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OI:10.16681/ki.wcqe.202322010作者简介:沈雨燕(1996),女,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注: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公民道德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9SJB813);泰州学院校级重点课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路径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依托地方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维度研究”(批准号:2023SJSZ1344),主持人:沈雨燕。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建构的客观依据,然后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现状,接着论述了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建构
2、及实施,最终说明了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融合互补。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模式;“三位一体”;高校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23)22-0038-052019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责任1。同年 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建设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等具体要求2,为改革思政课
3、教学模式提供了基本思路。由此可见,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必然选择,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探索欲、获得感,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以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认识的需要,最终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一、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建构的客观依据2015 年,泰州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正式开始实施思政课程“课堂+网络+实践”的“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有针对性地改革传统意识形态下思政课教学的弊端。例如,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领导能力,而非学生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思政课出现“满堂灌”现象,教师一味“灌输”课本知识,使得道德教化居于失衡地位,学生无法在有限的社会
4、实践中锻炼实践能力,从而忽视全面发展。再如,课堂中多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仅以 PPT 辅助展示教学内容,没有发挥现代传媒的多重作用,使得思政课缺乏吸引力、灵活性。故综合借鉴网络传播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翻转课堂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学习倦怠理论、道德接受理论等理论的合理之处,构建“课堂+网络+实践”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极为重要。思政课与专业课差别较大,从学习内容而言,专业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从无到有”,教授新知识是专业课的重点;而思政课重点是素质提升,内容对学生来说是“由浅入深”,因此二者授课方式有所区别。课程开设之前,学生通过不同媒介对课程已经有了基本判断,这对教师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高质
5、量地讲授思政课,达到思政育人目的,就要突出“三位一体”。此外,新时代各种媒介迅猛发展,传播迅速,多媒体向前发展并进入媒介的第三阶段,吸收了新媒体自我生产、自我消费的特质,最终实现了全媒体。全媒体以技术可能性为基础,是人们对传播信息的需求和现实功利之间的内在统一,具有即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其内在逻辑起点是人们在接收信息时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3。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立足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统一教育理念,并适时调整管理及实践手段。以上因素均影响并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发展。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现状(一)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新媒体时代,00
6、 后大学生由于思维独特,兴趣广泛,加之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因此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是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并蓬勃发展让各种知识更加鲜活地出现在大学生眼前,吸引着其全面发展,在钻研专业课的同时探寻科技的前沿、感受艺术的魅力及关注国家时政。二是在获取信息渠道多样化的基础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有所增强。过去新媒体发展缓慢,大学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实施沈雨燕,栾茂峰(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2 期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2 期生面临困惑时,无法很快地解决问题,而当下他们可
7、以用各类搜索引擎、各类社交软件,如微博、知乎、哔哩哔哩网站等寻找答案,这改变了传统翻书查阅资料比较烦琐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同时,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求知的习惯,从而提升自身素养。三是学习时个人的独特性。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学习方面或喜欢按图索骥,或喜欢自由随性,同时有的喜欢自主思考,有的倾向于向教师、同学倾诉。概言之,当下的大学生个性鲜明、特点突出,了解这个群体的特点及学习的偏好,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二)思政课教学内容枯燥,重理论、轻实际目前,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配比不到位,大班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这对
8、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在教学形式上,思政课教师多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 PPT 进行教学,按照自己的理解笼统地进行授课,缺乏针对性,同时,讲解内容枯燥生硬,忽略了“满堂灌”式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思政课关乎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且书本上的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内容多数与初中、高中的知识点有所重合,思政课教师若脱离实际讲解三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将无法让学生“抬头”,教学效果并不好。(三)线上教学短板明显,相关配套有待完善新媒体时代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更多方式,实现了多样化教学,便于对思政课堂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并且在当前形势
9、之下,网络课堂也成为一种趋势。2018 年 4 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4。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更新快、更具趣味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平台设计头脑风暴、小组作业、调查问卷等线上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跨越时间与空间,学习更高效。但是思政课以网课形式开展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追踪困难,教师无法切实把握学生对于学习资源的接受程度;二是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大班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设计无法紧密贴合各专业学生的学情,致使学生对于线上教
10、学的态度较松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大学生思想活跃,不愿受拘束且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故在面对海量信息渗入时,就需要教师及学生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此外,思政课教师队伍中老教师是中坚力量,新媒体的使用对他们而言存在一定困难,这需要学校编制教学手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技巧。三、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实施重视课堂教学、关注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提升实践比重和质量,这三者构成了“课堂+网络+实践”的“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完整链条,且三者之间具有内在逻辑性关系:课堂是要重点把握的主阵地,思维启发和引导学生是课堂的主要任务,对此,教师需要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淀厚度,增强
11、自身的辩证逻辑思维,且这种特定的教学启发只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所以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网络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渠道,也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实践教学是思政教学课堂的延伸场域,更具开放性,学生在与社会、自然的相处中本能性习得知识,比课堂教育更高效,实践教学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接收的知识向价值信仰转化,打通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课堂教学、网络教育、社会实践是
