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G∕T318-2011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技术要求.pdf

上传人:zhou****ping 文档编号:13824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G∕T318-2011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技术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JG∕T318-2011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技术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JG∕T318-2011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技术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JG∕T318-2011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技术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JG∕T318-2011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技术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 C S9 1 1 4 0 Q7 8 中华人民共和 J B 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 G T3 1 8 2 0 11 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 技术要求 T e c h n i q u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f o rb a r r i e rf r e ep o w e r 。o p e r a t e dl i f t i n gp l a t f o r m sf o r m o v i n gi na ni n c l i n e dp l a n e ( I S O9 3 8 6 2 :2 0 0 0 ,P o w e r o p e r a t e dl

2、i f t i n gp l a t f o r m sf o rp e r s o n sw i t h i m p a i r e dm o b i l i t yr u l e sf o rs a f e t y ,d i m e n s i o n sa n df u n c t i o n a lo p e r a t i o n - - P o w e r e ds t a i r l i f t sf o rs e a t e d ,s t a n d i n ga n dw h e e l c h a i ru s e r sm o v i n g i na ni n c l

3、i n e dp l a n e ,I D T ) 2 0 11 - 0 5 - 0 9 发布2 0 11 1 0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升降平台的一般要求 5 导轨和机械制动装置- 6 安全装置和限速器 7 传动单元和传动系统 8 电气设备及安装 9 运载装置 1 0 测试、检查及维修 1 1 技术文件 1 2 标签、注意事项及操作说明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升降平台选购指南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使用前的验收与测试 附录C ( 规范性附录)安全电路电路设计问题及电器元件及电路故障分析要求

4、附录D ( 资料性附录) 使用专门供应的操作装置、开关和传感器建议 附录E ( 资料性附录) 使用中的定期检查、测试和维修- 参考文献 J G T3 1 8 2 0 1 1 :0,0 0扎拍打盯曲札弛踮弘” 刖昌 J G T3 1 8 2 0 11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 S O9 3 8 6 2 :2 0 0 0 ( ( 残疾人动力驱动升降平台安全、尺寸及操作功能 标准第2 部分:供使用者以坐式、立式和使用轮椅的方式沿斜面运行的升降平台。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

5、检验中心、全国残疾人用品开发供应总站北京无障碍设施 中心、浙江省圣普电梯有限公司、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浙江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中国残疾人 联合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保华、赵俊涛、叶时光、谢军、陈强、张东旺、于娟娟、张红涛、贾亚玲。 1 范围 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 技术要求 J G T3 1 8 2 0 1 1 本标准规定了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技术要求的术语和定义、升降平台的一般要求、导轨和机 械制动装置、安全装置和限速器、传动单元和传动系统、电器设备及安装、运载装置、测试检查及维修、技 术文件、标签、注意事项及操作说明。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简称升降平台。 本标准适用于以

6、坐式、立式和使用轮椅的方式在倾斜平面上移动的永久安装式动力升降平台,且适 用于满足下列条件的升降平台: a ) 运行在楼梯底部和顶部固定平面之间,或在倾斜的平面上; b ) 额定速度不超过0 1 5m s ; c ) 运行轨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不超过7 5 。; d ) 运载装置直接安装在轨道上,并由轨道进行导向; e ) 升降平台的路径不是封闭的。 本标准对电、机械或建筑物结构有关的一般性技术要求不作规定。 本标准规定了材料和设备在功能和安全操作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升降平台室外安装免受有害影响的防护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

7、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 T1 2 4 3 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套筒链,附件和链轮 G B T2 8 9 3 1 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 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中安全标志的设 计原则 G B T3 7 6 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 B4 2 0 8 外壳防护等级( I P 代码) G B4 7 0 6 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 B T4 7 2 8 1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l 部分:一般要求 G B5 0 1 3 4 额定电压4 5 0 4 7 0V 及以下橡

8、皮绝缘电缆第4 部分:软线和软电缆 G B5 0 1 3 5 额定电压4 5 0 4 7 0V 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5 部分:电梯电缆 G B5 0 2 3 5 额定电压4 5 0 4 7 0V 及以下聚乙烯绝缘电缆第5 部分:软电缆( S t 线) G B5 2 2 6 1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 B T5 4 6 5 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 部分:图形符号 G B8 9 0 3电梯用钢丝绳 G B1 4 0 4 8 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 部分:总则 G B1 4 0 4 8 4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 1 部分: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G B

