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知识目标:1理解信息的概念,懂得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几种典型特征及其表现。 3知道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 【能力目标】 学会利用身边的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人类的重要性。 2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激发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信息的本质概念 【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出信息的概念 问题导入: 师:“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门课叫什么?” 生:信息技术。 师:为什么以前叫电脑课,现在改为
2、信息技术课,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教师设疑) 学生思考。(讨论十分钟) 2举例子 师:古代战事传递,奥运报道、娃哈哈等产品的广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答:军事情况、产品的特性等信息。 总结归纳“信息”的概念:刚才大家从图片、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媒体中得到的信息。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对人类而言,五官能直接感受到的一切,比如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嗅到的气息,你所想到的问题,你所做过的事情等,这些都是信息。广义地说,一切存在都是信息。除了人类五官所能直接感受到的以外,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各种仪器感知到的一切也都是信息。谁
3、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什么是信息吗(信息的概念)? 生:总结。 师:(补充)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特性和运动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客观描述。 师:你们在生活周围中曾获得过哪些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回答。) 生答:学习生活用品、汽车、交通、动画片、电视剧预告等等。 二、指导学生认识信息的特征 师:我们会发现,信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有哪些特征?怎样才是信息呢? 举例子:特征一:当我们在传递信息时,有的要通过纸张来传递,有的是刻在光碟上,还有的是靠我们的大脑来记忆存储信息,当我们需要信息时,就从这些存储信息的载体获取信
4、息。不管我们怎样传递信息,信息总是要依附在一定的介质上,这说明信息有怎样的特性呢? 学生回答,师补充:依附性 举例子:特征二:同学们,当你们有一个好消息的时候,你们会怎样?学生回答:我们会告诉身边的好朋友或亲人。 对了,你们的好消息这时就是信息,这个信息马上会一传十,十传百。这说明信息可以用来怎样? 学生回答,师补充:传递。 举例子:特征三:提问: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那你我各自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回答:各一个。再次提问: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我们每人有多少种思想? 学生回答:两种思想。 师:我们在交换思想时也即在交换信息,信息在我们之间传递着。这说明
5、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也就是信息的其中一个特征:共享性。 师总结:所有的信息都具有这三种特征,是哪三种呢? 学生回答: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 三、指导学生认识信息的作用 师:下面有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讨论,信息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 举例子: 例1:比如说本拉登死了,但是尸首没人见到,所以他可能真死了,也可能没有死。 师:看来。信息有正反两方面,我们要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让信息为我们服务。 四、小结布置任务 1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题目,讨论、汇报结果: 播放课件: 1如果你要买一台电脑,你需要了解哪些信息,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去获取这些信息。 2假如现在你父母需要买房子,你需要了解哪些信息,你可以通
6、过哪些途径去获取。 师小结:在信息时代,谁感知到、认识到并拥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拥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想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具备收集、整理、传递、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学好这门课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一开始就设问:“我们这门课叫什么名称?”,突出信息技术课中的“信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关键词。然后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让他们说出从中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引出信息的概念。“一切存在都有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及方式的表征”。 接下来给出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们讨论怎样去获取有用的信息去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重要性。由此引出“信息技术”这个概念“信息技术是指能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最后,学生完成作业“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学习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