12、高校思政课堂的三大子系统,这三者相互合作、互补,共同构成了思政课教学的组织体系,有效推动了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持续增强了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并在师生认可、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推动高校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是贯彻落实“八个统一”,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一)坚决把握好教学主阵地课堂教学思政课是大学生习得基本政治素养、塑造正确思维观念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学效果决定了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度,以及学生
13、的成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第一,课堂教学要严格筛选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前,我校要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确保教学内容政治方向正确,具体分五个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计划和教学实践各环节严格把关,并制作统一课件,以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同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列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课堂教学后,要及时听取学校专门聘请的教学督导及学校教务部门的教学质量意见反馈,切实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此外,在提高教育教
14、学研究能力方面,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批成熟案例、精品课程。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被遴选为校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019 年以来,我校有多位教师在省市教学比赛中荣获大奖,多项省市级科研及教学改革课题获批立项。第二,课堂教学重在互动。在教学模式上,以往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已无法适应当前高校思政课及学生的需要,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尽快实现向互动探讨式教学的转变。比如,引入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主动学习的学习理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首创于加拿大医
15、学院,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引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同时,该教学模式提出的问题或项目涉及的知识往往是多维度、广泛的,常常跨学科,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具有综合性7。要将 PBL 教学模式引入思政教学过程,就应该按照“确定问题,提供教学资源,对学习成果提出要求学生分组,小组汇报教学反思”的流程予以落实。例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围绕“时势评析”“历史上的今天”“革命故事讲解”等主题设定了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形成一份纸质的汇报性学习成果,具体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积极互动,最后教师总结”这一流程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中以经典案例为导向,挖掘并提出案例中涉及的系列问题,让
16、学生分组讨论,打破了师生交流的限制,解决了传统大班授课难以广泛深入开展讨论、互动的问题,由此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第三,课堂教学重在及时、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中宣部、教育部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明确指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应更具针对性、更高效、更有说服力,加大课堂对学生的感染力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8。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变为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解决思政课“怎么教”的问题,这也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主要目标。(二)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网络教学传统课堂是“一言
17、堂”的形式,单向“灌输式”教育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新时代将网络新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可提升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建设慕课、微课等多种形式的网络课程。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出生在已经富起来的中国,故该批青年人的优缺点较为明显,即他们拥有较强的独立自我意识,知识面宽但不精于一面,爱国热情浓厚但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传统课堂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移位,这就需要教学模式更新迭代。早在 2016 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并
18、充实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保证育人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促进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网络教育不是全部依靠信息技术,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与线下课堂相结合,让互联网成为链接师生教与学的纽带。在学校层面,高校可以建立思政教育网站,充分吸引学生关注,对学生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碎片化时间中进行学习,无形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助推课堂教育效果提升。在课堂层面,“线下+网络”的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先导性的教学内容传到智能端,引导学生通过网上自学进行课程的预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然后在线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课前分享、演讲等形式多维度地参与课堂
19、,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使其充分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2 期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2 期感受思政课程的魅力。课后,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与学生进行关于实践活动的交流和讨论。同时,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对学生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评价,这两种教学模式相互补充,能够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中心作用,由校党委宣传部牵头,建设了“两对话、两评议”课程思政专题网络平台,该平台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有效融为一体,形成课程思政合力,聚焦课程思政“供给侧”问题,引导广大教
20、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调整供给结构和要素配置,以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对话”及接受专家和学生的“评议”为手段,促进了教师政治素养和课程育人水平的提升。目前,全校 13 个二级学院已有404 位教师在平台注册,累计已有 47 个本科专业 358门课程在网站上传了 1 801 个课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团队形式指导各学院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环节设计等相关工作。另外,在校党委书记的主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与的“基于两对话两评议 课程思政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拓宽思政教学外延场域实践教学思政课“05 方案”中正式提出“实践教学”,随后各大高校
21、纷纷进行探索,完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从“社会实践”到“实践教学”的范畴转化。2011 年 2 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发布,提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应当是思政课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2015 年 9 月,教育部发布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求“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9。随着相关文件陆续出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标准日渐明晰,框架日趋完整。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要求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学形式兼顾先进性和互动性,且结果兼具探究性和个性化。课外实践是思政教学的外延场域,能够促使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更好地在学生中入脑、入心。因此
