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2∕T 1441-2019 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贵州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41249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5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T 1441-2019 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贵州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52∕T 1441-2019 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贵州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52∕T 1441-2019 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贵州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52∕T 1441-2019 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贵州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52∕T 1441-2019 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贵州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 B 39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4412019 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artificial beg-log 2019 - 11 - 11 发布 2020 - 01 - 01 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T 1441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地环境 . 1 5 工艺流程及管理要求 . 2 6 包装、储存、运输

2、. 5 7 生产记录与留样 . 5 8 病虫害防治 . 5 DB52/T 1441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省食用菌育种重点实验室、贵州利康农科技有限公司、黔西南州利康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贵州美味鲜竹荪产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朱国胜、龚光禄、桂阳、杨通静、黄万兵、刘宏宇、卢颖颖、王沁、庄继文、别平、

3、阳旭、陈光贤、张丽娜、陈娅娅、胡腾文、尚念杰。 DB52/T 14412019 1 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托竹荪菌棒生产的场地环境、工艺流程及管理要求,包装、储运、运输,生产记录与留样,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红托竹荪菌棒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483 天然石膏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2

4、798.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食用菌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托竹荪 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又称织金竹荪,隶属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腹菌纲Gasteromycetes、鬼笔目Phallales、鬼笔科Phallaceae、竹荪属Dictyophora。 3.2 菌棒 artificial beg-log 将红托竹荪栽培料通

5、过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后长满菌丝的菌包。 4 场地环境 4.1 选择地势较高,无积水,周围 2 km 内无工业三废和畜禽舍、垃圾(粪便)场和食用菌栽培区,无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源(如水泥厂、石灰厂、火力发电厂等)的地方。符合 NY/T 5010 和 NY/T 2798.5的规定。 DB52/T 14412019 2 4.2 远离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远离污染源和主要交通主干线 300 m 以上。符合 NY/T 5010 和 NY/T 2798.5 的规定。 4.3 有水源、电源,且交通方便。符合 NY/T 5010 和 NY/T 2798.5 的规定。 5 工艺流程及管理要求 5.

6、1 工艺流程 备料主料堆料预湿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 5.2 生产原辅料 5.2.1 主料 5.2.1.1 木屑 采用无霉变阔叶树种 (桉树、 香樟树等含抑制性物质的阔叶树除外) 木屑, 颗粒度不大于3 mm5 mm。不宜采用松树、杉树等针叶树种木屑。松杉树木材丰富地区如需利用应进行发酵处理,且添加量不超过25%。符合NY 5099的规定。 5.2.1.2 农副产品类 包括玉米秸秆、薏仁米秸秆、高粱杆、玉米芯、甘蔗渣等,无霉变,颗粒度不大于3 mm5 mm。符合NY 5099规定。 5.2.1.3 菌草类 包括皇竹草、巨菌草等,无霉变,颗粒度不大于3 mm5 mm。符合NY 5099规定。

7、 5.2.2 辅料 使用无霉变、未添加防腐剂的麦麸、木糠、黄豆面、玉米面、石膏、轻质碳酸钙(或石灰)等。符合NY 5099和GB/T 5483的规定。 5.2.3 水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规定。 5.2.4 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化学纯且符合NY 5099规定。 5.3 推荐配方 5.3.1 配方 1:木屑 75%、麦麸(或米糠)15%、玉米面 5%、黄豆粉 1.5%、白糖 1%、轻质碳酸钙(或石灰)1%、石膏 1%、磷酸二氢钾 0.2%、硫酸镁 0.3%、pH 7.58.2、水分 60%。 5.3.2 配方 2:木屑 55%、 (玉米秸秆、薏仁米秸秆、高粱杆、玉米芯类、皇竹草、巨菌草、

8、甘蔗渣等)25%、麦麸(或米糠)10%、玉米面 5%、黄豆粉 1.5%、白糖 1%、轻质碳酸钙(或石灰)1%、石膏 1%、磷酸二氢钾 0.2%、硫酸镁 0.3%、pH 7.58.2、水分 60%。 5.3.3 配方 3:木屑 50%、松杉锯末 25%、麦麸(或米糠)15%、玉米面 5%、黄豆粉 1.5%、白糖 1%、轻质碳酸钙(或石灰)1%、石膏 1%、磷酸二氢钾 0.2%、硫酸镁 0.3%、pH 7.58.2、水分 60%。 DB52/T 14412019 3 5.4 菌种 5.4.1 菌种选择 选择具有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菌种厂生产的抗逆性强、 均一性和稳定性好的栽培种, 可以是固体菌种和

9、液体菌种,菌龄要求一致,活力强,受光等刺激后菌丝转为紫红色。符合NY/T 528规定。 5.4.2 菌种质量 5.4.2.1 固体栽培种:菌丝粗壮、白色、长势旺、整齐,无污染、无老化、无退化,菌龄 90 d120 d。 5.4.2.2 液体菌种: 无污染, 菌丝球悬浮量体积比不低于 60%, 菌丝球均匀度 80%以上, 粒径 2 mm5 mm的合格液体菌种。 5.5 堆料预湿 主料需要进行预湿建堆,65 以上翻堆,翻堆二次,堆料时间为7 d10 d,含水量约为60%,木屑等主料无白心。 5.6 拌料 把预湿后的主料根据含水量折算成干重,按照配方将各种原辅料充分搅拌均匀,调整水分到60%,pH

