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示范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403467 上传时间:2024-04-2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示范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示范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示范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示范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告提交单位:*报告编制单位:*年*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证书等级:甲 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证书编号:*报告提交单位:*报告编制单位:*编 写:*(*)审 核:*(*)项 目 负 责:*(*)总 工 程 师:*院 长:* 报告提交时间:*年*月电话:*目录前言1一、任务由来1二、方案编制的依据2三、方案适用年限3四、以往工作程度3五、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4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5一、矿山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概况5二、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6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简述7第二章 矿山地质背景10一、自然地理10二、地形地貌11三、地层岩性与地质

2、构造12四、水文地质条件15五、工程地质条件17六、含矿地质特征18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19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20一、评估范围和级别20(一) 评估范围20二、现状评估22三、预测评估29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32一、分区原则与方法32二、分区评述32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原则、目标和任务34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34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34三、工作部署35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37一、近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37二、中、远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39三、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41第七章 经

3、费估算和进度安排42一、经费估算42二、进度安排46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47一、保障措施47二、效益分析49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50一、结论50二、建议52附图 :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图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2010-2014年)部署图4:*现状评估A-A断面剖面图5:*现状评估B-B断面剖面图前言一、 任务由来*为露天生产矿山,采矿权申请人为*,属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企业。本次申请矿山出让年限为三年。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暂行)和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4、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为办理采矿许可证,委托*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是探矿权人经*审查同意并在*市地质矿产局备案后,依法申请该矿区内的瓷土矿采矿权。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测与治理恢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保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主要任务: 收集*矿山概况、自然地理、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在*采矿活动可能影响到的范围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包括分析评

5、估区地质环境背景,对矿山活动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做出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 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一)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394号;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2009第44号;(二) 技术规范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 223-2009);2、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4、地下

6、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7、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9、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10、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三) 其他1、*瓷土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2、*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3、矿山企业提供的有关地形、地质等矿山、地质资料;4、技术服务合同书;三、方案适用年限根据*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服务年限为12.3年,闭坑后恢复治理期按1年考虑,本

7、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适用年限为14年,即2010年-2023年,“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10年。根据矿山开采计划,将“治理恢复方案”划分为近期(5年,即2010-2014年),中期(8年,即2015-2022年),远期(1年,即2023年)。本次“治理恢复方案”主要对近期5年进行详细评价,中期和远期进行概要性评价。四、以往工作程度1、19721974年*在*地区开展了以普查寻找富铁矿为主的全面地质工作,发现*粘土矿,早已为地方工业开采利用,作为瓷土出售,编写了*地区普查报告。 2、1973年,*有优质膨润土露头,技术质量指标与钠基膨润土相近,认为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矿点。 3、

8、1975年,*玻璃用花岗斑岩进行了地质勘探。获得工业储量417万吨,远景储量635万吨,编写了*玻璃用花岗斑岩矿勘探报告。 4、1985年,*粘土矿点进行了调查。 5、2009年,*编制*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五、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在接受委托后,我院立即组成了技术小组,在充分搜集、分析与评估区有关的自然、地质、工程等资料的基础上,于2010年8月3日4日进行了现场调查,野外工作期间采用矿区1:10000地形地质图为底图,采用GPS进行定点,利用1:1000地形地质图进行校核,对矿山及周围区域进行详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土

9、地利用现状、地貌景观、植被现状、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工业场地、采矿废弃物、生活设施建设等占用和破坏土地、植被资源现状等。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0-1:表0-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主要完成项目调查路线调查面积定点调查调查访问人数收集资料(km)(m2)(点)(人)(份)完成工作量4.80114500863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概况(一) 矿山地理位置*矿区位于*乡境内,属*乡管辖。西南距*村约100m,东北距*村约60m,矿区面积5.8104m2。矿区北距陇*站26km,东北距*站86km,南距*高速)公路*出口6km,距*市38km,西距*市120km,*公路在矿区西2km

