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转型计划助力中国转型金融发展报告.pdf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1430531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型计划助力中国转型金融发展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转型计划助力中国转型金融发展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转型计划助力中国转型金融发展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转型计划助力中国转型金融发展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转型计划助力中国转型金融发展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转型计划助力中国转型金融发展 2024 年 3 月 课题组 赵立建 碳信托 中国区总经理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绿色科技与投资促进中心主任 杨 颖 碳信托 可持续金融咨询师 钟斯琪 碳信托 资深分析师 周正煊 碳信托 分析师 趙珈寅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研究员 目录 转型计划助力中国转型金融发展.1 第一章 研究背景.4 第二章 转型金融政策现状与发展趋势.6 第三章 中国发展转型金融的机遇和挑战.8 第四章 转型计划框架国际经验借鉴.14 1.转型计划框架(TPT)背景和目标.14 2.转型计划框架(TPT)内容及核心要素.14 3.转型计划框架(TPT)支持金融机构

2、与实体经济转型.17 4.转型计划框架(TPT)的特点.23 第五章 展望与建议.25 附录 1:参考文献.26 第一章 研究背景 在联合国第 28 届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通过全球盘点,各国再次意识到气候行动的紧迫性,为了实现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 1.5以内的目标,需要所有部门深入、快速和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大会结束时,各国代表达成了全球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历史性协议,提出要“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减少能源系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这关键的 10 年加快行动,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将全球升温控制在 1.5以内”。为加快净零进程,在可预见的未来,各国将加大对私营部门的气候转

3、型行动要求,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有必要制定转型计划,以指导自身气候转型实践,展现其气候承诺,逐步实现社会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转型金融可以为企业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因而对转型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广义的转型金融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19年提出的,OECD将转型金融定义为在经济主体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型的进程中,为它们提供融资以帮助其转型的金融活动2。2020 年 3月,欧盟精细化了转型金融概念,即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运用多样化金融工具对特别是传统碳密集型的经济活动或市场主体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的金融支持。目前常被提及的“转型金融”概念,便大多是基于欧盟所指出的狭义的转型金

4、融定义,又被称为“气候转型金融”3。依据当前发展现状,国际上较为普遍使用的转型金融定义来源于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气候转型金融手册,即转型金融是指针对市场实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目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的金融支持,尤其是针对传统的碳密集和高环境影响项目、经济活动或市场主体4。综合考虑我国的高碳排放行业占比的现实状况和气候雄心目标,发展转型金融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首先,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成5,作为对气候风险和机遇的认识逐渐提升的国家,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刻不容缓。目前广泛被认可的观点是,在减碳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发展绿色产业,也需要高碳或传统产业通过节能减排、

5、优化产能等措施来实现自身的减排效果。而中国的高碳行业包括火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占经济活动的总量远远高于纯绿行业。成功转型的企业的一般特征包括:有强烈的转型意愿 了解转型的技术路径 1 IPCC(2023),紧急气候行动,固化宜居未来 2 商业银行转型金融发展的重点(2022),http:/ 3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视角下的转型金融发展建议(2022),https:/ 4 ICMA(2020),Climate Transition Finance Handbook https:/www.icmagroup.org/assets/documents/Regulatory/G

6、reen-Bonds/Climate-Transition-Finance-Handbook-December-2020-091220.pdf 5 国际能源署(2021),中国能源领域的碳中和路线图 An energy sector roadmap to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_Chinese(efchina.org)能得到金融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6 可见,转型金融是促成企业成功转型,最终服务于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条件。其二,发展转型金融亦是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现实需求。我国提出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

7、费比重达到 25%左右。而 2020 年,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为56.8%,经济活动依旧高度依赖煤炭和煤电行业的持续经营7。基于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分析,想要彻底摒弃化石能源,发展纯绿活动在短期内困难重重。因此,中国仍需通过开发更低碳的技术或者推动高碳产业转型来实现承诺,转型金融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转型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障碍。COP28 最终产出的全球盘点成果文件中提到,虽然有足够的全球资本投入气候转型,但仍存在投资障碍8,由于投融资活动支持条件的不够完备,例如缺乏统一的转型金融标准和可靠的信息披露指引,从而难以撬动更多的资金流入转型项目。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回顾国际范围内转

