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讲课稿.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426352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讲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讲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讲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讲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讲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学习好资料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1、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简称大化小乘、小化大除) (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 公顷 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平方毫米(m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

2、厘米=100平方毫米 (3)、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1世纪=100年 1年平年365天 1年闰年366天 1年12个月1月 、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每月30天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1年分4季 1月分上、中、下上旬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a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正=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正=a22、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对边相等。ab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长=2(a+b)

3、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长=ab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对边相等。h 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平=ah a=Sh h=Saa h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a 字母公式S =ah2 a=2Sh h=2Sa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的两条边就是底 (一般情况短边叫上底、长边叫下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梯=(a+b)h2 a=2Sh-b b=2Sh-a h=2S(a+b)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添上0。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例如: 4.250.108= (1)、一个数(

4、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如:3.20.883.2 0.134.764.76(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大。如:0.231.040.23 3.57.37.34、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除数扩大多少倍,被除数也只能扩大多少倍、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不够除时商0。除到最后任然有余数要添0往下出。例如: 50.40.28=(1)、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0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例如:4.251.014.25(2)、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0且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例如:0.990.990.995、各种运算定律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1)、

5、加法: 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b+a 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可以先把前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在和后一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和第一个数相加。a +b+c=(a+b)+c a+b+c=a+(b+c)(2)、加法:一个数连续的减去几个数,可以把后面的所有减数相加,再和倍减数相减。a b-c=a-(b+c)(3)、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 =ba 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乘,可以先把前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和后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在和第一个数相乘。abc =(ab)c abc=a(bc) abc=(ac)b 分配律:两个数

6、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与括号内的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或相减。 (a +b)c=ac+bc (a-b)c=ac-bc(4)、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的除以几个数,可以把后面的所有除数相乘,再和被除数相出。a bc=a(bc)。(5)、简便计算练习:0.78101 0.7810.1 6.42.8+2.83.6 0.251.25480.1253.22.5 1.27101-1.27 7.899+7.8 9.430.2440.82.6125 1.257.680 96.550.2 320.252.7599 + 2.75 (0.25+2.5)40 8.80.125 76.90.20.5(0.125+

7、1.25+12.5+125)0.8 4.425 23.699+23.6 54.30.20.5 151.50.4 0.256.4340 570.986.53101-6.53 86.7-13.6-26.4 6.9101 2.765.4+5.42.240.7899 1.25180.8 5.612+4.412 9.913.89.37-3.65-2.35 5.42.08+2.085.6-2.089.8250.2+98.250.9-0.3930.4 17.17-6.8-3.2-6.172.7654+5.422.4 644.53.645 17.45-(3.2+12.45)3、解方程必需掌握的六个公式:加法:

8、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如:减法: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如: 减数=被减数-差 如:乘法: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如:除法:除号前面的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如: 除数=被除数商 如: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先判断是什么法 再看未知数在哪个位置上 说出相应的公式。X+3.2=4.6 X-1.8=4 5.5- X=4 1.6 X= 6.4 X7=0.3 3.3X=33X+6=18 2 X-7.5=8.5 16+8 X=40 4 X-39=292(X-2.6)=8 5(X+1.5)=17.5 8(X-6.2)=41.6 (a-3)=7.513.2 X+

9、9 X=33.3 8 X-3 X=105 5.4 X+ X=12.8 N-0.36 N=16应用练习:(1)、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例如:两辆汽车同时相背而行,4.5小时后两车相距54.千米,甲车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都少千米?(2)、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弥渡开往下关,甲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56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2、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例如:小敏买了两套丛书,科学丛书每本2.5元,发明家丛书没本3元。共花了22元。每套丛书有多少本?3、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

10、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1)、农田里二台播种机6小时可以播种2.4公顷,照这样计算3.56小时3台播种机可以播种多少公顷? 4、产量问题:总产量=单位面积的产量总面积 单位面积的产量=总产量总面积例如:(1)、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300米,高是240米。共收小麦486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克?5、倍数问题:像这类的应用题在几倍前都会有一个的字,如果的字前得这个量就是问题,我们就可以根据数量关系设这个量为X.列出方程。例如:(1)、某钢厂有职工1800人,其中男职工是女职工的2.6倍,这个钢厂男、女职工各有多少人?(2)、用48分米铁丝,做一个长方形框架,要使长是宽

11、的2倍,这个长方形框架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6、经典性题例:(1)、某城市的出租车起价5元,可以坐3千米,超过3千米后,每千米收1.4元,李阿姨从家做到体育馆公用去16.2元,李阿姨家到体育馆共多少千米?(2)、某地通讯公司童话的收费标准有两种:月租18元,通话每分钟0.18元,无月租,通话每分钟0.22元,如果每月的通话时间为150分钟,选择哪一种标准比较省钱?(3)、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63、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4)、蜗牛沿着10米深的井往上爬,每天从清早到傍晚向上爬了5米,夜间又下滑4米,需几天爬到井口?(5)、小明用一张100元得人民币到超市买了25.23元得货物,时候售货员发现