10、处通过,区内乡村有柏油路相通(见图1:矿山交通位置图)。图1 矿山交通位置图(二) 社会经济状况评估区位于*村与*村之间,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基本可以满足当地居民自用;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大豆及辣椒等。评估区及周围水资源、电力丰富,劳动力充足,为矿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发展当地经济起到主要作用。二、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本区地方上一直以陶瓷原料配料进行开采,被称为“*瓷石”,年开采量约3万吨,部分开采深度达1220m标高,累计采出矿石约200万吨,大面积矿体尚完好。其开采形式为露天开采,矿石大部分远销邯郸、石家庄、新乡等地,但由于分块开采,缺乏

11、统一管理,没有统管和掌握市场价格,其资源效益远远没有发挥。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简述(一) 工程投资概况*矿开采项目总投资273.24万元,其中工程投资10.00万元,设备200.20万元,设备安装费10.01万元,流动资金33.03万元,安置费用10.00万元,不可预见费1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二) 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据*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组成(见表1-1),可采设计资源量为61.91万吨,开采标高为+82m+40m之间,该矿山年设计生产规模为5.00万t/a,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12.3年。表1-1 矿区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XY1*8516*564372*

12、8715*564373*8715*566984*8504*566985*8475*56540注:(1954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三) 工程布局本矿为露天开采矿,开采境界为采矿证圈定的矿区范围。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区安全警戒线按自采面向外100m进行圈定,并设置防护网。矿山不修建炸药库,不设油库。根据矿区地形条件,通往矿区的公路和部分设施已经建成,本着节约投资,方便外运的原则,工业广场布置在矿区西南侧。办公、休息、维修间、仓库等设施布置在矿区西南部的安全地带。由于该矿只在白天作业,设备不需要用电,无供配电。排土场设置在矿区西侧有一荒山沟地势低洼处,根据*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体风化层厚度

13、6m,经估算总剥离量约为19万m3,扣除能回收利用的部分,送到排土场的废石量不足10万m3,经计算需排土场容积应为16万m3,该矿区西侧的荒山沟有效容积约为24万m3,能够存放该矿剥离的全部废石。其设置要符合金属非金属矿排土场安全规则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有关排土场的要求,要有可靠的截流、防洪和排水设施。(四) 开采方法根据*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及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矿区地形和矿体赋存状况,为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设计采用台阶式开采方法,设计开采标高在+82m+40m之间。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台阶高度为5m,凿岩平台宽度不小于6m,坡面角为7

14、0。该矿山开采过程中不需要实施穿孔和爆破作业,采剥采用1.0m3的挖掘机直接挖掘,采场的矿石采用ZL50装载机装矿,5吨自卸车运输。用装载机装入自卸车外运。(五) 露采最终开采境界根据*瓷土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考虑现场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状况、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本着充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原则,确定开采境界地表范围为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开采境界内最高开采标高+82m,最低开采标高+40m。为了防止外来人员跌入矿坑或边坡滑坡,将矿权界限外推50m作安全警戒线,设立安全警示牌。矿坑终了边坡依次按运输平台、安全平台间隔布置。鉴于矿山地表腐质土较薄,覆盖土较软,稳定性一般,矿山采场最终边坡角取600。

15、(六) 废弃物处置情况1、污水:主要产生于机械修理作业排水及采场易产生粉尘的作业点及其物料、道路实施喷雾洒水等,均属无毒污水。2、废弃料:本区矿体地表出露,矿体中无夹层,废石很少,固体废物主要是采矿产生的少量剥离表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料全部回填在采场西侧的排土场内。(七) 矿山开采影响范围*采掘活动发生在矿权界内,其对土地和植被的影响仅局限于矿权范围;加工区位于采场西侧,其矿石的粉碎、分选等活动影响了场地的土地耕种和植被;排土场位于采场西侧荒山沟洼处,废土石的排放破坏了地表植被,其影响处于矿权界外;部分运输道路及办公场地也占用了部分耕地。因此矿山开采影响范围还包括了加工区、排土场等占用、影

16、响到的非矿权范围。 第二章 矿山地质背景一、自然地理 (一) 气象矿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干燥、少雨雪。夏季以东南风、南风为主,冬季多西北风、东北风,最大风速为18.3m/s。多年平均气温在13.9,一月份平均气温-0.6,七月份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气温41(1957年7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23.4(1962年2月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686.5872.9mm,全年降水量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60%左右;最大年降雨量1518.6mm(1963年),最小年降雨

