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4年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pdf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1430529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8.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4年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4年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4年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4年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2022024 4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医药与生物科技医药与生物科技篇篇 2022024 4.04.04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根据国

2、家统计局及相关预测,根据国家统计局及相关预测,2023 年我们医药工业市场规模约为年我们医药工业市场规模约为 3 万亿元,我们预计万亿元,我们预计 2030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收入将突破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收入将突破 5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6.5%。核心观点核心观点:1.经过近十年快速发展,中国生物医药的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经过近十年快速发展,中国生物医药的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2023 年,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授权交易(License Deal)中,中国已经成长为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产品/技术输出国,无论是授权交易数量还是授权产品管线数量仅次于美国,超过欧洲地区和日本

3、。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企业授权交易总金额快速增长,总交易金额从 2019 年的 13.9 亿美元上涨到 2023 年的 406.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是全球同期数据的十倍以上,中国正在快速向世界舞台中央迈进。2023 年中国医药企业的大额授权交易同样吸引了全球目光,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的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交易创造了国产药物授权出海新纪录,并且成为了当年全球第二大授权交易。2.中国医药产业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创新+商业化商业化+出海出海”成为行业共识。成为行业共识。仿制药带量采购自 2018 年至今已进行七轮,主要品种及规格均已纳入集采范围,仿制药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创新已成为时代主

4、题和行业共识。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作为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崛起,中国创新药在产业化层面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多数重要靶点及治疗领域的新药开发已基本实现全球同步,资本寒冬下市场的关注点已经从研发本身向商业化转型,医保国谈对创新药的定价开始出现温和的一面,支付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已开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试点。市场和行业均已认识到,“卷出国门”是创新药必不可少的商业路径,2023 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对外授权交易实现井喷式发展,不断发生大额对外授权交易,给寒冬中的医药行业增强了信心和希望。3.行业发展由资本驱动变为产业驱动。行业发展由资本驱动变为产业驱动。在 2017-2021 年,随着创新药的兴起,医药投资

5、主要由财务投资人主导,但是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遇冷,A 股/港股 IPO 退出市场的停滞,财务投资人积极性显著减弱,产业玩家及相关产业资本驱动的交易日益增加。2023 年,产业方参与的交易总金额占比超六成,截至到 2024 年 3 月初,占比已经超八成。产业方及产业资本现金流充裕,MNC 更是开启了扫货模式,BD 与并购成为时下的主流,并且产业玩家凭借深厚的技术、管理、资源的积累,旗下子公司的分拆也成为高品质、高成功率的优质投资标的,在当下资本市场遇冷的情况下,亦受到资本的追捧。医药行业的发展正在由资本驱动转变为产业驱动,并且可以预见的,在未来几年里产业玩家都将扮演关键的角色。19F,China

6、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4.生存是当前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如何快速实现商业化对当下创始生存是当前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如何快速实现商业化对当下创始人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人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现金流对长期无收入生物医药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本环境好的时候,优质公司融资前途光明,无论哪一轮次投资人都有信心期盼产品成功上市,实现大卖。而在资本寒冬环境下,市场资金减少,投资人信心不足,生物医药企业如何多元化

7、获取研发所需现金成为创始人要面对的新考验。当融资款不足以支撑日常研发运营开支直至产品上市时,甚至要通过 out-licensing 的方式,获得大 MNC 或者其他上市公司的付款收入来支付后续的临床试验费用和人员开支。港股 18A 流动性枯竭,科创板第五套当前对生物医药企业几无可能,产品不上市则没有收入、不能 IPO,没有现金推进临床试验则更不可能产生收入、IPO,双重困难的叠加对当前资本寒冬中的 biotech 企业形成了新的挑战和要求。5.AI 技术应用于新药研发已经大大加速医药工业的发展,将在未来十年为医药工技术应用于新药研发已经大大加速医药工业的发展,将在未来十年为医药工业发展提供强大