9、 T1 5 6 5 1 2 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5 - 2 部分:光电子器件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G B T1 5 6 5 1 3 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5 - 3 部分:光电子器件测试方法 】 J G T3 1 8 2 0 11 G B T1 6 2 7 3 G B l 6 8 9 5 3 护联结导体 1 设备用图形符号第1 部分:通用符号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 5 4 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 G B T1 6 9 3 5 1 2 0 0 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 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 B T1 9 4 0 6 渐开线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

10、方法工业齿轮应用 G B1 9 2 1 2 1 电力变压器、电源、电抗器和类似产品的安全第1 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 J B T9 0 0 6 1 起重机用铸造卷筒直径和槽形 3 术语和定义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3 8 3 9 3 1 0 3 1 1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护栏b a r r i e ra F n l 防止从升降平台上跌落的安全保护装置。 制动器b r a k e 使升降平台平稳停止或保持在一定位置的机电装置。 运载装置c a r r i a g e 升降平台中用于运送乘客或使用轮椅的乘客的整体移动部分。 控制器c o n t r

11、o l l e r 用来控制升降平台运行的接触器、继电器和其他部件的总称。 直行升降平台d i r e c t - a c t i n gs t a i r l i f t 液压油缸、螺母或螺杆与其直接连接的升降平台。 下向阀d o w n - d i r e c t i o nv a l v e 通过电力控制液压油路向下的阀门。 驱动d r i v e 接通电路控制各机电传动单元组件,使运载装置产生位移。 驱动单元d r i v eu n i t 由单台电机、制动器和传动装置组成,提供牵引力和制动力控制运载装置。 工作循环d u t yc y c l e 单位时间内升降平台往返工作的次数。

12、终点限制开关f i n a ll i m i ts w i t c h 采用机械控制的电气安全开关,防止运载装置超出运行行程。 惯性动作f o l l o w - t h r o u g h 断开电路瞬间,非控制条件下的自由运动。 3 1 2 3 1 3 3 1 4 3 1 5 3 1 6 3 1 7 3 1 8 3 1 9 3 2 0 3 2 1 3 2 2 3 2 3 3 2 4 3 2 5 脚踏板f t r e s t 升降平台上有足够强度供乘客站立的台面或托架。 满载压力f u l l l o a dp r e s s u r e 升降平台承载额定负荷处于静止状态时,液压系统的最高压力

13、。 导轨g u i d er a i l 用来引导升降平台运行的部件。 导向链g u i d e dc h a i n 升降平台运行全程,通过牵引或曳拉引导的固定或移动链条。 J G T3 1 8 2 0 1 1 液压式升降平台h y d r a u l i cs t a i r l i f t 通过电动机操控油泵,将液压油传送到柱塞缸,利用柱塞缸直接或间接驱动的升降平台。 区间行程j o u r n e y 运载装置从起点平台到终点平台之间运行的距离。 层站l a n d i n g 乘客上、下升降平台的指定停靠站。 限速器o v e r s p e e dg o v e r n o r 为

14、使安全装置有效制动,控制升降平台在预定速度内运行的装置。 小齿轮p i n i o n 能与相似齿形的其他轮子或齿条啮合做传动的机械元件。 平台p l a t f o r m 运载装置中运送乘客的平面结构部件。 电动升降平台p o w e r e ds t a i r l i f t 以电能为动力的升降平台。 减压阀p r e s s u r e - r e l i e fv a l v e 通过排出液体,限定液压在规定值内的阀门。 额定载荷r a t e dl o a d 设备设计规定承载和供应商承诺安全运行的重量。 额定速度r a t e ds p e e d 升降平台的标称速度。 J G

15、 T3 1 8 2 0 1 1 3 2 6 限制性通道r e s t r i c t e da c c e s s 限制某些乘客的通道。 3 2 7 切断阀r u p t u r ev a l v e 当预定流向的流量超过预定数值导致液压下降时,可自动关闭的阀门。 3 2 8 安全电路s a f e t yc i r c u i t 通过故障分析确认与接触器具有相同安全等级的电气或电子电路。 3 2 9 接触点s a f e t yc o n t a c t 通过正确的方式分开或切断保护电路元器件的设置点。 3 3 0 安全系数s a f e t yf a c t o r 在静态或动态条件下,