8、型计划发展的最佳实践和转型金融的国际标准,结合中国的转型金融政策及趋势,探讨中国发展转型金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特别地,本研究将重点介绍转型计划框架(TPT)这一国际转型计划的框架标准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中国转型金融发展和中国企业制定转型计划提供参考借鉴。需要指出的是,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和标准,因此本报告仅为中国转型计划和转型金融发展提供参考借鉴。6 财联社(2023),转型金融如何在中国落地?专家称:需尽快推出明晰的转型金融框架和披露标准 https:/ 7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2022),张希良、黄俊灵解读“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htt

9、p:/ 8 UNFCCC(2023),Outcome of the first global stocktake.Draft decision-/CMA.5 第二章 转型金融政策现状与发展趋势 如前章所言,转型金融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国际指南和要求也正在被逐步提出和确定。2020 年 9 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和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共同发布了为可信赖的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支持白皮书。白皮书提出了一个在实践中使用转型标签的框架,对绿色标签和转型标签的作用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同时说明了转型活动的五项原则和具体认定要求9。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也在同年

10、 12 月发布了气候转型融资手册,ICMA 在手册中特别指出了转型金融的主要产品“转型债券“在信息披露环节的四项原则性要求。在国际组织推出转型金融原则和要求的同时,各国陆续发布适应当地的指导原则。例如,2021年 4 月,马来西亚发布的气候变化和基于原则的分类法规定了四项指导原则,即: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对环境无重大损害和为转型采取补救措施。基于四项指导原则,划分出了三项经济活动,转型活动便是其中之一。同年5月,日本金融厅发布了气候转型金融基本指南,该指南与 ICMA 的气候转型金融手册保持一致,在 ICMA 的四项披露要求下提出了具体目标。并且附上了钢铁、化学、造纸和纸浆、水泥、电力

11、、石油、天然气等 7 个行业的碳中和路线图,为识别转型活动提供参考10。除界定转型金融活动外,也有部分国家推出了针对转型金融的激励政策。例如日本在发布指南文件后,于 2021 年 7 月推出气候转型的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机制为符合条件的转型贷款的银行提供再贷款支持11。英格兰银行则是从 2021 年 11 月起,在其企业债券购买计划中纳入了对债券发行主体进行气候治理及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同时宣布了该计划投资组合自身的中长期碳强度及净零排放目标12。针对转型金融议题的国际合作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22 年 11 月,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上,各成员国正式批准了由中美两国共同牵

12、头的 G20 可持续金融工作组提交的2022年 G20 可持续金融报告,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G20 转型金融框架。G20 转型金融框架首次在各国官方政府的口径下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定义,即“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背景之下,以符合巴黎协定目标的方式,支持经济向低排放和净零排放以及气候韧性转型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G20 转型金融框架确立了转型金融的五大支柱:转型活动标准 信息披露要求 转型金融工具 9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2020),为可信赖的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支持执行摘要 https:/ 10 张庆昉,叶谢康等(2023),3060 背景下我国转型金融的政策设计.福建金融(10),3

13、-10.11 日本银行(2021),Outline of Transactions for Climate Response Financing Operations https:/www.boj.or.jp/en/mopo/measures/mkt_ope/ope_x/opetori22.htm 12 Bank of England(2021),Greening our Corporate Bond Purchase Scheme(CBPS)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markets/greening-the-corporate-bond-purchase-

14、scheme 政策激励 公正转型13 该框架文件是 G20 各成员国领导人继 2016 年在杭州峰会上就发展绿色金融达成共识后首次就发展转型金融形成国际共识。鉴于 G20 成员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90%,贸易总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 80%,该共识对于引导全球的金融监管部门建立转型金融政策框架、推动金融支持高碳排放行业和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自中国提出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后文简称“双碳”目标)以来,绿色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2017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指导六省(区)九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发展创新型实验区工作。截

15、至 2023 年二季度末,中国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 27.05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 5.45 万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27.8 个百分点,其中,气候相关融资超过 18 万亿元14。在中国,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15。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绿色金融体系大部分是支持“纯绿”或接近“纯绿”的经济活动,然而在经济活动中高碳行业占GDP的比重往往远大于纯绿行业或项目的比重。因此,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以及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绿色金融大框架下积极推动加速转