22、,新时代下拓宽思政教学外延场域,对于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各高校思政课改革仍存在一些困境,如改革范围狭窄,基本还是围绕实践教学的师资、内容、形式和评价,停留在实践教学形式探究上,而忽视了实践教学是整个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致使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广泛性和科学性,形式单一且评价缺乏合理性。目前,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要从多方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在相关文件的要求下,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整个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其与专业课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学校多方部门要各司其职,如宣传部大力宣传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案例;财务处建立专项实践教学经费;科
23、研处设立实践教学专项课题;人事处组织开展相应的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教务处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修学时;学工处根据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情况制定学生评优评先机制。由此,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操,从理念提出到具体实践,全方位提升人才质量。其次,构建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10。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该类原则的基础上推进“三化育人”,设立红色文化图书角,学院教师积极捐献书籍,目前已有 2 000 本相关书籍上架。同时,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四门思政课程同步配套编写实践教学手册,通过任务清单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并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主要内容包括网上观看红色电影、
24、借阅专业书籍、开展小组专题讨论、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开展思政教育延伸,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军事爱好者协会”“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三个学生社团,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时弥补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不足,也让思政课堂教学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每单元思政课教学结束后,要将与该单元内容相关的拓展方向发布出来,供学生社团参考,并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学习活动。此外,学校还通过“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青年学生读原著”等特色课程建设项目,巩固、拓展
25、了课堂教学成果。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已经形成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教学方式创新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最后,构建完备的实践基地建设体系。实践教学活动必须依托实践平台开展,当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最重要的任务是扩大实践场所的覆盖范围,除了革命遗址、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还应纳入校外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实践场所。例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微课堂”的形式,融合校内与校外资源,将思政课搬到校史馆、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等,初步实现了实践教学基地校内校外的全覆盖。在建党百年之际,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我校举办了“百名师生讲百年党史”系列活动。
26、2021 年全年,百余名师生代表奔赴校内外多个宣讲阵地,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开展了百余场以“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为主题的宣教活动。活动采取线下讲述与线上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了讲红色故事与讲哲理、讲原理、讲道理相贯通,共同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铭记党的百年风雨征程,赓续党的百年红色血脉,传承党的百年红色文化,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受益群众万余人。该活动陆续获人民论坛网、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多家中央媒体(网站)和江苏教育、泰州电视台、泰州日报等省市主流媒体(网站)的专题报道,日点击量超 42 万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
27、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顶层到基层都应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把它放到专业课实践教学管理的高度,赋予思政课实践教学以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确保实践教学的高效、有序开展11。四、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融合互补课堂、网络、实践是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三大子系统,其相互补足、融合共振。一是课堂与网络互补,使系统学习与碎片学习互补。学生以课程教材为主,进行高度结构化知识体系的学习,同时网络的高速发展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也是大学生学习的主流方式,但由于学习的时间、地点不固定、不受控,这样的学习方式被称为碎片化学习,虽便捷但弱化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获得的知识碎片难以自主整
28、合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这一联结仍然需要课堂来重新建立,故二者相融可以做到功能互补。二是课堂与实践融合。课堂上自上而下的高效率的知识传递是一种理性认识,实践中自下而上的知识发现是一种感性认识,是探究式学习,这种感性认识与课堂上直接的理论传输不同,无法用清晰的语言文字和情节符号表达,必须通过亲身经历进行自我领会。所以教师应取二者之长,补二者之短,让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碰撞,做到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统一。三是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共振。网络教学一般分为三种,首先,网络调查,即学生基于某一社会现象或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其次,网络授课,即教师依托某一平台以线上的形式对学生进行
29、授课,双方共同探讨,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就在于可以采用更多元的教学方式,拉近每一位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最后,网络体验,教师利用 VR 等先进技术带领学生对历史遗迹等教育活动场所进行直观的参观访问,突破教学的空间与时间,延伸教学场域,并且该方法具有及时性,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五、结语校内课堂、校外实践与网络教育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机整体,三者形成教学改革中的合力效应,推动了教学环节与教学形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对此,要探索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使思政教学“活”起来,补足大学生精神之“钙”,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魅力和实效性,牢固高校思政课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不
30、可替代”的地位。参考文献: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8)2023-04-20.http:/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EB/OL.(2019-08-24)2023-04-20.http:/ 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13-16.4 教育部关于印发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5):15-18.5 习近平在全国
3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人民日报,2016-12-09(1).6 吴晶,胡浩.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侧记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9(4):6-7.7 王务均,王洪才.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的逻辑源起与深化路径: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推进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61-68.8 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4):31-35.9 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的通知EB/OL.(2015-09-10)2023-04-20.https:/ 王培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高教学刊,2016(7):145-147,149.11 周文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37(3):35-38,74.其他作者简介:栾茂峰(1972),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生态文明建设。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