8、引擎。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可以说 2023 年不止是生成式 AI 元年,也是 AI+制药领域迈向产业化的开端之年。从药品研发层面来说,在全球已有多条 AI 研发药物管线处于临床 III 期,等待上市考验的阶段。国内外 AI 制药企业的商业模式也日臻成熟,国内也有年营收超过2 亿元并提交 IPO 的公司出现。从资本角度看,国内 AI 制药领域的融资也已显回暖趋势。MNC 等头部药企对 AI 制药领域的布局也日臻成熟。如赛诺菲已“All-in”人工智能;GSK、复星等也在加大与 AI 制药企业的合作力度。头部企业与 AI 制药企业间的合作也日趋频繁,金额也上升到数亿美元规模。我们有理由相信,AI

9、制药的生态闭环已现雏形,AI 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已到了一个量变的前夜,将在未来十年为医药工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随 AI 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快速发展,监管机构也随之加大了对 AI 制药领域的关注,2023 年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 EMA(欧洲药品管理局)分别发出讨论文件和草案,体现了监管机构对 AI 制药领域加强管理的意向与决心;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在不断加强对 AI 制药领域的关注。我们预计,在 2023 年后,各国会出台一系列针对 AI 制药领域的监管政策,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这也是 AI 制药领域真正实现产业化,成为成熟行业的前提。19F,China R

10、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一、一、2023 年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年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1、2023 年中国生物医药年中国生物医药授权授权交易仅次于美国,超过欧洲与日本,中国创新步入全球前交易仅次于美国,超过欧洲与日本,中国创新步入全球前二二 回顾 2023 年的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授权交易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3 年 1 月至 12 月,美国生物医药授权交易 219 件,涉及管

11、线/技术269 个;中国生物医药授权交易 119 件,涉及管线/技术 143 个;欧洲生物医药授权交易 109件,涉及管线/技术 134 个。以上三个国家/地区所发生的交易占据了全球交易事件数的近90%,是毫无疑问的全球生物医药授权交易中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作为产品/技术转让方的交易(中国授权交易)数量仅次于美国,已经超越欧洲和日本;而从授权交易金额维度看,中国授权交易的平均单笔交易总金额达到 6.7 亿美元,平均单笔交易首付款为 5,086 万美元;而美国相应数据则分别为 6.1 亿美元和 3,466 万美元。中国企业在生物医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方面已经低调超过大洋彼岸的医药帝国。以

12、上数据可以反映出,过去几年中国的创新药投入已过去几年中国的创新药投入已经逐渐开花结果,在质与量上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创新也更加靠近舞台中心经逐渐开花结果,在质与量上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创新也更加靠近舞台中心。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

13、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将视线转向中国自身,纵观历年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授权交易的金额正在快速增长,对外授权总交易金额从 2019 年的 13.9 亿美元上涨到 2023 年的 406.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30%,而全球同期数据仅有 10%。在中国 2023 年的全部授权交易事件中,创新药项目占比高

14、达 83%,相较于 2022 年的 69%提升了 10 个百分点以上,创新药进一步挤压生物类似药、传统产品等项目空间,成为绝对的交易主流。从治疗领域来看,肿瘤和罕见病仍然是交易的热门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在 2023 年年 IPO 大幅收窄的背景下,授权交易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融资的重大幅收窄的背景下,授权交易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融资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放大。要性被进一步放大。2023 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 A 股 IPO 募资总额为 166 亿元,远低于同年中国企业授权交易首付款总额 3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65 亿元),后者正在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为企业发展注入珍贵血液。与此同时,我

15、们也欣喜地发现,大额授权交易正在不断点燃市场热情。2023 年 11 月 9 日,诚益生物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一项独家许可协议,将小分子 GLP-1 受体激动剂(GLP-1RA)ECC5004 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授予后者。根据协议条款,诚益生物将获得 1.85 亿美元的首付款、高达 18.25 亿美元的未来临床、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而在这项大额交易新闻过去短短一个月之后,12 月 11 日,百利天恒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 SystImmune 与百时美施贵宝就 EGFRHER3 双抗 ADC 产品 BL-B01D1 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百

16、时美施贵宝将向 SystImmune 支付 8 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可达 5 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SystImmune 将获得最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高可达 71 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 84 亿美元。该交易创造了国产药物授权出海新纪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创新药将在不远的将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2、GLP-1 靶点相关药物靶点相关药物为为