16、型金融的发展。13 马骏(2022),G20 转型金融框架的背景和五大支柱,http:/ 14 中国人民银行(2023),2023 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https:/ 15 人民日报(2016),中国绿色金融体系雏形初现 https:/ 第三章 中国发展转型金融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发展转型金融至今已有几年的时间,具体解构我国的转型金融发展机遇,可将其归类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覆盖范围和我国现实需求来看,相比于支持“纯绿”经济活动的绿色信贷或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金融工具,转型金融更具灵活性、支持领域更宽泛,更契合我国碳排放高占比行业的紧迫需求。我国的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的碳排放总量

17、占全国工业碳排放总量比例很高,以 2020 年数据为例,碳排放总量103.76亿吨,其中,工业碳排放51.64亿吨,占比近一半,其次为电力行业,占比 35.33%。更具体的是,钢铁行业 2020 年碳排放 15.98 亿吨,占碳排放总量 15.4%,居所有工业门类之首;水泥和石油化工行业紧随其后,碳排放占比分别为10.71%和5.29%16。如何降低这些企业的碳排放一直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难题。国际实践经验表明,即使是减碳行动开始较早的欧洲,当欧盟碳交易市场价格突破每吨 100 欧元时,钢铁和水泥行业每年碳强度下降幅度也只有 0.2%到 0.3%17。可以看出,高碳行业转型压力较大。它们低

18、碳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迫切、资金缺口巨大。转型金融一方面可以应用于大量归类为高碳的行业或产业,从而对整体经济活动产生更多的辐射效果;另一方面,转型金融不仅可以支持减少碳排放的项目及活动,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市场经济主体,帮助其设计相应的实施路径,发挥更为灵活和广泛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为达“双碳”目标,在 2022 年到 2060 年之间,占碳排放总量 85%以上的七大高碳产业的投资资金累计需求为 139 万亿元18。可以说转型金融的出现,是弥补这一市场缺口,补齐对应资源,解决现实问题的良好机遇。第二,顺应国际趋势,彰显决心与担当,中国推动转型金融责无旁贷。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转型金融的国际合作和

19、体系搭建工作,已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做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宣言以及展现出发展转型金融的决心。2022 年底发布的G20 转型金融框架就是在中国作为共同主席的 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推动下制定的。2023 年12月,生态环境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再次指出,中国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作出新的贡献。第三,在宏观发展方向、金融工具设计和信息披露指引等方面,中国为转型金融提供了诸多支持。转型金融承诺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作为 G20 转型金融工作组的共同主席,正积极推进国内转型 16 网易研究局“碳中和报告”https:/

20、马骏,程琳 沙孟维.(2023).转型金融呼唤标准体系、激励措施和技术准备.清华金融评论(09),71-74.18 中金公司: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预计总绿色投资需求约 139 万亿元 https:/ 金融体系的建设工作。2022 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发文表明,央行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与转型金融服务的新制度建立,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制度,积极开展多元化金融工具,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区域试点与全球协作,以有力、有序、有效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19。2023 年,央行再次表示,“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衔接”是近期的工作重点之一20。转型金融实践方面,2021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碳减排支持工具,

21、为全国性银行对金融机构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 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 1.75%21。为适应我国高碳密集型行业向低碳行业转化的投融资需要,转型金融工具之一的转型债券也应运而生。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发布转型债券管理声明和转型债券框架,定义了转型债券和支持的转型项目类别。中国银行 2021 年 1月发行了全球首笔金融机构公募转型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天然气发电及水泥厂余热回收项目22。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先后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低碳转型公司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公司

22、债券等品种。截至 2022 年 7 月,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已累计发行 41 个,累计发行规模为 594 亿,覆盖行业包括发电、钢铁、化工等23。转型金融标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在国家层面,中国人民银行已初步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针对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农业等四个领域的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将在条件成熟时公开发布,为满足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合理融资需求提供依据。地方层面,湖州市作为地方层面的转型金融先行者,自 2021 年以来,出台了转型金融支持活动目录、重点行业转型目标规划指南等五个指南文件。2023 年 12 月 21 日,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亦是地方转型金融标准的

23、一次重要尝试。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湖州、重庆、天津、上海、河北五地出台了地方转型金融目录或标准。转型计划实践方面,自 2006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以来,深交所、上交所、港交所、中国证监会等主管机构出台了多个指导文件,推动上市公司对 ESG 相关信息进行披露。2024 年 2 月,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指引),采取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再次明确了信息披露要求,特化是强化了碳排放相关披露要求。在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的同时,也借鉴了国际有益经验,例如 GRI 标准和 ISSB 对于可持续议题“重大影响”的定义和

