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T 1274-2017 棉花精量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46779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4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 1274-2017 棉花精量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42∕T 1274-2017 棉花精量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42∕T 1274-2017 棉花精量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42∕T 1274-2017 棉花精量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42∕T 1274-2017 棉花精量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 42/ T 12742017 棉花精量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Standards of culture technique for cotton precise mechanical sowing (报批稿) 2017 - 05 - 16 发布 2017 - 09 - 01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2/ T 1274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量结构 . 1 5 播前准备 . 1 5.1 品种选择

2、 . 1 5.2 种子处理 . 2 5.3 棉田选择 . 2 6 播种 . 2 6.1 耕后精量机械直播 . 2 6.1.1 施基肥 . 2 6.1.2 翻耕整地 . 2 6.1.3 机械播种 . 2 6.1.4 喷施除草剂 . 2 6.2 板茬旋耕精量机械直播 . 2 6.2.1 棉田清理 . 2 6.2.2 机械播种 . 2 6.2.3 喷施除草剂 . 2 6.3 播种机性能要求 . 2 6.3.1 播种机选择 . 2 6.3.2 株行距配置 . 3 6.3.3 播种质量要求 . 3 6.3.4 施肥 . 3 6.3.5 浇水 . 3 7 出苗标准 . 3 8 田间管理 . 3 8.1 开

3、好“三沟” . 3 8.2 中耕除草 . 3 8.3 间苗定苗 . 3 8.4 肥水管理 . 3 8.5 病虫害防治 . 3 8.6 株型调控 . 4 DB42/ T 12742017 II 8.6.1 化学调控 . 4 8.6.2 适时打顶 . 4 DB42/ T 12742017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机局、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荆州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

4、起草人:王孝纲、别墅、吴昭雄、曹鹏、王林松、张教海、夏松波、胡爱兵、张友昌。 DB42/ T 12742017 IV DB42/ T 12742017 V 引 言 湖北省及长江流域棉花生产田间管理用工多,而且主要靠人工操作,每 667m2用工 20 个左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今后只有转变棉花生产方式,实现机械化生产,大幅度减少人工投入和降低劳动强度,方能适应新形势下棉花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 目前湖北省棉区主推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在促进早熟、增加产量、提升品质、提高复种指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存在着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等问题。

5、据测算营养钵育苗移栽每667m2用工 3 个4 个,约占棉花生产总用工的 20%。 “十二五”期间开展的麦(油)后直播棉花栽培技术试验证明,不仅棉花产量较高,而且有利于扩种夏粮,夺取粮棉双丰收。如果采用机械化播种,将有利于省工、节本和减轻田间作业的劳动强度。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棉花机械化播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 在棉田准备、 棉种处理、 播种机选择、机播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试验示范工作,棉花播穴一次性保苗率达到90%以上,每667m2用工减少2 个3 个,产量、品质和人工直播棉花相当,在此基础上结合引用其它标准制定本标准。 DB42/ T 12742017 1 棉花精量机械直播栽培

6、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精量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规程的产量结构、播前准备、机械播种、出苗标准及田间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棉区,长江流域相似棉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 GB 10395.9 农林机械 安全 第9部分:播种机械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标准

7、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 精量机械直播 precise mechanical sowing 是指利用机械代替人工播种的一种播种方式, 可精确控制用种量、 株行距、 密度和播种质量 (深度、覆土、镇压)。 3.2 板茬旋耕机播 board of crop rotary mechanical sowing 是指在前茬作物茬地上直接播种的方式,能一次完成旋耕、施肥、播种、浇水、覆土、镇压等作业。 4 产量结构 每667m2收获密度4000 株8000 株、成铃60000 个以上、皮棉产量80 kg100 kg。 5 播前准备 5.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湖北省棉区生态条

8、件,高产稳产、抗病虫和发芽势强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棉花品种,生育期110 d左右。 DB42/ T 12742017 2 5.2 种子处理 种子选择符合GB 4407.1和GB/T 3543的要求,精选后种子发芽率在98%以上,播种前晒种2 d3 d,以提高出苗率和抗逆性。 5.3 棉田选择 选择集中连片、肥力中等、地势平坦、便于排灌水、适合机械作业的田块。 6 播种 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前茬作物收获后适时播种。 6.1 耕后精量机械直播 6.1.1 施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施农家肥1.5 t2.0 t或饼肥30 kg50 kg或缓释肥20 kg。将需要施入的基肥均匀播撒于地面

