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18841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5临床与实践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郑维(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咸宁437 0 0 0)【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 0 19 年10 月一2 0 2 0 年10 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中抽出6 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组,30 例患者予以传统换药,纳入对照组,30 例患者予以VSD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2 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 0.0 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

2、并发症发生率为16.6 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换药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1.2人选标准纳入标准: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后,肢体呈现外放性骨折合并创面软组织损伤,且创面无法自行愈合或实施缝合术,感染风险评估较高;经其他检查未合并有心脏出血、颅内损伤等致命性创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合并不可控糖尿病、全身性感染、脓毒症、恶性肿瘤、血管闭塞性疾病、意识不清、败血症等病症患者。1.3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局部换药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了解既往病史并完成体格检查。(2)采用0.9%

3、氯化钠溶液处理患者伤口和清除创面中坏死组织,留取分泌物完成细菌培养工作,并对创面用碘伏反复进行3次冲洗或擦拭,做好消毒工作。(3)铺设无菌巾,局部麻醉后将患者创面彻底清除干净,止血后实施I期手术。(4)修复或重建患者创伤部位的血管、神经和肌腱组织,取纱布置人抗生素溶液中浸湿,将纱布覆盖在创面上,注意邻近肌瓣,将裸露的骨质尽量覆盖,避免暴露,取干燥纱布做好加压包扎。患者需每日进行敷料更换,换药时可配合多侧孔引流管冲洗创面及完成引流,直至行期手术完全闭合创面。观察组采取VSD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1)前66临床与实践期处理工作和I期手术工作参照对照组,包括伤口清洗、分泌物培养、消毒铺巾、麻醉及

4、手术安排等。(2)用75%医用酒精再次消毒创面,剪裁出超出患者创面5cm的VSD敷料,覆盖创面后用针线固定,并应用半透明膜对创面进行严密缠绕,确保敷料和皮肤之间紧密贴实,不留其他空腔。(3)连接2 根引流管,1根连接负压器,进行持续负压吸引,1根置人抗生素和0.9%氯化钠溶液调配的混合液体中,保持2 次/d频率来灌洗创面。(4)引流期间注意观察患者体征指标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和血压,同时根据引流液流量、颜色来决定敷料更换频率,若发现引流液较为浑浊,需每3d更换1次,若引流液可见清亮,则5d更换1次敷料,直到可行期手术完全闭合创面为止。1.4观察指标比较2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

5、情况。(1)治疗有效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伤口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定。显效,患者治疗后,骨折端和创面均能有效恢复健康生理状态,且创面未见分泌物,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未出现感染或红肿问题;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创面面积均可见显著改善及缩减,皮肤存活状态良好,分泌物有所减少,可见肉芽组织覆盖创面,但需继续进行敷料更换,安排植皮手术后可见伤口愈合;无效,上述情况均未出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伤口未见良性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 0%。(2)治疗情况。记录2 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与疼痛情况,疼痛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

6、,V A S)进行评估,分值0 10 分,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痛感剧烈,分值越低表明患者自觉痛感程度越轻。(3)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感染、骨髓炎、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1.5丝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P 6 6.6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3015(50.00)12(40.00)3(10.00)27(90.00)对照组3011(36.67)9(30.00)10(33.33)

7、20(66.67)X值4.812P值0.0282.2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6.6 7%40.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骨髓炎感染皮肤坏死发生率观察组302(6.67)0(0)3(10.00)5(16.67)对照组304(13.33)5(16.67)3(10.00)12(40.00)值4.022P值0.0452.32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换药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2 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xs)创面愈合换

8、药次数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组别例数时间(d)(次)(d)(分)观察组3014.11 1.251.95 0.6016.42 3.051.11 0.19对照组3024.25 2.939.32 3.7126.11 3.113.44 0.95值17.43510.74112.18413.173P值0.0010.0010.0010.0013讨论从生理角度来看,肉芽组织长人覆盖创面深层结构是软组织缺损的自然修复方式,肉芽组织使得创面软组织具有通过成纤维细胞增生实现自然修复的能力。创面软组织往往存在炎症和污染,所以骨折时不能仅靠肉芽组织来修复软组织缺损,特别是开放性骨折应尽快通过手术覆盖创面。骨创伤所致创面软组织

9、损伤是临床常见慢性损伤疾病,究其原因,骨创伤创面软组织通常存在损伤面积大、部位深且骨质外露等特点,大幅度提高了创面感染风险,且合并组织创伤后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及微循环障碍等问题,均会促使患处局部肿胀,患者自述疼痛感明显,有甚者会因为痛感强烈而极大影响生活质量5。此外,有报道指出,若不能有效处理骨创伤患者创面软组织损伤问题,随着创面炎症反应持续刺激及病菌侵袭等,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会提高,严重者还将面临截肢风险。因此,如何在兼顾治疗存在病情危急、合并伤多、出血量大等特征的骨创伤病情前提下,精准处理及修复患者创面组织,是临床骨外科呕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之一 0 。历年来,临床针对骨创伤组织损伤患者