17、全球减肥药品市场全球减肥药品市场带来带来“热辣滚烫热辣滚烫”司美格鲁肽这一明星产品,作为一款兼具医疗属性与消费属性的产品司美格鲁肽这一明星产品,作为一款兼具医疗属性与消费属性的产品,第一次在全球范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围内产生如此产生如此深远又广泛深远又广泛的影响的影响。该产品在 2023 年实现了 212.01 亿美元的销售额,距离Keytruda 的“药王”之座仅一步之遥。其生产厂商诺和诺德公布财报,公司 2023 年实现净销售收入 2,322.61 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 2,428.06 亿元),同比增长 36%;同期净利润 836.83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 874.91 亿元),同

18、比增长 51%。司美格鲁肽销售收入自 2018 年上市起的 17.9 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 18.7 亿元)攀升至 2023 年的 1,544.75 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 1614.89 亿元),其中针对减肥适应症的 Wegovy 在 2023 年销售收入达到 313.43 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 327.66 亿元),占比 20.3%,相较 2022 年上涨约 420%(以固定汇率计),成为司美格鲁肽产品新增长引擎。2020 年根据世界肥胖联盟数据,全球约 38%人群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 25 以上,即体重超重,预计至 2035 年,全球超 40 亿人口将超重或肥胖,司美格鲁

19、肽在减肥领域极具想象空间。当前全球糖尿病及减肥市场,前有司美格鲁肽、礼来替尔泊肽两款重磅药物销量不断创造新高,后有大量在研管线迅速推进,目前全球已有近 300 个 GLP-1 受体激动剂处于临床至批准上市阶段。伴随着 GLP-1 这一蓝海市场中不断有新的玩家涌入,其中不乏罗氏、阿斯利康等 MNC 以或收购或合作等方式快速进入,“下一个 PD-1”的担忧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萦绕在所有人头顶,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双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双/多靶点、创新剂型、超长效及适应症拓展成为众多后来多靶点、创新剂型、超长效及适应症拓展成为众多后来者谋求弯道超车的方式,者谋求弯道超车的方式,GLP-1 药物产业发展迈入

20、药物产业发展迈入“差异化创新差异化创新”时代。时代。面对当前供不应求的 GLP-1 药物市场,国内相关药企纷纷加速研发脚步,其中双/多靶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信达生物(01801.HK)在研发 GLP-1R/GCGR 双激动剂药物玛仕度肽(IBI362);华东医药(000963.SZ)自研的 HDM1005 和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的 DR10624 计划开发减肥适应症,为双靶点和三靶点产品;恒瑞医药(600276.SH)正在研发的减肥适应症HRS9531,也是双靶点(GLP-1RGIPR)产品。除多靶点药物外,口服剂型及复方制剂成为国内外药企发力的另一主要方向,司美格鲁肽口服药(商品名 Ryb

21、elsus)于 2019 年 9 月获 FDA 批准用于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2024年 1 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诺和诺德研发生产的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在中国的上市申请,用于成人 2 型糖尿病治疗。诺和忻的获批标志着 GLP-1RA 类药物将进入口服时代。礼来的小分子口服药 Orforglipron 针对糖尿病、肥胖及 CVD 预防等适应症进入临床 III 期;国内药企研发进度亦不遑多让,恒瑞医药的 HRS-7535、华东医药的 TTP273 以及硕迪生物的 GSBR-1290 等 GLP-1 口服小分子药物均进入临床 II 期。用药依从性一直是药物研发和使用过程

22、中无法避免的话题,GLP-1 在延长药物半衰期及安全性上更是“卷出天际”。安进开发的 AMG-133 通过构建 GIPR 抗体与 GLP-1 融合的多肽偶联药物,将给药频率降低至每月一次,且 I 期临床结果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和优秀的体重下降及维持效果。我们亦注意到诺和诺德在最新一期年报中披露了正在进行的 GLP-1/GIP 双靶点药物的研究,给药频率亦为每月一次。糖尿病及肥胖临床常表现合并症及 GLP-1R 在全身多个器官或组织的广泛分布,为 GLP-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