12、这是一张假币,商店共亏损了多少?7、入1法和去尾法:1、服装厂制作一部服装,原来每套用布4.9米,改进技术后,每套只用4.1米,原来做248套服装用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8、与图形面积相关的题型:例如:(1)、一个三角形的 面积是6.28平方米,高是3.14米,它的底是多少米?(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2.5平方厘米,底是9厘米,高是多少厘米?(3)、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1平方米,它的上底是3.6米,高是5米,它的下底是多少米?(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2米,长是25米,宽是多少米?(5)、如图,这是一个有4个底是9厘米,高是27厘米的三角形做成的布艺。做30个这样的布艺要多少平方米得布料?

13、9、鸡兔同笼问题:例如:(1)、鸡兔同笼,兔是鸡数量的2倍,它们共有150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2)鸡兔同笼,头共有12个,脚有32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判断练习1、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2、3.5和3.50的意义相同。 ( )3、3x5x8是方程。 ( )4、374的商是无限小数。 ( )5、(1351.08)913.591.089 ( )6、9与x的4倍的和是94x。 ( )7、0.250.8的积有三位小数。( )8、0.272727是循环小数。( )9、两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1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1、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

14、形面积的一半。( )1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3、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4、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是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5、循环小数一定大于有限小数。( )16、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17、一个数乘小数,它的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18、无限小数都比1大。( )19、a2也就是2a.( )20、0.9和0.90的大小一样,意义也相同。( )21、0.8小时等于80分钟。( )22、一个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23、比0.5大而比0.7小的小数只有0.6。( )24、4.8585是近似数。( )。25、一个边长是

15、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26、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小。( )27、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他的面积和周长都不变。( )28、一个边长是分米得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9、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左右两边任然相等。( )填空练习1、280.23的积一定有( )位小数。2、两个因数的积是3.12,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应是( )。3、甲、乙两数的和是19.8,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甲数是( )、乙数是( )。4、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是a、其余两个依次是( )和(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16、22.6平方米,和它等低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是( )平方米。6、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90分米、100分米、80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7、从一个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行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8、有一堆木料堆成梯形,最上面一层有三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共有( )根。9、2.964保留三位小数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10、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2.60,这个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6厘米11、右图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 )。如果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 )1

17、2、1.609609的第17为上的数是( )。13、如图,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0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14、1.5小时=( )小时( )分钟。2吨40千克=( )吨。15、大于0.7二小于0.8的小数有( )、两位小数有( )个,16、用1、2、3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期中奇数出现的可能性是( ),偶数出现的可能性是( )。17、任选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用大数减去小数,用所得的结果的四位数重复上述的过程。最多七步必得( ),这一现象在数学上被称之为( )。(2010年试题)18、吴欢今年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5.5分,期中语文95分、综合98

18、分,它的数学成绩( )。19、两数相乘的积是2.34,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是( );若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是( )。20、两数相除的商是4.88,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是( );同时缩小10倍,商是( )。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倍,商是( );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商是( );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00倍,商是( ),被除数缩小10倍,商是( )。如果被除数缩小10倍,除数扩大10倍商又是( )。21、口袋里有2个红球、5个白球、4个兰球。任意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到( )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球的可能

19、性最小,如果要让摸到白球和兰球的可能性一样,要( )。22、学校里有X棵梨树,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2倍,桃树比梨树多( )棵。选择练习1、与3061.7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 30.617 B. 3.0617 C. 306017 D. 306172、与0.4562.1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 4.5621 B、210.0456 C. 45.60.21 D. 4560.0213、0.781.002的积一定( )。A、小于0.78 B、大于1.002 C、大于0.78小于1.0024、两个数相除的商是7.95,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扩大100倍。商是( )A、7.95 B、0.795

20、C、79.55、9.755.7的商是17时,余数是( )乙甲A、6 B、0.6 C、0.066、右图中甲、乙两部分阴影的面积比较A、甲乙 B、甲乙 C、甲=乙1、求平均数的方法是:先把数字相加,在除以数字的个数。2、寻找中位数的方法是:先把数字按顺序排列,如果是单数个,中间一个是中位数,如果是双数个中间两个的平均数是众位数。中位数能表现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3、在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有( )、( )等。找规律:1、6.25、2.5、1( )、( )、0.0642、7、3.5、1.75( )、( )0.218753、0.5、2、8、( )4、0.81、0.64、0.49、( )、( )。5、8、16、32、C、128、C=( )。6、10、9、8.1、7.29、( )、( )。7、1、4、9、16、( )25。直接写出得数:45+98.70= 0.52 = X+X+X= X-0.74X= 97.2(0.24+0.76)=0.25321.25= MM= 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