24、披露框架的内容24。19 中国人民银行(2022),“量身定制”转型金融方案,鼓励金融机构为碳密集等行业转型提供服务 https:/ 20 中国人民银行(2023),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https:/ 21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2022),转型金融支持煤电企业低碳转型的机制研究以山西和内蒙古为例 https:/ 22 中国银行(2021),中行成功发行全球首笔金融机构公募转型债券 https:/ 23 于雅琪.(2023),“双碳”目标下我国转型金融发展路径研究.黑龙江金融(10),51-53.24 中金点睛(2024).双碳潮起信息通,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深化可持续报告

25、要求 https:/ 表格 1 我国对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要求部分摘录25 发布单位 政策法规文件名称 总则或主要内容 生态环境部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 企业是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责任主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制度,科学统计归集相关环境信息。企业应当依法、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环境信息,披露的环境信息应当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国资委 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 企业需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 ESG 信息披露规则、ESG 绩效评级和 ESG 投资指引。推动更多央企上市公司披露 ESG 专项报告,力争到 2023

26、 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中国证监会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上市公司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要求,披露环境信息等社会责任相关情况。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 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明确了企业年度报告中环境、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范围。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 新增“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为上市公司需与投资者沟通的内容。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 在本所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7、 3 号行业信息披露 煤炭、电力、建筑、地产等 16 个重点行业的上市公司应当主动披露对投资者决策有重大影响的行业经营信息。例如电力行业需进行“环保情况披露”。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深证 100”样本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 号行业信息披露 涉及固体矿产资源相关业务、食品及酒制造相关业务、纺织服装相关业务、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电力供应相关业务的需要细化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信息披露要求。除政策指导外,一些行业协会也结合本行业特点,制定了特定行业的信息披露指南。例如中国 2

28、5 ESG 研究(2024),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露规则梳理 https:/ 保险行业协会在 2023 年发布的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该指南参考了 GRI 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SASB 标准、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制报告指引、GHG Protocol 等一系列国际主流 ESG 信息披露标准。温室气体排放的披露范围与计算方法则建议与 GHG Protocol 保持一致26。综上所述,碳密集产业的转型压力、国际趋势的指引、以及政策与指导性文件的支持为我国转型金融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和理论基础,构成了我国高效推进转型金融工作的驱动力。由于在世界范围内转型金融都还处在发展的早期,尽管中国

29、推动转型金融工作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实践中转型金融发展仍然存在挑战:首先是对转型活动和转型金融在实践层面的界定标准仍有待完善。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下,绿色金融领域的“绿色标准”已被明确,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可以实现有效地助力绿色经济活动的发展。而转型活动的定义相对模糊,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针对各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指南或详细的转型活动目录,金融机构在实际的投融资活动中难以准确将转型活动和高碳活动区分开来,转型资金也就难以准确用于帮助高碳行业完成低碳转型。此外,在转型金融刚刚起步,各项标准还未完善的背景下,一些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理解赋予了“转型活动”定义,将资金作用于高碳行业

30、自定义的“转型活动“,此举有可能存在“漂绿”风险。第二,转型金融激励机制有待出台。要推动转型金融,需要中央和地方层面出台相关的激励机制,降低符合转型金融要求的项目或企业的融资成本。当前阶段,相比于支持“纯绿”活动的绿色金融的政策激励机制,转型金融的政策激励机制还在制订过程之中,因此,现阶段转型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中活跃程度比较低,大部分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尚未得到推广和大规模的应用。第三,转型金融标准的国际衔接存在挑战。G20 转型金融框架已经提出,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应该有助于市场主体用较低成本识别转型活动,从而有效应对“假转型”(Transition-washing)风险;所界定的转型活动和转

31、型投资应该有透明、可信、可比的减排目标;界定标准应该适用于转型企业、转型项目、相关金融产品和投资组合;界定标准应能反映市场、政策、技术发展的动态需求,考虑公正转型的要求,具有国际间的可比性和兼容性27。界定转型金融的标准有两个不同的路径,一是基于项目和活动的转型金融目录,二是基于企业主体的企业转型计划。基于项目和活动的转型金融目录的方法能降低金融机构和企业对转型活动和项目的判定成本,提升资金支持转型项目和活动的效率,但是这种路径主要适用于转型的项目和活 26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 https:/ 27 马骏(2022),G20

