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65822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7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DOI:10.16681/ki.wcqe.202318009作者简介:马林冲(1992),男,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本文系 2021 年新疆农业大学校级教研课题“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与培育路径研究以 概论课 为例”。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队伍;高校

2、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23)18-0037-05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171。高校思政课是中国共产党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主渠道、主阵地,其课程建设效果关涉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创新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与统筹推进高校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是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以来,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各高校制定各项措施,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但是从目前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3、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建设的高水平推进。因此,本文拟对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加以探究,即在说明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必要性的基础上,着眼于剖析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期为持续推进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一、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一)推动大学生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能否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能否与时俱进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对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在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克

4、服艰难险阻和夺取最终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而高校思政课则发挥了引领大学生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渠道作用。因此,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开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

5、追求,更加坚定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进而在实践中“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2。(二)遵循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劳永逸的,而是与时俱进、辩证发展的3。中国共产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党的理论创新密切相关。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灌输”给高校大学生,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是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高校开设了关于毛泽东思想的专门课程。1

6、997 年,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 年秋,全国高校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2003 年,教育部部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2007 年,党的十七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2008 年,全国高校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马林冲(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73005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程。2017 年,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018 年 4 月,教育部要求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因此,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契合时代要求,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发挥铸魂育人效果的必要措施。(三)推动高校思政课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办好我国思政课提出的重要论断。理解与把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意蕴是深入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前提。从本质层面来看,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就是对高校思政课本质属性政治性的充分反映和实现,即力求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达到教学水平、育人效果的提升。同时,作为一种独特且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高校思政课

8、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中展开的,有具体的时代任务和要求4。当前,推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就要立足新时代,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校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实现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话语方式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大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能够推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而实现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第一要求就是让高校大学生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理论品格,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9、。(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中,“时代”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基于中国社会发展与世界发展之变作出的正确研判,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当代的正确反映。这就要求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反映时代特征、解决时代之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环境,教师必须要以科学的理

10、论进行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应运而生、顺势而成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新时代的行动指南。因此,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能够促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在于大学生在奋斗的进程中能否真正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读懂这一思想,才能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5。二、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一)大学生“用

11、心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深刻,缺乏对课程理论的深层次挖掘让大学生接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教育,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条件、理论主题、核心内容、指导地位、理论特质、思想方法等,通过学习该理论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该理论,是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重要价值体现。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对课程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课程只是进行政治宣传和政策解读,学习课程浅尝辄止,仅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二)教师教学方法欠缺创新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面临的严

12、峻挑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方法使用方面,长期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教”,多采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这种给结论式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甚至会使课堂出现“你讲你的,我做我的,两不相干”的局面。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未能做到“备教材”与“备学生”相统一,尤其是不够了解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思想特点、知识接受能力、语言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将教学内容很好地贴近学生实际,未能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状况、疑惑所在、利益所求等不甚了解,导致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动接受相关理论知识,教学难以真正深入学生心灵

13、并形成共鸣。另外,在实践育人方面,一些教师“重知轻行”,认为实践只是作为理论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且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学实践形式单一、过于简单,一般只使用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方便学生参与的课堂实践形式,缺乏贴近社会生活的社会实践和训练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科学实践。(三)教师未能很好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且对“用学术讲政治”的运用不到位政治性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政治引导是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功能。但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来说,实现其政治引导功能仅依靠

14、单纯的思想政治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以学理性作为政治性的坚强支撑。一方面,部分教师为贯彻“课堂讲授有纪律”的政治原则,在授课过程中偏重以政治说教的方式阐释课程内容,过度使用政治话语、宣传话语、政策话语,陷于空洞说教和“照本宣科”,而不是“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618,使得课程缺乏吸引力,难以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侧重于学理阐释,甚至将其当成学术问题探讨,脱离、更改甚至放弃课程标准,背离了课程要求,未能体现课程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此外,还有一些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面对学生提出的尖锐敏感问题,未能答疑解惑,甚至自己

15、也疑惑重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从而无法以强大的真理力量引导学生并获得学生的认同。三、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10概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课程的教学效果。1.教师要具有扎实学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7,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

16、不断丰富发展”117。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该思想的主要观点和精神实质弄明白、搞清楚。随着党的二十大闭幕,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要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也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识,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助力,使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的丰富教学资源或积极参加全国各大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各类学术论坛、专家讲座等。2.教师应具备宽广的国

17、际视野。当前,人们正处于信息时代,这就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8。即教师除具备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学习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了解世界。3.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历史视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讲好这门课,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历史视野,还需要有正确的历史观。”9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

18、论”课程教师要树立大历史观,“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四史”及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向学生讲明白、讲清楚。4.教师要深化教学研究与理论研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研究方面,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加强对课程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建设精彩课堂;在理论研究方面,教师要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具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加强学理性研究。(二)优化课程设计,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推进课程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是推进课程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教学理