17、量537.7mm(1966年)。蒸发量以五、六、七月份为最大,十二月和一月份为最小,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56.1mm,年最大蒸发量2880mm。冬季12月至翌年3月为降雪期,11月至翌年4月为冻土期,一般冻土厚度在10cm,最大冻土厚度为32cm,全年结冻期92天。年最长无雨期为150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300小时,日照率52%。年无霜期207天。(二) 水文矿区属淮河水系,临近矿区主要河流为碱河,距矿区距离约1km。*:属人工渠道,水位随季节变化大,冬季有干涸现象。2.005.50m属浅层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来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二、地形地貌(一) 地形评估区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南部

18、,地势微向东南倾斜,最高点位于评估区中部的徐山,海拔82.10m,最低的邵山,海拔54.30m。山体北坡稍缓,南坡比北坡稍陡。矿区四周为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37.5040.0m,坑塘最低处约12m。(二) 地貌本区属黄淮冲积平原,地形开阔平坦,局部稍有突起,形成残山鼓丘,相对高差4345m。南有*山,本矿点在徐*的四周,附近无较大水流,仅有几处人工采坑,常年积水。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一) 地层岩性矿区地层区域上属*区,由于新近纪初至第四纪的沉陷作用,区内仅在*一带出露有少量的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其它大面积被第四系所覆盖,地层从古生界到新生界均有分布,缺失上奥陶系到下石炭统,自下而上依次有

19、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新三系与第四系。1、奥陶系中统主要为浅灰、灰色隐晶质-细晶质中厚-厚层状石灰岩,上部含黄铁矿,岩溶裂隙较发育,本区仅有一个钻孔揭露厚度较大,揭露厚度50.54m。2、新生界(Kz) 新近系(N):属河湖相沉积,厚度4573m,平均厚60m。主要由灰黄、棕黄、亚粘土、粘土夹砂层透镜体组成,富含大小不一的砾石和姜结石。 第四系(Q):属冲积相沉积,厚度一般为420m,平均厚13m,由灰黄、土黄色亚砂土夹灰黄、褐黄色亚粘土、粘土组成,含小砾石及姜结石,薄层粉、细砂层呈透镜体状。(二) 地质构造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部位,属*东西向单斜层,其南西

20、的*背斜为新华夏系构造,*正处于二构造带的复合部位上。区域上以东西向压性构造和北北东向压扭性构造最为发育,其它方向的张性及扭性构造次之。如*东西向单斜层、*断层、*断层等。本矿区除*矿体出露外,周边为第四系地层覆盖,围岩为中奥陶统灰岩,在矿区的西北和西南部有少量露头。西南部为断层接触,西北部为侵入接触,岩浆岩侵入于奥陶系灰岩中,矿体为花岗斑岩蚀变而成,局部高岭土化较强。在徐山矿体内,从南到北发育有6条近东西向断层,断层面可见少量泥质及钙质充填物,并有少量高岭土化。见图2:区域地质构造图图2:区域地质构造图(三) 岩浆岩区域上有燕山期岩浆岩侵入于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中,明显受东西向构造控制,主要沿

21、芒山隆起带分布。岩石类型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辉绿岩、辉长岩、钠长细晶岩、闪长玢岩等。本矿有岩浆岩侵入奥陶系地层中。矿区内见闪长岩、花岗岩侵入于石灰岩中。具体岩性为:1、闪长岩:灰-灰绿色。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斜长石占约60%,角闪石35,黑云母1。黄铁矿1,磷灰石、碳酸盐矿物1%并见有碳酸盐矿物交代角闪石、斜长石现象。2、花岗岩(斜长花岗岩):灰白色,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斜长石为主,钾长石少量,二者含量约75,石英占约20,含微量磷灰石和黄铁矿。花岗岩和石灰岩的接触带上,见有矽卡岩化和大理岩化规象。矽卡岩中有磁铁矿。四、水文地质条件 (一) 矿区水文