32、转型金融框架及对中国的借鉴 https:/ 动,较难对企业整体转型进行判定和金融支持。基于企业主体的转型计划,将设定企业的转型目标、路径、关键绩效指标等内容,有利于鼓励企业从企业整体的角度进行转型,但是缺点是成本比较高。无论是企业制定转型计划的成本,还是金融机构判定企业转型计划是否真转型的成本都是比较高的,因此这种路径在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小企业执行将面临很多困难。目前,在发展转型金融的过程中,有的国家更侧重企业主体转型,有的国家更侧重项目和活动层面的转型金融目录,因此未来在国际标准衔接上可能存在挑战。第四,信息披露有待完善。除转型标准外,为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G20 转型金融框架对转型活动的融资

33、主体在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使用转型融资的主体(企业)应该披露具有可信度、可比性、可验证性的转型计划;披露短期、中期、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包括中间目标和净零目标)和气候适应目标,以及减排活动的进展情况;披露范围一和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披露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披露落实转型计划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计量排放数据和其他转型指标的方法学;对于指定用途的转型金融工具,应披露资金用途;对于不限定用途的转型金融工具,应披露所支持转型活动的关键绩效指标(KPI)24。这些可能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总结以上的挑战,可以看出,当前首要矛

34、盾即,由于转型金融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定义和标准不够明晰,同时企业的信息披露不够完善,因此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识别高碳或“棕色”活动。金融机构介入支持的识别成本高、面临企业“假转型”或“漂绿”风险高,使其不敢或不知道如何为企业提供转型金融服务,同时导致转型金融工具的开发和创新也难以开展。相关调研证据同样表明,金融机构在应对模糊的转型活动定义和不够充分的企业信息披露中存在困惑和挑战。根据一项对福建省 458 家工业企业和 179 家全国性银行一级分行及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银行开展转型金融面临的最突出困难是“无法界定识别转型活动”,这一回答占所回收问卷的 67%。还有 45.8%的银行表示“低

35、碳转型界定识别存在难度,不敢放贷”是高碳企业有可行的低碳转型方案但未获得融资的主要原因10。立足于上述分析,本报告认为,中国转型金融发展的突破点在于转型金融框架的搭建,其中首先需要明确转型金融界定标准和披露要求,以便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更为创新、有效的转型金融产品、工具和服务。可以说,为促进中国的转型金融有序发展,两大支柱是确立转型标准和完善信息披露 如图 1 所示,转型金融有转型标准和信息披露两大支柱,这两大支柱是扩大转型融资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识别成本。转型标准的建立依赖于信息披露的基础,信息披露也会反过来促进转型标准的完善。图 1 两大支柱促进转型金融的发展机制23 第四章

36、 转型计划框架国际经验借鉴 企业制定和披露转型计划,以获得转型金融的支持,是转型金融的一种路径。本章重点介绍转型计划的国际经验,以供国内参考。为了实现应对气候变化转型,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希望市场主体,包括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制定和披露自身的转型计划,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对于实体企业而言,转型计划有助于明确其气候目标的实现步骤,也将成为吸引转型投融资的有效信息基础;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企业有效的转型计划披露能为贷款和投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确保投资组合与自身脱碳轨迹相一致28,并帮助金融机构设计合适的金融产品。G20 国家政府纷纷将转型计划的披露纳入监管,中国三大交易所在2024年2月发布上市公司

37、可持续发展披露的征求意见稿,里面鼓励上市公司披露转型计划。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欧盟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报告指令(CSRD)、澳大利亚财政部均开始要求企业披露气候转型计划29。此外,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等国际气候披露标准均在其自愿性披露框架和标准指南中要求机构制定转型计划,以推动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从气候目标到具体行动的转变。在此背景下,英国财政部牵头组织推出了“转型计划工作组”(Transition Plan Taskforce),旨在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制定转型计划提供一个转型计划的框架标准。本章

38、内容重点介绍 TPT 转型计划框架标准。1.转型计划框架(TPT)背景和目标 2019 年 6 月,英国修订新修订的气候变化法案正式生效,承诺到 2050 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该目标涵盖了所有的温室气体种类和部门。在 2021 年的联合国第 26 届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英国政府进一步提出,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净零金融中心。英国具有雄心的气候目标有力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净零转型,为实现国家净零目标,自 2022 年 1 月起,所有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气候相关披露规则约束的上市发行人、资产管理公司和资产所有者已被要求在 2023 年前制定并披露描述其过渡至低碳经济的计划,也就