16、施加在某部分上的屈服负荷或极限拉伸负荷与额定负荷的比值。 3 3 1 安全装置s a f e yg e a r 当向下方向出现超速或悬挂断开的情况时,使运载装置停止或固定在导轨上的机械装置。 3 3 2 安全螺母s a f e t yn u t 内有螺纹的环状部件,和一个驱动螺杆连接,当主驱动螺母内螺纹出现故障时,它应承载负荷。 3 3 3 安全开关s a f e t ys w i t c h 由一个或多个接触器组成的电气开关。 3 3 4 自保持驱动系统s e l f - s u s t a i n i n gd r i v es y s t e m 打开制动器,驱动系统处于自由运行时,不允

17、许升降平台增加速度。 3 3 5 边沿安全传感器s e n s i t i v ee d g e 附在升降平台一侧边沿上,防止撞击、碰撞的安全防护装置。 3 3 6 底板安全传感器s e n s i t i v es u r f a c e 附在升降平台底板下,对整个平台提供安全防护的感应装置。 3 3 7 绳索链条松弛开关s l a c kr o p e c h a i ns w i t c h 达到预定的数值时绳索和链条松弛,使升降平台停止的开关或组合开关。 3 3 8 升降平台s t a i r l i f t 两个或多个平面之间,通过引导运载装置沿楼梯的方向在同一段路径向上、向下运行的

18、装置。 3 3 9 同步齿形皮带t o o t h e db e l t 一面或两面有齿状物的柔韧性传动皮带,与装在独立轴上的特殊齿形齿轮配套,提供两者之间的传 动力。 a 3 4 0 3 4 1 最大行程t r a v e l 最高水平面和最低水平面之间的运行距离。 J G T3 1 8 2 0 1 1 安全换乘区域u n l o c k i n gz o n e 当升降平台停靠时在层站上下延伸的一段区域,能使用辅助斜坡、安全打开防护护栏。 4 升降平台的一般要求 4 1 使用模式 设计升降平台时,应充分考虑其使用频率。 4 2 安全防护 升降平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由于下列原因造成危害:

19、 a ) 剪切、挤压或磨损; b ) 缠绕; c ) 坠落和跳闸; d ) 物理震动和撞击; e ) 电击; f )因操作失误引起的火灾。 4 3 总体设计 升降平台的部件应具有可靠的机械和电气性能,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应将传 递到周围墙壁和其他支撑结构的声音和振动降到最低。所用原材料不应含有石棉。 4 4 设计原则( 特别针对安装) 升降平台的设计开发,应充分考虑安装和使用者的需求。 4 5 保养、维修和检查 升降平台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考虑便于各部件的定期检查、测试、保养和维修。 4 6 防火 升降平台所用各种材料不应具有可燃性,在发生火灾被燃烧时,不应散发出有毒气体和大

20、量浓烟 等。塑料部件和电线绝缘部件应具有阻燃性和自熄性。 4 7 额定速度 按图1 和图2 的要求测量时,升降平台的额定速度不应大于0 1 5m s 。 注1 :带组合座椅和站立功能升降平台同图1 。 注2 :在行程中任何位置,测量升降平台A 点速度,不应超过最大额定速度。 4 8 额定载荷 用于承载单人的升降平台,设计额定载荷不应小于1 1 5k g ,用于承载单人轮椅乘坐者的升降平台, 设计额定载荷不应小于1 5 0k g ;承载重量不确定时( 如在公共场所) ,设计升降平台的额定载荷不应小 5 J G T3 1 8 2 0 1 1 于2 2 5k g ;最大设计额定载荷应达到3 5 0k

21、 g 。 说明: A 计算速度的参考点 说明: A 计算速度的参考点。 4 9 总体安全系数 1 _ J 一 图1立式和使用轮椅乘用升降平台的参照点 图2 坐式乘用升降平台的参照点 根据屈服载荷和最大动态载荷,所有钢或其他同等延展材料制成的零部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 6 其他材料应相应增加安全系数。 6 J G T3 1 8 2 0 11 4 1 0 耐冲击性能 4 1 0 1 以额定速度正常操作运行中,使用安全装置时和机械制动的冲击下,升降平台整体安装应能承 受其冲击力,并不应产生永久变形。 4 1 0 2 导向部件和连接件,应能承受由于不均衡的负载引起的偏斜,且不影响正常运行。 4 11