22、地质特征矿区位于永城市的北部,区内相对高差4345m,地势微向东南倾斜。本区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区域上主要河流有*河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渠道,水系较发育,走向呈西北东南,均为季节性河流,属淮河水系。河流切割深度一般5m左右;河流水位一般低于浅层地下水水位,形成排泄地下水的通道,只有在洪水期间对地下水有短暂的补给作用。矿区浅层地下水分布广泛,含水层颗粒具有上细下粗的特点,富水性强,渗透性能好,水位埋深2.602.70m,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与居民生活用水。中、深层地下水尚无大量开发利用。*。近山坡的残破积层岩性一般为粘土,亚粘土夹薄层细砂,较薄不含水,其埋深1根据本区水文地质资料,矿体周围为第四系含水层,

23、含水丰富,渗透性能好,水质良好,一般为HCO3ClCa型水,矿化度1.5g/L左右,总碱度668.83671.60,总硬度1264.351305.46,PH值6.967.34,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二) 矿床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的排泄主要向矿坑及河流排泄。矿区地下水位较高,水位埋深为+35+37m,矿坑底部标高+12+33m,均低于浅层地下水水位。(三) 矿坑涌水量 矿床充水主要是浅层地下水的侧向渗入(微量)及大气降水。据勘探报告,涌水量约为130m3/d。(四) 矿区供水水源评价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地表以上的矿体含水甚微,周边无大的地表水体,在矿区西

24、部约1km为碱河,矿区挖有水渠与之相通,排水条件良好。矿体节理比较发育,多为闭合型,呈东西、北北东向两组分布,倾角较大;裂隙不太发育,矿体隔水性较好。矿区浅层地下水及地表水质类型为HCO3ClCa型水,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村内水井和矿坑下泉水各项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标准,为较优质的生活饮用水。在工业用途方面,地下水属中硬水,具有一定的成垢作用,因此在工业利用时应加以注意。水中不含侵蚀性CO2;水中含SO42-,可能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五、工程地质条件矿区矿层为侵入岩岩体,底板为灰岩,含泥质、白云质,岩石硬度一般。矿体内见少量断层,断距较小,断层倾角70-80,断面上见有少量

25、擦痕,局部可见少量钙质、凝滞充填物;矿体裂隙和节理面上,见较多铁质侵染,局部可见少量钙质、泥质充填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隔地下水向矿体内渗流、渗透的作用。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对岩石工程地质的影响,在侵蚀基准面以上,矿石多为干燥岩石,其脆性较强,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对矿体开采面崩塌、垮塌的预防;由于矿区岩层倾角较陡,局部节理发育,开采后,由于重力的影响,破坏岩石原有的稳定性,势必造成岩体的崩塌,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合理留设边坡,加强对采空区的管理及回填。六、含矿地质特征 (一) 矿产资源量据*2009年5月提交的*瓷土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瓷石矿总资源量为4215万吨,其中:(332)资源量8

26、69万吨,(333)资源量1615万吨,(334)资源量1731万吨,(332)+(333)资源量为2484万吨,占总资源量的59%。其中*+40m以上储量(工业储量)为413万吨,扣除东山头及*储量147万吨及矿权范围内已开采的近200万吨(部分为+40m以下),*矿体保有储量为98万吨(+40m以上)。(二) 矿体特征1、矿体地质特征据*地质勘察院于2009年5月提交的*瓷土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矿体整体为鞍状矿体,主矿体是较大的*,较小的*是其伸出去的珠体(即岩珠),矿体走向北东东。主矿体出露地表宽度约为300m,最高处标高为+82.10m,南北向下深入到第四系黄土层以下,矿体厚度大于10

27、0m,主矿体向西北也倾伏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以下,矿体厚度达95m左右,矿体向北、西北有延伸趋势。而南部、东部矿体厚度普遍较小,矿体向东、南部逐渐尖灭。2、矿石类型(1) 矿石自然类型矿体呈灰白色至淡肉红色,局部呈青灰色,块状构造,少量气孔构造,斑状结构、碎裂斑状结构、交代结构,并有部分微文象结构、蠕虫结构,个别见霏细结构。矿体顶部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不太严重,采坑内局部矿石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现象严重,主矿体南部与奥陶系灰岩接触带处局部甚至已风化为高岭土。矿体边部及基底接触带的奥陶系灰岩略有风化,具较多溶蚀孔洞,风化带厚度一般35m。(2)矿石工业类型该矿石化学成份稳定,变化微弱,矿石质量良好,有