23、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1 类药物的适应症拓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 GLP-1 类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布局糖尿病肾病、阿尔兹海默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心血管疾病等 22 种适应症,国内药企亦紧随其后,如质肽生物针对阿尔兹海默症产品在全球范围进入临床 I 期,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已在全球范围申报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适应症的临床试验。2023 年最火词条中 GLP-1 一定有一席之地,GLP-1 药物在带来全球糖尿病及减肥药品市场的“热辣滚烫”之余,也引发了大家深刻的思考。我们认为,GLP-1 药物兼具的医疗属性与消药物兼具的

24、医疗属性与消费属性为其打开了区别于传统药物的市场想象空间,也为后续新药研发及商业化模式开拓了费属性为其打开了区别于传统药物的市场想象空间,也为后续新药研发及商业化模式开拓了新的思路新的思路;然而另一方面,GLP-1 药物的火热虽不乏市场机遇和消费需求刺激的推波助澜,但究其本质仍旧是足够优秀的药物机制及对临床需求的满足。一款创新药从化合物筛选到最终商业化基本要超过 10 年时间,资深科学家和企业家难以准确预测 10 年后的市场变化,亦难以依据未来的需求准确指导现在的新药研发。GLP-1 药物再次印证了在生物医药行业,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永远是新药研发的主旋律。不同于新消费等市场的瞬息万变,追

25、逐热点并非为一个明智的市场策略,我们在 GLP-1 药物市场的发展现状中亦可窥见一斑,辉瑞因为较高频率的不良反应接连折戟两款小分子 GLP-1 口服药,阿斯利康因临床数据不佳放弃对其口服GLP-1药物AZD0186的研发,并随后终止对旗下GLP-1R/GCGR 激动剂 Cotadutide 的研发,然而曾经全球第一款上市的 GLP-1 类药物便是阿斯利康的艾塞那肽。这不得不让大家唏嘘于新药研发的困难,亦明白没有一家医药公司会成为行业的常胜将军,一款药物会成为细分赛道的常青树。在日益激烈的新药研发环境和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创新药企更需要回归创新本质,才能最终穿越周期,收获一个又一个的“重磅炸弹

26、”药物。3、2023 年行业发展由资本驱动变为产业驱动年行业发展由资本驱动变为产业驱动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

27、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

28、编 100005 2023 年 1 月 1 日到 2024 年 3 月 1 日,一级市场上 3 亿以上的医药相关交易事件一共有59 起,交易总额超过 650 亿人民币。从融资和并购角度来看,其中 47 起是融资事件,12 起是并购事件,并购事件数量占比超过 20%,金额达到 318 亿,并购金额占比接近 50%,其中 2023年 8 起,金额占比 48.8%,而同期 2022 年并购事件只有 5 起,数量占比约 6%,总金额 24 亿,并购金额占比不到 5%,可以看到去年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都出现了大幅的提升,特别是金额上已经在大额交易中占据半壁江山,其中 2024 年仅 2 个月就有 4 起

29、大额并购交易出现,达到 2023 年的一半,今年并购事件将进入新的爆发期。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并购交易的大量涌现,并购交易的大量涌现,其中重要其中重要原因是产业原因是产

30、业方方参与度上升参与度上升。2023 年 1 月到 2024 年 3 月的12 起并购事件都看到产业方的身影,如海尔集团 125 亿人民币并购上海莱士,漱玉平民收购7.15 亿人民币天士力大药房、仙乐健康 12 亿人民币收购美国 Best Formulations Inc.,阿斯利康12 亿美金收购亘喜生物,这些大额并购交易都是产业公司主导。从融资端来看,也发现产业方在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而在刚提及的大额融资交易中与产业方相关的达到 13 起,占比接近 30%,包括先声再明 9.7 亿人民币融资,箕星药业 1.62 亿美元融资,康龙生物 9.5 亿人民币融资,金斯瑞蓬勃生物

31、2.24 亿美金融资,华润生物 6 亿元融资都属于领先的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子公司或部分业务独立融资,从龙头母公司或集团秉承下来的技术、管理、资源等优势不是一般初创企业可以比拟。以海外 MNC 以及国内 Biopharma 为代表的产业方现金流充裕且稳定,在行业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关于交易背后动机,概括如下:1)MNC 拓展中国市场拓展中国市场 拜耳投资箕星药业:2024 年 1 月拜耳、RTW 投资公司分别以 3500 万美元和 1.27 亿美元对箕星药业进行股权投资,通过此次合作,拜耳将获得箕星在心血管和眼科领域产品线商业化权益的优先谈判权。箕星药业成立于 2019 年,专注于心血管和眼科两大