10、7.58.2。 5.7 装袋 拌料后用规格为(1616.5) cm(3538) cm0.04 mm折角袋及时装袋,时间不宜超过4 h,松紧适宜,单个菌棒长22 cm24 cm,重1.25 kg1.5 kg。 5.8 封口 装袋后清理袋口并用窝口机窝口插棒,检查菌袋壁,无拉薄、磨损、刺破。 5.9 灭菌 菌棒放置在周转筐内。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时,应在排冷气后4 h5 h内使中心料温达到98 以上,并继续保持16 h24 h;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排冷气后压力达0.15 Mpa,料温121 124 维持2 h2.5 h。 5.10 冷却 菌棒在冷却室冷却至30 以下。 5.11 接种 5.11.1 接

11、种设备 接种箱、超净工作台、层流罩流水线、液体接种机、接种枪等。 5.11.2 接种操作要求 5.11.2.1 接种室使用前提前 30 min 打开净化新风设备。 5.11.2.2 操作人员进入接种室应先在缓冲间更换工作服、穿专用鞋、戴工作帽、口罩,并消毒。 DB52/T 14412019 4 5.11.2.3 菌种应在缓冲间用 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液体菌种通过管道输送到接种室与接种机或接种枪相连。 5.11.2.4 接种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5.11.3 接种量 液体菌种接种量20 mL25 mL,固体菌种接种量为菌棒重量的3%4%。 5.12 培养 5.12.1 培养环境 应

12、在使用前3 d5 d进行消毒和杀虫处理。 5.12.2 堆放方式 5.12.2.1 菌棒装到塑料筐中,摆放到培养架上,也可采用高筐直接叠放。 5.12.2.2 直接堆放在地上的,层数不超过 6 层(冬季生产,室内温度较低时可以堆放 8 层左右),从第 2 层开始,每隔 34 个菌棒留一个透气观察孔,菌棒每 2 个一对,袋口向内,堆成墙体式,并留观察过道。 5.12.3 环境调控 5.12.3.1 温度 5.12.3.1.1 前培养:28 ,3d,然后 24 26 ,12 d(液体菌种为 7 d)。 5.12.3.1.2 后培养:前培养结束后转入后培养区,23 25 ,45 d(液体菌种为 30

13、 d)后, 22 24 ,30 d,菌棒进入后熟期 18 20 ,10 d。 5.12.3.2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50%70%,采用新风系统、除湿机或通风降低湿度。 5.12.3.3 二氧化碳 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0 ppm800 ppm之间,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800 ppm,利用新风系统或通风进行调整。 5.12.3.4 光照 采用避光培养。 5.12.4 检查 每天早上和中午观测培养室温度、湿度和菌棒温度,接种后3 d、7 d、15 d、30 d、45 d、60 d进行杂菌和长势检查,及时清除污染和长势差的菌棒。 5.12.5 成熟标志 经过约90 d,菌棒长满,菌丝粗壮白色,菌棒

14、较硬、手捏不软,无黄水、无污染。 DB52/T 14412019 5 6 包装、储存、运输 6.1 标识 产品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品种名称、生产单位、厂址、联系电话、出厂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 数量、执行标准等内容,必要时可以采用二维码完善溯源信息。 6.2 包装 采用35 cm45 cm25 cm的周转筐,内附产品标签和使用说明(包括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6.3 储存 在8 10 干燥条件下储存,不超过30 d。 6.4 运输 6.4.1 在 25 以下运输,运输路程不得高于 100 km,长距离运输采用冷藏车运输。 6.4.2 运输时应有防晒、防震、防尘、防雨淋、防冻、防杂菌污染措施

15、,不应与有毒物品混运。 6.4.3 不应挤压。 6.5 菌棒栽培时限 菌棒运输到目的地后放置时间不应超过一周,堆放阴凉处且叠放层数不应超过三层。 7 生产记录与留样 7.1 生产记录 每个菌棒厂应建立独立、 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内容包括所有生产投入品的台账记录 (种类、 来源、购买数量、使用去向与数量、库存数量等)及购买单据,生产过程记录(生产时间、拌料配方、灭菌条件、使用菌种、培养和储存条件等),病虫害控制物质的名称、成分、使用原因、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等,记录应保留一年以上。 7.2 留样储存 7.2.1 留样 菌棒按菌种来源、制作方法和接种时间分批编号。按批随机抽取样品留存。抽样量分别为该批菌棒量的0.1%随机取样,但每批抽样数量不少于10 袋;抽样量超过100 袋,可进行两级抽样。 7.2.2 储存 在8 10 干燥条件下储存,储存时间为出售后30 d。 8 病虫害防治 8.1 物理防治 8.1.1 合理安排生产季节,避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正常生产季节为 10 月份到次年的 3 月份。 8.1.2 采用紫外灯和臭氧对空间进行病虫害防控。 DB52/T 14412019 6 8.1.3 采用有色板诱杀、诱杀灯防治飞行虫害。 8.2 化学防治 所用药剂应国家相关部门登记备案后方能使用。 _ DB52/T 1441-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