22、对外部有害影响的防护 4 1 1 1 一般要求 在预计安装地点,若可能遭受下列外来有害影响,机械和电气部件应具有防护措施: a ) 水和其他固体物质的侵入; b ) 湿度、温度、腐蚀、大气污染、太阳辐射的影响等; c ) 动植物等带来的影响等。 4 1 1 2 防护措施 应有防护措施,使安装在上述有害环境中的升降平台能够安全和可靠的操作。 4 11 3 室外用升降平台的防护等级 安装在室外的升降平台,应具备不低于G B4 2 0 8 中规定的I P 4 X 的电气设备防护等级。根据安装 位置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升防护等级( i S 见8 4 1 ) 。 4 1 2 电磁干扰的抑制 电动机、接

23、触器和控制装置的设计,应符合抑制电磁干扰方面的规定要求。 4 1 3 防护装置 驱动部件( 如齿轮和驱动单元) 应有防止对人员造成伤害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应使用无孔材料;为 确保安全,可触面板应使用工具和钥匙才能打开。详见7 4 5 和7 7 4 。 4 1 4 选购指南 升降平台选购指南可参见附录A 。 5 导轨和机械制动装置 5 1 固定导轨 5 1 1 升降平台中运载装置的运行应由固定导轨控制和引导。 5 1 2 固定导轨应由金属材料制作。 5 2 折叠导轨 5 2 1当导轨处于折叠状态时,不应妨碍楼梯的使用或升降平台停靠。 5 2 2 手动折叠部分应保持相对平衡。 5 2 3 当升降平

24、台运行时,可折叠导轨部分如不能保持正确的位置时,应安装安全开关,防止升降平台 触及折叠导轨。 5 2 4 机动可折叠导轨驱动的控制系统应在一定压力( 寸动) 条件下工作。 7 J G T3 1 8 2 0 11 5 2 5 在紧急情况下,机动可折叠导轨应能手动操作。 5 2 6 在导轨的折叠部分遇到障碍物时,应有保护措施,防止使用者受到危险或机械装置受到损坏。 5 3 升降平台导轨 任一相邻升降平台导轨的位置,应保证两运载装置在最接近位置时不发生冲撞或剪切的危险。 5 4 终端限位装置 导轨终端应安装限位装置,防止升降平台驶出行程的终端。 6 安全装置和限速器 6 1 一般要求 6 1 1升降

25、平台应装有安全装置。在充分考虑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安全装置应能使满载的升降平台停 止并锁定。下列四种情况除外: a ) 液压缸直接作用的驱动型式( 见7 1 3 6 ) ; b ) 蜗轮驱动的升降平台; c ) 通过自锁旋转螺杆驱动的升降平台( 见6 8 和7 7 5 ) ; d ) 其他的驱动方式; 当驱动的单个组件出现故障时,包括悬链或绳索,不应导致向下行驶的升降平台超速( 如 超过0 3m s ) 。 出现故障时,按8 6 操纵安全开关或通过其他等同方式时,升降平台应停止运行。 61 2 安全装置应安装在运载装置上。但驱动系统符合7 8 和7 1 1 的升降平台除外。 6 1 3 当安全装

26、置工作时,作用在其上的任何绳索或链条或其他的机械装置张力降低,或是运载装置 向下运行的惯性力,不应导致安全装置松开。 G 1 4 在额定载荷下,安全装置应能使运载装置在1 5 0m m 内停止运行并锁定。 6 1 5 安全装置的设计应能安全地夹持导轨或相应部件,通过凸轮或类似机械采取渐进夹持方式。 G 1 6 安全装置中的任何轴、钳、楔块或支柱,以及在操作过程中承受压力的部分,应由金属或其他同 等延展材料制成。 6 1 7 安全装置启动时,座椅式运载装置倾斜角度不应大于1 0 。;站立平台或轮椅平台式运载装置,倾 斜角度不应大于5 。 6 2 控制 当升降平台的运行速度达到0 3m s 时,安