32、领域,通过 license 等方式引进已上市/临床后期产品,开拓中国市场,有多款产品涉及心衰、干眼症等重磅产品正在申请上市,拜耳此举也是加大了对于中国市场的开发。2)MNC 寻求差异化技术平台寻求差异化技术平台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2023 年 12 月国内细胞治疗企业亘喜生物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收购协议,成为中国 Biotech 历史上第一个被跨国公司完整收购的中国创新

33、药企,本次交易总金额高达 12 亿美元,较亘喜生物在前一天的收盘价溢价 86%。亘喜生物专注于开发新一代 CAR-T 疗法,核心技术平台主要是 FasTCAR,是一款开创性的快速生产自体 CAR-T细胞技术平台。FasTCAR 平台可将细胞生产周期由传统的数周时间大幅加速,有望显著缩短患者等待期,并降低疾病进展恶化的风险。目前应用该技术已有多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通过本次收购,阿斯利康也获得了快速生产的技术平台和技术管线,扩宽了细胞疗法的布局。具备差异化技术的 Biotech,在当下国内遇冷的环境中,对于欧美现金流充裕的 MNC 来说是合适优质资产,并购与 BD 交易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主线。

34、3)国内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国内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仙乐健康收购美国 Best Formulations Inc.:2023 年初,仙乐健康完成对加州营养补充剂合同制造商 Best Formulations 的多数股权收购。交易完成后,仙乐健康通过间接全资子公司 Sirio Healthcare Holdings LLC.持有标的公司 71.41%股权。仙乐健康是国内龙头营养健康食品 CDMO 公司之一,也是领先的软胶囊和营养软糖制造商。Best Formulations 成立于 1986 年,是美国领先的营养补充产品 CDMO 公司,在软胶囊产品领域具备生产多种剂型和研发复杂配方的能力,并着手

35、布局软糖和个人护理产品,先进的生产设施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公司基于中国汕头工厂的基础,2016 年全资收购德国工厂 Ayanda,欧洲五大软胶囊制造商之一。2018年马鞍山工厂投产,陆续扩充软糖及饮品产能。通过本次收购仙乐健康完成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关键的一环,实现了公司在北美本地化的供应链布局,加快了公司构建全球协同的战略闭环,标志着公司成为全球化的营养健康食品 CDMO 领域企业。4)国内企业拓宽商业版图国内企业拓宽商业版图 海尔集团并购上海莱士:海尔集团强势入主血制品龙头,2023 年 12 月上海莱士发布公告称,海尔集团拟收购基立福持有公司的 20%股份,转让价款共计 125 亿元,溢价

36、 17.6%,交易估值达 625 亿人民币。交易完成后,海尔集团将拥有上海莱士 20%的股份及 26.58%的表决权,海尔集团将因此次收购而成为上海莱士的实控人。上海莱士的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等,而家电龙头海尔集团早已布局健康领域,已拥有盈康生命(300143.SZ)、海尔生物(688139.SH)2 家上市公司,其中海尔生物已涉足血液产业链,为血站、医院等用血场景提供智慧用血解决方案,与上海莱士的血液制品业务,具有一定的业务协同性。本次入主上海莱士,海尔集团将手握 3 家医疗健康上市公司,资本版图进一步扩张。在当下市场遇冷,估值中枢下移的环

37、境中,跨领域或者试图拓宽版图的企业也是绝佳契机。5)国内龙头企业分拆融资国内龙头企业分拆融资 先声药业分拆先声再明融资:作为上市公司分拆融资的代表,2024 年 2 月,先声药业子公司先声再明完成 9.7 亿元融资,由国投招商领投,优山资本、杏泽资本、中和资本跟投。先声药业的业务分为神经系统、肿瘤、自免、抗感染及其他四个板块,先声再明是先声旗下的肿瘤药板块,2020 年底成立,2023 年开始独立运营,根据 2022 年年报,肿瘤业务整体营收 14.3亿元,是公司营收占比第二高的业务。先声再明由有两款上市药物,其中恩维达是全球第一个能够皮下注射的 PD-L1 药物,由思路迪医药、康宁杰瑞合作开