39、是转型计划,并需在其中说明如何使公司业务和净零承诺保持一致。为帮助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制定转型计划,2022 年 4 月,英国财政部成立了转型计划工作组(Transition Plan Taskforce,TPT),该工作组的成立旨在为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更好地制定净零转型计划提供明确、可信的标准。2023 年 10 月 9 日,TPT 转型计划框架标准正式发布。2.转型计划框架(TPT)内容及核心要素 ISSB 将气候转型计划定义为“机构总体战略的一个方面,规定了该机构的目标、行动或资源,28 Bloomberg NEF(2023),Climate Transition Plans Take S

40、hape with UK Framework 29 Transition Plan Taskforce(2023),Supporting COP outcomes with transition plans 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行动。TPT 参考了 ISSB 对于气候转型计划的定义,为推动最佳实践,提出了三大指导原则“雄心(Ambition)”、“行动(Action)”和“问责(Accountability)”。在这三大原则下,TPT 借鉴了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确定的转型计划基本要素,制定了符合最佳做法的转型计划的五个关键要素,包括:雄心:基础(Foundations)行动:实

41、施战略(Implementation strategy)、参与战略(Engagement strategy)问责:指标与目标(Metrics and targets)、治理(Governance)TPT 框架下的五个要素一共对应了 19 个子要素,如下图所示。TPT 在其披露框架中详述了每一个子要素的披露建议,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可根据基于实质性分析,披露适用于机构自身的子要素。1)基础:机构应披露其计划的战略愿景,其中包括机构对向低温室气体排放、气候适应型经济过渡的目标和优先事项,并说明机构是否以一种捕捉机遇、避免对利益相关方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并保护自然环境的方式追求这些目标和优先事项。在这

42、一要素下,机构还应披露该转型计划对其业务模型和价值链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计划所依赖的关键假设和外部因素。该要素下包括战略雄心、业务模式和价值链、主要假设和外部因素三个子要素。机构需要披露的内容包括:1.1 战略雄心:减少范围 1、2、3 排放的目标,以及如何考虑转型计划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及如何满足外部要求;1.2 业务模式和价值链:相关的战略调整如何影响到商业模式和价值链;1.3 主要假设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及影响的时间范围,例如政策和监管变化、宏观经济、技术发展、客户需求变化等。2)实施战略:机构应披露在其业务运营、产品和服务、政策和条件方面采取的行动,以实现其战略愿景,以及这些行动对其财务

43、状况、财务绩效和现金流的影响。该要素下对应的子要素包括业务运营、产品和服务、政策和条件、财务规划。机构需要披露的内容包括:2.1 业务运营:机构为实现其战略雄心在业务运营方面的短、中、长期规划,例如生产流程、人力调整、采购流程、选址、高碳排资产汰换等;2.2 产品和服务:机构为实现其战略雄心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短、中、长期规划,通过特许经营、融资或承销改变产品及服务组合,或是参考相关分类法、工具或方法论;2.3 政策和条件:描述机构为实现转型计划的政策制度,例如与能源使用、采购和投资流程中气候考量因素、气候变化适应、土地使用和管理变化、劳工标准、解决潜在负面社会影响等相关的政策;2.4 财务规划

44、:描述机构转型计划的财务影响,包括如何分配资源及对应气候行动,转型计划的实施如何在短、中、长期影响其财务位置、财务表现和现金流,例如与低温室气体排放、气候适应或缓解相关的支出以及与之对应的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增加。3)参与战略:机构应披露其如何与其价值链、行业同行、政府、公共部门、社区和公民社会互动,以实现其战略愿景。3.1 参与价值链:描述机构如何优先价值链参与活动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转型计划的战略愿景,这可能涉及到在 1.3 披露的主要假设和外部因素的参考。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价值链甚至可能与被投资公司、贷款客户以及相关的金融市场中介的活动。3.2 与行业互动:提供机构在行业协会中的成员信息及承诺,