27、全装置应立即自动连接限速器。 6 3 释放 6 3 1 升降平台上升时才允许松开安全装置。安全装置松开后,应保持其功能以备使用。 6 3 2 在设备操作说明书中,需说明应由专业人员设置安全装置的建议。 G 4 检修 安全装置应安装在便于检测的位置。 6 5 电气检查 当安全装置工作以后,符合8 6 且联锁的电气装置,应使升降平台立刻停止并阻止升降平台的 8 启动。 J G T3 1 8 2 0 11 6 6 限速器 6 6 1 限速器通过主悬链或悬索获得驱动力时,安全装置由通过断开或松弛悬挂方式促动的机械装置 来操作。 6 6 2 限速器由摩擦力驱动时,应独立于驱动升降平台的主摩擦力。 6 6

28、 3 对于单悬链的升降平台,不应通过悬链来驱动限速器。 6 7 旋转监控单元 6 7 1 当限速器是通过摩擦力驱动时,控制系统应有对行进过程中限速器旋转驱动方式进行监控的电 路。当旋转停止时,应在1 0s 之内或1m 行程内中断对电动机和制动器电力供应。 6 7 2 松开方向控制按钮可继续行进;每一次正常行进都应检查一下功能是否正确;使用说明书中应 明确使用前需先进行检测和维修。 6 7 3 通过摩擦传输到旋转装置的力,应大于等于松开安全装置所需力的二倍。 6 8 安全螺母 6 8 1 如为螺杆螺母型驱动,应提供一个与6 1 中规定相同安全等级的备用安全螺母。当驱动螺母失 效时,应通过接触器使

29、动力从电动机和制动器上解除。 6 8 2 应对安全接触器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和摩擦。 7 传动单元和传动系统 7 1一般要求 7 1 1 按G B T1 9 4 0 6 计算有关正齿轮和斜齿轮的负载量。 7 1 2 选择驱动方式的安全级别应符合7 4 7 1 3 的规定。如果能达到同等安全级别,也可采用其他 驱动方式。 7 1 3 除液压驱动外,其他驱动方式应有前进和后退功能。 7 1 4 齿轮驱动设计,应考虑齿轮磨损和疲劳的影响,在使用期限内保持原有的安全系数。 7 1 4 1 每个槽轮、绳卷筒、压杆齿轮、涡杆和涡轮或制动轮,如不与轴或驱动单元为一整体,应以下列 方法之一与轴或其他驱动单元固定

30、l a ) 嵌入键; b ) 花键; c ) 销; d ) 其他,应达到与a ) 、b ) 、c ) 等同的安全等级。 7 1 4 2 齿轮应有防护,防护装置应由无孔材料制成。 7 1 5 驱动系统由链条或皮带传送动力,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 输出传动齿轮应在链条或者皮带的负载一端,以进行中间传动; b ) 输出传动齿轮应为独立式; c )制动器应在中间传动链条或皮带的负载一端。链条或皮带中间传动应通过一个接触器来监 控。当链条或皮带断开时,接触器应断开对电动机和制动器的供电。电动机和制动器使用V 型皮带供电,应在皮带松弛的情况下断电。 7 1 6 悬索或悬链系统应和接触器一起使用,绳索

31、和链条发生松弛,可操作接触器中断电动机和制动 9 J G r3 1 8 2 0 11 器的供电,在绳索和链条重新张紧之前应阻止运载装置移动。 7 2 制动系统 7 2 1 一般要求 升降平台应安装一个电动摩擦制动器( 除符合7 1 3 中规定的液压驱动的升降平台外) ,使额定载荷 运行的升降平台在2 0m 1 1 1 的距离内停止,并驻于停止位置。中断制动器供电控制应符合8 3 。当升降 平台承载超过额定载荷2 5 时,制动器应能正常工作。 7 2 2 机电制动器 7 2 2 1 制动器应作用在绳索卷筒、链轮、螺杆、螺母等执行元件上。 7 2 2 2 制动器的摩擦材料应具有阻燃性、自熄性,其可

