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染染H7N9禽流感患者,按照相关要求,及时上报,禽流感患者,按照相关要求,及时上报,同时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同时做好相应处置工作。4.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提供充足、必要、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

7、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5.严格按照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做好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加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6.根据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和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办法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措施发热

8、门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手卫生设施。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措施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隔离措施并及时报报告告。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正确穿脱防护用品。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戴外科口罩罩。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措施急诊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9、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应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措施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的病区(房)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隔离与防护隔离与防护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触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10、。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隔离与防护隔离与防护隔离病房门口要有明显隔离标识或警示。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门口要放置速干手消毒剂、有盖容器(收集脱下的防护用品),室内放置医疗废物桶及利器盒。隔离与防护隔离与防护飞沫隔离(droplet precaution)飞沫传播:咳嗽、交谈、喷嚏,或行喉、气管、支气管检查时溅出的飞沫,被吸入气道后附于粘膜而遭到感染的

11、传播方式飞沫直径5m,浮游范围不超过1米,落下地面即失去传染性常见经飞沫传播的疾病: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流脑、流感等。不需要特殊的空调和换气设备不需要特殊的空调和换气设备医务人员预防措施:医务人员预防措施:外科口罩外科口罩患者安置患者安置v单间;优先安排咳嗽、咳痰严重病人单间;优先安排咳嗽、咳痰严重病人v同类分群同类分群v与其他病人同房与其他病人同房v避免与免疫抑制、住院时间长患者同房避免与免疫抑制、住院时间长患者同房v物理空间物理空间1 1米,床间隔帘米,床间隔帘v接触同房病人之间更换防护装备,手卫生接触同房病人之间更换防护装备,手卫生医务人员的防护v进入隔离室戴外科口罩v无推荐:常

12、规戴眼罩或防护面屏vSARSSARS、禽流感、世界大流行性流感执行最新的要求v使用N95口罩或更高级的防护口罩;v如果无N95口罩,使用外科口罩;v使用护目镜或面罩保护眼睛v转运过程病人戴外科口罩,遵守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医务人员无需戴口罩空气隔离(Airborne Precaution)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传播距离较远。常见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结核、麻疹、水痘等可能:SARS、天花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首选AIIR(airborne infection isolationroom)。无AIIR时:患者应戴外科口罩,关闭房门严格空气消毒;加装

13、排气扇,创造负压环境。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机构,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WS/T311-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9.4.1发布2009.12.1日实施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患患者者通通道道医医 务务 人人员通道员通道患者患者走走 廊廊蓝色蓝色:清洁区:清洁区黄色:黄色:潜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红色红色:污染区:污染区三区之间分别设立缓冲带或者缓冲间,并有隔离门。三区之间分别设立缓冲带或者缓冲间,并有隔离门。医务人员在不同区域穿戴和脱摘相应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在不同区域穿戴和脱摘相应的防护用品。病区通风良好,空气流向:清

14、洁区病区通风良好,空气流向: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污染污染区,不得逆流。区,不得逆流。三区、三区、两通道两通道红色:污染区红色:污染区黄色:潜在污染区黄色:潜在污染区绿色:清洁区绿色:清洁区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建筑布局 应设病室及缓冲间,通过缓冲间与病区走廊相连。病室采用负压通风,上送风、下排风;病室内送风口应远离排风口,排风口应置于病床床头附近,排风口下缘靠近地面但应高于地面10cm。门窗应保持关闭。病室内应设置独立卫生间,有流动水洗手和卫浴设施。配备室内对讲设备。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负压病室负压病室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15、)-15Pa-30Pa-35PaWHO推荐的推荐的SARS负压隔离病房负压隔离病房结构和布局示意图结构和布局示意图A:消毒池消毒池B:新隔离服储存柜:新隔离服储存柜C:盛放污染隔离服的容器:盛放污染隔离服的容器D:壁挂式手:壁挂式手消毒液消毒液送风应经过初、中效过滤,排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处理,每小时换气6次以上。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应设置压差传感器,用来检测负压值。每次进入前确认有效的压差值。应保障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做好设备日常保养。一间负压病室宜安排一个患者,无条件时可安排同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并限制患者到本病室外活动。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负压

16、病室负压病室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隔离与防护隔离与防护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

17、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隔离与防护隔离与防护人感染H7N9禽流感隔离病区PPE穿脱流程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手卫生戴帽子戴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必要时?)人感染H7N9禽流感隔离病区PPE穿脱流程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手卫生摘护目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手卫生进入潜在污染区离开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手卫生脱工作服摘口罩摘帽子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原则PPE的选择应依据与病人接触的性质或(和)传播途径。不同病原体感

18、染时更换PPE,疑似患者间更换PPE。脱去PPE时应避免污染衣服和皮肤。离开病房或隔离间前,脱去并弃置PPE。脱去PPE后进行手卫生。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一)空气消毒(一)空气消毒未有证据证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通过空气传播,负压病房及空气消毒并非必要,有条件可在病房内安装空气消毒机。消毒消毒(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隔离病房、隔离观察室、预检分诊台、发热门(急)诊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每天进行至少一次清洁消毒。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消消 毒毒清洁消毒的一般要求:清洁消毒的一般要求:进行湿式湿式清洁

19、,动作轻柔。所有清洁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保持干干燥。燥。清洁消毒工作要区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逐区逐区进行。抹布、拖把要标识清楚,分分区使用区使用。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消毒、清洁用具。消消 毒毒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规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可选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溶液擦拭,作用30分钟。消消 毒毒(三)人感染(三)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患者使禽流感疑似或确诊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用物品的消毒患者直接接触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要定期清洁、消毒,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放入污物袋,密闭运送出洗、消毒。间接接触的被芯、枕芯、褥子、

20、病床隔帘、床垫等要定期清洁与消毒,遇污染要及时更换、清洁与消毒,消毒用床单元消毒机进行消毒。消消 毒毒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建议使用含季铵盐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乙醇溶液中浸泡30分钟,流动水清洗、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天用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一次。消消 毒毒(四)终末消毒(四)终末消毒接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患者的诊室、观察室或隔离病房,病人离开后,应当对其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方法如上。消消 毒毒院感染预防和控制隔离病房、隔离留观室产生的所有废物均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置于双层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封口严密并贴上标签,指定专人定时收集,交接手续齐全,统一处置。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患者的管理患者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