28、害杂质Fe23和Ti2的含量低。矿石中高岭土含量很低,大部分都是石英和长石,所以此矿石只能用作瓷土,作为陶瓷的辅助原料,对其矿石再增加部分Al23的成份,即可制成陶瓷产品。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区内除采矿工程活动外,矿区及周边主要为农业活动,由于历史上农业开发较早,人口居住密度较大,其他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一般。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级别(一) 评估范围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 223-2009)中有关规定,通过分析*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确定的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根据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范围,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确定本次评估范围为:东侧以矿

29、权线外扩15m为东边界;南侧以矿权线外扩1525m为南边界;矿区北侧以矿权线外扩20m为北边界;西侧以当前排土场、加工场地边界为评估边界;据此圈定本次方案编制评估区面积为9.85公顷。方案编制区拐点坐标见表3-1(1954北京坐标系)。表3-1 方案编制区拐点坐标一览表编号XY1*8585*563102*8585*563103*8585*563104*8585*563105*8585*563106*8585*563107*8585*563108*8585*563109*8585*5631010*8585*5631011*8585*56310(二) 评估级别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

30、规范(DZ/T 223-2009)第7.1.27.1.5条,按照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及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综合判定评估级别。1、评估区重要程度由于矿区内无居民集中居住,无交通要道或重要建筑设施,远离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点,无较重要水源地;矿区土地为荒山、丘陵,判定评估区重要程度为一般区。2、矿山规模矿山设计年开采量为5万t/a,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中的附录D,判定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中型。3、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1) 矿区及其附近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为3537m左右,矿床位于地下水位之上,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唯一的补给来源。该矿为露

31、天开采矿,自然条件排水较好,无地表水汇入。采矿与区域含水层基本不联系。(2) 矿区瓷土矿较坚硬,块状结构。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3) 矿区构造为单一岩体构造,区内断层均为层内断层,矿区地质构造简单。(4) 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少,采坑形成的边坡在自重或雨季的影响下发生崩塌、滑坡可能性小,危险性小。(5) 采区面积约5.8公顷,采场主要在+40m标高以上开采,边坡较稳定,不易产生地质灾害。(6) 矿区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地貌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属于剥蚀残丘,地形地貌条件简单。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 223-2009)中的附录C中“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

32、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标准”,判定本矿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4、评估级别的确定 经判定评估区为一般区,矿山规模为中型,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修订版)第7.1.1条,确定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估级别为三级。二、现状评估(一)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 地质灾害类型的确定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技术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灾种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根据现场实地调查,评估区内主要分布崩塌、滑坡、地裂缝地质灾害,未发现其它地质灾害,其

33、中崩塌6处、滑坡4处、地裂缝1条。(2)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发现崩塌6处,危害对象为矿山道路、荒山,其规模小,危害程度小;滑坡4处,危害对象为矿山道路、荒山,其规模小,危害程度小;地裂缝1条,危害对象为荒山,其规模小,危害程度小; 综上所述,现状条件下发生崩塌、滑坡、地裂缝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小,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一般。 见照片14矿山开采现状图照片1 矿山开采现状照片2 矿山开采现状图照片3 矿山开采现状图照片4 矿山开采现状图(二) 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评估该矿以露天开采为主,矿业活动主要形成了采场、排土场、堆料场及工业场地等。由于先前的无序开采,形成

34、大小不一的数个采坑,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严重;矿区西侧的荒山沟,地势低洼,面积0.93公顷,堆放有矿山开采形成的弃土、弃渣,造成自然植被和植物受损,对地形地貌的影响程度较严重。见照片5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照片5: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图(三) 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评估*矿为露天开采矿,开采标高为+82m+40m,地下水位埋深约3537m,矿床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因此矿山的开采对地下水无影响,综合确定采矿活动对含水层影响一般。(四) 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评估*矿现状条件下的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是露天采坑损毁荒山及排土场、堆料场、工业生活场地占用破坏荒山和耕地。目前仅