32、靠性不受正常磨损的影响。 7 2 2 3 中断驱动电动机供电时,接地故障或残留磁力不应阻止制动器工作。 7 2 2 4 制动器通过手动松开控制时,应有驻车制动装置。 7 2 2 5 通过一个或多个螺旋弹簧作用于制动器的闸皮,弹簧应具有足够的弹力。 7 3 紧急或手动操作 7 3 1 应配备一个紧急手动操作装置 7 3 1 1 用手轮式旋转装置实现紧急操作时,操作手轮轮盘应光滑无轮辐。或配备一个用于机动操作 的备用电源或装置。在使用情况下,可以将额定载荷状态下的升降平台移动到楼梯平台( 层站) 处。应 提供一个安全接触器,防止紧急操作情况下的误操作。 7 3 1 2 紧急或手动操作的说明应粘贴在

33、明显位置。说明中应强调实施紧急操作,应切断升降平台的 电源,并保持对运载装置的监控。 7 3 1 3 当制动器的阻力转矩过大,不能通过紧急手轮式装置来松开制动器时,应提供松开制动器的 方法。任何情况下,不应出现失控的状况。 7 3 1 4 应根据1 2 2 5 2 要求粘贴方向标签。 7 3 2 应配备手动操作下降阀 7 3 2 1 液压驱动式升降平台应配备一个自复位的手动操作下降阀,以控制运载装置的速度不超过额 定速度。下降阀的操作应为长按式。 7 3 2 2 间接作用的液压驱动式升降平台,在出现绳索或链条松弛的状况下,压力低于最小操作压力, 则通过手动操作不能打开下降阀。 7 3 2 3

34、装有安全装置或夹持装置的升降平台,应安装一个确保其运载装置沿向上方向运行的手压 泵。手压泵应与止回阀、下向阀和断流阀之间的油路相连。 7 3 2 4 手压泵应装有一个减压阀,限制压力在满载压力的2 至3 倍范围之内。 7 4 绳索驱动的补充要求 7 4 1 绳索 7 4 1 1 所有绳索应符合G B8 9 0 3 的要求。绳索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 2 ,安全系数应是绳索的最小 断裂负荷和运载装置以最大角度向上满载运行时施加的持续负荷问的比值,制造商应提供绳索的测试 证书。绳索的两端应固定在运载装置或者悬挂点上,例如:金属或注满树脂的承窝等,至少带有3 个索 夹的心型嵌环、支撑环或者用手加固金属

35、箍固定的孔眼。 】0 J G T3 1 8 2 0 1 1 7 4 1 2 绳索的最小直径应为5m m 。绳索固定或锚定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 0 。 7 4 1 3 所有悬索升降平台均应安装两条绳索。此项要求不适用于装有导绳和滚动轴承驱动( 该驱动 装有制动装置和支撑系统) 的升降平台( 见7 8 ) 。 7 4 2 卷筒 7 4 2 1 卷筒上应提供有悬索使用的绳槽。绳槽加工应符合J B T9 0 0 6 1 。 7 4 2 2 从绳槽底部测量时,卷筒直径不应小于绳索标称直径的2 1 倍。当运载装置处于最低点时,卷 筒上应有大于1 5 圈的安全圈数( 固定圈) 的绳索。 7 4 2 3 卷筒

36、两端应有凸出直径的法兰,突出高度应大于绳索直径的2 倍。 7 4 2 4 卷筒应按照7 1 4 中规定固定在驱动单元的轴上。 7 4 3 滑轮和导向滑轮 7 4 3 1 在绳索磨损和老化的情况下,滑轮仍应保证足够的安全性。绳槽表面应是光滑的,边缘是圆 形的。绳槽底部应有和卷筒槽型一样的轮廓。绳槽的深度不应小于绳索标称直径的1 5 倍。滑轮绳槽 两侧张开的角度约为5 0 。 7 4 3 2 从绳槽底部测量,滑轮的直径不应小于绳索标称直径的2 1 倍。 7 4 4 偏斜或偏差角度 涉及到绳槽的偏斜或偏差的最大角度( 绳索偏角) 不应大于4 。 7 4 5 绳索的保持 绳索在任何情况下应保持在绳槽内