38、发,先声药业负责商业化;科赛拉 2022 年 7 月附条件上市,由美国 G1 公司开发,是全球首款可降低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的骨髓保护疗法;还有一款和迈博药业 EGFR 抗体 NDA 已被受理。根据协议,先声再明对外放出 11.45%股本,投后估值达到 84.7 亿元。康龙生物融资:23 年 3 月康龙化成子公司康龙生物,完成新一轮 9.5 亿元人民币融资,以进一步加快大

39、分子药物及细胞与基因治疗等研发服务能力的建设,提高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板块的运营能力。本次投资方包括康君资本、高瓴创投、通商基金、宏沣投资、张江科投、惠每资本、东证资本、建发新兴投资、宝鼎投资、华杰高景,投后估值约 85 亿,迈入独角兽行列。康龙化成作为中国第二大 CXO,本次分拆子公司康龙生物为旗下 CGT CDMO 板块,自 2021 年起,公司的大分子和 CGT 服务开始作为独立板块管理,当年实现收入 1.5 亿元,到了 2022 年这一项收入变成了 1.95 亿元,同比增长约 30%,23 年 H1 达 2 亿营收。CXO中不止于康龙化成,包括凯莱英、博腾生物、金斯瑞生物也纷纷成

40、立旗下公司,分拆大分子/CGT CDMO 业务,而药明康德也已成功分拆 ADC CDMO 药明合联实现港股上市。国内龙头医药企业的子公司具备传统 Biotech 企业难以企及的技术积累以及可触及资源,在当下环境中,凭借高的确定性,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4、2023 年医疗反腐常态化叠加集采持续扩面,将不断挤压仿制药企业生存空间;同时创新年医疗反腐常态化叠加集采持续扩面,将不断挤压仿制药企业生存空间;同时创新药医保谈判释放温和信号,政策与创新逐步找到平衡点药医保谈判释放温和信号,政策与创新逐步找到平衡点 2023 年伊始,中纪委官方发布深度关注严查医疗领域隐蔽利益输送,指出医疗领域反腐问题不断隐形

41、变异,迭代升级。5 月,国家卫健委等十四部门联合发布2023 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 及 关于调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的通知,拉开了 2023 年全面医疗反腐工作的序幕。7 月,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政治工作。8 月,国家卫健委就全国医疗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答记者问,提出此次集中整治涵盖医药行业生产、流通、销售、使用、报销全链条的全覆盖工作原则,明确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尤其是利用医药领域权利寻租、“带金销售”、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等整治重

42、点。截止目前,全国医疗反腐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最高检披露在 2023年 1-11 月检察机关起诉医疗系统相关职务犯罪近 500 人,医疗系统成为反腐重点行业中被起诉人数最多的行业。另据不完全统计,在 2023 年落马的各地医疗机构“一把手”已超过 200 人。全国医疗反腐对社会、资本市场及医疗行业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其本质上加速了全国医疗反腐对社会、资本市场及医疗行业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其本质上加速了医疗行业规范性进程,进一步优化行业生态,并带来“良币驱逐劣币”效应医疗行业规范性进程,进一步优化行业生态,并带来“良币驱逐劣币”效应:全面医疗反腐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反腐使民众“看病贵”

43、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为了提升同质化医药产品进院比例而产生的“带金销售”及召开学术会议所产生的不合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导致“看病贵”问题长期存在;医疗反腐压力亦传导至二级市场,据相关统计,继 2023 年 7 月 28 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反腐整治工作会议后,7 月 31 日,多只医药股开盘下跌并持续跳水,虽然短期来看密集出台的反腐政策文件及强大的监管力度会导致资本市场医药板块承压,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一步传导和释放悲观情绪,但长期来看医疗反腐将引导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药械产品的竞争进一步集中于有效性与安全性,聚焦真正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同时对“带金销售”驱动的同质化辅助用药及不合理