35、露天采坑损毁荒山约1.8公顷;矿山生产产生的弃土弃渣及工业生活场地设施的建设,造成评估区内自然植被和农作物受损,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一般。见照片6、照片7(五)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根据上述现状评估结果,露天采坑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一般,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弃土场、堆料场、工业生活场地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较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均一般,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其它地区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 见附图1*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图:照片6:采矿压占土地资源现状照片7:采矿压占土地资源现状三、预测评估(一)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矿业开发活

36、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矿业开发活动引发崩塌灾害危险性预测*瓷土矿为露天开采矿。在矿山露天开采过程中,存在开挖工程,开采最低标高+40m,开采最大标高+82m,垂直最大高差42m。开采矿体裂隙较为发育,在矿体开采过程中,局部采矿活动扰动影响下,可能会造成边坡岩、土体松动,有引发其规模小、危害及危险性中等。2、矿业开发活动引发滑坡灾害危险性预测由于矿山上部覆盖的腐质土较薄,覆盖土较软,稳定性一般,土体边坡在自重及采矿活动的影响下,有引发边坡土体产生滑坡的可能性,其规模小、危害及危险性小。3、矿业开发活动加剧地裂缝灾害危险性预测在矿区南部采矿权边界线外10m处,地表岩层、土体在采矿开挖活动下

37、,产生1条长50m,宽2cm的裂缝,随着矿业的不断开发,势必会增大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但其规模小、危险性小。 矿山开发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1、矿山开发可能遭受崩塌的危险性预测矿区周围老采坑采矿结束时,没有对形成高陡边坡进行处理,对进入矿区的车辆和人员有遭受崩塌危害的可能性,其可能性小,危害及危险性小。2、矿山开发可能遭受滑坡的危险性预测矿区边坡上覆盖的腐质土较薄,瓷土的稳定性一般,极易风化,在雨水的冲蚀渗透及重力作用下,可能会引发小的滑坡,对矿区的运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矿山开发遭受滑坡的危害及危险性小。(二) 对含水层影响预测评估*矿开采标高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山的开采抽水、排

38、水量甚微,对矿区及周围地下含水层基本未影响,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无毒副作用,未影响矿区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预测后续矿业活动对矿区主要含水层影响程度一般。(三) 地形地貌景观影响预测评估*矿为露天开采,根据*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石开采主要在+82+40m之间。采矿活动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严重。排土场、堆石场及工业生活场地,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较严重。(四) 土地资源影响预测评估随着矿业开发活动的持续,对矿区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将增大,受影响和破坏的土地范围将增大。考虑矿区为荒山、丘陵区,耕地面积比例小,预测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为一般。(五) 矿山地质环境

39、影响程度分级根据上述预测评估结果,采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一般,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排土场、堆料场、工业生活场地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均一般,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其它地区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见附图2:*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一、分区原则与方法1、分区原则(1) 根据地质环境单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分区的原则;(2) 按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区的原则;(3) 当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不一致时采取就上的分区原则;2、分区方法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40、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以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对于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不一致的采取就上原则进行分区,见表4-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表 表4-1分区级别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重 点严 重严 重次重点较严重较严重一 般一 般一 般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不一致的采取就上原则进行分区二、分区评述依据上述原则和方法,将评估区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一) 重点防治区()位于矿权界线之内的规划开采区和评估区内先前开采的老采坑,总面积6.2公顷。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采矿开挖损毁荒山、丘陵,使地形

41、地貌景观遭受破坏严重,同时也是潜在的崩塌、滑坡分布区。危害对象主要为矿区周围的居民及进矿的交通要道,危害程度严重,治理难度较大。主要防治措施:实施采坑治理工程,整理场地,穴坑植树。(二) 次重点防治区()分布范围为排土场、堆料场及工业生活场区,占用荒山、耕地共2.3公顷。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弃土、弃渣、堆料压占荒山,损坏地表植被,工业生活场区建筑物损毁耕地,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较严重。该区的危害对象主要为评估区内的荒山、耕地,危害程度较小,治理难度较小。主要防治措施:回填弃土、弃渣,撒播草籽,植树造林;拆除地表建筑物,平整场地,恢复耕种。(三) 一般防治区()评估区范围内除重点、次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区域。该区仅有几个零星分布的小采坑,开采规模小,开挖深度浅,危害程度小。主要防治措施:除对边坡进行适度清理外,基本上暂不安排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