37、,卷筒、滑轮应有防护装置,不应使绳索和卷筒或滑轮之间发生 卡滞现象。如绳索的位置容易造成危险,应有防护装置。 7 5 齿条和齿轮驱动的补充要求 7 5 1 传动小齿轮 传动小齿轮应由耐磨损的金属材料制成。设计应考虑传动小齿轮及关联组件,在使用期限内动载 荷、磨损和老化等的影响下,保持安全系数。应采用足够的齿数以避免齿轮发生根切。按7 L4 的要求 将小齿轮固定在从动轴上。 7 5 2 传动齿条 7 5 2 1 齿条应由金属材料制成,耐磨损和抗冲击强度与齿轮相匹配,具有与齿轮相等的安全系数。 7 5 2 2 齿条应稳固地附在轨道上,应保证齿条和小齿轮在负荷情况下能够正确啮合,齿条与啮合处 应避免

38、错误啮合或齿的损坏。 7 5 3 防护装置 7 5 3 1 应装配防护装置防止齿条和小齿轮及其他部件之间相互卡滞。 7 5 3 2 对于曲轨升降平台,应在临近易发生危险的地方给予警告。 7 6 悬链驱动的补充要求 7 6 1 链轮 驱动链轮应由金属材料制成,齿数不应少于1 6 个,其中啮合齿数不应少于8 个。啮合角不应小于 1 1 J G T3 1 8 2 0 1 1 1 4 0 。按7 1 4 要求将链轮固定在驱动轴上。 7 6 2 链条 7 6 2 1 链条应符合G B T1 2 4 3 的要求。链条的安全系数在极限抗拉强度的基础上不应少于l o 。安 全系数应是链条的最小断裂负荷和将满载

39、的运载装置以最大角度向上运行时施加的持续负荷之间的比 值。制造商应提供链条生产商的测试证书( 详见附录B ) 。 7 6 2 2 连接链环和链条固定处的强度不应小于链条的强度。 7 6 2 3 单悬链条应使用在具有限制的通道,负荷小于1 2 5k g ,带有座椅或平台式运载装置的升降平 台上( 见6 2 和6 6 ) 。 7 6 2 4 若使用两个或多个悬链,应提供有效方式平衡它们之间的张力。 7 6 2 5 链条之间连接及终端的连接应确保安全,不应发生连接错误。 7 6 3 保护和防护装置 7 6 3 1 防止由于链条错送或松弛导致的轧住,或链条脱离轮盘,应提供有效保护装置。 7 6 3 2

40、 防止链轮和链条之问或者链条和其他部件间发生卡滞,应装配防护装置。 7 7 螺杆和螺母驱动的补充要求 7 7 1 传动螺杆 传动螺杆应具有足够冲击强度和耐磨的金属材料制成,在极限抗拉强度和动载荷的基础上安全系 数不应小于6 ;压杆抗弯系数不应小于3 。 7 7 2 传动螺母 螺母应由金属材料制成,其耐磨损和抗冲击强度与螺杆相匹配,安全系数相等。外层可使用塑料或 其他低摩擦材料。 7 7 3 螺杆与螺母的装配 旋转组件的驱动应直接由制动器控制。应符合本标准7 1 5 中的要求,允许使用链条或皮带驱动。 通过被充分支撑的轴承,旋转组件应限制轴向或径向运动。 7 7 4 防护装置 对所有的移动部件应

41、提供有效的防护装置,防止螺纹中的污垢或其他外来物质的沉积。 7 7 5 安全螺母 在自持式螺杆和螺母驱动上,应使用一个安全螺母替代安全装置,见6 1 1 c ) 和6 8 。安全螺母应 有和传动螺母相等的安全系数。 7 8 导索和滚动轴承驱动的补充要求 7 8 1 如果系统由止动装置和支撑系统组成,则可在系统中使用绳索。 7 8 2 绳索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 2 。安全系数应是绳索最小断裂负荷和把满载的运载装置在最大的 角度上提高时施加的持续负荷之间的比值。 7 8 3 承重滚动轴承应固定在绳索上,通过随齿轮转动的轴承数量应可达到上述安全系数的1 2 倍。 1 2 J G T3 1 8 2 0