10、多采取常规换药处理,即清创后在创面上覆盖含有抗生素的纱布,做好包扎。但此类方式对于大面积损伤的患者而言,修复前需精准判断组织损伤边界,避免清创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延缓伤口愈合进度,且游离皮瓣修复方式会加剧创面环境污染程度,提高感染概率,导致软组织坏死。一般清创后所用的纱布包扎方法耗时较基层医学论坛2 0 2 3年9 月第2 7 卷第2 5期67临床与实践长,需频繁换药来强化患者创面抗感染作用,此类端会增加患者机体痛苦和医务人员工作量,适用性不高。VSD作为临床外科手术常用术式,是基于传统负压引流前提下一种优化的引流方法,是处理浅表创面和深部引流的有效手段。现阶段,临床提出将此类技术用于骨创伤组织损

11、伤修复治疗中,将引流管置入患者创面位置,避开器械与创面组织直接接触,并选择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闭创面,隔开外界与患者创面的碰触,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坏死组织与分泌物。VSD是治疗骨髓炎等内部疾病的有效手段,且VSD所形成的密闭引流系统也为创面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8。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骨创伤患者软组织损伤情况主张应用VSD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与疼痛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P0.05)。高飚等 9 分析VSD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 5.56%,较对照组的8 0.0 0%高(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

12、1.2 0 0.18)分,较对照组的(3.2 2 0.48)分低,植皮愈合、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所用时间及换药次数均短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 7%,较对照组17.7 8%低(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存在较高相似度,证实此类方法具有较高可行性。VSD相对于传统清创换药方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全方位引流能及时处理干净患者坏死组织和排出创面渗出液体,且负压引流操作的可控性能有效增加血流量,刺激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速率,加快创面愈合 0。(2)VSD形成的封闭体系,能让患者骨创伤创面完全接触不到外界,外界病菌也无法侵袭到内部,某种程度上也是模拟人工皮肤来保护其内部组织

13、,显著降低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3)VSD彻底清除了创面腔壁孔隙,防止形成死腔而转变为脓肿等并发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且用于浅表创面修复中,可以缩小创面面积,缩减患者需植皮范围。(4)V SD 的持续负压引流主动性更强,较被动引流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创面引流效果,且不会有任何腔隙留空。与此同时,持续负压引流所形成的压力大致符合患者基础生理条件,能有效推动气血运行,并避免阻滞创面血供而造成其他不良影响。(5)VSD敷料具有质地柔软、弹性高、抗张力强等特点,且生物相容性高,通常情况下可以透水,可塑性高,患者无需频繁更换敷料,在减少药物更换次数的同时弱化操作对患者创面组织造成的2 次损伤,减轻患

14、者机体痛感,增加患者换药配合度叫。与此同时,临床有报道指出,VSD也存在一定弊端,若创面感染患者合并骨外露现象,此类操作只能基层医学论坛2 0 2 3年9 月第2 7 卷第2 5期发挥辅助作用来控制其创面感染,患者肉芽生长后还需采取其他方式来覆盖创面。患者骨创伤位置多见于四肢,所以严密封闭创面的执行难度较高,需配合吸引器产生持续负压来解决代偿封闭不严密的端。但整体来说,VSD用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治疗中仍有较高应用价值,医护人员注意加强患者伤口创面感染的预防措施,并在反复确认是否完全清创后再覆盖VSD材料至创面上(覆盖时需超出创面范围5cm左右),才能确保VSD治疗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综上所述

15、,采取VSD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既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又能减少患者换药次数,降低机体痛感,加快患者创面愈合进度,且并发症较少,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 闫振升,王劲.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对比刃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 0 19,12(13):140-141.2梁文英,曹玉丹,黄丽.关键护理风险管理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在老年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医疗装备,2 0 2 1,34(3):140-141.3 王慧.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 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 0 2 0,8(32):131-1

16、32.4邱海军,潘力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病人创面愈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J.临床外科杂志,2 0 2 1,2 9(2):18 8-19 0.5 韩晓飞,孙振中,王建兵,等.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无血管损伤的腔骨与软组织缺损 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0,22(4):309-314.6林明鸣,谢智灵,曾宇婷.强化疼痛护理对于急诊科骨创伤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 0 2 0,7(6):10 7 6-10 7 7.7黄仁邦.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J.基层医学论坛,2 0 2 0,2

17、4(1):143-144.8 王丹,李永武,庄鸿志,等.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NPUAP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 0 2 0,15(3):331-334.9高高隧,邹三明,冯华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 .当代医学,2 0 19,2 5(19):164-165.10宋益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对比 .浙江创伤外科,2 0 18,23(5):874-875.11 徐志旺,魏俊杰,谢志云,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疗效分析 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 0 18,2 8(23):101103.12 高肇篷,张钦明,李笑颜,等.小腿GustiloB,IC 型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修复 刃创伤外科杂志,2 0 2 0,22(9):715-716.(收稿日期:2 0 2 3-0 6-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