9、,耕地时一次性翻入土壤中。 6.1.2 翻耕整地 耕翻深度在25 cm30 cm,耕后及时整地,厢面平整,达到机械播种要求。 6.1.3 机械播种 选用与精量播种机相匹配的拖拉机作动力,进行试播调整达到要求后正式播种,播种速度3 km5km/h、每h播种1 hm2左右。 6.1.4 喷施除草剂 播种后1 d2 d,每667m2用50 %乙草胺乳油70 ml100 ml或60%丁草胺乳油6.5 ml8.5 ml均匀喷雾,防治多年生和一年生杂草。 6.2 板茬旋耕精量机械直播 6.2.1 棉田清理 播种前及时清理棉田上残留的前茬秸杆和其它杂物。 6.2.2 机械播种 选择旋耕施肥播种机,动力和试播

10、要求同6.1.3。 6.2.3 喷施除草剂 喷施除草剂同6.1.4。 6.3 播种机性能要求 6.3.1 播种机选择 选择棉花专用播种机,一播2 行4 行。播种机的选择应符合GB 10395.9的规定。 DB42/ T 12742017 3 6.3.2 株行距配置 排种器采用勺轮精密排种器,株行距均可调,每667m2 播穴密度4000 穴8000 穴。为保证收获密度,播穴密度可在计划收获密度的基础上增加10 %15 %。 6.3.3 播种质量要求 每穴播种1 粒2 粒,每667m2 播种量1.5 kg左右,播种深度2 cm3 cm,播深一致、下籽均匀。覆土厚1.5 cm2 cm,漏覆率小于5%

11、。种子机械破损率小于1 %,行距偏差小于2 cm,穴距偏差小于0.5 cm,空穴率小于3 %。 6.3.4 施肥 施肥箱下肥量大小可调,排肥均匀一致。深施种肥在播种同时将化肥施到种子下方或侧下方,肥种之间保持3 cm5 cm的距离,达到种肥分层。 6.3.5 浇水 浇水采用胶管定量自流方式,每667m2用水量300 kg以上,滴头在下种犁和镇压器之间,下种后将水流浇在播种行上,镇压器随之进行覆土镇压。 7 出苗标准 播种后棉花5 d7d 出苗,一次性出苗保穴率在90 %以上,无断垄现象,达到一播全苗标准。 8 田间管理 8.1 开好“三沟” 当棉苗出土显行后及时开好“三沟” (厢沟、腰沟和围沟

12、),防止棉田渍涝导致僵苗、病苗和死苗。机械开厢沟时做到不起大土块、不伤苗、不压苗、不埋苗。 8.2 中耕除草 “三沟”开好后及时进行中耕,一般耕深10 cm12 cm,达到行间平整松碎、提高地温和清除杂草的目的。 8.3 间苗定苗 齐苗后及时定苗,1穴1株,要求去弱苗、留健苗。 8.4 肥水管理 全生育期每667m2施氮肥(纯N)12.5 kg17.5 kg,磷肥(P2O5)5 kg7 kg,钾肥(K2O)10 kg左右。 不同时期施肥量配比:纯氮(N)施用按基肥占15%、蕾肥占25 %、花铃肥占60 %进行。磷肥全部基施,钾肥施用按基肥、花铃肥各占50 %进行。肥料的使用参照NY/T 496

13、 进行。 8.5 病虫害防治 DB42/ T 12742017 4 出苗后和苗期加强对地老虎、蜗牛和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红腐病等病虫害的防治。一方面搞好清沟排渍,防止田间积水,降低湿度,减轻发病。另一方面在阴雨天气前或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每6 d8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3次。对有枯黄萎病的棉田,在进行防治的同时,做好清沟排渍降湿及病株处理。 当棉蚜、棉盲蝽蟓、红蜘蛛、第二代棉铃虫、第一代红铃虫等的虫量或卵量达到防治指标时,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农药的使用按GB/T 8321.1和农业部现行公告规定执行。 8.6 株型调控 8.6.1 化学调控 根据棉田墒情掌握化控时间和化控量。一般在6 片8 片叶时每667m2用甲哌嗡0.5 g1.0 g,初花期用2.0 g3.0 g,盛花期用 3.0 g4.0 g,打顶后用4.0 g5.0 g进行化控,株高控制在110 cm以内。 8.6.2 适时打顶 根据棉花的长势和果枝数等因素来确定适宜的打顶时间,一般在立秋后5 d 左右。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