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T 2414-2017 羊肚菌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四川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42881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9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T 2414-2017 羊肚菌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51∕T 2414-2017 羊肚菌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51∕T 2414-2017 羊肚菌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51∕T 2414-2017 羊肚菌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51∕T 2414-2017 羊肚菌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4142017 羊肚菌林下种植技术规程 2017 - 09 - 19 发布 2017 - 10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1/T 2414201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林地选择与整理 . 1 4 搭棚与做床 . 2 5 品种选择与菌种制作 . 2 6 播种 . 2 7 营养袋制作 . 2 8 搭建拱棚 . 3 9 出菇管理 . 3 10 病虫害防治 . 3 11 羊肚菌采摘 . 3 12 烘干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羊肚

2、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4 DB51/T 2414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庄国庆、彭天祥、王丽、李诗娟、盛玉珍、冯勇。DB51/T 24142017 1 羊肚菌林下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羊肚菌(Morehella esculenta (L. ) Pers)在林下种植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包括林地选择、光照强度控制、营养袋配方、土壤改良、发菌管理、出菇

3、管理、采收烘干、病虫害防治等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林下种植羊肚菌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DB11/T 843-2011 山区林地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 3 林地选择与整理 3.1 林地位置 林地的位置参照 DB11/T 843-2011 的要求,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避免对野生动物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3.2 林地选择 土壤应符

4、合 GB 15618-1995 的要求,海拔2200米以下,选择地势较平坦,土质疏松、肥沃,排灌良好,耕作土层厚度在30cm以上,土壤pH介于5.2至7.8,坡度小于20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同时,林地要便于管理,交通运输相对完善,易于开发的林地。 3.3 林地准备 3.3.1 林地整理和土壤消毒 去除林地杂草与杂木;每亩洒 100kg 的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3.3.2 整地与土壤改良 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翻耕深度20cm25cm,随耕随耙,及时平整。土质较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施用发酵蔗渣或发酵秸秆,如果腐质厚的可不施用。同时

5、微耕机翻耕或人工耕3次。 DB51/T 24142017 2 4 搭棚与做床 4.1 搭棚 搭棚依据郁闭度调节搭棚高度。 对于未成林地选择用U型拱搭矮棚,棚高不低于1m, 选择4针遮阳网。对于成林地选择高棚,棚高依据郁闭度与树高调整,高度1.5m2.5m之间。对于常绿阔叶林郁闭度大于0.7的用3针遮阳网搭棚且棚高1.82.2m, 郁闭度小于0.7的用4针遮阳网搭棚且棚高1.51.8m。 对于落叶阔叶林,用4针遮阳网搭棚且棚高1.82.2m。 4.2 做床 菌床宽依林间距而定选择0.6m1.2m,床长依地形而定,床高不小于30cm,步道宽20cm30cm。周围挖排水沟。 5 品种选择与菌种制作

6、5.1 品种选择 海拔1600m2200米的林地,选择“六妹”品种。海拔1600m的林地选择“六妹”或“梯棱”品种。 5.2 菌种的制作 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制作按照 NY/T 528-2010 的要求执行。 6 播种 6.1 下种要求 选择秋季, 日最高气温应在1018。 海拔1500米以下的应当在11月1030日播种; 海拔1500m2200m应当在10月15日11月10日播种。 6.2 播种 播种方式主要采用撒播。每平米0.30.5袋菌种,将菌丝长满袋的羊肚菌菌种去除塑料袋,揉碎后均匀撒播在厢面上,撒播后覆土35cm,播种后立即给土壤表面喷水保持湿润。 7 营养袋制作 7.1 营养袋配方

7、 营养袋的制作参照 NY/T 528-2010 的要求执行,采用12*24聚乙烯菌袋,每袋的配方为小麦150g、谷壳30g、石灰2g、石膏2g、磷酸二氢钾0.2g,含水量50%60%。加水混匀后装袋灭菌,温度100灭菌24小时。 7.2 营养袋的放置 下种7天到20天之间放置营养袋。每平方米3袋,每厢依据菌床宽度摆放两排或三排,营养袋间隔0.40.6m。侧面开8cm10cm口子,摆放时划口朝下,让营养袋内基料接触到菌床。 DB51/T 24142017 3 8 搭建拱棚 下营养袋后依据菌床宽度在大棚内搭建小拱棚,棚高0.50.8m,选择白色普通薄膜,两端不封闭,以保持通风。 9 出菇管理 9.

8、1 诱导出菇 发菌期菌床土壤保持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下种35天40天时,喷水使菌床土壤完全浸透,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促进羊肚菌原基的形成。水分刺激只能刺激一次。 9.2 幼菇管理 水分刺激后,菌丝扭结形成大量原基,此时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需要采取喷水措施,喷水要轻,重点向空中喷水,在上午8点11点喷水。并用抖动小拱棚薄膜的方式通风换气,控制温度在418,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ppm以下。 10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 11 羊肚菌采摘 11.1 采摘标准 羊肚菌菌冒褶皱充分展开即可采摘,要求菌脚通柄,不带泥脚。 11.2 分级 依据菌冒大小分级,菌

9、冒912cm为羊肚菌一级,菌冒58cm为羊肚菌二级,菌冒35cm为羊肚菌三级,菌冒有白斑或菌冒破损为羊肚菌四级。 12 烘干 12.1 分级处理 将分级好的一、二级羊肚菌剪下菌脚,使羊肚菌的菌脚和菌冒分开烘干,对于三、四级羊肚菌烘干整个菇体。 12.2 烘干保存 羊肚菌烘干采取梯度温度烘干, 一阶段温度3840; 烘干湿度下降到50%时开始二阶段, 温度4345;湿度下降到30%时开始第三阶段,烘干温度4850。湿度下降到12%时烘干完成,冷却后立即装袋封存。羊肚菌干品保存外部环境要求避光、阴凉、干燥。 DB51/T 24142017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羊肚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表A.1 羊肚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病虫害名称 危害部位 防治措施 蛞蝓 幼菇 下完营养袋后,使用药剂诱杀或人工捕杀。 飞蚊 菇体 药剂诱杀或黄色粘蚊板诱杀。 蚂蚁 菌根 药物诱杀 地蛆 营养袋菌根 前期通过生石灰杀害,后期人工捕杀 白斑病 菌冒 通风、降低温度、降低湿度 黄脚病 幼菇 降低温度、湿度 _ DB51/T 2414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