45、并描述机构如何优先行业合作活动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转型计划的战略愿景,这可能涉及到在 1.3 披露的主要假设和外部因素的参考。3.3 与政府、公共部门、社区合作:机构应披露有关其为实现过渡计划的战略愿景而进行或计划进行的任何直接和间接与政府、监管机构、公共部门组织、社区以及民间社会合作的信息。4)指标与目标:机构应披露其用于推动和监测实现战略愿景进展的指标和目标。4.1 治理、参与、业务、运营指标及目标:机构应披露能推动和监测其战略雄心的相关治理、参与、商业和运营目标,该目标如何反映其战略愿景,以及它们与实施战略和参与战略中描述的行动之间的关系。目标应该包括衡量指标、目的、适用范围、使用时间、基准

46、、方法学、是否经过第三方验证等信息,以及至少每年报告目标进展。4.2 财务指标及目标:与4.1 类似,机构应披露能推动和监测其战略雄心的相关财务目标,该目标如何反映其战略愿景,以及它们与实施战略和参与战略中描述的行动之间的关系。此外,机构应该披露是否以及如何在决策中(例如,投资决策)应用碳价格,以及用于评估其排放成本的每吨温室气体排放的价格。4.3 温室气体衡量指标及目标:机构应披露与减少范围 1、2、3 排放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如甲烷)相关的目标,目标应该包括衡量指标、目的、适用范围、使用时间、基准、方 法学、是否经过第三方验证等信息,以及至少每年报告目标进展。对于类别 15 投融资排放,如

47、果机构的活动包括资产管理、商业银行或保险,需单独披露。4.4 碳信用额:机构应披露其使用或计划使用的碳信用额的信息,包括出售、购买和核销的碳信用额、第三方验证信息、标准、碳信用类型(包括基础抵消是否以自然为基础或基于技术的碳清除,并且基础抵消是通过碳减排还是碳清除实现的)等。5)治理:机构应披露其如何将转型计划嵌入其治理结构和组织安排,以实现其转型计划的战略愿景。5.1 董事会监督和报告:需披露监督转型计划的治理主体或个人,包括其职责、是否有足够的技能和能力、监督频率、如何在战略、关键交易决策以及风险管理流程和相关政策时考虑转型计划、如何监督目标设定等。5.2 管理角色、责任和问责:需披露有关

48、管理层在监测、管理和监督转型计划所使用的治理流程、控制措施和程序中的角色,以及更广泛的控制、审查和问责机制,例如如何对组织或个人进行监督,是否使用控制措施和程序来监督转型计划,转型计划是否需要股东批准,包括通过股东投票。5.3 文化:需披露公司如何将机构文化与转型计划相结合,包括通过机构价值观和目标、沟通、系统和程序、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包括晋升流程、薪酬和福利)、员工价值主张、领导力和管理培训计划、劳动力参与战略等。5.4 奖励和薪酬:需披露公司如何将激励和薪酬结构与转型计划相结合,包括高级管理层和组织员工激励和薪酬结构是否与过渡计划的战略愿景一致,披露所使用的指标、指标是否包含在短期和/或

49、长期激励计划中、指标在激励计划中的百分比权重、占薪酬的百分比等信息。5.5 技能、能力和培训:需描述机构如何评估其是否具备适当的技能、能力和知识,来根据其战略愿景有效设计、开发、交付和治理转型计划,在确定存在技能缺口的情况下,机构正在采取或计划采取的行动,以及如何使董事会和执行管理层获得有效监督转型计划所需的技能、能力和知识。3.转型计划框架(TPT)支持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转型 考虑到不同行业的在净零转型过程中的特点,转型计划工作组为 40 个行业提供了行业总结(Sector summary)以及为七个行业提供了详细行业指南(Sector deep dive),包括资产管理机构、资产所有者、银

50、行、电力和发电企业、食品和饮料、金属和矿业、石油和天然气。本次研究考虑到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的代表性,选取了 2 类金融机构,包括资产管理机构、银行,以及 2 类实体经济行业,包括食品和饮料、电力和发电企业,共四个行业的指南进行比较分析。TPT 在行业指南中,为不同行业的部分子要素提供了额外的说明,其他子要素则遵循通用框架的要求进行披露。表格 2 TPT 框架四个行业指南具有行业特性的子要素30 披露要素 披露子要素 资产管理机构 银行 食 品 和饮料 电力和发电企业 1.基础 1.1 战略雄心 1.2 业务模式和价值链 1.3 主要假设和外部因素 2.实施战略 2.1 业务运营 2.2 产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