19、念、内容、载体、话语、方法创新。1.实现教学理念创新。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想要学到知识就必须认真听讲”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有特殊性,其教学更强调价值引领的实现。教师向学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其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还是要让学生实现“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165,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个人实现自身理想及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的强大力量。2.实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内容的结构、难度、质量对大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的学

20、习获得感,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的获得来实现的。要想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求,以相关教材、教辅资料为基本遵循。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备教材工作,认真进行教材研究,熟悉教材全部内容,娴熟驾驭教材,结合大学生实际优化教学内容。教师要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辅助材料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从严治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的重要论述。同时,教师要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最新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更科学化、更具有新颖性。3.实现教学

21、载体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载体创新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汇集教学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创造”,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周末理论大讲堂等网络思政课资源和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增加大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借助超星、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两个课堂”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大学生对现代学习方式的需要。4.实现教学话语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教学不仅要重视

22、“说什么”,还要重视“如何说”,必须要实现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变。教师要想将道理讲好,就要学会变抽象的理论为具体的说理,让教学话语“接地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大学生产生认同、引起共鸣。为此,第一,教师要做到联系国情讲中国话,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国情,回应中国问题,着重讲好新时代十年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第二,教师要结合理论教育讲通俗话,做到理论表达浅显易懂又不损害理论原意,即使用准确、鲜明、优美、趣味的语言进行表达,以便大学生接受。第三,教师要紧跟时代讲现代话,把握时代特征,创新话语体系,增强话语魅力。5.实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

23、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的实现。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采用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理性的慎思、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多元的比较与选择,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应树立“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的理念,开展多样式的实践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立足课堂实践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延伸阅读材料,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主题讨论、课堂知识竞赛等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运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开展可普及且参与度高的

24、校内外调研类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更加深刻地领会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三)实现教学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深、讲透、讲活1.政治性为学理性提供正确的方向引领。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旨在解决人才的政治方向、思想和灵魂问题,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不问政治、不讲政治的思政课是不存在的,讲政治是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必须政治坚定,保持政治清醒,绝对忠诚于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即“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

25、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1。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认真向学生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引导学生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以新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其次,教师必须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的实践者。最后,教师要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立足国际视野、坚持中国立场,时刻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与世界的现状。2.学理性为政治性提供基础和支撑。大学生的思维发展趋于成熟,已形成自己的价

26、值判断,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尚未完全合理化,知识体量仍然有限,社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分析法等,得出了比较客观的调研结果,再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这些数据,找出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项目组认为,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初期,教师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惑,甚至会闯入误区,但可以加以疏通和引导,在实践摸索中慢慢走向成熟。同时,项目组建议,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淤需要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得到行政上的支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思政培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于需

27、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外延,不要局限于第一课堂,而要组织教师深度参与第二课堂,甚至是第三课堂的育人活动;盂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从关注“教”的方法向“学”的方法转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入脑”“入心”“入行”,进而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1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 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的通知EB/OL.(2020-05-28)2023-02-19.https:/ 朱玲佳.课程思政背景下 大学英语 课外

28、活动的组织设计与实施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1):46.4 肖加平,王蕾.“大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J.职教通讯,2022(3):100.5 何旭娟,阳丹.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三重逻辑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1):136.6 梅勇,夏思琴,柴雪萍.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个案研究:现实图景及应对之策J.教育科学探索,2022(3):60-68.7 祁占勇,辛晓荣,梁莹.高校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有效机制及其行动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5):134.8 邓小艳.“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湖北科技学

29、院学报,2022(3):132-134.9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10 黄国文.挖掘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的切入点与原则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2(2):10-17,90.11 张娇.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融入“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现代英语,2022(7):32-34.其他作者简介:羲和(1985),男,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李青宗(1987),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会阅历不够丰富,导致其看问题时仍有一定的不足。同时,大学生执着追求真理,面对人类发展中存在的各类社会问题,往往都会“刨根问底”。因此,“习近平新时

30、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对于大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不能采取“蜻蜓点水”的方式敷衍学生,而是要从学理性角度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经得起学生各种追问。教师要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学理、哲理、道理讲清楚,就必须深化课程的学理化研究。在日常的教学备课中,教师要认真分析与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读学界相关知名学者提出的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释,从而为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提供坚实的学理性支撑。四、结语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

31、的重要论述,针对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推进课程创新发展,实现该课程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深、讲透、讲活,从而充分发挥其凝心铸魂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 深刻理解“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EB/OL.(2022-01-16)2023-03-11.http:/ 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32、019.4 徐先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3):33-36.5 习近平.在同各届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6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8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9 秦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6):84-89.10 王静.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对比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9):71,97.11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 年本)EB/OL.(2021-11-30)2023-03-11.http:/ 2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