42、 11 7 8 4 在极限拉力强度的基础上,绳索的附件应有不小于1 0 的安全系数。 7 9 蜗轮蜗杆驱动的补充要求 7 9 1 蜗轮应由金属材料制成,可有内套,其尺寸在最大允许静载荷下的极限抗拉强度断裂安全系数 应大于6 。 7 9 2 蜗杆应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应高于蜗轮材料的耐磨损性能;蜗杆尺寸应按最大静载荷设计,作用 在每个螺纹上的载荷不超过允许断裂载荷的1 6 。应有两个螺纹同时啮合。 7 9 3 应限制蜗杆的径向跳动,蜗杆与蜗轮啮合面积不少于2 3 。蜗杆应牢固固定,即使是在主传动 轴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位移。 7 9 4 当驱动不是独立外置式时,运载装置应装配一个安全齿轮和限

43、速器。 7 1 0 摩擦力与牵引驱动的补充要求 7 1 0 1 驱动轮和轨道之间的牵引力,应在额定负荷基础上增加2 5 计算。无论是否考虑正常使用时 损耗的影响,驱动轮应能自动调整以确保牵引力( 见6 6 ) 。 7 1 0 2 驱动轮应由金属材料制成,接合表面可由其他材料组成。在磨损或故障情况下不应使牵引拉 曳力低于规定的最小值。 7 1 1 导链驱动的补充要求 7 11 1 带有固定链条的导链驱动,可视为齿条和小齿轮驱动系统。 7 1 1 2 带有可移动链条的导链驱动,可视为悬链驱动系统,应符合7 6 的规定。对于链条及其导向装 置,防止弯曲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 。 7 1 2 有轴承滚柱

44、和轴套的导链驱动的补充要求 7 1 2 1全套的悬挂方式是由导链、滚柱轴承和轴衬组成,极限抗拉强度的装配安全系数不应小于6 , 导链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 0 。 7 1 2 2 应有两个滚柱轴承和两个轴衬接合在一起,并且平均分担负荷。 7 1 3 液压驱动的补充要求 7 1 3 1 压力 7 1 3 1 1 阀门、柱塞缸和管道( 包括软管) 等组件的压力计算,应考虑下列因素: a ) 最大静态的液压满载压力; b ) 材料弹性极限应力的最小安全系数应为1 7 ; c ) 最高压力和摩擦损失的最小安全系数应为2 3 。 7 1 3 1 2 完全伸展位置上柱塞缸压缩力的计算,应考虑下列因素: a

45、)最大压力应等于满载压力的1 4 0 ; b ) 最小安全系数应为2 3 。 7 1 3 1 3 软管不应小于满载压力的8 倍。 7 1 3 2 柱塞缸 7 1 3 2 1 柱塞缸及其关联的连接件不应使用灰铸铁或其他脆性材料。 7 1 3 2 2 柱塞缸器应只承受轴向负荷,应装有极限限位装置或者其他等效装置,防止活塞杆运行超出 柱塞缸极限之外。 】3 J G T3 1 8 2 0 11 7 1 3 3 减压阀 液压回路应包含一个安装在泵和单向阀之间的减压阀。减压阀应调节到适当位置,以使最大压力 不超出满载压力的1 4 0 。 7 1 3 4 单向阀 液压回路应包含一个单向阀,防止油通过泵或减压

46、阀回流。 7 1 3 5 控制阀 7 1 3 5 1 阀杆或活塞应有限位,防止脱离阀体。 7 1 3 5 2 电动阀应通过柱塞缸的液压和每个阀门中一个导向压缩弹簧使其回复原位。 7 1 3 6 液压系统故障的保护措施 7 1 3 6 1 当升降平台的行程超过了5 0 0m m 时,液压系统应有一个直接装配在缸体输出口的切断阀, 或者其他有效装置,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阻止升降平台下降。 7 1 3 6 2 切断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与缸体形成一个整体; b ) 直接可靠地用法兰装配; c ) 靠近缸体位置,使用短的刚陛管道通过焊接、法兰或螺纹连接件与缸体连接; d ) 直接通过螺纹与缸体连接。 7 1 3 6 3 切断阀应配有一个以带肩结尾的螺纹。带肩应和缸体平接。 7 1 3 6 4 在缸体和切断阀之间,不应使用其他类型的连接件,例如压紧配件或扩口式管接头。 7 1 3 7 滑动的保护措施 7 1 3 7 1液压驱动行程超过5 0 0m m 的升降平台,应配备防止漏电或缓冲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