44、用药等行为遏制,有利于医药行业及医药公司的健康发展,最终将促进股票价格对价值的回归,真正反映医药的研发和创新等核心价值。相较社会和资本市场而言,医疗反腐对于医疗行业的影响则更为全面和深远。首先,医疗 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反腐行动短期内给医疗行业的运行造成了较大冲击,根据 LEK(艾意凯)相关统计,2023 年8 月全国门诊和手术量均环比下降 10%左右,但降幅在 9 月份开始逐步收窄;全国药

45、械产品销量在 8 月亦下滑约 15%,但肿瘤等领域的成熟产品、刚需产品及服务所受影响较小。7 月-8 月药械企业的销售拜访活动及各类学术会议几乎暂停。然而,步入全面化、常态化的医疗反腐将有助于推动医疗行业的规范化、系统化健康发展,建立公平、公正的行业秩序。但我们亦注意到符合规范的学术会议仍在继续举办,会议数量的减少提高了企业的赞助门槛,高质量的学术会议则能吸引更多参会人员,进而有助于优质产品的推广与销售,也加速了企业销售模式转型和能力的提升;医疗反腐行动与带量采购、DRG 控费等政策一脉相承,导致医院对集采报量和 DRG 上限价格的执行更加严格,但亦促使企业做好产品组合及生命周期管理,积极探索

46、不同销售及研发政策,减少非正常销售费用支出,为新药研发腾挪资金,从根本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医疗反腐其实是国际性议题,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发达国家长期执行着更为严格的医药反腐政策,外资药械企业亦坚持严格的合规制度,本轮医疗反腐将倒逼国内药械公司加快合规体系构建,这将带来药械公司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帮助中国医药行业步入螺旋上升通道。2023年12月,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关情况,此次共有143个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价格降幅为 61.7%。其中,2023 年共 25 个创新药参加谈判,最终 23 个

47、药物谈判成功,成功率约 92%,高于整体水平约 7.4%,价格平均降幅则低于整体水平约 4.4%。在目录调整周期方面,国家医保局将创新药调整周期由原来的最长 8 年缩短至 1 年,将目录的准入方式由专家遴选制改为企业申报制,申报范围聚焦近五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在药物续约规则方面,随着部分创新药在首次谈判两年后进入续约阶段,2023 年 7 月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对常规目录管理、简易续约和重新谈判三种谈判药品续约形式以及续约降幅计算公式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及细化,有利于构建长期创新药支付体系。100 个续约药品中约 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仅 31 个药物因

48、销售额超出预期品种需要降价,但降幅仅 6.7%,可以看到,无论从获批数量、获批价格、进入周期及续约价格方面,医保谈判均表现出了对创新药的倾斜,在不断完善的医保谈判机制中逐渐找到鼓励创新与维持医保支付能力的微妙的平衡点。针对对于真正创新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定价机制,2023 年和 2024 年初,国内监管机构相继出台政策,探索市场化的自主定价机制,保护创新,激励创新。2023 年 12 月 15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 02870 号(社会管理类 217 号)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明确:鼓励将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激发药品企业创新研发动力。在 DRG/D

49、IP 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充分考虑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的应用。2024年 3 月 4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 3298 号建议的答复,其中针对代表提出的进一步完善医保 DRGs 支付体系关于医疗新技术问题,国家医保局给出明确答复,进一步支持创新医疗器械豁免“DRG”。2024 年 2 月 5 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高质量创新药在未来可探索合理的自主定价。医保目录调整对于创新药的倾斜及现阶段适时提出的创新药分阶段价格管理机制的探索无疑都将在更大程度上鼓励创新药的发展及构建稳定的创新药商业化

50、预期。我们相信,合理的我们相信,合理的政策方能够鼓励技术创新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即便诸如医疗反腐等政策带来了产业的阵痛政策方能够鼓励技术创新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即便诸如医疗反腐等政策带来了产业的阵痛与调整,但这最终都将帮助医疗行业步入更好的发展阶段。与调整,但这最终都将帮助医疗行业步入更好的发展阶段。19F,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8 Jianguomenbei Ave.Beijing,100005,P.R.China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 8 号华润大厦 19 层 邮编 100005 5、2023 年年 AI 技术与医药工业的结合,出现了更多令人兴奋与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